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815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车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轻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定位一般是基于GPS/BD定位系统构建的,这种车载监控系统只提供了基本的视频存储、视频网传、定位信息上报、地图显示及车辆调度等功能。受卫星信号盲区、定位精度低等因素的影响,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经地图显示后,显示的位置信息与车辆实际位置相差甚远。而基于该定位信息的应用业务,如智能调度功能、报站功能等也时常出现调度指令下达错误、公交站点误报的情况,给人们出行及用户体验造成了很大地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更高精度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运行稳定可靠、定位精度高的车载监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载监控装置,车辆上安装的车载监控终端设有与北斗定位卫星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的通信模块与北斗差分系统通信,所述北斗差分系统包括卫星监控中心和至少一组固定基准站点,所述固定基准站点与卫星监控中心设置的差分服务器通讯,所述差分服务器根据固定基准站点和车载监控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出定位差分数据并发送至车载监控终端。

所述车载监控终端包括:

修正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定位系统发送的定位差分数据并对车载监控中心接收的卫星定位数据进行补偿修正;

报站模块:与外接话筒连接,用于播报监控信息;

调度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服务器下发的调度指令,并将该调度指令处理后转报站模块处理;

编码模块:用于将北斗定位终端接收的定位数据与车载接收的视频数据进行视频叠加处理,以便同步回放时能精确显示车辆的轨迹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信息。

所述车载监控终端外接有用于播报调度信息、站点信息及与监控中心通话话筒、用于采集视频影像的摄像头、用于显示视频及相关车辆状态信息的显示器

所述通信模块与数据监控中心通信,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拨号连接模块和wifi模块。

所述数据监控中心转发车载监控终端的视频、定位、行车状态信息至前端客户PC终端和前端客户移动终端。

一种纯电动轻卡,所述纯电动轻卡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5所述车载监控装置。

基于所述纯电动轻卡的监控方法:

步骤S1,车载监控终端上电后,系统根据配置判断网络接入方式,分别与北斗差分系统和数据监控中心建立网络连接;

步骤S2,向北斗差分系统注册,建立数据传输关系,并发送一个概略坐标,向数据监控中心注册,建立数据传输关系;

步骤S3,启动车载监控终端,判断是否存在有效的定位数据,若存在则接收北斗定位信息,若无则继续监控;

步骤S4,同步北斗差分系统的数据,并获取北斗查分系统发送的定位差分数据;

步骤S5、用接收的定位差分数据对车载监控终端接收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定位数据,并将该高精度定位数据发送至数据监控中心;

步骤S6,判断当前位置是否满足报站要求,若是则对高精度定位数据进行站点播报。

所述步骤S4中,北斗差分系统收到车载监控终端发送的概略坐标位置信息后,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点,根据这些站点发来的信息,整体修改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并将高精度的差分数据发送至车载监控终端。

还包括步骤S7,接收数据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判断是否为调度指令,若是则对该调度指令进行播报。

还包括步骤S8,判断行车状态是否变化、若是则将变化状态数据发送至数据监控中心。

本发明的车载监控系统接入方便、定位数据经差分数据修正后具有更高的精度,有效地避免了错报和误报。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网络拓扑图;

图2是车载监控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3是北斗差分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北斗定位卫星;2、车载监控终端;3、北斗差分系统;4、数据监控中心;5、前端客户PC终端;6、前端客户移动终端;

21、话筒;22、摄像头;23显示器;

31、卫星监控中心;32、固定基准站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车载监控系统包括:北斗定位卫星1、车载监控终端2、北斗差分系统3和数据监控中心4。北斗差分系统3和数据监控中心4可以放在一起,也可以分开设置。数据监控中心4与前端客户PC终端5、和/或前端客户移动终端6通信。

如图2所示,北斗差分系统3包括:卫星监控中心31和至少一组固定基准站点32,固定基准站点32与卫星监控中心31设置的差分服务器通讯,差分服务器根据固定基准站点32和车载监控终端2的位置信息计算出定位差分数据并发送至车载监控终端2。

