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19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及系统,其提供一显示驱动信号至K条栅极驱动线及提供一显示像素信号至L条源极驱动线,以在每一显示图框中驱动对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容,从而执行显示操作,并提供一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M条感应导体线,依据该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在该每一触控图框中,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次序均不相同。
【专利说明】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 响的驱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触控面板的技术原理是当手指或其他介质接触到屏幕时,依据不同感应方式,感 测电压、电流、声波或红外线等,进而测出触压点的座标位置。例如电阻式触控面板即为利 用上、下电极间的电位差,用以计算施压点位置检测出触控点所在。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 排列的透明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容变化,从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来检测 其座标。
[0003] 现有的触控式平面显示器将触控面板与平面显示器直接进行上下的叠合。因为叠 合的触控面板为透明的面板,因而平面显示器的影像可以穿透叠合在其上的触控面板而显 示影像,并通过触控面板作为输入的媒介或界面。然而这种现有的技术,因为在叠合时,必 须增加一个触控面板的重量,使得触控式平面显示器重量大幅地增加,不符合当前市场对 于显示器轻薄短小的要求。而直接叠合触控面板以及平面显示器时,除增加了触控面板本 身的厚度,更降低了光线的穿透率,增加反射率与雾度,使屏幕显示的品质大打折扣。
[0004] 针对前述的缺点,触控式平面显示器改为采用嵌入式触控技术。嵌入式触控技术 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可分为On-Cell及In-Cell两种技术。On-Cell技术是将投射电容式 触控技术的感应电极(Sensor)制作在面板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的背面(即贴 附偏光板面),整合为彩色滤光片的结构。In-Cell技术则是将感应电极(Sensor)置入IXD Cell的结构当中。In Cell技术将触控元件整合在显示面板之内,使得显示面板本身就具 备触控功能,因此不需要另外进行与触控面板贴合或是组装的制造过程。内嵌多点触控面 板(In-Cell Multi-Touch Panel)技术渐渐成熟,触控功能直接整合在面板生产制造过程 中,不需再加一层触控玻璃,因此可维持原面板的薄度进而减少成本。
[0005] 图1为一现有内嵌多点触控面板(In-Cell Multi-Touch Panel)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其是由一显示控制器110及一内嵌多点触控面板130组成。显示控制器110 包括一触碰控制器111及一显示驱动器113。
[0006] 该显示驱动器113输出RGB像素信号至该内嵌多点触控面板130以执行影像显 示。同时,触碰控制器111经由控制信号或VC0M[1 :N]信号输出触控驱动信号至该内嵌多 点触控面板130,并由该内嵌多点触控面板130接收感应信号Sensing[l :M],以进行触碰感 测。
[0007] 图2A至图2C为现有内嵌多点触控面板130的共通电压(VC0M)层与触控驱动层的 示意图。如图2A所示,触控驱动层(Tx)与显示时的共通电压(com)层为同一层。如图2B 所示,触控驱动层(Tx)及与显示时的共通电压(com)层分别设置,在触控驱动层(Tx)及共 通电压(com)层之间则有感应电极层(Rx)。如图2C所示,触控驱动层(Tx)及与显示时的 共通电压(com)层也为分别设置,在触控驱动层(Tx)上则设有感应电极层(Rx)。
[0008] 如图2A的方式将显示时的共通电压(com)层与触控感测的触控驱动层(Tx)共用 同一层透明导电体。在这样的架构下,显示与触控感测必须要用分时的方式使用共通电压 (com)层中的导体线,以避免干扰进而影响触控感测的显示品质。但在维持图框显示率为 60Hz的前提下,又要分时让显示和触碰感测使用共通电压(com)层中的导体线,显示和触 碰感测能够使用的时间势必颇为局促。【背景技术】通过特殊的驱动时序同时驱动显示和触碰 感测,其主要利用的是错开了显示的栅极开启区间与触碰感测的触控驱动动作区间,避免 显示与触碰感测同时使用到同一区块的共通电压(com)层中的导体线。如图2B及图2C所 示,内嵌多点触控面板(In-Cell Multi-Touch Panel)也可以不让触控驱动层(Tx)和共通 电压(com)层共用同一层导电体。上述的图2A、图2B及图2C面板结构和驱动方法在理论 上都可以达到显示与触碰感测互不干扰,画面得以正常显示。然而,图2A、图2B及图2C面 板结构和驱动方法在实际操作上,常因为触碰感测的触控驱动信号的动作造成耦合,进而 形成画面不规则扰动。因此,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实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 法,降低对显示画面的干扰,并可以节省电源。
[0010] 依据本发明的一特色,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 驱动方法,该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层、一感应电极层、及一共通电压及触控 驱动层,该薄膜晶体管层具有K条栅极驱动线及L条源极驱动线,该感应电极层具有Μ条感 应导体线,该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具有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K、L、Ν、Μ为正整数,该驱动 方法包括:提供一显示驱动信号至Κ条栅极驱动线及提供一显示像素信号至L条源极驱动 线,以在每一显示图框中驱动对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容,从而执行显示操作;提供一触控驱 动信号至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Μ条感应导体线,依据该触控驱动信 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该触控图框与该显示图框同步,且该触控图框的时间 宽度与该显示图框的时间宽度相同,在该每一触控图框中,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Ν条触 控驱动导体线的次序均不相同。
