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伺服装置及轨迹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447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跟踪伺服装置及轨迹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跟踪伺服装置及轨迹计数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减小在推挽方法中跟踪误差信号内残留误差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等。
背景技术
在利用光记录媒体(例如,光盘)的光盘装置中,作为检测跟踪伺服控制中使用的跟踪误差信号的一种方法,即推挽方法是已知的。


图1为用来说明推挽方法原理的图。如图1所示,在光盘100的基板上预先形成槽101和凸条102,推挽方法是例如,利用相对轨迹中心对称配置的例如二等分光电检测器115检测例如槽101反射和衍射的光、把这些检测器115L与115R的输出之差作为跟踪误差信号取出的方法。
具体地讲,如上述图1所示,来自光盘100的反射光主要由在与槽101呈直角方向上的0阶及±1阶衍射光构成。因此,使二等分光电检测器115的各个检测器115L及115R与轨迹中心对称地配置,利用检测器115L及115R分配检测(0阶)+(+1阶)及(0阶)+(-1阶)的光亮度,即检测只有0阶衍射光的S0区、0阶及1阶衍射光都有的S1区光强的总和。而且,通过借助于如差分放大器求出检测器115L及115R各自输出之差,就可得到跟踪误差信号。
可是,在推挽方法中,例如,如图2所示,由于物镜114随着跟踪而移动(即,物镜视野的摇摆)、以及光盘沿半径方向上的倾斜,在跟踪误差信号中产生了残留误差(offset)。
具体地讲,例如,如图3所示,从所谓光拾取头110中半导体激光器111发射的光束,在由准直透镜112变成平行光以后,在分光镜113上反射,通过物镜114,在光盘110上聚焦。在光盘110上反射的光束,沿相反方向返回形成去路,透过分光镜113以后,由二等分光电检测器115接收。而且,在只使物镜114沿着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进行跟踪的方式中,假定物镜114一移动到以114a示出的位置上时,衍射光点已偏移了二等分光电检测器115的中心,在跟踪误差信号中产生了直流残留误差。
还有,例如,如图4所示,假定光盘100一倾斜成以100a示出的那样时,与上述相同,衍射光光点对二等分光电检测器115的中心亦已偏移了,在跟踪误差信号中产生了残留误差。结果是,即使物镜114的中心位于轨迹中心上方,也会检测出非零值的跟踪误差信号,不能进行正确的跟踪伺服。
还有,在所谓轨迹跳跃及查找时,在基于跟踪误差信号计数光束横扫轨迹条数的光盘装置中,如上所述,当跟踪误差信号中存在残留误差时,就不能正确地计数轨迹条数了。
因此,为了清除跟踪误差信号的残留误差分量,在现有跟踪伺服装置中,采用例如被构成光拾取头的光学系统或光拾取头整体移动、物镜视野不会摇摆的机械式结构。还有,借助于跟踪误差信号以外的信息,例如,如图5所示,基于地址信息使槽101作所谓的颤振动作来清除跟踪误差信号,例如,借助于利用二等分光电检测器中各个检测器检测的颤振分量振幅之差,使跟踪误差信号的残留误差分量抵消。
但是,在任一情况下,都有为此而使成本提高的问题;还有,在利用颤振分量抵消跟踪误差信号的残留误差分量的方法中,因为当不处于跟踪状态时,就不能正确地检测颤振分量,所以,存在着不能正确地检测光束横扫轨迹条数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小因物镜随跟踪移动以及光盘倾斜所引起跟踪误差信号的残留误差,并能正确地检测光束点横扫轨迹条数的跟踪伺服装置及轨迹计数装置。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光记录媒体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的光检测器;通过读取来自上述光检测器的各个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从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保持从上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的保持装置;基于来自上述保持装置的残留误差分量,消除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中残留误差分量的残留误差消除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光记录媒体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借助于上述2个检测部分检测来自在聚焦于光记录媒体轨迹上的状态下以单一光束照射着的光记录媒体的返回光束的光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上述光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从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保持从上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的保持装置;基于来自上述保持装置的残留误差分量,消除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中残留误差分量的残留误差消除装置;基于来自上述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对照射到光记录媒体上的单一光束的跟踪进行控制的跟踪控制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相对光记录媒体光束扫描方向成蛇行状的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的光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上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操作状态时,消除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