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刷风扇导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824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碳刷风扇导电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导电座,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织布设备上的无碳刷风扇导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扇导电座为了实现导电功能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碳刷式,在动盘侧壁上设有两通孔,两通孔内分别设有弹簧,碳刷,螺栓等件,将碳刷顶于定芯套上,当动盘旋转时,电源的正负极两条线分别连接到定芯套侧壁表面与电刷的接触点上,这样,当动盘旋转时,电流就可以从定芯套通过电刷传递到动盘上再由动盘电线引出,避免了电线的缠绕。但是,由于这种方案是通过电刷导电,电刷以弹簧顶置在定芯套的表面,风扇工作时,电刷与定芯套之间为不断摩擦,造成电刷的迅速损耗,要经常更换,从而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成本低廉的无碳刷风扇导电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包括塑料盘、塑料盘内套设的轴承以及套设于轴承中的不导电材料制成的芯套(71),其特征在于塑料盘上设有轴向凹孔,凹孔顶端面上更在塑料盘中向上设有通孔(16);芯套(71)由两轴承(51)、(52)支撑设于塑料盘上的轴向内孔中,两金属导电连接套(3)、(6)套设在芯套(71)上,两轴承(51)、(52)内周面各自与一套设在芯套上的金属导电连接套(3)、(6)配合,两金属轴承套(41)、(42)套设在两轴承(51)、(52)外周并与塑料盘轴向内孔壁配合;金属导电套(3)、(6)壁上分别设有与芯套(71)上相应位置开设的径向通孔(7122)、(7121)相对应的孔(31)、(61);轴承套(41),(42)壁上分别设有轴向螺孔(411)、(421)。
孔(31)、(61)、(7122)、(7121)可均为径向通螺孔。
所述塑料盘由固接在一起的两个塑料盘(1)、(8)组成,两轴承(51)、(52)分别套设在两个塑料盘(8)、(1)中并顶抵在两塑料盘中各自设有的隔壁(81)、(12)上,塑料盘(8)内的隔壁(81)上设有通螺孔(811)与轴承(51)外周套设的轴承套(41)上设置的径向螺孔(411)相应。
上述的各通孔、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如下方式通孔(16)在隔壁(15)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421)在轴承套(42)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411)在轴承套(41)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811)在隔壁(81)上圆周均布;所述螺孔(7121)、(7122)在芯套(71)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31)在导电连接套(3)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61)在导电连接套(6)上圆周均布。
上述的螺孔(7121)、(7122)、(61)、(31)、(411)、(811)、(421)也可以是通孔。
芯套(71)尾端的内径配合套设有一金属套(72),在(71)、(72)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径向通螺孔(721)、(7131)和(722)、(7132)。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电流可以通过锁设在螺孔(7121)、(61)中的电线、导电连接套(6)、轴承(51)、锁设在螺孔(811)、(411)中并穿过通孔(16)的电线由不转动的芯套(71)传递到转动的塑料盘外,另一电流可通过锁设在螺孔(7122)、(31)中的电线、导电连接套(3)、轴承(52)、锁设在螺孔(421)并穿过通孔(16)的电线由不转动的芯套(71)传递到转动的塑料盘外。
当上述螺孔为通孔时,电流一样可以通过固定在通孔中的销和电线传递。
芯套尾端套设的金属套(72)可通过螺孔(722)、(7132)和(721)、(7131)与芯套(71)固连,金属套(72)可再固连在支座上,从而把整个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安置在适当支座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电流利用导电电线,螺钉,导电连接套,轴承,轴承套由定子传递到动子,而省略了碳刷结构,可大大降低成本以及更换碳刷的麻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包括一塑料盘1,与塑料盘1固连的塑料盘8。塑料盘1两端面各有凹孔11、12,其间有壁15相隔,外壁周向均设有三凹孔13,凹孔壁上开有螺孔14,凹孔13为使用时插入风扇,并风扇以螺孔14螺设的螺栓紧固。
一尼龙芯套71末端设有凹孔711,凹孔711内紧密套接一铝套72,凹孔711一端更设有一直径较小之内向凹孔712,凹孔712壁上向外开有两排径向通螺孔7121,7122。
其中7122为在尼龙芯套71壁周上呈均布的三个螺孔,分别与套设于尼龙芯套71上的金属导电连接套3上的三个均布于壁周上的通螺孔31相通;其中7121为在尼龙芯套71壁周上呈均布的三个螺孔,分别与套设于尼龙芯套71上的金属导电连接套6上的三个均布于壁周上的通螺孔61相对应,两轴承51、52分别套设在金属导电套3、金属导电套6上。
