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602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摇摆动作(swing operation)以减少整体高度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传统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按键结构利用多组结构件搭配弹性组件来达到支撑按键帽与按键按压回弹的机构设计,举例来说以剪刀式支架搭配橡胶圆柱(riAber dome)组件来达到按键结构直上直下的垂直式动作设计,以使按键可被下压而触发开关以发出控制信号。然而此垂直式动作机构设计需预留较多空间以提供按键帽上下移动的行程,如此一来便会造成按键结构整体高度过高,且为了配合垂直移动的机构设计,其亦会造成零件数目过多以及组装较为复杂的缺点。故如何设计出能减少机构空间的使用且有效节省组装成本的按键结构,便为现今按键机构设计所需努力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摇摆动作以减少整体高度的输入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含有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用来输出信号;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一金属薄膜按键,该金属薄膜按键安装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以及一按键帽,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 该按键帽的一端设置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该按键帽未被下压时止抵于该印刷电路板, 且该按键帽被下压时相对于该支撑座枢转,该按键帽上还设置有一触动部,该触动部安装于该金属薄膜按键的一侧,该按键帽的该触动部在该按键帽被下压时下压该金属薄膜按键,藉以导通该金属薄膜按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印刷电路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破孔,其设置于相对应该按键帽与该支撑座的枢接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支撑座热熔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支撑座上形成有一缺口,其设置于相对应该金属薄膜按键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印刷电路板用来在该按键帽被下压时止抵于该按键帽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输入装置还包含有一软性扁平排线,其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该软性扁平排线用来传输该印刷电路板所传来的开关动作信号。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触动部为一凸柱。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输入装置为一按键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采用按键帽的下压行程呈现摇摆动作的机构设计,且在按键帽未被下压时,按键帽的突出部止抵于印刷电路板,藉以保持按键帽的旋转高度。故本实用新型可改善先前技术按键采取直上直下的垂直动作方式,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按键帽移动时所需的高度,故无需预留较多空间以提供按键帽上下移动的行程,而可节省机构设计空间;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采用较少零件数目以及具有组装简易性,故可有效地节省组装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不同视角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4与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帽的触动部未下压与下压金属薄膜按键的示意图。图6与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帽未被下压与被下压时的侧面示意图。图8与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帽未被下压与被下压时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19]50输入装置52印刷电路板[0020]521破孔54支撑座[0021]541 缺□56按键帽[0022]561突出部563触动部[0023]58金属薄膜按键581金属薄膜[0024]60软性扁平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输入装置50的外观示意图,图2 与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入装置50在不同视角的组件分解示意图。输入装置50 可为一按键装置,例如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触控板下方的按键装置。输入装置50包含有一印刷电路板52,其用来输出信号,印刷电路板52上形成有至少一破孔521 ;输入装置50还包含有一支撑座讨,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52上,举例来说支撑座M可热熔固定于印刷电路板52,支撑座M上形成有一缺口 541 ;输入装置50还包含有一按键帽56,其枢接于支撑座 M,例如可以定位柱插入套筒方式互相枢接,支撑座M可限制按键帽56的平面方向位移, 且让按键帽56精准地进行旋转运动,按键帽56可为输入装置50的外观件,意即使用者可藉由按压按键帽56来达到产生相对应信号的功能,按键帽56的一端设置有一突出部561, 其可为一凸条,突出部561在按键帽56未被下压时止抵于印刷电路板52,且按键帽56被下压时相对于支撑座讨枢转;按键帽56上还设置有一触动部563,其可为一凸柱(boss)。输入装置50还包含有一金属薄膜按键58 (metal dome),其安装于印刷电路板52 上且位于按键帽56的触动部563的一侧,金属薄膜按键58设置于相对应支撑座M的缺口 541的位置,藉以避免与支撑座M产生干涉。