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变频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72489阅读:来源:国知局
端口 P1的第二逆变单元,而第一逆变单元剩余的第二通信端口 P0与上述主控单元401的第一通信端口 P1连接。
[0099]可以看出,图4-a举例所示架构中,N5个整流单元402为不受主控单元401控制的不可控整流单元。而前述实施例中,如图2-a?图2-g所示架构或2-a?图2_e举例所示架构中,一些整流单元是可受主控单元控制的可控整流单元。
[0100]其中,主控单元401可以通过第一通信端口 P1发送命令字、数据字和/或状态字等至第一逆变单元,具体发送和转发等过程与前述部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0101]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机变频器,能够实现并机同步和/或不同步运行,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变频器实现并机功能的方法相比,明显地降低了实现成本;在变频器的主控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以串行的通信方式取代常规变频器多机系统中的485总线通信方式,进而有利于消除传输信号抗干扰性差、传输距离短的缺陷,有利于实现抗干扰能力强的超远传输,进而有利于提高变频器多机运行场景的稳定可靠性。主控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的互联结构相对简单,安装布线相对简单,可见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变频器多机运行场景的布线结构复杂性。并且,由于是逆变单元之间通过通信端口串联,这样有利于提高变频器多机运行场景的扩展性,可根据不同场景来通过通信端口串联多个逆变单元以满足相应需求。
[0102]参见图4-b,图4-b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之中,主控单元401包括第二通信端口 P0,其与上述N6个逆变单元中的第二逆变单元的第一通信端口 P1连接,其中,上述第二逆变单元为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上述N6个逆变单元中处于另一端边缘位置的逆变单
J L.ο
[0103]可以理解,图4-b示出了一种通信环路设计结构,引入通信环路使得各单元之间的通信通道具有冗余备份功能,主控单元401可以通过第一通信端口 P1和/或第二通信端口 P0向各逆变单元发送命令字、数据字和/或状态字等,这就相当于提供了两条传递信息的通信通道,抗故障和容错能力得到增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010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逆变单元、整流单元、控制单元的通信端口可以为光纤通信端口或以太网通信端口或电平信号通信端口或差分通信接口或者其它类型的通信端
□ο
[0105]下面主要以图4-a所示架构为例,举例介绍多机变频器中产生同步信号的一些方式。其它架构下的多机变频器中产生同步信号的方式可类推。
[010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401用于,周期性的发送由第一系统参考时钟产生的第一系统参考时钟信号;计算出与所述N6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对应的时间补偿值,并向所述N6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发送与之对应的所述时间补偿值。其中,所述N6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与之对应的所述时间补偿值之后,利用接收到的所述时间补偿值对本地时钟进行时间偏移补偿,基于锁相环将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主控单元401发送的所述第一系统参考时钟信号与进行时间偏移补偿之后的所述本地时钟进行步调锁定,基于所述本地时钟所产生的时钟信号生成用于同步校正该逆变单元所产生的脉冲宽度调制波的同步信号。
[0107]下面主要以图4-a所示架构为例,举例介绍多机变频器的运行控制的一些方式。其它架构下的多机变频器的运行控制方式可类推。
[010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401用于,向所述N6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发送与之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关键数据。所述N6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用于,生成同步信号;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主控单元401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关键数据产生脉冲宽度调制波,利用所述同步信号同步校正产生的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利用同步校正后的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驱动电机工作。
[0109]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机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机变频器可包括:
[0110]主控单元501、N9个整流单元502、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N7个逆变单元503和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N8个逆变单元504。其中,上述N9个整流单元、上述N7个逆变单元和上述N8个逆变单元共直流母线510。
[0111]其中,上述主控单元501的第一通信端口 P1和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上述N7个逆变单元503中的第三逆变单元的第二通信端口 P0连接,上述主控单元501的第二通信端口P0和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上述N8个逆变单元504中的第四逆变单元的第一通信端口 P1连接。
[0112]其中,上述N7和上述N8为正整数,上述第三逆变单元为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上述N7个逆变单元中处于一端边缘位置的逆变单元,其中,上述第四逆变单元为通过通信端口串联的上述N8个逆变单元中处于一端边缘位置的逆变单元。
[0113]其中,图5举例架构中,串联后的N7个逆变单元503的一端边缘位置是剩余第二通信端口 P0的第三逆变单元,另一端边缘位置是剩余第一通信端口 P1的第五逆变单元,而第三逆变单元剩余的第二通信端口 P0与上述主控单元501的第一通信端口 P1连接。串联后的N8个逆变单元504的一端边缘位置是剩余第一通信端口 P1的第四逆变单元,另一端边缘位置是剩余第二通信端口 P0的第六逆变单元,而第四逆变单元剩余的第一通信端口P1与上述主控单元501的第二通信端口 P0连接。
[0114]可以看出,图5举例所示架构中,N9个整流单元502为不受主控单元501控制的不可控整流单元。而前述实施例中,如图2-a?图2-g所示架构或2-a?图2_e举例所示架构中,一些整流单元是可受主控单元控制的可控整流单元。
[0115]与上述实施例中举例的图4-a所示架构相比,图5所示架构中,主控单元501两侧可以分别部署至少1个逆变单元,而图4-a所示架构中,主控单元301的其中一侧就部署了至少两个逆变单元。
[01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逆变单元、整流单元、控制单元的通信端口可以为光纤通信端口或以太网通信端口或电平信号通信端口或差分通信接口或者其它类型的通信端
□ο
[0117]其中,主控单元501可以通过第一通信端口 P1和第二通信端口 P0分别发送命令字、数据字和/或状态字等至第三逆变单元和第二逆变单元,具体发送和转发等过程与前述部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0118]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机变频器,能够实现并机同步和/或不同步运行,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变频器实现并机功能的方法相比,明显地降低了实现成本;在变频器的主控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以串行的通信方式取代常规变频器多机系统中的485总线通信方式,进而有利于消除传输信号抗干扰性差、传输距离短的缺陷,有利于实现抗干扰能力强的超远传输,进而有利于提高变频器多机运行场景的稳定可靠性。主控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的互联结构相对简单,安装布线相对简单,可见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变频器多机运行场景的布线结构复杂性。并且,由于是逆变单元之间通过通信端口串联,这样有利于提高变频器多机运行场景的扩展性,可根据不同场景来通过通信端口串联多个逆变单元以满足相应需求。
[0119]下面主要以图5所示架构为例,举例介绍多机变频器中产生同步信号的一些方式。其它架构下的多机变频器中产生同步信号的方式可类推。
[01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501用于,周期性的发送由第一系统参考时钟产生的第一系统参考时钟信号;计算出与N10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对应的时间补偿值,并向所述N10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发送与之对应的所述时间补偿值。
[0121]其中,所述N10个逆变单元中的每个逆变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与之对应的所述时间补偿值之后,利用接收到的所述时间补偿值对本地时钟进行时间偏移补偿,基于锁相环将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主控单元501发送的所述第一系统参考时钟信号与进行时间偏移补偿之后的所述本地时钟进行步调锁定,基于所述本地时钟所产生的时钟信号生成用于同步校正该逆变单元所产生的脉冲宽度调制波的同步信号,其中,所述N10个逆变单元包括所述N7个逆变单元和所述N8个逆变单元。
[0122]下面主要以图5所示架构为例,举例介绍多机变频器的运行控制的一些可能方式。其它架构下的多机变频器的运行控制方式可类推。
[01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501用于,向所述N10个逆变单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