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车方法及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49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据乘车信息寻找匹配的行程信息,生成备选方案推送给乘客客户端;
[0059]确认装置3:用于根据乘客客户端反馈的选择信息生成拼车信息,将拼车信息发送给司机客户端;
[0060]所述行程信息包括行车路线、行车终点、集合地点及其对应的集合时间;所述乘车信息包括乘客输入的出发地点、预期目的地和抵达预期目的地的预期时间;所述选择信息包括乘客客户端选定的集合地点和在行车路线上选择的行车目的地;所述拼车信息包括乘客联系方式,乘客客户端选定的集合地点和行车目的地。
[0061]现有的拼车服务都是基于乘客发布乘车线路,然后由司机确认的接单模式。因此,现有的拼车服务只能做到单人拼车,很难匹配多个乘客的出行需求。另外,这种基于乘客需求的拼车方法跟专车、快车服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专车司机、快车司机也会利用拼车服务挣钱,违背了拼车服务共享用车、绿色出行的公益理念,也容易招致出租车司机群体和监管者的抵触,不具有可持续性。本发明分别独立采集乘客的乘车信息和司机的行程信息,由设备进行匹配,交由乘客进行选择,由乘客来选择最适合的行程信息,司机的行程信息是固定,不可变动的。这样同一条行程信息就可以同时推送给多个乘客,从而达到一趟行程尽可能多带同行乘客的目的,进而平摊服务,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另外,乘客只能在集合地点上车,也只能在行车路线上选择行车目的地,避免了现有的拼车方式需要乘客和司机反复沟通的问题,乘车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本发明需要司机事先发布行程信息,并严格按行程信息来驾驶,跟专车、快车服务有明显的区别,确保司机是非营运目的,更容易获得监管层的认可和支持。
[0062]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6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拼车方法,包括步骤:
[0064]S310、分别接受司机客户端发送的行程信息和乘客客户端发送的乘车信息;
[0065]根据乘车信息寻找匹配的行程信息,生成备选方案推送给乘客客户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66]S321、在距离出发地点的预设范围内寻找所有的集合地点,符合该条件的行程信息,记为初选方案;
[0067]S322、计算出发地点沿初选方案中每条行车路线抵达预期目的地的预估时间;
[0068]S323、预估时间符合预设时间范围的行程信息作为所述备选方案。
[0069]S330、根据乘客客户端反馈的选择信息生成拼车信息,将拼车信息发送给司机客户端。
[0070]所述行程信息包括行车路线、行车终点、集合地点及其对应的集合时间;所述乘车信息包括乘客输入的出发地点、预期目的地和抵达预期目的地的预期时间;所述选择信息包括乘客客户端选定的集合地点和在行车路线上选择的行车目的地;所述拼车信息包括乘客联系方式,乘客客户端选定的集合地点和行车目的地。
[0071]为了方便乘客和司机相互联系,还可以将车辆信息(如车的品牌、型号、车牌号码等)推送给乘客,这些信息既可以独立推送,也可以嵌入到行程信息、选择信息或拼车信息中预先推送给乘客客户端和司机客户端,等确认拼车以后,再展示给对应的乘客和司机看。本发明的拼车方法和设备可以跟现有的地图服务连接,以方便乘客和司机使用。可选的,本发明的司机客户端和乘客客户端可以选用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本发明的设备可以选用服务器。
[0072]进一步的,集合地点和行车终点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每个集合地点对应一个集合时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会采用多个集合地点和一个行车终点,司机可以根据人流和接客便利性在自己起始位置附近选择集合地点,以提高入座率,并缩短接客时间。