按键帽56的触动部563在按键帽56被下压时下压金属薄膜按键58,藉以导通金属薄膜按键58,以使金属薄膜按键58输出相对应按键信号至印刷电路板52。请参阅图4与图5,图4与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帽56的触动部563未下压与下压金属薄膜按键58的示意图。当使用者按压按键帽56时,按键帽56 的触动部563会对金属薄膜按键58的一金属薄膜581施予向下的力量,此时金属薄膜按键 58的金属薄膜581会由图4所示的原始状态下压变形至如图5所示的变形状态,藉以导通金属薄膜按键58两端与中央部分的电路,故可输出相对应的按键信号。此外,由于金属薄膜按键58的金属薄膜581可具有弹性,如此一来金属薄膜按键58可弹性地支撑按键帽56 且提供按压手感。当按键帽56被释放按压后,按键帽56的触动部563分离于金属薄膜按键58,故金属薄膜按键58会弹性回复至如图4所示的原始状态且提供弹性回复力至按键帽 56,以使按键帽56亦回复至原始未被下压的位置。此外,输入装置50还包含有一软性扁平排线60(flexible flat cable, FFC),其连接于印刷电路板52,软性扁平排线60用来传输印刷电路板52所传来的开关动作信号至其他电路,也就是说藉由印刷电路板52搭配软性扁平排线60可以较节省成本的方式传输开关动作信号至其他电路。请参阅图1至图9,图6与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帽56未被下压与被下压时的侧面示意图,图8与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帽56未被下压与被下压时的剖面示意图。当按键帽56尚未被使用者下压时,按键帽56的突出部561止抵于印刷电路板52,藉以保持按键帽56的旋转高度,而使按键帽56与印刷电路板52间呈现实质上互相平行的相对位置。当使用者下压按键帽56时,按键帽56会相对于支撑座M枢转, 直到印刷电路板52止抵于按键帽56的另一端。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按键帽56的下压行程呈现摇摆动作,而非如先前技术直上直下的垂直动作方式。再者,由于印刷电路板52的破孔521设置于相对应按键帽56与支撑座M的枢接处,故按键帽56相对于支撑座M枢转时并不会与印刷电路板52产生干涉。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采用按键帽下压行程呈现摇摆动作的机构设计,且在按键帽未被下压时,按键帽的突出部止抵于印刷电路板,藉以保持按键帽的旋转高度。故本实用新型可改善先前技术按键采取直上直下的垂直动作方式,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按键帽移动时所需的高度,故无需预留较多空间以提供按键帽上下移动的行程,而可节省机构设计空间;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采用较少零件数目以及具有组装简易性,故可有效地节省组装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括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用来输出信号;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一金属薄膜按键,该金属薄膜按键安装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以及一按键帽,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该按键帽一端设置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该按键帽未被下压时止抵于该印刷电路板,且该按键帽被下压时相对于该支撑座枢转,该按键帽上还设置有一触动部,该触动部安装于该金属薄膜按键的一侧,该按键帽的该触动部在该按键帽被下压时下压该金属薄膜按键,藉以导通该金属薄膜按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破孔,该破孔设置于相对应该按键帽与该支撑座的枢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热熔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上形成有一缺口,该缺口设置于相对应该金属薄膜按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用来在该按键帽被下压时止抵于该按键帽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还包括一软性扁平排线,该软性扁平排线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该软性扁平排线用来传输该印刷电路板所传来的开关动作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动部为一凸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为一按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摇摆动作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含有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用来输出信号;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固定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一金属薄膜按键,该金属薄膜按键安装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以及一按键帽,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该按键帽的一端设置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该按键帽未被下压时止抵于该印刷电路板,且该按键帽被下压时相对于该支撑座枢转,该按键帽上还设置有一触动部,该触动部安装于该金属薄膜按键的一侧,该按键帽的该触动部在该按键帽被下压时下压该金属薄膜按键,藉以导通该金属薄膜按键。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按键帽移动时所需的高度,故无需预留较多空间以提供按键帽上下移动的行程,而可节省机构设计空间。
文档编号G06F3/02GK202018630SQ201120053899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
发明者庄政祥, 梁振仪, 白顺德, 陈俊健, 高山宝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