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植入电极的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68590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20μπι工作电极层,在金层的下表面沉积厚度为20μπι的由氯化银制备的参比电极层,在工作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对二甲苯覆盖住边缘长度80μπι,在参比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四氟乙烯覆盖住边缘长度80μπι,制备得到电极的植入端。
[0134]实施例5
[0135]将厚度ΙΟμπι、长度为12mm的为铜层分别沉积于由聚酰亚胺制成厚度为0.15mm,宽度为0.2mm,长度为12mm基板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铜层上表面沉积厚度为5μπι的镍层,在镍层的上表面沉积厚度为5μπι的金层。在金层上表面溅射沉积由铂制备的厚度为30μπι工作电极层,在金层的下表面沉积厚度为30μπι的由氯化银制备的参比电极层,在工作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对二甲苯覆盖住边缘长度80μπι,在参比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四氟乙烯覆盖住边缘长度80μπι,制备得到电极的植入端。
[0136]实施例6
[0137]将厚度ΙΟμ??、长度为15mm的为金层分别沉积于由聚四氟乙稀制成厚度为0.2mm,宽度为0.3mm,长度为15mm基板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金层上表面溅射沉积由铂制备的厚度为40μπι工作电极层,在金层的下表面沉积厚度为40μπι的由氯化银制备的参比电极层,在工作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对二甲苯覆盖住边缘长度60μπι,在参比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对二甲苯覆盖住边缘长度60μπι,在基板下表面的金层的下表面沉积聚对二甲苯的保护层,制备得到电极的植入端。
[0138]实施例7
[0139]将厚度ΙΟμπι、长度为15mm的为铜层分别沉积于由聚碳酸酯制成厚度为0.3mm,宽度为0.5mm,长度为15mm基板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铜层上表面沉积厚度为5μηι的镍层,在镍层的上表面沉积厚度为5μπι的金层。在金层的上表面溅射沉积由铂制备的厚度为50μπι工作电极层,在金层的下表面沉积厚度为50μπι的由氯化银制备的参比电极层,在工作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对二甲苯覆盖住边缘长度80μπι,在参比电极层的两端采用聚四氟乙烯覆盖住边缘长度80μπι,在基板下表面的金层的下表面沉积聚四氟乙烯的保护层,制备得到电极的植入端。
[0140]实施例8
[0141]在由聚酰亚胺制成的基板层的植入端的氯化银参比电极层与参比电极层触点的连接部分、植入端、工作电极层触点、参比电极层触点的上表面沉积厚度ΙΟμπι的金层;在植入端的工作电极层与工作电极层触点连接部分和植入端下表面沉积厚度ΙΟμπι金层;在植入端的金层上表面沉积由铂制备的厚度为30μπι的工作电极层和厚度为30μπι的氯化银参比电极层,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之间的距离为1mm;铂制备的工作电极层和氯化银参比电极层长度比为1:10。在基板对应于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的分界处制作直径为0.15_的过孔,在工作电极层触点边缘制作直径为0.15mm的过孔,并采用铜金属化过孔,在上述金层以及剩余暴露的聚酰亚胺的表面均沉积聚四氟乙烯保护层,制备得到电极。
[0142]将制备得到的电极在工作电极上涂葡萄糖氧化酶,上述酶经过戊二醛交联后并进行常规涂膜,将制备的电极对葡萄糖进行测定,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电极葡萄糖相应电流测试结果,由图5可以直观的看出,应用该电极制备的传感器测试的响应电流和葡萄糖线性关系很好(线性相关系数为99.98%),极大的提高了传感器的准确度。
[0143]实施例9
[0144]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基板层的植入端的氯化银参比电极层与参比电极层触点的连接部分、植入端、工作电极层触点、参比电极层触点的上表面沉积厚度ΙΟμπι的铜层;在植入端的工作电极层与工作电极层触点连接部分和植入端下表面沉积厚度ΙΟμπι铜层;在铜层上表面沉积厚度为5μπι的镍层,在镍层的上表面沉积厚度为5μπι的金层。在植入端的金层上表面沉积由铂制备的厚度为30μπι的工作电极层,在植入端的金层下表面沉积厚度为30μπι的氯化银参比电极层,在工作电极层触点边缘制作直径为0.15mm的过孔,并采用铜金属化过孔,在上述金层以及剩余暴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表面均沉积聚四氟乙烯保护层,制备得到电极。
[0145]将制备得到的电极在工作电极上涂葡萄糖氧化酶,上述酶经过戊二醛交联后并进行常规涂膜,将制备的电极对葡萄糖进行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9制备得到的电极葡萄糖相应电流测试结果,由图6可以直观的看出,应用该电极制备的传感器测试的响应电流和葡萄糖线性关系很好(线性相关系数为99.97%),极大的提高了传感器的准确度。
[01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极的植入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沉积于所述基板层两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为金层或铜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层或铜层;所述基板层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沉积参比电极层,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 将保护层沉积于所述工作电极层上和参比电极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比为(50 ?300):(15 ?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由聚酰亚胺、聚对二甲苯或聚四氟乙烯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保护层沉积于所述工作电极层上和参比电极层上具体为:将将保护层沉积于所述工作电极层上表面两端和参比电极层上表面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还包括在所述基板层对应于所述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的分界处制作过孔并金属化,得到用于连接工作电极层和工作电极层触点的金属化过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铜层,还包括在所述铜层上沉积镍层,在所述镍层上沉积金层; 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铜层,还包括在所述铜层上沉积镍层,在所述镍层上沉积金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层的厚度为1?3μπι,所述金层的厚度为5?20μπ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层包括催化活化层,由铂、金、钯、碳、石墨或石墨烯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层为氯化银层。10.—种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植入端、植入端与参比电极层触点的连接部分、工作电极层触点和参比电极层触点的一侧沉积第三导电层;在基板上植入端的另一侧和植入端与工作电极层触点的连接部分沉积第四导电层;所述基板层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所述第三导电层为金层或铜层;所述第四导电层为金层或铜层; 在所述植入端的第三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或在所述植入端的第三导电层上沉积参比电极层,在所述第四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 将保护层沉积于所述工作电极层上和参比电极层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的植入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分别沉积于所述基板层两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为金层或铜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金层或铜层;所述基板层由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和参比电极层;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沉积参比电极层,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沉积工作电极层;将保护层沉积于所述工作电极层上和参比电极层上。本发明采用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柔性材料作为基底材料制备电极,最终制备得到的电极植入体内佩戴舒适度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采用上述特定结构的设计使得测定结果准确性好。
【IPC分类】G01N27/30
【公开号】CN105445345
【申请号】CN201510770343
【发明人】高飞, 蔡晓华
【申请人】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