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272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恒温装置来保持液体储存箱与支撑装置的温度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起飞、科技的发达、生活富裕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对大大的提升,而有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工业厂房、科学园区等纷纷建立,也提供日常的工作或生活环境更宽阔、舒适的空间,然高楼大厦的建筑等,对于消防安全更是需要高度重视,在各种高楼大厦的建筑物,都会在楼梯间或走廊的墙面上,予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消防的装置,以供火灾等紧急事故发生时,取用消防装置进行救灾、灭火,以降低意外事故的损失。一般消防装置的种类有粉剂型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二氧化碳型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泡沫型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以及清水型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泡沫型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中泡沫液储存温度为0°c 40°C,而用于配制泡沫混合液的清水,其储存的温度也要保持在4°C 35°C,同理,清水型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中的清水,其储存的温度同样也需要保持在4°C 35°C之间,然而,在某些寒带地区的冬季温度动辄零下好几十度,即使是在如厂房、大楼等室内的地方,气温也都多半还是在0°C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置放在厂房、大楼中的消防装置会因为温度处于0°C以下而有结冰的情况发生,倘若不幸发生火灾, 将会发生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无法使用的窘境,如此一来,对于这些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居民来说,无疑是对生命财产的一大威胁。因此,如何针对习用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于寒带地区会产生结冰不能使用的问题进行改善,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主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能够确保该液体储存箱与该支撑装置保持在一个不会使液体与喷枪中的残留液体结冰的状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中设有一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一电力储体;一液体储存箱,所述液体储存箱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用以储存一液体;一软管,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部分露出所述本体外,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储存箱连接,用以输送所述液体;一喷枪,所述喷枪与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将所述软管所输送的所述液体进行输出;一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侧,以供所述喷枪架设;以及一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力储体,所述恒温装置以一第一导热单元与一第二导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上,当所述恒温装置侦测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的温度达到一门坎值时,则控制所述电力储体提供一电力给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使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0014]所述支撑装置更设有一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喷枪接触且与所述本体中的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0015]当所述喷枪复位至支撑装置后,因接触而压动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电动马达处于断电不运行状态。[0016]当所述喷枪自所述支撑装置取用后,因离开而释放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电动马达处于通电运行状态。[0017]所述电动马达于通电运行状态时,对所述液体储存箱中的瞬间加压至一预定压力,以对所述软管进行进水。[0018]所述恒温装置包含有[0019]一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上,用以感测所述液体储存箱的温度并形成一第一温度数据;[0020]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以感测所述支撑装置的温度并形成一第二温度数据;以及[0021]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力储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是否达到所述门坎值,当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达到所述门坎值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该所述电力储体提供该所述电力给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使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当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未达到所述门坎值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力储体不提供所述电力给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0022]所述门坎值可设定在任何一个不使所述液体储存箱中的所述液体结冰的温度值。[0023]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可为导热良好的金属材质。[0024]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可为一长方形的片状体。[0025]所述第一导热单元藉由一固定板与一固定支架以螺丝锁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上,所述第二导热单元藉由所述支撑装置上所具有的另一固定支架来进行固定。[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通过增设主要由第一导热单元与第二导热单元所构成的该恒温装置,通过该第一导热单元与该第二导热单元分别设置在该液体储存箱与该支撑装置上,再经由上述的恒温运作机制,如此一来,就能够确保该液体储存箱与该支撑装置保持在一个不会使液体与喷枪中的残留液体结冰的状态,从而使寒冷地区的灭火装置不出现结冰现象。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的部分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所包含的该支撑装置上所具有的微动 开关运作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所包含的该恒温装置运作方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0034](10)本体 (1)液体储存箱[0035](12)软管 (3)喷枪[0036](14)支撑装置 (5)恒温装置[0037](16)固定板 (7)固定支架[0038] (18)螺丝 ( (20)微动开关9)固定支架[0040](101)电动马达(102)电力储体[0041](151)第一导热单兀(152)第二二导热单元[0042] (153)第一温度传感器 (155)控制器(154)第二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能够确保该液体储存箱与该支 撑装置保持在一个不会使液体与喷枪中的残留液体结冰的状态,从而使寒冷地区的灭火装 置不出现结冰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包括一本体10、一液体储存箱11、 一软管12、一喷枪13、一支撑装置14以及一恒温装置15,其中该本体10中设有一电动马 达101,该电动马达101电性连接一电力储体102 ;该液体储存箱11设置于该本体10内,用 以储存一液体;该软管12设置于该本体10内且部分露出该本体10外,该软管12的一端与 该液体储存箱11连接,用以输送该液体储存箱11中的该液体;该喷枪13与该软管12的另 一端连接,用以将该软管12所输送的该液体进行输出;该支撑装置14设置于该本体10外 侧,用以供该喷枪13进行架设;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最主要的技术 手段在于设置了该恒温装置15,该恒温装置15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体102,该恒温装置15 并以一第导热单元151与一第二导热单元152分别设置于该液体储存箱11与该支撑装置 14上,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为导热良好的金属材质如铁、铝、合金 等,且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的外观结构可为一长方形的片状体,当该 恒温装置15侦测该液体储存箱11与该支撑装置14的温度达到一门坎值时,则控制该电力 储体102提供一电力给该第一导热单兀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兀152,使该第一导热单兀151 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该液体储存箱11与该支撑装置14。