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070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向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于游戏机或携带电话机等中的多向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滑动操作可以进行规定的输入的多向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图21是表示以往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该多向输入装置通过滑动操作操作部可以进行规定的输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1所示的多向输入装置,主要由组合绝缘性的上壳2和下壳3而成的筐体1、可滑动操作地被保持在该筐体1上的操作体4、被该操作体4的突起部4a所驱动在筐体1的内部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的第1滑块5及第2滑块6、被保持在第1滑块5上的第1滑动元件7、被保持在第2滑块6上的第2滑动元件8、配置在上壳2的里面的基板9构成,在基板9的底面侧设有分别供第1及第2滑动元件7、8滑动接触的未图示的一对导电图形。筐体1的上壳2上设有开口2a,在贯穿该开口2a的操作体4的突起部4a的上端部固定着未图示的操作钮,可向突起部4a赋予操作力。在操作体4上设有以下壳3的内底面3a作为承受面的正方形状的平板部4b。在该平板部4b的中央竖立设有突起部4a。在第1滑块5上形成有用于贯穿配合操作体4的突起部4a的直线状的配合孔5a,第1滑块5沿着该配合孔5a的短边方向可以移动。同样,在第2滑块6上形成有用于贯穿配合突起部4a的直线状的配合孔6a,第2滑块6沿着该配合孔6a的短边方向可以移动。即,通过使突起部4a贯穿配合在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配合孔5a与配合孔6a相交叉的位置,而各滑块5、6能够随着突起部4a的水平方向(开口2a的径向)的移动而分别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并且,在下壳3上呈框状竖立设有用于引导第1及第2滑块5、6的滑移的引导壁3b。
这样概略构成的以往的多向输入装置,在经由未图示的操作钮例如沿配合孔5a的长边方向(图21的左右方向)滑动操作操作体4时,操作力不会作用在第1滑块5上,但在第2滑块6被突起部4a所驱动而向操作方向滑移,因而使第2滑动元件8改变与相应的导电图形的接触位置,从未图示的端子输出与该接触位置相应的检测信号。同样,在沿配合孔6a的长边方向(与图21的纸面相垂直的方向)滑动操作操作体4时,操作力不会作用在第2滑块6上,但在第1滑块5被突起部4a所驱动而向操作方向滑移,因而使第1滑动元件7改变与相应的导电图形的接触位置,从未图示的端子输出与该接触位置相应的检测信号。另外,在向相对于配合孔5a、6a倾斜的方向滑动操作操作体4时,第1及第2滑块5、6与其操作方向与滑动量相对应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分别滑移规定量,输出与第1及第2滑动元件7、8的位置相对应的检测信号。从而,通过由未图示的控制部对这些检测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而能够检测出操作体4的滑动方向及滑动量。
专利文献1特开平5-324184号公报(第3-4页、图2)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多向输入装置中不设有使被滑动操作了的操作体4向初期位置自动复位的复位机构,因此,在使操作体4停止在可滑动操作的区域的端部附近时,在进行接下来的滑动操作时几乎不能使之向该端部方向滑移,在游戏机等中导致操作性障碍。
为此,为了使操作体4向初期位置自动复位而考虑将由橡胶部件或弹簧部件等构成的复位机构组入筐体1内,但作为用于检测操作体4的滑动方向及滑动量的检测机构在筐体1内配置有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的一对滑块5、6及被保持在各滑块5、6上的滑动元件7、8等,因此,为了将该复位机构组入筐体1内而需要事先特别考虑以使之不会给该检测机构的检测动作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状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滑动操作了的操作体自动复位且操作性良好的多向输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1目的,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包括筐体,具有被形成有连通开口的隔壁分隔开的第1空洞部及第2空洞部,使这些第1空洞部及第2空洞部中任一个面向外部开口,操作体,以能够向多方向滑动操作的方式被保持,设有被配置在上述第1空洞部的大径部和在上述外部开口露出的操作力赋予部,检测机构,包括随着上述操作体的滑动操作而被驱动在上述第2空洞部内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的第1滑块及第2滑块,经由该两滑块检测出上述操作体的滑动方向及滑动量,弹性复位部件,在上述第1空洞部内被组入上述大径部的周围,使该大径部向初期位置自动复位,定位机构,与该弹性复位部件相配合,规定其复位位置,其中,在滑动操作上述操作体时上述大径部推入上述弹性复位部件使该弹性复位部件弹性变形。