轴承51外套设金属轴承套41,金属轴承套41再套设在塑料盘8内,与塑料盘8内的隔壁81相接触,金属轴承套41与隔壁81的接触面上设有圆周均布的螺孔411,与隔壁81上圆周均布的螺孔811相对应。
尼龙芯套71的端面顶抵于塑料盘1内的壁15上,该端外套设金属轴承套3,轴承52套设在金属轴承套3上,轴承52外再套设金属轴承套42,轴承套42上侧壁圆周均布三螺孔421。轴承套42紧密配合于塑料盘1的凹孔11内。
塑料盘1的凹孔12的底面上设有三均布通孔16穿过壁15。
以上各圆周分布之孔等均为利于加工装配所设,以下导线装配时可从同等作用之任一孔通过。
使用时,螺孔7121以螺栓与螺孔61配合螺接,并将导线911锁设其中,螺孔411与螺孔811以螺栓配合螺接,并将导线912锁设其中,导线912再通过通孔16穿越壁15导出。这样,电流可通过导线911、锁设导线911于螺孔7121和螺孔61上的螺栓、金属导电连接套6、轴承51、金属轴承套41、锁设导线912于螺孔411和螺孔811之中的螺栓、导线912依次传递,最终到达壁15外。
螺孔7122以螺栓与螺孔31配合螺接,并将导线921锁设其中,又有导线922以螺栓锁设于金属轴承套42中并由通孔16穿越壁15导出。这样电流可通过导线921、锁设导线921于螺孔7122和螺孔31中的螺栓、金属导电套3、轴承52、金属轴承套42、导线922依次传递、最终到达壁15外。
芯套(71)尾端的内径配合套设有一金属套(72),在(71)、(72)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径向通螺孔(721)、(7131)和(722)、(7132)。
芯套尾端套设的金属套(72)可通过螺孔(722)、(7132)和(721)、(7131)与芯套(71)固连,金属套(72)可再固连在支座上,从而把整个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安置在适当支座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两极电流可借助芯套与塑料盘之间的两个轴承分别传递,实现从定结构到旋转动结构的电流传递。省略了电刷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包括塑料盘、塑料盘内套设的轴承以及套设于轴承中的不导电材料制成的芯套(71),其特征在于塑料盘上设有轴向凹孔,凹孔顶端面上更在塑料盘中向上设有通孔(16);芯套(71)由两轴承(51)、(52)支撑设于塑料盘上的轴向内孔中,两金属导电连接套(3)、(6)套设在芯套(71)上,两轴承(51)、(52)内周面各自与一套设在芯套上的金属导电连接套(3)、(6)配合,两金属轴承套(41)、(42)套设在两轴承(51)、(52)外周并与塑料盘轴向内孔壁配合;金属导电套(3)、(6)壁上分别设有与芯套(71)上相应位置开设的径向通孔(7122)、(7121)相对应的孔(31)、(61);轴承套(41)、(42)壁上分别设有轴向螺孔(411)、(4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其特征在于孔(31)、(61)、(7122)、(7121)均为径向通螺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盘由固接在一起的两个塑料盘(1)、(8)组成,两轴承(51)、(52)分别套设在两个塑料盘(8)、(1)中并顶抵在两塑料盘中各自设有的隔壁(81)、(12)上,塑料盘(8)内的隔壁(81)上设有通螺孔(811)与轴承(51)外周套设的轴承套(41)上设置的径向螺孔(411)相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16)在隔壁(15)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421)在轴承套(42)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411)在轴承套(41)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811)在隔壁(81)上圆周均布;所述螺孔(7121)、(7122)在芯套(71)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31)在导电连接套(3)上圆周均布;所述的螺孔(61)在导电连接套(6)上圆周均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刷导电风扇座,其特征在于芯套(71)尾端的内径配合套设有一金属套(72),在(71)、(72)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径向通螺孔(721)、(7131)和(722)、(7132)。
专利摘要一种无碳刷风扇导电座,包括塑料盘、塑料盘内套设的轴承以及套设于轴承中的不导电材料制成的芯套,其特征在于塑料盘上设有轴向凹孔,凹孔顶端面上更在塑料盘中向上设有通孔;芯套由两轴承支撑设于塑料盘上的轴向内孔中,两金属导电连接套套设在芯套上,两轴承内周面各自与一套设在芯套上的金属导电连接套配合,两金属轴承套套设在两轴承外周并与塑料盘轴向内孔壁配合;金属导电套壁上分别设有与芯套上相应位置开设的径向通孔相对应的孔;轴承套壁上分别设有轴向螺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电流利用导电电线,螺钉,导电连接套,轴承,轴承套由定子传递到动子,而省略了碳刷结构,可大大降低成本以及更换碳刷的麻烦。
文档编号H01R39/00GK2607681SQ0323925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8日
发明者刘太山 申请人:刘太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