[0011]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特色,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 的系统,其包括一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触控显示控制子系统。该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具有 一薄膜晶体管层、一感应电极层、及一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该薄膜晶体管层具有Κ条栅 极驱动线及L条源极驱动线,其中,K、L为正整数,该感应电极层具有Μ条感应导体线,依据 一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Μ为正整数,该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具 有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以在显示时,接受一共同电压,在触控感应时,接受该触控驱动信 号,其中,Ν为正整数,且Κ大于Ν。该触控显示控制子系统具有一触碰控制器及一显示驱动 器,该显示驱动器提供一显示驱动信号至该Κ条栅极驱动线及提供一显示像素信号至该L 条源极驱动线,以在每一显示图框中驱动对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容,从而执行显示操作,该 触碰控制器提供一触控驱动信号至该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该Μ条 感应导体线,依据该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在该每一触控图框中, 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次序均不相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一现有内嵌多点触控面板的系统不意图。
[0013] 图2A至图2C为现有内嵌多点触控面板的共通电压层与触控驱动层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的应用系 统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一种触碰控制器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 时序的不意图。
[0016] 图5为一种触碰控制器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时序的 另一不意图。
[0017] 图6为现有技术的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时序的示意 图。
[0018] 图7为本发明一种触碰控制器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 时序的又一不意图。
[0019] 图8为本发明一种触碰控制器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 时序的再一示意图。
[0020] 图9为本发明的一运行示意图。
[0021] 符号说明
[0022] 显示控制器110
[0023] 内嵌多点触控面板130
[0024] 触碰控制器111
[0025] 显示驱动器113
[0026] 应用系统300
[0027]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310
[0028] 触控显示控制子系统320
[0029] 薄膜晶体管层311
[0030] 感应电极层313
[0031] 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315。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图3为本发明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的应用系 统300的示意图。该应用系统300包括一触控液晶显示面板310、及一触控显示控制子系统 320。
[0033] 图3为图2A的架构,也即共通电压(com)层与触控驱动层(Tx)共用同一层透明 导电体。因此,该触控液晶显示面板310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层311、一感应电极层313、一共 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VC0M) 315。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触控液晶显示面板310的薄膜晶体 管层311、感应电极层315、及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VC0M)315的堆迭方式可为图2Β或图 2C中薄膜晶体管层、感应电极层、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VC0M)的堆迭方式的一种。
[0034] 该薄膜晶体管层311具有K条栅极驱动线(Gl、G2、…、G800)及L条源极驱动线 (S0URCE1,S0URCE2、…、SOURCE L),依据一显示像素信号及一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液晶显 示面板上的像素对应的显示晶体管DTr及电容CLC,从而执行显示操作,其中,K、L为正整 数。为方便说明起见,在本实施例中,K为800, L为600。
[0035] 该薄膜晶体管层311的主动元件在本实施例中为薄膜晶体管(TFT),在其他实施 例中可为低温多晶娃薄膜晶体管(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 TFT,LTPS TFT)、氧化铟 嫁锋薄膜晶体管(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TFT,IGZO TFT)、或连续娃粒子(continuous grain silicon, CGS)〇
[0036] 该感应电极层313具有M条感应导体线(RX1、RX2、·'RXU),依据一触控驱动信 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Μ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Μ为12。
[0037] 该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VC0M)315具有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UVC0M2、…、 VC0M20),以在显示时,接受一共同电压(VC0M),在触控感应时,接受该触控驱动信号,其中, N为正整数,且K大于N,在本实施例中,N为20。