残留误差分量的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非操作状态时,消除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残留误差分量的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有选择地提供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操作状态下来自上述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或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非操作状态下来自上述第二残留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根据所提供的输出信号进行跟踪控制的跟踪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轨迹计数装置具有至少有2个检测照射在光记录媒体上的光束的返回光束的夹着记录媒体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的光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上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从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基于来自上述提取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来自上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计数照射在光记录媒体上的光束横扫光记录媒体的轨迹时的轨迹条数的计数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用来说明推挽方法原理的图;图2为示出光拾取头视野摇摆状态的简略图;图3为示出推挽方法缺点的图;图4为示出推挽方法缺点的图;图5为示出颤振轨迹的图;图6为示出应用本发明的跟踪伺服装置具体电路构成的方框图;图7为示出构成上述跟踪伺服装置中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具体电路构成的方框图;图8为用来说明上述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操作的图;图9为用来说明上述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操作的图;图10为示出上述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另一具体电路构成的方框图;图11为示出应用本发明的轨迹计数装置具体电路构成的图;图12为用来说明上述轨迹计数装置操作的图;图13为示出应用本发明的伺服跟踪装置具体电路构成的图;图14为示出构成上述跟踪伺服装置中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具体电路构成的图;图15为用来说明上述跟踪伺服装置操作的图。
用来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下面,参看附图,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及轨迹计数装置的实施例。
图6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跟踪伺服装置的具体电路构成的方框图。如图6所示,适用于本发明的跟踪伺服装置10具有从具有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中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保持由上述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提取的残留误差分量的保持电路13;从所述跟踪误差信号TE′中减掉由上述保持电路13保持的残留误差分量,产生已消除了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的差分放大器14;切断反馈控制系统环路的开关15,基于通过上述开关15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驱动所谓光拾取头的双轴装置的跟踪控制电路16。
把利用所谓推挽方法得到的跟踪误差信号TE′通过端子11提供给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上。即通过取出例如具有后述至少2个检测器的光电检测器中各个检测器输出信号之差而获得,具有例如由于物镜的光轴伴随着跟踪而偏斜所引起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而且,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从跟踪误差信号TE′中提取TE′本身所包含的残留误差分量。
具体地讲,例如,如图7所示,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具有保持上述跟踪误差信号TE′的峰值的峰值保持电路12a;保持上述跟踪误差信号TE′的谷值的谷值保持电路12b;求出来自上述峰值保持电路12a的峰值与来自谷值保持电路12b的谷值的平均值的运算电路12c。
而且,例如在所谓轨迹跳跃和查找时,当从光拾取头发射的光束的光点横扫轨迹时,通过端子11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就成为例如图8所示周期地连续的所谓S形曲线信号。峰值保持电路12a在跟踪误差信号TE′的每一个周期检测跟踪误差信号TE′的峰值(最大值),并加以保持,把所保持的峰值提供给运算电路12c上。还有,谷值保持电路12b在跟踪误差信号TE′的每一个周期检测跟踪误差信号TE′的谷值(最小值),并加以保持,把所保持的谷值提供给运算电路12c。
运算电路12c把来自峰值保持电路12a的峰值与来自谷值的保持电路12b的谷值相加以后,通过取其 倍而求出峰值与谷值的平均值。即,如图8所示,运算电路12c求出对应于残留误差分量为零时的跟踪误差信号电平(下面,称为基准电平)的跟踪误差信号TE′的残留误差分量S1,把该残留误差分量S1通过端子18提供给保持电路13。