这样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筐体内的第1空洞部与第2空洞部被隔壁所分隔开,用于使操作体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被组入该第1空洞部的同时,包括一对滑块的检测机构被组入该第2空洞部,因此,弹性复位部件不会给检测机构的检测动作带来不良影响。另外,该多向输入装置由于在滑动操作时可以由操作体的大径部使弹性复位部件较大地弹性变形,所以采用较宽的操作体的可滑动操作的区域(操作区域)。
在所述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中,如果上述弹性复位部件是被组入包围大径部的位置的环状弹性部件,该环状弹性部件的内周部与上述定位机构相抵接来限制位置,在滑动操作上述操作体时上述大径部推入位于该操作体的滑动方向的上述环状弹性部件使该环状弹性部件伸长(弹性变形),则即使使操作体滑移较大也不会使环状弹性部件过度地伸长的同时,操作力根据滑动方向而不会有较大偏差,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述大径部的外形俯视呈圆形状,则能够在全周上使环状弹性部件与该大径部的外周面弹性接触,因此,操作体根据滑动方向而偏差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减少,故优选。另外,上述环状弹性部件也可以是环状橡胶等,但如果环状弹性部件是环状盘簧,则长期也不易劣化即使反复滑动操作也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可期待高可靠性。
另外,在所述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中,如果在上述第1滑块和该第1滑块的对向面中任一方上设有第1滑动元件的同时,在另一方上设置供该滑动元件滑动接触的第1导电图形,并且,在上述第2滑块和该第2滑块的对向面中任一方上设有第2滑动元件的同时,在另一方上设置供该滑动元件滑动接触的第2导电图形,则由于基于滑动元件与导电图形的相对位置变化简单高精度地进行检测,故优选。
另外,在所述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中,如果上述大径部被形成板状,上述外部开口及上述连通开口中至少一方在上述初期位置被该大径部所封闭,则异物经由外部开口进入筐体内部的危险性变小。另外,在外部开口与连通开口双方在初期位置被大径部所封闭的情况下,假使异物进入面向外部开口一侧的一个空洞部,经由连通开口到达另一空洞部的危险性极少,因此,实现可靠性的提高,故优选。
另外,在所述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中,优选上述定位机构由突出设在筐体的内壁上的突堤部构成。即如果利用面向第1空洞部的上述隔壁等,则容易形成可以将环状盘簧等弹性复位部件保持在规定位置的突堤部,也可避免部件数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该突堤部形成圆环状,则能够在全周上以同等的条件限制环状弹性部件的位置,因此,操作体根据滑动方向而偏差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减少,故优选,环状弹性部件能够顺畅地相对突堤部进行动作。
此外,在所述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中,优选在上述第2空洞部的内壁上突出设有引导上述第1及第2滑块的滑移的引导壁。即,如果利用面向第2空洞部的上述隔壁等,则容易形成用于引导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的一对滑块的滑动。
(发明效果)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筐体内的第1空洞部与第2空洞部被隔壁所分隔开,用于使操作体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被组入该第1空洞部的同时,包括一对滑块的检测机构被组入该第2空洞部,因此,弹性复位部件不会给检测机构的检测动作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在滑动操作操作体时弹性复位部件被大径部推入而弹性变形,因此,可采用较宽的操作体可以滑动操作的区域。尤其,在弹性复位部件由环状盘簧等环状弹性部件构成时,即使滑动方向不同、操作力也不会有较大偏差。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滑动操作了的操作体自动复位且操作性良好的高可靠性的多向输入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角度观察的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仰视图。
图7是去除底部盖和基板并从底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斜视图。
图8是从顶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斜视图。
图9是去除上壳和底部盖并从顶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斜视图。