[0038] 该Μ条感应导体线(RX1、RX2、…、RX12 )及L条源极驱动线(SOURCE 1、S0URCE2、…、 SOURCE L)位于一第一方向(Y),该K条栅极驱动线(G1、G2、"^GSOO)及该N条触控驱动 导体线(VC0M1、VC0M2、··sVCOiCO)位于一第二方向(X)。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 互相垂直。
[0039] 在本实施例中,该K条栅极驱动线(Gl、G2、…、G800)与该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 (VC0M1、VC0M2、···JCOiCO)对应,也即栅极驱动线G1至G40对应至第一条触控驱动导体线 VC0M1,栅极驱动线G41至G80对应至第二条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2,依序类推。也即,栅极 驱动线G1至G40为第一群,栅极驱动线G41至G80为第二群,…,栅极驱动线G761至G800 为第二十群。也即第一群栅极驱动线G1至G40在该薄膜晶体管层311,而对应的触控驱动 导体线VC0M1在该共通电极及触控驱动层(VC0M) 315中相同位置处,其他也是如此。
[0040] 本发明的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提供一显示 驱动信号至K条栅极驱动线(Gl、G2、…、G800)及提供一显示像素信号至L条源极驱动 线(S0URCEUS0URCE2、…、SOURCE L),以在每一显示图框中驱动对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 容(图未示),从而执行显示操作,并提供一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1、 VC0M2、...、VC0M20),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Μ条感应导体线(RX1、RX2、...、RX12),依据该 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在该每一触控图框中,提供该触控驱动信 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1、VC0M2、…、VC0M20)的次序均不相同。
[0041] 触控显示控制子系统320包括一触碰控制器321及一显示驱动器323。该显示驱 动器323提供一显示驱动信号至该K条栅极驱动线(Gl、G2、…、G800)及提供一显示像素 信号至该L条源极驱动线(S0URCEUS0URCE2、…、SOURCE L),以在每一显示图框中驱动对 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容,从而执行显示操作,该触碰控制器321提供一触控驱动信号至该N 条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1、VC0M2、…、VC0M20 ),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该Μ条感应导体线 (RX1、RX2、…、RX12),依据该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
[0042] 显示驱动器323依序扫描该Κ条栅极驱动线(G1、G2、"·、6800),同时,触碰控制 器321在连续的数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内,每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依不固定顺 序扫描该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1、VC0M2、…、VC0M20),前提仍然是触碰控制器321扫 描的触控驱动导体线不得与显示驱动器323扫描的栅极驱动线同一群组。所谓同一群组指 的是如果触控驱动导体线的实际位置与栅极驱动线下方的VC0M位置重迭。由于在连续的 数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内使用不固定顺序,以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 导体线(VC0M1、VC0M2、…、VC0M20 ),因此对于特定栅极驱动线造成的干扰将由每个每一显 示图框(display frame)都会发生降低至每隔好几个显示图框(display frame)才会发生 一次。画面的扰动将会因为人眼的视觉暂留而被平均掉。这些不固定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 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次序可以每隔数个至数十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后重复。
[0043] 在本发明中,显示及触碰感测可以有各自的时序,也可同步。显示及触碰感测同步 表示显示时的显示图框与触控时的触控图框同步,也就是该触控图框的时间宽度与该显示 图框的时间宽度相同。
[0044] 图4为本发明一种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 控制时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其是在第J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 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在第J+1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ι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 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其中,J为正整数,i=2?N。
[0045] 再如图4所示,其显示在连续的触控图框(touch frame)内,触碰控制器321提供 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顺序是每隔一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起始 的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位置就加1。如果在触控图框(touch frame) N因为触控驱动导 体线VC0M4动作而造成栅极驱动线G1?G40这个区块的显示受到干扰,此种干扰情形也仅 会出现一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下一个触控图框(touchframe)开始时,栅极驱动线 G1?G40开启的区间对应的是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5扫描的时间而不再是触控驱动导体线 VC0M4,故触控驱动导体线VC0M4要对栅极驱动线G1?G40再次干扰将会是在数个或数十 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后。通过人类的视觉暂留,这样的画面扰动效果将会降低。