保持电路13基于例如从控制使用了这种跟踪伺服装置的整个光盘装置的系统控制器61提供的伺服指令信号,保持从运算电路12c提供的残留误差分量S1。即,系统控制器61在对光盘进行数据写入/读出等时,为了接通跟踪伺服控制,即为了使反馈系统的环路闭合,而使伺服指令信号作为L(低)电平输出;在光拾取头查找目标轨迹等时,为了切断跟踪伺服控制,而使伺服指令信号作为H(高)电平输出。而且,例如,如图9所示,保持电路13在伺服指令为H电平(伺服切断)期间内,把由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提供的残留误差分量S1原原本本地作为残留误差分量S2输出;同时,在瞬间t1,伺服指令信号从H电平(伺服切断)-变成L电平(伺服接通),保持电路13就保持在瞬间t1的残留误差分量S1,把该保持的瞬间t1的残留误差分量S1作为残留误差分量S2输出到差分放大器14上。
把跟踪误差信号TE′通过端子11提供给该差分放大器14;例如,如图9所示,差分放大器14从跟踪误差信号TE′中减掉残留误差分量S2,即从跟踪误差信号TE′中消除残留误差分量S2,把已消除了残留误差分量S2的跟踪误差信号TE′作为跟踪误差信号S3(或者,称为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到开关15上。
开关15基于从系统控制器61提供的伺服指令信号而受到控制,当伺服指令信号为L电平(伺服接通)时,开关15把来自差分放大器14的已消除了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给跟踪控制电路16。
跟踪控制电路16具有例如在伺服控制时的相位补偿电路,增益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驱动器)等;电路16基于通过开关15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驱动例如光拾取头的双轴装置。
这样,经过跟踪伺服以后,光束的光点落在了轨迹上。而且,如上所述,在应用了本发明的这种跟踪伺服装置中,如上所述,例如当轨迹跳跃结束以后、跟踪伺服接通时,从跟踪误差信号TE′提取TE′本身的残留误差分量,并保持起来,借助于从跟踪误差信号TE′中消除残留误差分量、进行跟踪伺服控制,不设置用来使物镜视野不产生摇摆的机械结构、也不设置基于跟踪误差信号以外的信息的残留误差分量消除电路,即不增加成本就能进行正确的跟踪伺服。还有,在这种跟踪伺服装置中,因为没有把残留误差分量作为跟踪误差信号TE′的低频分量,所以,在已消除了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中包含着低频分量,故不减小伺服控制中的低频增益,也能进行跟踪伺服。
又,如上所述,这种跟踪伺服装置利用1个光点就能进行跟踪伺服控制,还有,根据推挽方法抵消跟踪误差信号的残留误差分量并不总是有效的,例如在磁光盘等装置中;而本跟踪伺服装置特别有效。
可是,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并不限定于上述图7所示构成的电路,例如,如图10所示,用低通滤波器(下面,称为LPF)12d也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LPF 12d的所谓截止频率与跟踪误差信号TE′中所包含残留误差分量的频率接近时,产生相位差,不能正确地提取残留误差分量,所以在考虑了残留误差分量的频率、伺服控制的低频增益等以后,来设定LPF 12d截止频率的最佳值。
其次,说明有关应用了本发明的轨迹计数装置。图11为示出应用了本发明跟踪伺服装置的具体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如图11所示,应用了本发明的轨迹计数装置20具有保持上述跟踪误差信号TE′的峰值的峰值保持电路22a;保持上述跟踪误差信号TE′的谷值的谷值保持电路22b;求出来自上述峰值保持电路22a的峰值与来自谷值保持电路22b的谷值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残留误差分量输出的运算电路22c;把上述跟踪误差信号TE′与来自上述运算电路22c的残留误差分量加以比较的比较器23;和计数上述比较器23的输出的计数器24。
而且,如上所述,例如在轨迹跳跃等时,从光拾取头发射的光束的光点一横扫轨迹,通过端子21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例如,如图12所示,就包含残留误差分量,S形曲线为周期地连续的曲线,是对应于一个周期横扫的一条轨迹的曲线,峰值保持电路22a在跟踪误差信号TE′的每一个周期检测跟踪误差信号TE′的峰值,并加以保持,把所保持的峰值提供到运算电路22c上。还有,谷值保持电路22b在跟踪误差信号TE′的每一个周期检测跟踪误差信号TE′的谷值,并加以保持,把所保持的谷值提供到运算电路22c上。即,如上述图12所示,峰值保持电路22a输出近似于跟踪误差信号TE′的上包络PE的值;谷值保持电路22b输出近似于下包络BE的值。
运算电路22c把来自峰值保持电路22a的峰值与来自谷值保持电路22b的谷值相加以后,通过取其 倍而求出峰值与谷值的平均值。即,如上述图12所示,运算电路22c求出相对基准电平的跟踪误差信号TE′中所包含的残留误差分量S4,把该残留误差分量S4提供给比较器23。
跟踪误差信号TE′通过端子21提供到该比较器23上以后,比较器23把残留误差分量S4与跟踪误差信号TE′加以比较,例如,如上述图9所示,跟踪误差信号TE′大于残留误差分量S4时,把H电平的信号TC提供到计数器24上。计数器24通过对H电平的信号TC进行计数,来计数轨迹跳跃等时光束的光点所横扫的轨迹条数。而且,计数器24把计算出的轨迹条数通过端子25提供给系统控制器61。
即,在应用了本发明的这种轨迹计数装置中,基于由推挽方法产生的跟踪误差信号TE′,例如即使在跟踪误差信号TE′中存在着由于光盘倾斜等原因引起的残留误差,也能够正确地检测轨迹跳跃和查找时的轨迹条数。
可是,在上述图6所示构成的跟踪伺服装置中,即使在通过推挽方法得到的跟踪误差信号中存在着残留误差,但当把跟踪伺服接通时,光束的光点也能够正确地落到轨迹上,但是,此后,在物镜位置伴随着跟踪而移动的情况下,保持电路13中所保持的残留误差分量成为不正确的值了。因此,将说明有关采用了例如基于地址信息利用来自蛇行(所谓颤振)槽的衍射光消除残留误差分量的技术、上述跟踪伺服装置和上述轨迹计数装置的跟踪伺服装置。