多个固定基准站点32组成一个虚拟参考站网络(VRS),各固定基准站点32不直接向车载终端用户发送任何修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给北斗差分系统3。同时,车载监控终端2用户在工作前,先通过3G通信向北斗差分系统3的卫星监控中心31发送一个概略坐标,卫星监控中心31收到这个位置信息后,根据用户位置,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点32,根据固定基准站点32发来的信息,整体的修正北斗定位系统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然后将高精度的差分改正数据发给车载监控终端2。这个差分修正数据的效果相当于在车载监控终端2旁边,生成一个虚拟的参考基站,保证了车载监控终端2用户的定位精度。

如图3所示,车载监控终端2包括:北斗定位终端,用于接收北斗定位卫星1的定位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北斗差分系统3和数据监控中心4建立无线网络连接,通信模块包括拨号连接模块(3G/4G基站)和wifi模块;修正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定位系统发送的定位差分数据并对车载监控中心接收的卫星定位数据进行补偿修正;报站模块,与外接话筒21连接,用于播报监控信息;调度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服务器下发的调度指令,并将该调度指令处理后转报站模块处理;编码模块,用于将北斗定位终端接收的定位数据与车载接收的视频数据进行视频叠加处理,以便同步回放时能精确显示车辆的轨迹信息;以及存储器。车载监控终端2外接话筒21,用于播报调度信息、站点信息及与监控中心通话;摄像头22,用于采集视频影像;LCD显示器23,用于显示视频及相关车辆状态信息。车载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22采集音视频数据并送车载监控终端2进行编码,编码数据存储在车载监控终端2自带的存储器上,并经无线网络上传至数据监控中心4。

数据监控中心4接收来自车载监控终端2的注册,转发车载监控终端2的视频、定位、行车状态信息至前端客户PC终端5、前端客户移动终端6,例如手机;存储车载监控终端2上传的视频数据;接收来自前端客户PC终端5、前端客户移动终端6的注册、调度指令,并转发至车载监控终端2。

本发明系统的基本工作包括:

1、启动车载监控系统,建立与北斗差分系统3的网络连接并获取北斗定位信号的补偿差分数据;

2、将获取的定位差分数据送车载监控终端2进行处理,获取高精度的定位信息;

3、将该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分别发送至报站模块进行分析处理,送视频编码模块进行视频叠加,最后经通信模块发送至数据服务器;其它行车状态信息也可以依据系统配置发送至数据监控中心4;

4、车载监控系统接收数据监控中心4下发的音视频请求指令,提取相关的音视频数据并发送到数据监控中心4;

5、车载监控系统接收数据监控中心4下发的调度指令,经调度模块处理后进行播报处理;

6、数据监控中心4接收来自车载监控终端2的注册;转发车载监控终端2上传的视频、定位、行车状态信息至前端PC客户端、前端手机客户端;接收来自前端PC客户端、前端手机客户端的注册、调度指令,并转发至车载监控终端2。

车载监控终端2出厂时预置了3G/4G模块制式的报号参数,用户也可以使用LCD显示屏设置拨号参数。车载监控终端2上电后,系统根据硬件配置自动选择相应模块进行加载。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车载监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车载监控终端2上电后,系统根据配置判断网络接入方式,分别与北斗差分系统3和数据监控中心4建立网络连接;

步骤S2,向北斗差分系统3注册,建立数据传输关系,并发送一个概略坐标;向数据监控中心4注册,建立数据传输关系;

步骤S3,启动车载监控终端2,判断是否存在有效的定位数据,若存在则接收北斗定位信息,若无则继续监控;

步骤S4,同步北斗差分系统3的数据,并获取北斗查分系统发送的定位差分数据;

步骤S5、用接收的定位差分数据对车载监控终端2接收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定位数据,并将该高精度定位数据发送至数据监控中心4;

步骤S6,判断当前位置是否满足报站要求,若是则对高精度定位数据进行站点播报。

步骤S4中,北斗差分系统3收到车载监控终端2发送的概略坐标位置信息后,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点32,根据这些站点发来的信息,整体修改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并将高精度的差分数据发送至车载监控终端2。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接收数据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判断是否为调度指令,若是则对该调度指令进行播报。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8,判断行车状态是否变化、若是则将变化状态数据发送至数据监控中心4。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构建的车载定位系统,接入方便、定位数据经差分数据修正,具有更高的精度,有效地避免了错报和误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