[0046] 图5为一种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时 序的另一实施例图示意图。其是在第J个显示图框中,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由第i条触 控驱动导体线,i为依据一随机数函数产生。
[0047] 再如图5所示,其为图4的控制时序的一种变形,起始的触控驱动导体线不一定要 随着触控图框(touch frame )依序递增,可以是任意顺序,只要连续的数个或数十个触控图 框(touch frame)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时序都不相同,就可 以达到本发明所要达成的目的。
[0048] 图6为现有技术的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控制时序的示意 图。触控驱动信号仅在传感器(sensor)进行感测时,才提供打出触控驱动信号。因为在一 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的时间内,在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上面的触控驱动信号时有时 无,也会造成对显示的干扰为时有时无。
[0049] 图7为本发明一种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 控制时序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发明将该触控图框的时间宽度分成X等分子触控图框。 在每一子触控图框中,触碰控制器321提供的该触控驱动信号为脉冲(pulse)。
[0050] 触碰控制器321提供的该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pulse)可如图6所示,没有占满 该子触控图框。也可如图7所示,该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pulse)占满该子触控图框。也 艮P,图7将该触控驱动信号的驱动方式改进为不间断送出,这样不影响传感器(sensor)的 工作,因为在传感器感测时,传感器(sensor)需要的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仍然存在。不间 断的提供的该触控驱动信号即使对显示产生干扰,所产生干扰的行为也会有均匀性,因而 降低人眼对显干扰的敏感度,使观察者不易察觉干扰的存在。
[0051] 图8为本发明一种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 的控制时序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每一条栅极驱动线开启中,该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 (pulse)数目为0至一特定数目。
[0052] 图9为本发明的一运行示意图。其表示传感器可在任一时刻开启。触碰控制器 321让触控驱动信号脉冲占满该子触控图框,并可在任一时刻开启该触碰控制器321的传 感器,因为在传感器感测时,传感器(sensor)需要的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仍然存在,故可正 常地执行触碰感测。由于传感器(sensor )可在任一时刻开启,可以避免触控驱动信号脉冲 样型化的干扰,因而降低人眼对显干扰的敏感度,使观察者不易察觉干扰的存在。
[0053] 由前述说明可知,本发明在连续的数个或数十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的每个 触控图框(touch frame)内,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 的时序都不相同。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时序仍然 会重复,但将会是以数个或数十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为一循环,而不再是每个触控图 框(touch frame)就重复一次。在每个触控图框(touch frame)内,不同于现有技术仅提供 触碰控制器321的触碰传感器(sensor)所需的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个数,也可将该触控驱 动信号的驱动方式改进为不间断送出,而将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占满整个子触控图框,以 求达成因为该触控驱动信号对该触控液晶显示面板310造成干扰的均匀性。其可适用于各 类不同面板。同时,本发明中是以图2A中共通电压(com)层与触控感测的触控驱动层(Tx) 共用同一层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也可运用于图2Β及图2C中,也即,本发明技术也可运用 于触控驱动层(Tx)和共通电压(com)层非共用同一层导电体的情况。
[0054]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技术具有下数优点:
[0055] 1、如同图4及图5所示,在一个触控图框N的时间内,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 驱动信号可以任意顺序,也可以依次扫描。
[0056] 2、在数个触控图框(Y、Y+1…Y+Z图框),触碰控制器321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的顺 序可以变化成多种不同的顺序,而以Ζ个触控图框做一次循环,Ζ可以是任意数值。在实际 的实施中,这多种不同的顺序,可以是一个有调整弹性的查表方式产生。
[0057] 3、显示图框与触控图框可同步,也可以不同步。
[0058] 4、如果显示图框与触控图框同步时,触碰控制器321可以在每一条栅极驱动线开 启的时间当中,不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脉冲,也可提供1个该触控驱动信号脉冲或是多个 该触控驱动信号脉冲。也即,在有些栅极驱动线开启的同时,如图6、图7、及图8所示,触碰 控制器321可以不输出、可以输出1个或多个脉冲。
[0059] 5、如果显示图框与触控图框不同步时,触碰控制器321可以任意输出所需的触控 驱动信号脉冲个数,可以暂停输出,也可以占满该子触控图框。暂停输出可以省电。
[0060] 6、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式,让触控驱动信号脉冲占满该子触控图框,并在触碰控制 器321的接收端(RX),产生相关开启信号,以接收触碰的信号,由于可在任一时刻开启该触 碰控制器321的传感器,故阻挡不必要的噪声,而这噪声可能由该触控液晶显示面板310或 供应电源或任意有可能产生的来源,而影响触碰感测的效能。
