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钞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040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钞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钞票传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接钞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钞票传送的时候可以通过一配钞箱将钞票进行收集,但是配钞箱不能够移动,如果配钞箱是固定设置在一个机架上的,那么钞票在传送的时候由于传送位置的变化可能会造成钞票落在配钞箱外,造成钞票的遗失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接钞升降装置。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钞升降装置,包括:

相啮合的锥齿轮副;

竖直设置的两个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锥齿轮副同步旋转;

同步带,与所述两个同步带轮相啮合;

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同步带上;

配钞箱,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配钞箱用以承装钞票。

优选的,所述锥齿轮副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锥齿轮与一所述同步带轮同轴安装。

优选的,还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转动轴,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的正转与反转。

优选的,还包括基座,所述两个同步带轮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导轨,并且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滑槽;

其中,所述滑槽沿所述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中间部。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配钞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长度为所述同步带的周长的一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配钞箱可以在锥齿轮副的带动下进行移动,配钞箱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接收钞票,能够较好的防止钞票遗落在配钞箱的外部,便于钞票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接钞升降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技术方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接钞升降装置包括相啮合的锥齿轮副2,该锥齿轮副2包括第一锥齿轮21和第二锥齿轮22,其中第一锥齿轮21与一电动机1的转动轴连接,电动机1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锥齿轮21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21和第二锥齿轮22相互啮合,所以第二锥齿轮22能够在第一锥齿轮21的带动下转动。

本实施例的接钞升降装置还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同步带6轮,第一同步带6轮31和第二同步带6轮32,两个同步带6轮与第二锥齿轮22同轴安装,两个同步带6轮能够在第二锥齿轮22的带动下同步旋转。其中第一同步带6轮31与第二锥齿轮副22同轴固定安装。

两个同步带6轮与一固定带组成带轮组,其中固定带与两个同步带6轮啮合,一固定块4固定设置与同步带6上,进一步的,接钞升降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机1的正转与反转,从而实现锥齿轮副2的正向旋转和逆向旋转。

可以看出,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机1的转动轴进行正转和反转,从而使得同步带6轮上的固定块4上升与下降,如果将固定块4与一盛装钞票的配钞箱5固定连接,即可实现配钞箱5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的接钞升降装置还包括一基座,两个同步带6轮均设置于该基座上,基座上还设有导轨7,其中该导轨7临近同步带6轮设置,固定块4的中部上设有滑槽,在固定块4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固定块4上中间部的滑槽沿着导轨7移动,防止固定块4移动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固定块4通过一连接块与配钞箱5连接,从而使得配钞箱5能够与固定块4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防止固定块4在移动的过程中,配钞箱5与同步带6接触过近,影响钞票的传送,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导轨7的长度可以为同步带6的周长的一半,以免过长的导轨7增大接钞升降装置的占用面积,或者过短的导轨7使得固定块4脱离导轨7移动。

综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配钞箱可以在锥齿轮副的带动下进行移动,配钞箱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接收钞票,能够较好的防止钞票遗落在配钞箱的外部,便于钞票的收集。

通过说明和附图,给出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的典型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精神,还可作其他的转换。尽管上述实用新型提出了现有的较佳实施例,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作为局限。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