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以及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816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外径面,从而相对于将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外圈部件的外径面和外径面的车体安装凸缘之间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8]5、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包括位移传感器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的内径面,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的外径面,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位移传感器位于外圈部件的内径面的直径上,则其中一个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间隙变大,而另一个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间隙变小,通过获取180度相对的2个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差,可以提高位移测量线性度,且可将灵敏度提高2倍,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9]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外圈主体、轮毂轴和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2]图3是处理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检测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检测施加的载荷的电路示意图。
[0033]图4是现有的带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34](符号说明)
[0035]I外圈部件11外圈主体
[0036]I Ia外侧外滚道面I Ib内侧外滚道面
[0037]12车体安装凸缘 13车体安装孔
[0038]2滚动体
[0039]3内圈部件31轮毂轴
[0040]31a外侧内滚道面32内圈
[0041 ]32a内侧内滚道面33车轮安装凸缘
[0042]34内圈安装部35车轮安装孔
[0043]4,4’位移传感器 41,41’磁轭
[0044]42,42’线圈
[°°45]5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
[0046]6传感器信号输出装置
[0047]7 阻抗
[0048]8整流电路
[0049]9低通滤波器(LPF)
[0050]10差动放大器
[0051 ]50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
[0052]51 轮毂
[0053]52外圈52a内侧外滚道面
[0054]52b外圈主体52c车体安装凸缘
[0055]52d外侧外滚道面52e车体安装螺孔
[0056]53滚动体
[0057]54轮毂轴54a外侧内滚道面
[0058]54b内圈安装部
[0059]55内圈55a内侧内滚道面
[0060]56车轮安装凸缘 56a车轮安装螺孔
[0061]57支撑部件
[0062]58位移传感器 58a电磁感应传感器
[0063]58b磁通路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65]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的轮毂轴承包括外圈部件1、滚动体2、内圈部件3和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所述滚动体2设置在所述外圈部件I和所述内圈部件3之间,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包括位移传感器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变化从而测量施加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载荷变化,在这里,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部件I的内径面,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内圈部件3的外径面,所述滚动体2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0066]所述外圈部件I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圈部件I包括外圈主体11和车体安装凸缘12,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设置在所述外圈主体11的外径面上,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
[0067]将车体(图中未绘出)固定至车体安装凸缘12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设置有车体安装孔13,车体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的车体孔,通过螺栓等穿设车体安装孔13和车体孔并结合螺母可实现固定连接车体和车体安装凸缘12。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熟知的结构固定连接车体和车体安装凸缘12。
[0068]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安装凸缘12为法兰盘。
[0069]所述内圈部件3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圈部件3包括轮毂轴31、内圈32和车轮安装凸缘33,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设置在所述轮毂轴31的外径面上,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上还设置有内圈安装部34,所述内圈32安装在所述内圈安装部34中,所述外圈部件I和所述轮毂轴31之间和/或所述外圈部件I和所述内圈32之间设置有所述滚动体2,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32的外径面。
[0070]为了保证良好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外圈部件I的内径面具有双列的外滚道面,所述内圈部件3的外径面具有双列的内滚道面,双列的所述滚动体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双列的外滚道面和所述的双列的内滚道面之间。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圈主体11在其内径面上形成有双列的外滚道面即外侧外滚道面Ila和内侧外滚道面11b,轮毂轴31在其外径面上形成有外侧内滚道面31a,内圈32在其外径面上设计内侧内滚道面32a,外圈部件I套设在内圈部件3上,在外侧外滚道面I Ia及内侧外滚道面I Ib和与其对置的外侧内滚道面31a及内侧内滚道面32a之间分别填充有滚动体2,实现外圈部件I和内圈部件3灵活地转动。
[0071]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32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I的内径面和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之间并位于所述滚动体2和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之间。
[0072]或者,在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和所述内圈32的外径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内置测量载荷传感器单元5安装在所述的外圈部件I的内径面和所述的内圈32的外径面之间并相对于所述滚动体2位于远离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的位置。
[0073]将车轮(图中未绘出)固定至车轮安装凸缘3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设置有车轮安装孔35,车轮上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应的车轮孔,通过螺栓等穿设车轮安装孔35和车轮孔并结合螺母可实现固定连接车轮和车轮安装凸缘33。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何其它熟知的结构固定车轮和车轮安装凸缘33。
[0074]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3为法兰盘。
[0075]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例如,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二表面。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I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是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的情况下,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外圈部件I的外圈主体11的内径面上并朝向内圈部件3的轮毂轴31的外径面。
[0076]所述位移传感器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位移传感器4包括磁轭41和线圈42,所述线圈42缠绕在所述磁轭41上,所述磁轭41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圈部件I的外圈主体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