以下再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的细部构造做进一步的描述。[0047]承上述的技术说明,图加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所包含的该恒温装置15装设位置示意图。从图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设置于该液体储存箱11上的该第一导热单元151藉由一固定板16与一固定支架17并以复数个螺丝18将该固定板16与该固定支架17连同该第一导热单元151锁合在该液体储存箱11上;再请参见图2b,该支撑装置14上具有另一固定支架19,而设置于该支撑装置14上的该第二导热单元152藉由该支撑装置14上所具有的该固定支架19来达到固定目的。[004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所包含的该支撑装置14上具有一微动开关20,该微动开关20与该喷枪13接触并且与该本体10所设的该电动马达 101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该微动开关20、该喷枪13与该电动马达101的间的运作关为当该喷枪13复位至该支撑装置14上时,该喷枪13会直接与该微动开关20接触而压动该微动开关20,此时,该电动马达101处于断电不运行状态;而当该喷枪13自该支撑装置14 取下后,该喷枪13因离开而释放该微动开关20,此时,该电动马达101则处于通电运行状态。当该电动马达101处于通电运行状态时,则对该液体储存箱11的瞬间加压至一预定压力,进而对该软管12进行进水的作业。[004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所包含的该恒温装置15运作方块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恒温装置15包含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153、一第二温度传感器154以及一控制器155,其中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53设置于该液体储存箱上也可以直接设置在该液体储存箱中并直接与液体接触,主要用以感测该液体储存箱的温度并形成一第一温度数据;该第二温度传感器巧4设置于该支撑装置14上,主要用以感测该支撑装置14的温度并形一第二温度数据;而该控制器155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体102、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53与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54,该控制器155接收由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53与该第二温度传感器IM所感测形成的该第一温度数据与该第二温度数据, 并判断该第一温度数据与该第二温度数据是否达到该门坎值,该门坎值可设定在任何一个不使该液体储存箱11中的该液体结冰的温度值,当该第一温度数据与该第二温度数据达到该门坎值时,则该控制器巧5控制该电力储体102提供该电力给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使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该液体储存箱11与该支撑装置14,当该第一温度数据与该第二温度数据未达到该门坎值时,则该控制器巧5控制该电力储体102不提供该电力给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即使在处于寒带的地区使用,也能够确保该液体储存箱11中所储存的该液体保持在不结冰的状态,而架设在该支撑装置14上的该喷枪13也不会因为温度太低而使残存在该喷枪13中的液体结冰,导致该喷枪13阻塞而无法使用。[0050]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在于所述的该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中增设了主要由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 152所构成的该恒温装置15,通过该第一导热单元151与该第二导热单元152分别设置在该液体储存箱11与该支撑装置14上,再经由上述的恒温运作机制,如此一来,就能够确保该液体储存箱11与该支撑装置14保持在一个不会使液体与喷枪中的残留液体结冰的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1确实改善了先前技术所产生的缺失,进而完成发展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中设有一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一电力储体; 一液体储存箱,所述液体储存箱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用以储存一液体; 一软管,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部分露出所述本体外,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储存箱连接,用以输送所述液体;一喷枪,所述喷枪与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将所述软管所输送的所述液体进行输出;一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侧,以供所述喷枪架设;以及一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力储体,所述恒温装置以一第一导热单元与一第二导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上,当所述恒温装置侦测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的温度达到一门坎值时,则控制所述电力储体提供一电力给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使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设有一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喷枪接触且与所述本体中的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喷枪复位至支撑装置后,因接触而压动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电动马达处于断电不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喷枪自所述支撑装置取用后,因离开而释放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电动马达处于通电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于通电运行状态时,对所述液体储存箱中的瞬间加压至一预定压力,以对所述软管进行进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上,用以感测所述液体储存箱的温度并形成一第一温度数据;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以感测所述支撑装置的温度并形成一第二温度数据;以及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力储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是否达到所述门坎值,当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达到所述门坎值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该所述电力储体提供该所述电力给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使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产生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当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未达到所述门坎值时,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力储体不提供所述电力给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坎值可设定在任何一个不使所述液体储存箱中的所述液体结冰的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可为导热良好的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热单元可为一长方形的片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单元藉由一固定板与一固定支架以螺丝锁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上,所述第二导热单元藉由所述支撑装置上所具有的另一固定支架来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涉及灭火器械领域,能够确保该液体储存箱与该支撑装置保持在一个不会使液体与喷枪中的残留液体结冰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中设有一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一电力储体;一液体储存箱,所述液体储存箱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用以储存一液体;一软管,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部分露出所述本体外,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液体储存箱连接,用以输送所述液体;一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电力储体,所述恒温装置以一第一导热单元与一第二导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液体储存箱与所述支撑装置上。
文档编号G05D23/20GK202236988SQ2011203331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张明华, 张永焕 申请人:张明华, 张永焕, 禹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