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2177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提示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向用户进行提示,以使用户将注意力从其他事物转移至被提 示的对象,实现对用户关注点的聚焦。
[0003]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对用户进行提示操作时,有时提示强度不足,导致用户无法关 注到被提示对象,有时提示强度过大,导致影响用户的正常操作,从而无法实现良好的用户 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提示方法及装置,可以优化提示操作。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 一种提示方法,包括:
[0007 ]确定待提;^对象;
[0008] 获取当前页面与所述待提示对象的功能入口页面之间的操作间隔层级;
[0009] 当所述操作间隔层级超出预设数值时,执行针对所述待提示对象的第一类型的提 示操作;当所述操作间隔层级未超出所述预设数值时,执行针对所述待提示对象的第二类 型的提示操作。
[0010]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提示装置,包括:
[0011] 确定单元,确定待提示对象;
[0012] 获取单元,获取当前页面与所述待提示对象的功能入口页面之间的操作间隔层 级;
[0013] 提示单元,当所述操作间隔层级超出预设数值时,执行针对所述待提示对象的第 一类型的提示操作;当所述操作间隔层级未超出所述预设数值时,执行针对所述待提示对 象的第二类型的提示操作。
[0014]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采用第一类型的提示操作,使得应用程序可以 在用户与待提示对象"间隔"较远的情况下,采用较弱的方式进行提示,从而避免影响用户 的正常操作,但能够确保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好奇心;而通过采用第二类型的 提示操作,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与待提示对象"间隔"较近的情况下,采用较强的方式 进行提示,以引导用户对相应的待提示对象的强烈关注,并实现对该待提示对象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的不存在待提示对象的消息收发页面的示意图;
[0016] 图1B-1D是相关技术中的存在待提示对象的消息收发页面的示意图;
[0017]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0018]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页面之间的层级关系的示意图;
[0019] 图4-9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操作间隔层级执行提示操作的示 意图;
[0020] 图10-15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内容预测的提示操作的示意 图;
[0021] 图16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7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提示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的不存在待提示对象的消息收发页面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 各个显示对象均正常显示;而当存在待提示对象时,比如新增了 "红包"功能,那么相关技术 中提出了下述提示方式:
[0024] 在一种情况下,如图1B所示,可以在页面左下角的用于启动业务功能浏览页面的 标识" ?"处添加一圆点(比如该圆点可以为红色),从而在基本不影响消息收发页面的显 示和使用的情况下,向用户进行提示。那么,当用户通过点击该标识"Φ"而启动了图1C所 示的业务功能浏览页面时,可以进一步看到在新增的"红包"功能,且该"红包"功能的标识 处也存在一圆点,与标识" "处的圆点相呼应,实现提示功能。
[0025] 但是,图1B所示的提示方式过于"隐性",往往无法激发用户的兴趣,导致用户无法 及时发现相应的待提示对象,使诸如新增功能等的推广和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0026] 在另一种情况下,如图1D所示,在用户进入消息收发页面后,通过诸如"点击返回 首页!"、"点击直接进入联系人页面!"、"红包功能开启了哦!"等文字和相应的图标等,直接 向用户展示相应的待提示对象。
[0027]但是,图1D所示的提示方式过于"显性",虽然能够使用户更为直接地了解到新增 功能等待提示对象,但存在明显的"强迫"意味,甚至影响到用户对基本功能的正常使用。
[0028] 因此,本申请通过改进提示方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对本申请进行 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0029]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 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0] 步骤202,确定待提示对象。
