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进气道内流的仿真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8856发布日期:2018-09-29 01:46阅读:10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飞机仿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研究进气道内流的仿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cfd是英文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简称。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简单地说,cfd相当于"虚拟"地在计算机做实验,用以模拟仿真实际的流体流动情况。而其基本原理则是数值求解控制流体流动的微分方程,得出流体流动的流场在连续区域上的离散分布,从而近似模拟流体流动情况。可以认为cfd是现代模拟仿真技术的一种。

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空气动力设计(caad)的核心,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为cfd进行复杂流场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广阔的前景,cfd在飞机气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扩大。据国外报道,20世纪80年代初,在飞机设计中已有30%~50%的气动力数据由计算机模拟提供,特别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在某些飞机数值计算上已成为主要方法,风洞试验仅作为校核手段。20多年来,基于cfd方法的实用程序已经发展了不少,它们大多是公司的保密财富。它们能分别求解无粘流线性方程、跨音速小扰动速势方程、全速势方程、euler方程、雷诺平均n-s方程和粘性附面层方程等。根据绕流物体形状的复杂程度不同和分析设计的目的不同,国外已有许多种程序软件,如nasa的plot2d、gas(graphicalanimationsystem)、surf(surfacemodeler)等。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可视化软件,如avs(applicationvisualizationsystem)、wavefront、star-cd、phoenics、cfx、fluent等,都具有很强的功能,它们是飞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cfd方法的实际应用,大大减少了风洞的负担,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成本,确保了飞机性能。据国外资料报道,美国f-16飞机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时,采用的是风洞试验验证,在1971~1982年期间,风洞试验时间用了12000h,而在前掠翼飞机x-29的设计时,采用了cfd方法,仅需160h的跨音速和超音速风洞试验验证:“湾流"(gulfstream)支线飞机的跨音速机翼设计采用cfd方法,节省了400万美元的设计费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波音公司声称cfd技术可以使试验模型吹风时数减少80%左右,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兰利中心估计,一个主要飞机型号设计的常规风洞试验验证费用需要1500万~3000万美元。可见,cfd方法的采用将节省一大笔经费。

由于计算方法的发展和采用了美国、日本的超级计算机,欧洲在飞行器研制与发展中能广泛采用cfd方法。实际上,所有欧洲的新飞机设计都已采用了cfd工具,以便改进设计和引入新的概念,例如,跨音速外形、高升力装置和可控涡流动。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cfd仿真分析已经成为了航空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设计环节。由于cfd仿真模拟技术精度的提高及成本优势,多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趋势。且试验手段成本高,故在设计飞机进气道时,一般都需要多次应用cfd仿真模拟技术对进气道内流进行研究。由于飞机进气道内流与飞机外流相互耦合,相互影响,要精确的模拟进气道内流则不是那么容易。现有技术方案,将进气道内流及飞机外流,建立一个流通域来模拟空气流动;同时,直接在进气道出口处设立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模型。该方法不能精准提取进气道内流场信息,拆分不便,无法准确获取进气道出口截面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究进气道内流的仿真分析方法,能够较准确的获取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气动参数,同时可方便的对飞机外流和进气道内流的气动参数进行分别提取。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研究进气道内流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cfd仿真模拟技术分别建立飞机外流和飞机的进气道内流两个流通域,两个流通域之间通过设计交界面来完成流动的耦合;s2.在进气道内流的流通域中,将进气道出口截面往后延伸一倍进气道出口直径的长度,而延伸后的进气道出口截面作为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s3.对飞机外流以及进气道内流的气动参数进行提取和分析,所述进气道内流的气动参数包括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的气动参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的气动参数包括截面静压、马赫数分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分别建立飞机外流和进气道内流的流通域,可以更好的分别提取内流以及外流气动参数,而不互相影响。

(2)本发明通过在进气道出口截面往后延伸一倍进气道出口直径的长度,并作为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能够得到仿真截面真实的截面静压,从而得到准确的截面总压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飞机外流与进气道内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进气道内流及出口截面的示意图。

其中:1-飞机外流;2-进气道内流;3-进气道出口截面;4-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所示,一种研究进气道内流2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cfd仿真模拟技术分别建立飞机外流1和飞机的进气道内流2两个流通域,两个流通域之间通过设计交界面来完成流动的耦合;s2.在进气道内流2的流通域中,将进气道出口截面3往后延伸一倍进气道出口直径的长度,而延伸后的进气道出口截面3作为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4;s3.对飞机外流1以及进气道内流2的气动参数进行提取和分析,所述进气道内流2的气动参数包括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4的气动参数。

在航空领域气动方面的仿真模拟,分为对飞机外流1和进气道内流2的模拟;对飞机外流1的模拟,主要是为了获取飞机整机或部件上的升力、阻力、力矩、压力分布等信息;对进气道内流2进行模拟,主要是为了获取进气道出口截面3的总压分布、马赫数分布以及进气道内管沿程压力分布;然而,由于进气道与机身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进气道内流2时,需要加入机身作一体化仿真分析,即对机身对进气道内流2的分析有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的获取进气道内流2的气动参数,在cfd仿真分析时,分别建立飞机外流1和进气道内流2两个不同的流通域。在仿真模拟完成后,可以更好的分别提取进气道内流2以及飞机外流1的气动参数,而不互相影响。通过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4在仿真模拟中的设置,能够得到进气道出口截面3的真实的截面静压,进而得到准确的总压分布情况。而现有技术是在进气道出口处直接设立cfd仿真分析边界截面4模型,不能够得到进气道出口的截面静压,使得不能得到准确的进气道内流2气动参数。

仿真分析时,进气道出口边界条件的设定并非直接设定在进气道真实出口处,而是在仿真模拟中进行人为的向后延伸一倍进气道出口直径长度处。图2中进气道出口截面3为真实进气道出口,仿真分析边界截面是仿真分析时给定的边界条件。一倍的进气道出口直径长度,这是通过计算不同长度,对比进气道结果以及仿真分析结果,同时兼顾计算时间周期获取一个长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