图10是从顶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一对滑块和基板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该多向输入装置的环状盘簧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该环状盘簧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不操作时的操作体和环状盘簧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与图13相同状态下的各滑块的位置的仰视图。
图15是表示沿筐体的一边滑动操作后的操作体和环状盘簧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与图15相同状态下的各滑块的位置的仰视图。
图17是表示向筐体的对角线方向滑动操作后的操作体和环状盘簧的位置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与图17相同状态下的各滑块的位置的仰视图。
图19是表示利用组装夹具临时保持环状盘簧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在组装过程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以往例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0—筐体,10a—顶板部,10b—外部开口,10c—夹具贯穿插孔,10d—隔壁,10e—连通开口,10f、10g—突堤部(定位机构),11—上壳,12—下壳,12b—引导壁,13—操作体,13a—大径部,13b—突起部(操作力赋予部),13c—驱动部,14—环状盘簧,15—第1滑块,16—第2滑块,17—第1滑动元件(检测机构),18—第2滑动元件(检测机构),19—基板,20—底部盖,21—第1空洞部,22—第2空洞部,23—盘簧,23a、23b—端部,24—端子,25—第1导电图形(检测机构),26—第2导电图形(检测机构),30—组装夹具(组装治具)。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从与图4不同的角度观察的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仰视图,图7是去除底部盖和基板并从底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斜视图,图8是从顶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斜视图,图9是去除上壳和底部盖并从顶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斜视图,图10是从顶面侧观察该多向输入装置的一对滑块和基板的斜视图,图11是表示该多向输入装置的环状盘簧的俯视图,图12(a)~(c)是表示该环状盘簧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另外,图13~图18是表示该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图13是表示不操作时的操作体和环状盘簧的位置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与图13相同状态下的各滑块的位置的仰视图,图15是表示沿筐体的一边滑动操作后的操作体和环状盘簧的位置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与图15相同状态下的各滑块的位置的仰视图,图17是表示向筐体的对角线方向滑动操作后的操作体和环状盘簧的位置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与图17相同状态下的各滑块的位置的仰视图。另外,图19与图20是表示该多向输入装置的组装方法的说明图,图19是表示利用组装夹具临时保持环状盘簧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在组装过程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这些图中所示的多向输入装置,主要由作为筐体10的构成要件的绝缘性的上壳11及下壳12、在圆板状的大径部13a的两面的中心部突出设有突起部13b与驱动部13c而成的操作体13、在上壳11内被组入包围大径部13a的位置的环状的盘簧14、在下壳12内可以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的第1滑块15及第2滑块16、被保持在第1滑块15上的第1滑动元件17、被保持在第2滑动元件16上的第2滑动元件18、设有供这些第1及第2滑动元件17、18分别滑动接触的第1及第2导电图形25、26的基板19、板金制的底部盖20构成。
该多向输入装置的筐体10通过将上壳11、下壳12以及底部盖20组合成一体而构成。上壳11的顶板部与筐体10的顶板部10a相当,在该顶板部10a开设有较大的圆形的外部开口10b,并且在该开口10b的周围的同一圆周上以大致等间隔的配置贯穿设有4个较小的夹具贯穿插孔10c,操作体13的突起部13b可滑移地贯穿该外部开口10b。这些夹具贯穿插孔10c是在组装时插入后述的销形状的组装夹具30用的。另外,下壳12的顶板部与筐体10的隔壁10d相当,在该隔壁10d上开设有较大的圆形的连通开口10e,操作体13的驱动部13c可滑移地贯穿该连通开口10e。
