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5604发布日期:2018-08-21 16:4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触控显示装置以其可弯曲、方便携带等特点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然而柔性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定的弯曲极限,当柔性触控显示装置超过其弯曲极限时,柔性触控显示装置容易损坏。因此,随着柔性触控显示装置技术的发展,柔性触控显示装置的弯曲能力成为发展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

相关技术中,柔性触控显示装置通常采用电容式触控工作原理,触控面板必须设置在靠近保护盖板的一侧,柔性触控显示装置弯折时,触控面板承受应力较大。

然而触控面板通常使用ito(氧化铟锡)、金属、无机绝缘层等材料作为触控结构,这些材料的弯曲承受能力较弱,当柔性触控显示装置最小弯折半径较小即弯折能力较弱时,容易导致触控面板破损,功能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进而解决相关技术中,柔性触控显示装置弯折时,触控结构容易损坏的问题,即提高柔性触控显示装置的弯折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电极,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二子电极,且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

每一个所述第一子电极、每一个所述第二子电极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合成部,相邻所述合成部通过应力释放部连接,所述触控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所述应力释放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合成部与所述应力释放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相邻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等于所述扭转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部与所述合成部之间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或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时,部分所述合成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部与所述合成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均为菱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别沿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对角线方向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形成沿第一方向平行分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

形成沿第二方向平行分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二子电极;

将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分隔成多个合成部;

在相邻所述合成部之间设置应力释放部,通过所述应力释放部将相邻所述合成部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所述应力释放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构图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合成部与所述应力释放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设置有上述的触控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显示区均设置有上述的触控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该触控结构的子电极沿弯折方向分隔为多个合成部,相邻合成部通过应力释放部连接,应力释放部在与弯折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一方面,该触控结构发生弯折时,应力释放部发生扭转,从而可以提高了该触控结构的弯折能力。另一方面,该触控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触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触控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触控结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触控结构制作方法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高”“低”“顶”“底”“左”“右”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触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电极,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1,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二子电极2,且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所述第一子电极1、所述第二子电极2为菱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别沿所述第一子电极1、所述第二子电极2的对角线方向分布。第一子电极1与第二子电极2形成互容结构,当手指或其他触控工具作用于某一位置时,处于该位置的第一子电极1与第二子电极2之间的电容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触控操作。其中,第一子电极1和第二子电极2通常由ito(氧化铟锡)材料组成,ito(氧化铟锡)材料弯曲承受能力较弱,当触控结构沿第一方向弯曲时,第一子电极1和第二子电极2容易损坏,从而破坏触控结构。

基于此,本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触控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电极,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连接的第一子电极3,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连接的第二子电极4,且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每一个所述第一子电极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合成部31;每一个所述第二子电极4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合成部41,两所述合成部31通过应力释放部32连接,两所述合成部41通过应力释放部42连接。所述触控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所述应力释放部32、4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h。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该触控结构的子电极沿弯折方向分隔为多个合成部,相邻合成部通过应力释放部连接,应力释放部在与弯折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一方面,该触控结构发生弯折时,应力释放部发生扭转,从而可以提高了该触控结构的弯折能力。另一方面,该触控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电极3、所述第二子电4极均可选择为菱形,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分别沿所述第一子电极3、所述第二子电极4的对角线方向分布。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与第二子电极还有更多的形状可以选择,例如三角形等,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应力释放部32、42形成的一种选择方式可以是:所述合成部31与所述应力释放32部通过连接部33连接;所述合成部41与所述应力释放42部通过连接部43连接。两相邻所述连接部3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h;两相邻所述连接部4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距离h。从而使得当触控结构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应力释放部32、4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h。其中,相邻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交错距离即为应力释放部的扭转长度。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触控结构的弯折能力,第一子电极3和第二子电极4还可以包括多个应力释放部,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触控结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子电极3包括三个合成部31,相邻合成部31通过应力释放部32连接。第二子电极4包括三个合成部41,相邻合成部41通过应力释放部42连接。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包括两个应力释放部32,第二子电极4包括两个应力释放部42,两个应力释放部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触控结构的弯折能力。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子电极3和第二子电极4还可以包含有其他数量的应力释放部,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力释放部的扭转长度越长,触控结构弯曲时,应力释放部可扭转角度越大,触控结构的弯曲能力越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部与所述合成部的连接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或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外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应力释放部的扭转长度。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时,部分所述合成部31、41可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例如,如图3所示,位于子电极中间部位的合成部与两侧相邻的应力释放部的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交错分布,使得当该触控结构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位于子电极中间部位的合成部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触控结构的弯曲能力。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部32、42与所述合成部31、4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该设置可以确保应力释放部32、42与所述合成部31、41在第二方向上有效扭转长度最大化,进而提高触控结构的弯曲能力。在其他实施例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部32、42与所述合成部31、41的长度方向还可以为其他方向,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制作方法,所述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分布的第一电极,沿第二方向平行分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连接的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连接的第二子电极,且所述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非重叠部位;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触控结构制作方法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形成沿第一方向平行分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

步骤s2:形成沿第二方向平行分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且电连接的第二子电极;

步骤s3:将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分隔成多个合成部;

步骤s4:在相邻所述合成部之间设置应力释放部,通过所述应力释放部将相邻所述合成部连接;

其中,所述触控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所述应力释放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预设的扭转长度。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构图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合成部与所述应力释放部。也可以通过刻蚀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合成部与所述应力释放部,即在菱形子电极上刻蚀出多个缺口从而形成合成部与应力释放部。上述该方法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结构制作方法与上述触控结构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上述内容已经做出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触控面板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6,显示区6可以包括弯折区5,弯折区5上可以设置有上述触控结构。触控面板弯曲时,位于显示区6的边缘容易因为弯曲角度过大而损坏。因此,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区5可以设置显示区的边缘。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弯折区5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显示区的不同位置。此外,显示区6也可以均设置上述触控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触控面板的整体弯曲能力。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与上述触控结构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上述内容已经做出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与上述触控面板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上述内容已经做出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上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如有可能,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特征是可互换的。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各方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