[0061] 7、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薄膜晶体管显示装置、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0LD)显 示装置、内嵌触碰(in-cell、on-cell、out-cell)显示装置。
[0062] 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的 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 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该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具有 一薄膜晶体管层、一感应电极层、及一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该薄膜晶体管层具有K条栅 极驱动线及L条源极驱动线,该感应电极层具有Μ条感应导体线,该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 具有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K、L、Ν、Μ为正整数,该驱动方法包括: 提供一显示驱动信号至Κ条栅极驱动线及提供一显示像素信号至L条源极驱动线,以 在每一显示图框中驱动对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容,从而执行显示操作;以及 提供一触控驱动信号至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Μ条感应导体线, 依据该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 其中,该触控图框与该显示图框同步,且该触控图框的时间宽度与该显示图框的时间 宽度相同,在该每一触控图框中,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次序均不 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在第J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在第J+1 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Ι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其中,J为正 整数,i=2?N。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在第J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i为依 据一随机数函数产生。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该触控图框的时间宽度分成X等分子触控图框,其中X为正整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在每一子触控图框中,该触控驱动信号为脉冲。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该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没有占满该子触控图框。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该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占满该子触控图框。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驱动方法,其中, 每一条栅极驱动线开启中,该触控驱动信号的脉冲数目为〇至一特定数目。
9. 一种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系统,其包括: 一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层、一感应电极层、及一共通电压及触控驱 动层,该薄膜晶体管层具有K条栅极驱动线及L条源极驱动线,其中,K、L为正整数,该感应 电极层具有Μ条感应导体线,依据一触控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其中,Μ为正 整数,该共通电压及触控驱动层具有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以在显示时,接受一共同电压, 在触控感应时,接受该触控驱动信号,其中,Ν为正整数,且Κ大于Ν ;以及 一触控显示控制子系统,其具有一触碰控制器及一显示驱动器,该显示驱动器提供一 显示驱动信号至该Κ条栅极驱动线及提供一显示像素信号至该L条源极驱动线,以在每一 显示图框中驱动对应的显示晶体管及电容,从而执行显示操作,该触碰控制器提供一触控 驱动信号至该Ν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并在每一触控图框中由该Μ条感应导体线,依据该触控 驱动信号,以感应一接近的外部物体; 其中,在该每一触控图框中,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至N条触控驱动导体线的次序均不 相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系统,其中,该Μ 条第一导体线及L条源极驱动线位于一第一方向,该Κ条栅极驱动线及该Ν条第二导体线 位于一第二方向。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系统,其中,该 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系统,其中,在 第J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在第J+1 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Ι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其中,J为正 整数,i=2?N。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降低内嵌多点触控面板对显示画面影响的系统,其中,在 第J个显示图框中,是由第i条触控驱动导体线开始,依序提供该触控驱动信号,i为依据 一随机数函数产生。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111745SQ201310137293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黄鑫茂, 何佩璋, 王思闵 申请人: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