旋转激光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2238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测量设备30,所述测量设备30构成为旋转激光器。所述旋转激光器30包括设备壳体31和布置在设备壳体31内部的测量装置32,所述测量装置32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所述测量装置32在光源中产生激光束,所述激光束碰上旋转的偏转光学器件33。所述激光束在轴向上从光源中射出并且所述偏转光学器件33使激光束在径向上偏转90度。所述偏转光学器件33围绕旋转轴34旋转,所述旋转轴34平行于所发出的激光束的轴向地分布。
[0037]所述旋转激光器30的设备壳体31包括基体壳体35、旋转头36和多个手柄37。图2示出带有四个相同地构成的手柄37的设备壳体31,所述手柄37均匀围绕基体壳体35布置。可供选择地,所述设备壳体31可以具有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于四个手柄37,和/或所述手柄可以不同地构成。在带有至少三个手柄37的设备壳体31中,手柄37可以设有安放面,用于将旋转激光器30以直立的布局定位在基础上。
[0038]所述基体壳体35由基座面38、与所述基座面38对置的顶盖面39以及连接所述基座面38和顶盖面39的侧面41组成。所述旋转头36在顶盖面39上与基体壳体35连接,所述手柄37在面向旋转头36的上端部42上以及在远离上端部42的下端部43上固定在所述基体壳体35上。
[0039]所述手柄37包括用于握住旋转激光器30的柄元件45以及用于将手柄37固定在基体壳体35上的上部固定元件46和下部固定元件47。所述手柄37还在上端部42上包括上部冲击吸收元件48且在下端部43上包括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所述冲击吸收元件48、49改善了落下和碰撞时所述手柄37中的能量吸收和能量耗散。所述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具有各一个安放面51,且所述旋转激光器30在水平的激光器运行中借助于所述安放面51以直立布局定位在基础上。通过在手柄37的下端部43上构成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在朝基座面38的方向上落下或者碰撞时,所述设备壳体31碰到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所述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吸收和耗散碰撞能量。所述基体壳体35的基座面38在落下或者碰撞时通过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得以被保护免受直接力作用。
[0040]所述旋转头36保护偏转光学器件33并且包括顶盖元件52和多个彼此连接的横向连接片53,所述横向连接片53将旋转头36固定在基体壳体35的顶盖面39上。所述横向连接片53尽可能窄地构成,以便尽可能少地打断旋转的激光束。在顶盖元件52上设置有多个冲击吸收元件54,所述冲击吸收元件54不仅在平行于旋转轴34的轴向上而且平行于激光器平面垂直于旋转轴34地相对于顶盖元件52突出。通过在顶盖元件52上构成冲击吸收元件54,所述设备壳体31在落下或者碰撞时碰到冲击吸收元件54,所述冲击吸收元件54吸收和耗散碰撞能量。所述旋转头36的顶盖元件52和横向连接片53在落下或者碰撞时通过冲击吸收元件54得到保护以免受到太大的直接力作用。
[0041]鉴于高的能量耗散来选择所述柄元件45和冲击吸收元件48、49、54的形状。所述柄元件45和冲击吸收元件48、49、54的在落下或者碰撞时碰到障碍物或者基础的表面围成各一个90度到180度之间的钝角。通过所述表面的这种构造形式,所述旋转激光器在落下或者碰撞时可在基础上滚动并由此耗散一部分碰撞能量。此外,所述柄元件45和冲击吸收元件48、49、54由弹性的、吸收能量的塑料制成并且还附加地通过弹性变形耗散碰撞能量。
[0042]图3A、图3B以细节示出图2的旋转激光器30的手柄37的结构,其中,图3A以三维视图示出手柄37,而图3B以平行于图2中的旋转激光器30的旋转轴34的剖面图示出手柄37。
[0043]所述柄元件45、上部冲击吸收元件48和下部冲击吸收元件49形成手柄37的第一分区61。所述第一分区61由构成为弹性体塑料的、回弹弹性小于40%并且小于80的第一材料62制成。用于所述第一分区61的所述弹性体塑料62的特性一方面是考虑到落下或者碰撞时高的能量耗散来选择的,且另一方面所述柄元件45应该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能够在手柄37上将旋转激光器30握住。适合作为用于第一分区的弹性体塑料的是HJR弹性体(也以泡沫形状)、树胶和热塑性弹性体。在柄元件45上设置有支承元件63,利用所述支承元件63,所述旋转激光器30能够在垂直的激光器运行中以卧式布局定位在基础上。
[0044]所述上部固定元件46和下部固定元件47形成手柄37的第二分区64。所述第二分区64由构成为热塑性塑料的第二材料65制成并且例如以注塑方法制成。带有柄元件45、冲击吸收元件48、49和支承元件63的所述第一分区61的制造以及所述第一分区61相对第二分区64与上部固定元件46和下部固定元件47的连接能够以多部件方法来实现。
[0045]所述上部固定元件46和下部固定元件47在与柄元件45的连接区域中具有各一个易弹性弯曲的连接元件66、67,所述连接元件66、67增大了第一分区61与第二分区64之间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分区61与第二分区64之间的连接面越大,连接越好。此外,所述连接元件66、67像弹性元件一样起作用,所述弹性元件弹性变形然后回复到原来的构造。除了在图3B中所示的、圣诞树状结构66、67的形式呈现的连接元件之外,可以使用增大连接面的所有形状。
[0046]所述第二材料65构成为热塑性塑料并且置入所述手柄37的区域中,所述区域与另一壳体区段邻接并且必须与所述另一壳体区段连接。硬的热塑性塑料65可以实现手柄37到基础壳体35上良好的连接。热塑性塑料相对于弹性体塑料具有如下优点,即它能够焊接并且可以经由螺纹连接部与附近的壳体区段持久连接。
[0047]图4示出以俯视图详细示出图2的旋转激光器30的旋转头36的结构。所述旋转头36包括顶盖元件52、多个横向连接片53和多个冲击吸收元件54。
[0048]所述顶盖元件52在远离偏转光学器件33的上侧上具有冲击吸收元件54,所述冲击吸收元件54在平行于旋转轴34的轴向上并且平行于激光器平面垂直于旋转轴34地相对于顶盖元件52突出。此外,所述冲击吸收元件54在激光器平面内垂直于旋转轴34地相对于基体壳体35突出。通过在顶盖元件52上构成冲击吸收元件54,所述设备壳体31在落下或者碰撞时碰到冲击吸收元件54,所述冲击吸收元件54吸收和耗散碰撞能量。所述旋转头36的顶盖元件52、横向连接片53和偏转光学器件33在落下或者碰撞时通过冲击吸收元件54受到保护以免遭受太大的直接力作用。
[0049]所述顶盖元件52和冲击吸收元件54形成旋转头36的第一分区71。所述第一分区71由第一材料72制成,所述第一材料72构成为回弹弹性小于40%并且肖氏硬度A小于80的弹性体塑料。彼此连接的横向连接片53形成旋转头36的第二分区73。所述第二分区73由第二材料74制成,所述第二材料74构成为热塑性塑料。
[0050]图5示出用于图2的旋转激光器30的手柄81的一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柄81在旋转激光器30中替代手柄37。所述手柄81包括柄元件82、上部固定元件83、下部固定元件84、上部冲击吸收元件85和下部冲击吸收元件86。
[0051]所述柄元件82、上部冲击吸收元件85和下部冲击吸收元件86形成手柄81的第一分区87。所述第一分区87由第一材料88和另一材料89制成,所述第一材料88构成为回弹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