例如,如图13所示,这种跟踪伺服装置具有至少有2个检测器的光电检测器41;通过取出上述光电检测器41的各个检测部分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TE′的推挽电路42;基于跟踪误差信号TE′的例如颤振分量,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30;从来自上述推挽电路42的跟踪误差信号中减掉来自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30的残留误差分量以后,产生已消除了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的差分放大器44;对于刚把跟踪伺服接通之后产生跟踪误差信号TE的轨迹接通电路45;切换选择来自上述差分放大器44的跟踪误差信号TE、和来自轨迹接通电路45的跟踪误差信号TE的切换开关46;开断反馈控制系统环路的开关15;基于通过上述开关15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驱动光拾取头双轴装置的跟踪控制电路16;控制上述切换开关46等切换的定时电路50;和上述轨迹计数装置20。
再者,有关与上述图6、图11中所示电路相同的电路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首先,说明有关定时电路50。
例如,如上述图13所示,定时电路50具有用来把来自所述系统控制器61的伺服指令信号的H电平延时给定时间的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53等。而且,例如,如图15所示,该定时电路50产生从系统控制器61提供的伺服指令信号,或者从制动脉冲的下降沿(立ち下カブワ)开始、经过给定时间以后产生下降沿的切换信号。
具体地讲,“与”电路51求出用来调整来自系统控制部61紧接在轨迹跳跃之后的双轴装置的制动脉冲、与切换信号的逻辑和,以便掩蔽(mask)正当处于跟踪伺服状态时的制动脉冲。“或”电路52求出来自系统控制器61的伺服指令信号、与“与”电路51输出的逻辑和,通过伺服指令信号及制动脉冲的下降沿启动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53。
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53的时间常数例如为5ms,该可重触发多谐振荡器53用“或”电路52的输出信号来启动,同时,以最后的下降沿为基准、在5ms期间内输出H电平的脉冲信号。即,如上述图15所示,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53利用在瞬间t1的伺服指令信号的下降沿及制动脉冲的下降沿启动,在从瞬间t1开始、到从制动脉冲的最后下降沿开始经过5ms的期间内输出H电平的信号。
“或”电路54通过求出来自系统控制器61的伺服指令信号、与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53输出信号的逻辑和,如图15所示那样,输出在伺服指令信号上升沿时上升、在可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53下降沿时下降的切换信号。即,该切换信号与伺服指令信号的上升沿(跟踪伺服信号切断)同步地变成H电平,从伺服指令信号下降沿(跟踪伺服接通)开始,延时给定时间变成L电平。
而且,该定时电路50通过伺服指令信号控制轨迹接通电路45和开关15的同时,通过切换信号控制切换开关43和46。具体地讲,当切换信号为L电平时,切换开关43选择输出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30的输出信号;同时,当切换信号为H电平时,切换开关43输出L电平。即,如图15所示,跟踪伺服为接通状态(伺服指令信号为L电平)时,切换开关43选择输出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30的输出信号;跟踪伺服为切断状态(伺服指令信号为H电平)以后,在切换信号为H电平的期间内,切换开关43输出L电平。
如图13所示,跟踪伺服为接通状态(伺服指令信号为L电平)时,切换开关46选择输出差分放大器44的输出信号;跟踪伺服为切断状态(伺服指令信号为H电平)以后,在切换信号为H电平的期间内,切换开关46选择输出轨迹接通电路45的输出信号。
如图13所示,跟踪伺服为接通状态(伺服指令信号为L电平)时,开关15把反馈系统的环路闭合;跟踪伺服为切断状态(伺服指令信号为H电平)时,开关15把反馈系统的环路切断。
其次,说明有关该跟踪伺服装置整体的操作。
在采用这种跟踪伺服装置的光盘装置中所使用的光盘正如在背景技术中参照图5所说明的那样、具有基于如地址信息和时钟信息、相对光束扫描方向成蛇行(颤振)的轨迹,其颤振频率与跟踪伺服频率相比是非常高的。
而且,例如,如上述图13所示,光电检测器41有4个检测器41a、41b、41c、41d,外检测器41a、41d具有相同的面积,内检测器41b、41c具有相同的面积。还有,外检测器41a、41d比内检测器41b、41c大,检测器41a、41b与检测器41c、41d夹着轨迹的中心对称地配置。
推挽电路42通过取出检测器41a、41b、41c、41d各个输出信号之差,产生包含残留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具体地讲,如图14所示,推挽电路42具有把上述检测器41a、41b的各个输出信号相加的放大器42a;把上述检测器41c、41d的各个检测信号相加的放大器42b;求出上述放大器42a、42b各个输出信号的差分的差分放大器42c。
而且,放大器42a把通过端子31a提供的检测器41a的输出信号、与通过端子31b提供的检测器41b的输出信号相加,提供到差分放大器42c上。另一方面,放大器42b把通过端子31c提供的检测器41c的输出信号、与通过端子31d提供的检测器41d的输出信号相加,提供到差分放大器42c上。
差分放大器42c从放大器42b的输出信号中减掉放大器42a的输出信号,将放大器42c的输出信号提供到差分放大器44上。即,假定检测器41a、41b、41c、41d的各个输出电平分别为A、B、C、D,推挽电路42借助于推挽方法,算出以下述(1)式表示的跟踪误差信号TE′,送到差分放大器44上。
TE′=(C+D)-(A+B)
再者,把放大器42a、42b去除,把检测器41a、41 d的各个输出信号直接提供到差分放大器42c上也行。在此情况下,跟踪误差信号TE′以下述(2)式表示TE′=D-A另一方面,如上图14所示,残留误差提取电路30具有把上述检测器41a、41d的各个输出信号分别滤波的带通滤波器(下面,称为BPF)32a、32b;把上述BPF 32a、32b的各个输出信号分别全波整流的整流电路33a、33b;把上述整流电路33a、33b的各个输出信号分别滤波的低通滤波器(下面,称为LPF)34a、34b;求出上述LPF 34a、34b各个输出信号的差分的差分放大器35;把上述差分放大器35的输出信号放大到K倍的放大器36。
