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223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相邻的显示元素之间还形成有间距区域。
[0081]在步骤1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0082]在步骤1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间距区域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不O
[0083]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相邻的显示元素之间的间距区域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0084]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0085]在步骤201中,在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相邻的显示元素之间还形成有间距区域。
[0086]电子文档的边缘可以与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重合,而不在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明确示出。
[0087]在步骤202中,检测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0088]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0089]在触控显示屏不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0090]在触控显示屏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或,该对象以一定的间隔悬浮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0091]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0092]在步骤2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边缘区域中的全部间距区域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0093]作为对对象的运动的响应,终端将该边缘区域中的全部间距区域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显示是指沿远离该边缘的方向将间距区域进行放大的一种显示方式。该边缘是对象的运动所远离的边缘。
[0094]其中,每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可以是相同的。或,每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间距区域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0095]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2B,电子文档是图片展示应用的交互界面22。该交互界面22中包括有按照7行3列顺序排列的21个缩略图,该21个缩略图的编号从I至21。但是由于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较小,只能显示出交互界面22的边缘区域22a。该边缘区域22a包括交互界面22的上边缘26,以及按照5行3列顺序排列的编号从I至15的缩略图。其中,交互界面22的上边缘26与触控显示屏23的上边缘重合,在图2B上并未明确示出。
[0096]继续结合参考图2C和图2D,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2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边缘区域22a中的15个缩略图之间的间距区域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拉伸后的间距区域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度发生了拉伸。而且,最下一行的缩略图13、缩略图14和缩略图15的一部分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0097]其中,每个缩略图通常保持不变,或者,每个缩略图也跟随拉伸显示。图2B中以每个缩略图保持不变来举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98]其中,在图2C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是相同的。该拉伸比例与手指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长,该拉伸比例越大;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小,该拉伸比例越小。
[0099]在图2D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间距区域和上边缘26之间的距离。也即,拉伸显示的间距区域与上边缘26的距离越大,拉伸比例越大;拉伸显示的间距区域与上边缘26的距离越小,拉伸比例越小。比如,缩略图7至9与缩略图4至6之间的间距区域采用第一拉伸比例,缩略图4至6与缩略图1至3之间的间距区域采用第二拉伸比例,则第一拉伸比例大于第二拉伸比例。
[0100]在步骤204中,在触控显示屏上不再检测到对象时,将拉伸显示后的间距区域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0101]在触控显示屏不再检测到对象时,终端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恢复过程可以视为步骤203的逆过程,但与步骤203不同的是,步骤203的拉伸过程是跟随对象的运动的过程,而步骤204中的恢复过程是以预设速率或预设时间来执行。
[0102]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以预设速率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速率可以是匀速速率、匀减速速率、匀加速速率、与拉伸时的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的速率等,本实施例不对该预设速率进行限定。
[0103]或者,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内将拉伸显示后的显示元素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该预设时间可以是0.2秒。
[0104]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E所示,在触控显示屏上23不再检测到手指时,终端在0.2秒内将拉伸显示后的间距区域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
[010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伸显示过程和恢复显示过程中,终端都保持电子文档的边缘的显示状态不变。
[0106]作为步骤204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若在触控显示屏上仍然能够检测到对象,但该对象保持静止状态不再运动,则终端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不变。
[010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通过在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时,将边缘区域中的全部间距区域向远离该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作为对用户平移操作的一种响应;能够使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移操作,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0108]本实施例提供的文档显示方法,还通过将拉伸显示后的间距区域恢复为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使得在用户清楚地获知已经显示到电子文档的边缘后,恢复拉伸前的显示状态,以方便用户执行其它操作。
[0109]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上的文档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文档显示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控显示屏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文档显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0110]在步骤301中,在该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电子文档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包括有该电子文档的边缘和若干个显示元素,相邻的显示元素之间还形成有间距区域。
[0111]电子文档的边缘可以与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重合,而不在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明确示出。
[0112]在步骤302中,检测作用于该触控显示屏上的对象的运动。
[0113]该对象是用户的手指、触控笔或其它可以被触控显示屏所检测到的控制物体。
[0114]在触控显示屏不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0115]在触控显示屏支持悬浮触控时,该对象直接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或,该对象以一定的间隔悬浮作用于触控显示屏上。
[0116]当该对象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检测出该对象的运动。该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比如,该运动可以是远离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的运动。
[0117]在步骤303中,响应于该对象的运动,将位于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间距区域,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
[0118]拉伸显示是指沿远离该边缘的方向将间距区域进行放大的一种显示方式。
[0119]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并不是将边缘区域中的全部间距区域进行拉伸显示,而是将边缘区域中位于边缘和对象位置之间的间距区域,向远离边缘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该边缘是对象的运动所远离的边缘。
[0120]对象位置是对象在触控显示屏上对应的作用位置。
[0121]其中,每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可以是相同的。或,每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间距区域和边缘之间的距离。
[0122]作为一种示例,结合参考图3B、图3C和图3D,仍然以电子文档是图片展示应用的交互界面,对象是用户的手指为例,当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向下运动时,终端通过触控显示屏23检测出手指的运动。响应于该手指的运动,终端将边缘区域22a中位于上边缘26与手指位置之间的间距区域向远离上边缘26的方向进行拉伸显示。该间距区域包括上边缘26与缩略图1至3之间形成的间距区域、缩略图1至3与缩略图4至6之间形成的间距区域、缩略图4至6与缩略图7至9之间形成的间距区域、缩略图7至9与缩略图10至12之间形成的间距区域。拉伸后的间距区域的宽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高度发生了拉伸。
[0123]同时,位于手指位置下方的缩略图10至12与缩略图13至15之间的间距区域没有进行拉伸显示。
[0124]其中,在图3B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是相同的。该拉伸比例与手指的运动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长,该拉伸比例越大;手指在触控显示屏23上的运动距离越小,该拉伸比例越小。另外,最下一排的3个缩略图的一部分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0125]在图3C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与第一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该第一距离是间距区域和上边缘36之间的距离。也即,拉伸显示的间距区域与上边缘36的距离越大,拉伸比例越大;拉伸显示的间距区域与上边缘36的距离越小,拉伸比例越小。比如,间距区域24c的拉伸比例大于间距区域24b的拉伸比例,间距区域24b的拉伸比例大于间距区域24c的拉伸比例。另外,最下一排的3个缩略图的一部分被平移出触控显示屏23的显示区域,不再显示。
[0126]在图3D示出的示例中,各个间距区域的拉伸比例是不同的,每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