[0031]步骤204,判断用户是否存在针对所述待提示对象的应用需求。
[0032] 步骤206,当不存在应用需求时,执行针对所述待提示对象的第一类型的提示操 作;当存在应用需求时,执行针对所述待提示对象的第二类型的提示操作。
[003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提示方案可以应用于某个具体的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 讯应用程序,该即时通讯应用可以为企业即时通讯应用(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 ΕΠ 〇,例如,企业即时通讯应用"钉钉"(Ding Talk)。或者,本申请的提示方案还可以作为电 子设备的系统级提示功能,即电子设备可以针对已安装的所有应用程序执行基于本申请的 技术方案的提示操作。
[0034] 下面结合更多的附图,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基于上述实施 例,尤其是针对步骤204中用户对于待提示对象的应用需求的判断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来实现,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0035]实施例一:基于操作间隔层级
[0036]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获取当前页面与待提示对象的功能入口页面之间的操 作间隔层级;其中,当操作间隔层级超出预设数值时,判定用户不存在针对待提示对象的应 用需求;当操作间隔层级未超出预设数值时,判定用户存在针对待提示对象的应用需求。 [0037] 1、操作间隔层级
[0038]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操作间隔层级的数值可以包括:由当前页面切换至待提 示对象的功能入□页面时,所需的用户操作次数。以"钉钉"为例,假定"钉钉"通过最新的版 本更新,添加了"红包"功能,并希望对该功能进行适当的提示。
[0039] 举例而言,若用户处于图1B所示的消息收发页面,即该消息收发页面为当前页面, 而用户需要通过点击该消息收发页面左下角的标识后,可以触发图1C所示的业务功 能浏览页面,且该业务功能浏览页面中包含需要提示的"红包"功能的功能入口(即用户通 过点击图1C中业务功能浏览页面中的"红包"图标,即可实现相应的"红包"功能),因而该业 务功能浏览页面为"红包"功能对应的功能入口页面。
[0040] 可见,由于用户通过对图1B所示的消息收发页面左下角的标识" ? "执行一次操 作后,即可由当前页面切换至图1C所示的业务功能浏览页面,8卩"红包"功能对应的功能入 口页面,因而对于"红包"功能而言,图1B所示的消息收发页面对应的操作间隔层级为"Γ。
[0041] 类似地,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页面之间的层级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假定左上方的消息列表页面为当前页面,则用户需要通过:操作①,点击消息列 表页面中的会话页面入口,以切换至右上方的消息收发页面;操作②,点击消息收发页面左 下角的标识" ? ",以切换至右下方的业务功能浏览页面,因而对于"红包"功能而言,图3 所示的消息列表页面对应的操作间隔层级为"2"。
[0042] 2、提示操作
[0043] 当操作间隔层级超出预设数值时,说明用户需要通过多次操作才能够到达待提示 对象对应的功能入口页面,因而为了避免对用户正常操作的影响,可以采用较低提示强度 的第一类型的提示操作;类似地,当操作间隔层级未超出预设数值时,说明用户仅需要较少 操作即可到达待提示对象对应的功能入口页面,因而为了引导用户对待提示对象的查看和 应用,可以采用较高提示强度的第二类型的提示操作。其中,提示强度的"高"和"低",均为 第一类型的提示操作与第二类型的提示操作之间的强度高低的比较结果,即第一类型的提 示操作的提示强度低于第二类型的提示操作。
[0044] 1)第一类型的提示操作
[0045] 举例而言,假定预设数值为0,那么如果用户所处的当前页面为图1B所示的消息收 发页面,则对于"红包"功能而言,相应的操作间隔层级为1,超出该预设数值,因而可以采用 提示强度较低的第一类型的提示操作,比如在当前页面上与缩小操作间隔层级相关的操作 入口处显示第一预设标识。
[0046] 其中,由于用户需要通过点击图1B所示的消息收发页面左下角的标识"?",以 切换至图1C所示的业务功能浏览页面;而如果当前页面为图1C所示的业务功能浏览页面, 那么由于该业务功能浏览页面本身就是"红包"功能对应的功能入口页面,因而对应的操作 间隔层级为0,所以可以认为:通过点击消息收发页面左下角的标识",可以达到缩小 操作间隔层级的作用,因而可以将消息收发页面左下角的标识" @ "作为此处的"与缩小操 作间隔层级相关的操作入口";相应地,如图1B所示,可以在标识" @ "处(图1B中为标识 "?"的右上角)显示一圆点,比如该圆点可以为红色或其他较为鲜艳的颜色,以吸引用户 的注意力。
[0047] 2)第二类型的提示操作
[00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