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及其唤醒方法、唤醒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148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智能眼镜及其唤醒方法、唤醒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及其唤醒方法、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眼镜是指与智能手机类似,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安装软件、游戏等软件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可通过语音或动作操控完成添加日程、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展开视频通话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眼镜的总称。

为节约电量消耗,用户在不使用智能眼镜时,设置智能眼镜为待机状态,而再次使用智能眼镜时,则唤醒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目前,唤醒智能眼镜是由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手动操作来实现的。

但是,上述唤醒智能眼镜的方法繁琐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便捷地唤醒智能眼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处于待机状态时,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与具体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相对应。

可选地,根据所述用户的虹膜信息,识别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

可选地,预先采集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作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之后,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之前,还包括:输出询问是否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信息,且检测到来自所述用户表征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语音应答指令或预设的眼部动作。

可选地,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输出询问是否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信息:语音播报的方式、文字输出的方式或图片输出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所述智能眼镜是否处于待机状态;获取单元,适于当所述检测单元处于待机状态时,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唤醒单元,适于当所述获取单元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与具体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还适于根据所述用户的虹膜信息,识别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智能眼镜本体、以上所述的任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内侧摄像头、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其中:所述内侧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窗口及第二窗口之间的,且位于所述智能眼镜本体前框架的一部分上,与所述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耦接,适于当处于待机状态时,实时检测用户的眨眼动作;所述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设置于所述智能眼镜本体的一侧,适于从所述内侧摄像头处获取所述用户的眨眼动作,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当智能眼镜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手动地操作来唤醒智能眼镜,从而可以方便且快捷地唤醒智能眼镜。

由于每个用户的眨眼习惯不同,根据具体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来相对应设置眨眼次数阈值,可以避免个性化差异,提高智能眼镜唤醒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之后,通过输出询问是否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信息,且在检测到来自所述用户表征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语音应答指令或预设的眼部动作时,才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可以避免误操作,故可以提高智能眼镜唤醒的准确度。并且由于用户在此过程中只是通过说话或者做出预设的眼部动作来表征确认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无需手动做任何操作,因此还可以提高智能眼镜唤醒的便捷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目前,唤醒智能眼镜是由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手动操作来实现的,该唤醒智能眼镜的方法存在繁琐且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当智能眼镜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手动地操作来唤醒智能眼镜,从而可以方便且快捷地唤醒智能眼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所述唤醒方法进行分步骤详细介绍,所述方法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进行:

步骤S11:检测智能眼镜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当检测到智能眼镜处于待机状态时,执行步骤S12;反之,可以结束流程。

步骤S12: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

在智能眼镜处于运行状态时,智能眼镜需要跟踪用户的眼球运动,并根据用户眼球运动执行处理。为了能够在用户开启智能眼镜时及时做出响应,在具体实施中,当检测到智能眼镜处于待机状态时,可以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

步骤S13:判断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可以执行步骤S14;反之,可以结束流程。

按照大部分人的习惯,人们比较容易控制自己以比平常状态时更快的速度来眨动眼睛。故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判断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以此判断用户是否对智能眼镜有一些操作指示意向。

为了避免个性化差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可以与具体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相对应,换言之,可以根据具体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相应地设置眨眼次数阈值。

比如,用户A使用智能眼镜,设置用户A的眨眼次数阈值为a。用户B使用智能眼镜,设置用户B的眨眼次数阈值为b。当判断用户A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具体是判断用户A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是否超过a。当判断用户B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具体是判断用户B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是否超过b。

为了确保用户识别的准确度及智能眼镜结构的简单化,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进而根据所述用户的虹膜信息,来识别具体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

由于用户在使用所述智能眼镜的过程中,也就是智能眼镜处于运行状态时,大部分情况下是按照正常的时段眨动眼睛,也就是此时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眨眼次数为用户正常的眨眼次数。故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预先采集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作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

比如,当智能眼镜处于运行状态时,用户A在1s内的眨眼次数为5次,可以将与用户A所对应的眨眼次数阈值设置为5。当智能眼镜处于运行状态时,用户B在1s内的眨眼次数为8次,可以将与用户B所对应的眨眼次数阈值设置为8。

为了进一步避免个性化差异,进而提高智能眼镜唤醒的准确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采集智能眼镜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用户多次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计算眨眼次数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与所述用户相对应的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用户由于一段身体不适而造成眨眼次数不规律等问题。

比如,当智能眼镜处于运行状态时,采集得到第1s内用户A的眨眼次数为5次,第1s至第2s的1s内用户A的眨眼次数为4次,第2s至第3s的1s内用户A的眨眼次数为6次,计算这三次获取到的眨眼次数的平均值d=(5+4+6)/3=5,将该眨眼次数的平均值d=5作为所述用户A相对应的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

步骤S14: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当判断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一定程度上表征用户对智能眼镜有一些操作指示意向,此时可以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现有技术中,唤醒智能眼镜是由佩戴智能眼镜的用户手动操作来实现的。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智能眼镜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手动地操作来唤醒智能眼镜,从而可以方便且快捷地唤醒智能眼镜。

为了避免误操作,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之后,还可以输出询问是否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信息,且检测到来自所述用户表征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语音应答指令或预设的眼部动作之后,才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并且,由于用户在此过程中只是通过说话或者做出预设的眼部动作来表征确认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无需手动做任何操作,因此还可以提高智能眼镜唤醒的便捷程度。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输出询问是否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信息。比如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文字输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图片输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中的两种或者多种组合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其它输出询问是否确定要唤醒所述智能眼镜的信息的方式。

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下面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唤醒装置可以包括:检测单元21、获取单元22及唤醒单元23,其中:

检测单元21,适于检测所述智能眼镜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获取单元22,适于当所述检测单元21处于待机状态时,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

唤醒单元23,适于当所述获取单元22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当检测单元21检测到智能眼镜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获取单元22实时获取用户的眨眼动作,且在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单元23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手动地操作来唤醒智能眼镜,从而可以方便且快捷地唤醒智能眼镜。

为了避免个性化差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与具体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相对应。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获取单元22,还适于根据所述用户的虹膜信息,识别佩戴所述智能眼镜的用户。

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智能眼镜可以包括:智能眼镜本体31、以上所述的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32、内侧摄像头33、第一窗口34及第二窗口35,其中:

所述内侧摄像头33,设置在所述第一窗口34及第二窗口35之间的,且位于所述智能眼镜本体31前框架的一部分上,所述前框架的一部分的位置即与普通眼镜的眼镜梁相对应的部分的位置相同。所述内侧摄像头33与所述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32耦接,适于当处于待机状态时,实时检测用户的眨眼动作;

所述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32,设置于所述智能眼镜本体31的一侧,适于从所述内侧摄像头33处获取所述用户的眨眼动作,当检测到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长内的眨眼次数超过预设的眨眼次数阈值时,唤醒所述智能眼镜至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眼镜的唤醒装置32可以根据智能眼镜本体31的具体结构情况设置在智能眼镜本体31的任意一侧,只要不影响智能眼镜的穿戴,任何使得智能眼镜本体31的设计合理化的设置方式均可应用于智能眼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