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医护人员误挂吊瓶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97749阅读:来源:国知局
9]医护管理终端I通过无线网与数据库服务器2进行无线通信,在制作病人的电子标签3的过程中,数据库服务器2与读写器4进行无线通信,读写器4与天线5通过电磁场进行数据通信,通过读写器将病人的个人信息写入腕带型电子标签3和吊瓶电子标签3内;医生准备给病人挂针时,用手持式读写器4检测吊瓶表面的电子标签3,贴在吊瓶表面的电子标签的天线5通过电磁场将物体的数据发射到手持式读写器4中,手持式读写器4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然后将得到的数据递交给数据库服务器2,数据库服务器2与医护管理终端I进行通信。
[0030]可通过医护管理终端I将数据库服务器2中记录的病人信息进行填写、修改,通过读写器4将病人的信息分别写入吊瓶的电子标签3、病人的电子标签3腕带内。
[0031]电子标签3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它的封装形式也多种多样,贴在吊瓶表面的电子标签3属于标签类电子标签,它的芯片一般安放在一张薄纸模或塑料模内,这种薄膜和一层纸胶合在一起,背面涂上粘胶剂,这样电子标签3就很容易粘贴到被识别的物体上。病人佩戴的腕带型电子标签3属于手表状的封装形式,腕带采用专门的锁扣结构,一旦戴上就无法正常解下来,直到病人离院时才会被剪断回收。电子标签3主要由天线和芯片两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天线5的两个主要功能为:一是接收读写器4传输过来的电磁信号,二是将读写器4所需的数据传回给读写器4。电子标签的芯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各种处理,并对电子标签3需要返回的信号进行编码、调制等处理。芯片一般包含射频前端/模拟前端、CPU或逻辑控制单元、存储器等模块。射频前端主要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整流和反向调制;CPU主要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解码以及防碰撞协议的处理;存储器用于信息存储,包含RAM、EEPR0M。
[0032]读写器4由射频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和天线C三部分组成,射频模块包含接收器和发送器,控制处理模块通常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组件和微处理器来实现其相应功能。读写器可以实现给标签提供能量、实现与电子标签3的通信及实现与计算机通信等的基本功能。当病人在住院登记注册时,病人的身份信息存放到数据库服务器2中,医生利用医护管理终端I通过读写器4,将病人的个人信息写入病人佩戴的电子标签3腕带芯片和已配好药的吊瓶表面的电子标签3芯片内,这样医生就可以用手持式读写器4方便、快捷地检测吊瓶内的药是否属于该病人。
[00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病人在住院登记注册时,他们的身份信息存放到数据库服务器2中,医生利用医护管理终端I通过读写器4将病人的个人信息写入电子标签3的芯片内,病人就可以佩戴专属的腕带型电子标签3 ;诊断完病情后,医生将配好药的吊瓶表面贴上未写入信息的标签类电子标签3 (具有粘贴功能),然后把这些吊瓶放置在读写天线5构成的读写区域内,医生利用医护管理终端I把数据库服务器2中该病人的个人信息,通过读写器4写入电子标签3的芯片内,并将该病人的吊瓶摆放在规划好的区域内,明显标注病人的房间号、床位号;当医生给目标病人挂针时,根据该目标病人的房间号、床位号,取出摆放的目标病人的吊瓶;用手持式读写器4检测每个吊瓶的电子标签3,判断读取的信息是否与该目标病人的信息一致,若一致,取走给该目标病人挂针,否则,重新查找、检测;医生到达病人房间后,再次用手持式读写器4对该病人佩戴的电子标签3腕带进行检测,再次判断读取的信息是否与目标病人的信息一致,若信息一致,对该病人进行输液,否则,重新查找目标病人并检测,直到找到正确的目标病人为止。
【主权项】
1.一种预防医护人员误挂吊瓶的装置,包括有医护管理终端(I)、数据库服务器(2)、电子标签(3)、读写器(4)、天线(5),其特征在于,医护管理终端(I)通过无线网与数据库服务器(2)进行无线通信,数据库服务器(2)与读写器(4)进行无线通信,读写器(4)通过天线A (5)与电子标签(3)无线通信,读写器(4)通过天线B(7)与腕带电子标签(6)无线通信,电子标签⑶粘贴在吊瓶外壁上; 所述的电子标签(3)包括天线5和芯片(8),天线5和芯片(8)相连;腕带电子标签(6)与电子标签(3)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读写器(4)由射频器(9)、控制处理器(10)和天线C (11)三部分组成,控制处理器(10)通过射频器(9)与天线C (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医护人员误挂吊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器(9)是读写器的射频前端,负责射频信号的发射及接收,射频器的发射电路(16)包括调制电路(17)、可变增益放大器(18)和振荡器(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医护人员误挂吊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处理器(10)是整个读写器工作的控制中心,包括微处理器(12)、时钟电路(13)、应用接口( 14)以及电源(15),微处理器(12)与时钟电路、应用接口相连,电源(15)给上述部件供电。
【专利摘要】一种预防医护人员误挂吊瓶的装置,医护管理终端通过无线网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数据库服务器与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读写器通过天线A与电子标签无线通信,读写器通过天线B与腕带电子标签无线通信,电子标签粘贴在吊瓶外壁上;将吊瓶表面贴上未写入信息的标签类电子标签,并放置在读写区域内,用医护管理终端把该病人的个人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的芯片内;根据该病人的房间号、床位号取出摆放的吊瓶,读写器检测吊瓶的电子标签,判断读取的信息是否与该病人信息一致;输液前检测该病人佩戴的腕带型电子标签,判断该病人信息是否与目标病人信息一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检测识别的特点。
【IPC分类】G06K17-00, G06Q50-22
【公开号】CN204406442
【申请号】CN201520003005
【发明人】吕明, 吕超, 程红英, 翟岁兵, 张开生
【申请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