而且,BPF 32a、32b具有与该颤动分量对应(例如19KHz~35KHz)的通带,BPF 32a把通过端子31a提供的检测器41a的输出信号滤波,并提取颤振分量,把所述提取的颤振分量提供到整流电路33a上。还有,BPF 32b把通过端子31d提供的检测器41d的输出信号滤波,并提取颤振分量,把所提取的颤振分量提供到整流电路33b上。
整流电路33a、33b通过对分别来自BPF 32a、32b的各个颤振分量进行全波整流,产生表示分别由检测器41a、41b检测出的颤振分量电平的各个信号,提供到LPF 34a、34b上。
LPF 34a、34b例如由截止频率为190KHz的低通滤波器组成,把来自整流电路33a、33b的各个颤振分量的高频分量消除以后,提供到差分放大器35上。即,假定在进行跟踪伺服的状态下的分别由检测器41a、41d检测的颤振分量的各个电平为AW、DW,差分放大器35算出以(DW-AW)表示的残留误差分量,提供到放大器36上。
放大器36把从差分放大器35提供的残留误差分量放大到K倍,当切换信号为L电平时,把已放大到K倍的残留误差分量通过在跟踪伺服开始以后经过给定时间的瞬间选择放大器36的输出的切换开关43,提供给差分放大器44上。差分放大器44从由推挽电路42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中减掉从放大器36提供放大到K倍的残留误差分量,求出已消除了以下述(3)或(4)式表示的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将该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到切换开关46上。
TE=(C+D)-(A+B)-K(DW-AW)(3)TE=(D-A)-K(DW-AW)(4)另一方面,当切换信号为H电平时,差分放大器44把包含来自推挽电路42的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到轨迹接通电路45上。再者,把放大器36的增益K假定为从跟踪误差信号TE′中能够最佳地消除残留误差分量的值。还有,利用颤动分量从跟踪误差信号中消除残留误差分量的技术是周知的技术。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跟踪伺服装置20当轨迹跳跃和查找时,即,如上述图15所示,当伺服指令信号为H电平时,正确地计数光束的光点横扫的轨迹条数,把轨迹条数提供到系统控制器61上。
轨迹接通电路45具有上述图6所示跟踪伺服装置中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至差分放放大器14。如上所述,当把跟踪伺服接通时,即如上述图15所示,将消除了伺服指令信号从H电平变化成L电平时的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提供到切换开关46上。
如上所述,当跟踪伺服为接通状态时,切换开关46选择已消除了来自差分放大器44的残留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将其提供到开关15上;当跟踪伺服为切断状态以后,在切换信号为H电平的期间内,切换开关46选择已消除了来自轨迹接通电路45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将其提供到15上。
如上所述,当跟踪伺服为接通状态时,开关15把反馈系统的环路闭合;当跟踪伺服为切断状态时,开关15把反馈系统的环路切断。
如上所述,跟踪控制电路16基于通过开关15提供的跟踪误差信号TE,驱动例如光拾取头的双轴装置。即,在伺服指令信号从H电平变化成L电平以后的给定时间内,跟踪控制电路16利用已消除了来自轨迹接头电路45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进行跟踪伺服控制;在经过了给定时间以后,利用已消除了来自差分放大器44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进行跟踪伺服控制。
可是,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30不落在轨迹上的状态下,不能正确地检测颤振分量,在轨迹跳跃中不能提取残留误差分量,还有,如上所述,因为具有BPF 32a、32b及LPF 34a、34b,所以,从跟踪伺服接通以后到正确地提取残留误差分量,即到正确地进行操作需要一段时间。然而,在应用了本发明的跟踪伺服装置中,如上所述,在伺服指令信号从H电平变化成L电平以后的给定时间内,利用已消除了来自轨迹接通电路45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进行跟踪伺服控制;在经过了给定时间以后,利用已消除了来自差分放大器44残留误差分量的跟踪误差信号TE进行跟踪伺服控制,借此,增加了利用上述图6所说明跟踪伺服装置10的效果,在光束的光点正确地落在轨迹上以后,即使物镜的位置伴随着跟踪而移动,也能够正确地进行跟踪伺服控制。还有,在这种情况下,利用1个光点就能进行跟踪伺服控制,根据推挽方法抵消跟踪误差信号的残留误差分量并不总是有效的,例如在磁光盘等装置中;而本跟踪伺服装置特别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光记录媒体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的光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所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从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保持从所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的保持装置;基于来自所述保持装置的残留误差分量,消除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中残留误差分量的残留误差消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基于来自所述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跟踪伺服的跟踪控制装置;当所述