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钮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08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枢钮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枢钮器结构,尤其是一种装设在电子装置的主机与盖体之间的枢钮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与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进步,具有屏幕的盖体及主机的电子装置相当多,诸如数字摄影机、液晶显示器、笔记型计算机或掌上型光驱等琳琅满目,此类电子装置为使在操作及使用上更加方便,常会在其盖体与主机之间设置有枢钮器,以使该盖体可相对于主机作旋转运动。然而,随着每个人的使用习惯的不同,提供使盖体与主机间转动轻顺及润滑充足的枢钮器结构,已为从事该项行业的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公知枢钮器结构,如图1所示,该枢钮器1a主要包括插接轴10a及套接筒20a,其中该插接轴10a具有固定部11a及圆轴12a,且在轴向设有开口剖槽13a。而该套接筒20a具有固定部21a及筒体22a,在该筒体22a的内部中心形成有容置孔23a,该容置孔23a供插接轴10a的圆轴12a插入连接,并使圆轴12a弹性夹掣在容置孔23a的内壁间。
然而,上述公知枢钮器结构,由于插接轴10a与套接筒20a之间的配合为精密配合,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须对圆轴12a及容置孔23a进行研磨加工,且在对圆轴12a进行研磨加工后,其毛边形成在剖槽13a的上、下二侧处,需再次对此毛边施以二次加工的处理,因而增加制程中的加工成本。另外,该圆轴12a与容置孔23a间在转动时呈面接触型态,其转动的初始旋转扭力大,而使使用者需费较大的作用力方可转动,且油量不易从圆轴12a与容置孔23a的接触面间渗入,从而导致使用上费力、润滑不良及降低其使用寿命。
于是,本设计人鉴于上述问题点及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针对可进行改善的问题点,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点的枢钮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枢钮器结构,装设在电子装置的主机与盖体之间,包括插接轴及套接筒,其中该插接轴具有固定部及从固定部一端凸伸形成的置入部,该置入部包括连接于固定部的杆体及从杆体向外延伸扩张的球体,该球体的径向外缘直径大于杆体的径向外缘直径,并在球体与杆体的轴向设有开口剖槽。而该套接筒具有固定部及从固定部一端向外延伸的筒体,在该筒体的内部中心形成有容置孔,该容置孔供插接轴的置入部插入连接,并使球体弹性夹掣在容置孔的内壁间。
本实用新型可省略枢钮器的研磨加工制程,从而大幅降低加工成本;且能增加油量渗入球体与容置孔的接触面间,以提升润滑效果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1是公知枢钮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轴尚未装入套接筒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轴已装入套接筒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线5-5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数字摄影机的组合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组合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所表示的部件如下枢钮器1a插接轴10a 固定部11a圆轴12a剖槽13a套接筒20a 固定部21a筒体22a容置孔23a枢钮器1插接轴10 固定部11
锁固孔111置入部12杆体121 球体122端面123 入油圆角124卡钩125 剖槽13柱体14套接筒20固定部21 锁固孔211筒体22 容置孔23凹槽24电子装置4主机41 盖体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参阅2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枢钮器结构,枢钮器1主要包括插接轴10、套接筒20,其中插接轴10具有固定部11及从固定部11一端凸伸形成的置入部12,置入部12包括连接于固定部11的杆体121及从杆体121向外延伸扩张的球体122,球体122的径向外缘直径大于杆体121的径向外缘直径,并在球体122与杆体121的轴向设有开口剖槽13。另外,在固定部11与杆体121的相接处设有柱体14,以增加插接轴10与套接筒20之间的套接稳定度。此外,球体122在垂直于剖槽13的方向设有二相互平行的端面123,以减少球体122与套接筒20之间的接触面积及易于将球体122插入套接筒20组接。再者,在球体122与端面123的相接处各设有入油圆角124,以利于润滑油可从此处进入而充分润滑。
套接筒20具有固定部21及从固定部21一端向外延伸的筒体22,在筒体22的内部中心形成有容置孔23。容置孔23内缘直径实质上等于插接轴10的柱体14的外缘直径,且其供插接轴10的置入部12插入连接,并使球体122弹性夹掣在容置孔23的内壁间。
参阅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轴尚未装入套接筒的示意图、插接轴已装入套接筒的示意图及沿图4中线5-5的剖视图。组合时,将插接轴10的置入部12强制推入套接筒20的容置孔23内,通过容置孔23的内壁周圆面压掣球体122的外缘面,而使插接轴10的剖槽13前端产生向内的弹性变形,以使球体122被弹性夹掣在容置孔23内。由于球体122与容置孔23的内壁面间的接触为二不连续的线接触型态,因此球体122的外缘直径仅以车削方式加工即可,可大幅省略公知技术的研磨加工;并借助入油圆角124的设置,在转动过程中可轻易将油量送入球体122与容置孔23的接触面间,从而增加枢钮器1的润滑效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数字摄影机及笔记型计算机的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枢钮器1可装设在数字摄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掌上型光驱或其它各种电子装置上。电子装置4具有主机41及盖体42,可将螺丝分别穿入插接轴10的锁固孔111及套接筒20的锁固孔211,再分别锁固在电子装置4的主机41与盖体42上。当将盖体42向上掀起时,插接轴10相对于套接筒20作旋转运动,由于其彼此间的接触面积小,所以只需施加较小的起始作用力,即可轻顺地将盖体42掀起,并通过主机41与盖体42间的卡掣部(图未示)相互卡合定位。
请参阅8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其中在插接轴10的杆体121靠近固定部11一侧上设有卡钩125,而套接筒20的容置孔23的内壁靠近开口端则设有凹槽24。凹槽24对应于前述的卡钩125定位扣合,以使插接轴10在组合连接于套接筒20时,得以获致良好的对接效果,从而可防止转动过程中的脱离现象,且能提升枢转时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枢钮器结构进行改进,可省略枢钮器的研磨加工制程,从而大幅降低加工成本;且能增加油量渗入球体与容置孔的接触面间,以提升润滑效果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枢钮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轴,具有固定部及从固定部一端凸伸形成的置入部,所述置入部包括连接于固定部的杆体及从杆体向外延伸扩张的球体,所述球体的径向外缘直径大于杆体的径向外缘直径,并在球体与杆体的轴向设有开口剖槽;以及套接筒,具有固定部及从固定部一端向外延伸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供插接轴的置入部插入连接,并使球体弹性夹掣在容置孔的内壁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钮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轴在固定部与杆体的相接处设有柱体,所述柱体的外缘直径实质上等于套接筒的容置孔内缘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钮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轴的球体在垂直于剖槽的方向设有二相互平行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钮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与端面的相接处各设有入油圆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钮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轴的杆体一侧设有卡钩,所述套接筒的容置孔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对应于卡钩定位扣合。
专利摘要一种枢钮器结构,装设于在电子装置的主机与盖体之间,包括插接轴及套接筒。该插接轴具有固定部及置入部,该置入部包括连接于固定部的杆体及从杆体向外延伸扩张的球体,球体的径向外缘直径大于杆体的径向外缘直径,并在球体与杆体的轴向设有开口剖槽。而该套接筒具有固定部及筒体,在筒体的内部中心形成有容置孔,该容置孔供插接轴的置入部插入连接,并使球体弹性夹掣在容置孔的内壁间。由此,可省略枢钮器的研磨加工制程,而大幅降低加工成本;并且能增加油量渗入接触面间,以提升润滑效果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6F1/16GK2886172SQ20062000230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6日
发明者丁冈明, 黄武祥 申请人:广合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