[0073]进一步的,所述行程信息还包括空余的座位数;所述乘车信息还包括乘客数量;根据乘车信息寻找匹配的行程信息时,排除空余座位数低于乘客数量的行程信息。当确认拼车服务后,对应车辆的空余座位数自动减去乘客数量。因此,乘客数量可以不推送给司机客户端,不会造成座位不够的情况。不过为了司机更好地联系乘客,建议把乘客数量也加入拼车信息中推送到司机客户端。可选的,空余座位数也可以仅记录在云端服务器,初始空余座位数跟车型匹配,每次匹配成功以后,自动减去乘客数量。比如一般的小轿车都是5座,除去司机,初始空余座位数为4个,匹配成功I个乘客以后,空余座位数就变成3个。
[0074]如图4所示,假设乘客发布了乘车信息,其出发地点为A,预期目的地为B,预期时间为T ;假设有两个司机发布了行程信息;司机Drl的行程信息包括集合地点All、A12和A13,分别对应集合时间T11、T12和T13 ;行车终点P1,司机Dr2的行程信息包括集合地点A2UA22和A23,分别对应集合时间T21、T22和T23 ;行车终点P2。如果连接了地图服务器,根据集合地点和行车终点可以自动生成行车路线,司机可以灵活选择行程路线。
[0075]在距离出发地点A的预设范围内寻找所有的集合地点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以发地点为A为圆心,R为半径形成一个圆,这个圆圈框定的范围作为预设范围。从图中可见,司机Drl有一个集合地点A13符合要求,而司机Dr2有两个集合地点A22、A23符合要求。因此,两条线路都作为初选方案。
[0076]然后计算预估时间是否符合预设时间范围。假设乘客选择的是8:30抵到预期目的地,前后15分钟都可以。
[0077]如果乘客选择司机Drl的行车路线,需要步行到集合地点A13,然后在T13时刻乘车到该路线距离预期目的地最近的地点Ml点下车,最后从Ml点步行到预期目的地。
[0078]同理,如果乘客选择司机Dr2的行车路线,需要步行到集合地点A22或A23 (假设乘客最终选择A23),然后在T13时刻乘车到该路线距离预期目的地最近的地点M2点下车,最后从M2点步行到预期目的地。
[0079]假设集合地点A13和A23的时间都是7:30,按8:30抵达预期目的地,前后15分钟都可以,那么预估时间应该在45分钟至I小时15分钟。综合计算以后发现,选择司机Drl的预估时间为I个半小时,即预计而选择司机Dr2的预估时间为50分钟。显然,最终的备选方案为司机Dr2的行程信息,可以推荐地点M2为行车目的地供乘客选择。预估时间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方案。
[0080]计算出发地点沿初选方案中每条行车路线抵达预期目的地的预估时间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段计算的方法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三段行程,计算步骤不分先后,可以并行计算。
[0081]计算出发地点至相应行程路线的最近集合地点的时间,记为第一估算时间;
[0082]计算预期目的地至该行程路线的最短距离的时间,记为第二估算时间;
[0083]从待估算的行车路线中找到距离预期目的地最近的地点,记为推荐目的地;计算沿待估算的行车路线从最近集合地点至推荐目的地的时间,记为第三估算时间;
[0084]将第一估算时间、第二估算时间和第三估算时间求和,得到所述预估时间。
[0085]其中,出发地点至相应行程路线的最近集合地点的距离、以及预期目的地至该行程路线的最短距离都可以结合地图数据计算得到,乘客到集合地点,以及下车后到预期目的地,一般都是采用步行,且距离不会太长。因此,可以用步行速度结合距离来计算第一估算时间和第二估算时间,且步行不存在堵车问题,在距离较短,人步行速度差距较小的情况下,这种估算方式既简单,准确性又较高。
[0086]其中,计算沿待估算的行车路线从最近集合地点至推荐目的地的时间的步骤包括:
[0087]从司机客户端获取行车记录;
[0088]基于至少一条行车记录计算所述第三估算时间。
[0089]基于行车记录估算第三估算时间的方法有几种,以下举例说明。
[0090]方案一
[0091]从司机客户端获取待估算的行车路线,以及该行车路线从最近集合地点至推荐目的地的行车时间作为所述行车记录;
[0092]所述基于至少一条行车记录计算所述第三估算时间的步骤包括:
[0093]基于行车记录得到平均行车速度,
[0094]结合沿待估算的行车路线从最近集合地点至推荐目的地的距离和平均行车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