跟踪控制装置从非操作状态向操作状态切换操作状态时,所述保持装置保持从所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取装置具有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峰值保持的峰值保持电路;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谷值保持的谷值保持电路;基于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和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求出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平均值的运算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取装置由低通滤波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操作状态时,消除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中残留误差分量的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把来自所述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有选择地提供到所述跟踪控制装置上的切换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在根据所述跟踪控制装置的跟踪操作开始以后,经过了给定时间的瞬间,把来自所述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代替来自所述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所述跟踪控制装置。
7.一种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记录媒体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借助于所述2个检测部分检测来自在聚焦于光记录媒体轨迹上的状态下以单一光束照射着的光记录媒体的返回光束的光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所述光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从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保持从所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的保持装置;基于来自所述保持装置的残留误差分量,消除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中残留误差分量的残留误差消除装置;基于来自所述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对照射到光记录媒体上的单一光束的跟踪进行控制的跟踪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当所述跟踪控制装置从非操作状态向操作状态切换操作状态时,所述保持装置保持从所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取装置具有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峰值保持的峰值保持电路;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谷值保持的谷值保持电路;基于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和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求出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平均值的运算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取装置由低通滤波器构成。
11.一种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相对光记录媒体光束扫描方向呈蛇行的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部分的光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所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操作状态时,消除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残留误差分量的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非操作状态时,消除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残留误差分量的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有选择地提供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操作状态下来自所述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非操作状态下来自所述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基于所提供的输出信号进行跟踪控制的跟踪控制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在根据所述跟踪控制装置的跟踪操作开始以后,经过了给定时间的瞬间,把来自所述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代替来自所述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提供给所述跟踪控制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把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操作状态时来自所述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与正当跟踪控制操作处于非操作状态时来自所述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的输出信号,有选择地提供给所述跟踪控制装置上的切换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残留误差消除装置具有求出从所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各个输出信号中,提取与光记录媒体蛇行轨迹的蛇行部分对应的分量的各个信号之差的第一信号处理装置;求出来自所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各个输出信号之差的第二信号处理装置;求出来自所述第一与第二信号处理装置的各个输出信号之差的运算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信号处理装置具有从来自所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各个输出信号中,提取与光记录媒体蛇行轨迹的蛇行部分对应的分量的第一和第二提取电路;求出来自所述第一和第二提取电路输出信号之差的减法电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残留误差消除装置具有从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保持从所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的保持装置;基于来自所述保持装置的残留误差分量,消除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中残留误差分量的消除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当所述跟踪控制装置从非操作状态向操作状态切换操作状态时,所述保持装置保持从所述提取装置输出的残留误差分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跟踪伺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取装置具有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峰值保持的峰值保持电路;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谷值保持的谷值保持电路;基于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和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求出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平均值的运算装置。
19.一种光记录媒体的轨迹计数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至少有2个夹着光记录媒体轨迹中心配置的、检测照射在光记录媒体上的光束的返回光束的检测部分的检测器;通过取出来自所述光检测器各个检测部分的输出信号之差,产生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从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提取残留误差分量的提取装置;基于来自所述提取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计数照射在光记录媒体上的光束横扫光记录媒体的轨迹时的轨迹条数的计数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轨迹计数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把来自所述提取装置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信号相减的减法电路;基于来自所述减法电路的输出信号,计数照射在光记录媒体上的光束横扫光记录媒体的轨迹时的轨迹条数的计数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光记录媒体的轨迹计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取装置具有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峰值保持的峰值保持电路;对来自所述跟踪误差信号发生装置的跟踪误差信号进行谷值保持的谷值保持电路;基于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和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求出来自所述峰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与来自所述谷值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平均值的运算装置。
全文摘要
向残留误差分量提取电路12提供用推挽方法获得的跟踪误差信号TE′,该信号TE′包含因物镜的光轴伴随着跟踪而偏斜所引起残留误差分量。残留误差提取电路12从跟踪误差信号TE′中提取包含在跟踪误差信号TE′本身内的残留误差分量。保持电路13在伺服处于关闭状态期间内根据系统控制器61提供的伺服指令信号将由残留误差提取电路12提供的残留误差分量S1作为残留误差分量S2输出,而当伺服操作从关闭状态转变到接通状态时残留误差分量S1,并把所保持的残留误差分量S1作为残留误差分量S2输出。差分放大器14从跟踪误差信号TE′减掉残留误差分量S2,并将消除了残留误差分量S2的跟踪误差信号TE通过开关15提供给跟踪控制电路16。跟踪控制电路16包括在伺服控制时的相位补偿电路等,和根据提供给电路16的跟踪误差信号TE驱动光拾取头的双轴装置。因此,应用跟踪伺服以便于光束的光点落在轨迹上。
文档编号G11B7/085GK1129992SQ95190584
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7日
发明者桥本稔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