该筐体10的内部空间被隔壁10d分隔成上方的第1空洞部21与下方的第2空洞部22。而且,在由上壳11与隔壁10d所区划成的第1空洞部21中配置有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与环状盘簧14,在由下壳12与载置在底部盖20上的基板19区划成的第2空洞部22中配置有操作体13的驱动部13c、第1及第2滑块15、16等。另外,在第1空洞部21的顶侧的内壁(顶板部10a)和底侧的内壁(10d)的与图2所示的不操作时(初期位置)的大径部13a的外周部相对向的位置形成有圆环状的突堤部10f、10g。而且,以俯视包围这些突堤部10f、10g的方式配置上述的4个夹具贯穿插孔10c。
另外,在上壳11的底面的四角向下突出设有连结销11a,在下壳12、基板19以及底部盖20的各自四角贯穿设有连结孔12a、19a、20a。而且,将各连结销11a贯穿相应的连结孔12a、19a、20a通过热熔接等方法使之固定在底部盖20上,并且将竖立设在底部盖20的四角的铆片20b铆在上壳11的顶面的四角,从而将上壳11、下壳12、基板19和底部盖20形成一体。其中所需说明的是,虽然为了紧凑而上壳11、下壳12、基板19和底部盖20全部被形成为俯视大致正方形,但是本实施方式例中,在将它们形成一体时不会向错误方向组装,使连结销11a、与其对应的连结孔12a、19a、20a的形状或大小根据场所而不同,唯一地规定组装方向。
操作体13被筐体10所保持成在平面内可向多方向滑动操作,其突起部13b贯穿外部开口10b向上方延出。在该突起部13b的上端部固定着未图示的操作钮,经由该操作钮可对突起部13a施加操作力。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被配置在第1空洞部21。该大径部13a被形成为比外部开口10b、连通开口10e大径的圆板状,至少在操作体13的初期位置外部开口10b、连通开口10e被大径部13a所封闭。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外部开口10b还始终被上述操作钮13c所封闭。操作体13的驱动部13c贯穿连通开口10e向第2空洞部22延出,可由该驱动部13c驱动第1及第2滑块15、16。
环状盘簧14将图12(a)所示那样的规定长度的直线状的盘簧23的两端部23a、23b连结起来形成圆环状。具体地讲,如图12(b)所示,使盘簧23的一端部23a与比该一端部23a线圈直径小的另一端部23b对向,通过将该另一端部23b拧入该一端部23a内,而如图12(c)所示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卡扣两端部23a、23b,据此,得到图11所示的环状盘簧14。并且,直线状的盘簧23的另一端部23b的线圈直径(外径)被设定成比一端部23a的内径大、比该一端部23a的线圈直径(外径)小的尺寸。另外,由于直线状的盘簧23除了另一端部23b外线圈直径形成大致一定,因此连结其两端部23a、23b构成的环状盘簧14在全周上线圈直径大致一定。因此,组装时无需周向定位环状盘簧14。此外,环状盘簧14并不仅限于图12所示的,也可以例如在直线状的盘簧23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挂用的挂钩部(hook部),通过卡挂这一对挂钩部之间,而设成环状盘簧。
该环状盘簧14被配置在筐体10内的第1空洞部21中,以弹性接触状态下卷挂在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在滑动操作操作体13时,大径部13a推入位于其滑动方向的环状盘簧14使之伸长(弹性变形)。从而,在滑动操作后,能够利用环状盘簧14的复原力使大径部13a自动复位到初期位置。由于设在第1空洞部21的上下的内壁上的突堤部10f、10g与环状盘簧14的内周部相抵接限制位置,所以环状盘簧14不会超过突堤部10f、10g向径向内侧移动。
第1滑块15与第2滑块16被配置在筐体10内的第2空洞部22,在各滑块15、16的底面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分别固定着第1滑动元件17和第2滑动元件18。在第1滑块15上形成有用于贯穿配合操作体13的驱动部13c的直线状的配合孔15a,第1滑块15沿着该配合孔15a的短边方向可以移动。同样,在第2滑块16上形成有用于贯穿配合操作体13的驱动部13c的直线状的配合孔16a,第2滑块16沿着该配合孔16a的短边方向可以移动。即,通过使驱动部13c贯穿配合在向相互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配合孔15a与配合孔16a相交叉的位置,而各滑块15、16能够随着驱动部13c的滑移而分别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另外,如图1所示,在下壳12的底面呈框状突出设有用于引导第1及第2滑块15、16的滑移的引导壁12b。
如图10所示,在基板19的顶面侧设有沿着配合孔15a的短边方向(配合孔16a的长边方向)延伸由可供第1滑动元件17滑动的电阻体及导电体构成的第1导电图形25、和沿着配合孔16a的短边方向(配合孔15a的长边方向)延伸由可供第2滑动元件18滑动的电阻体及导电体构成的第2导电图形26。另外,在该基板19的一边端配置有用于将第1及第2导电图形25、26与未图示的外部电路连接的多个端子24。
在组装这样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时,若将环状盘簧14直接卷绕在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上,则组装作业繁琐、环状盘簧14的变形或遗失事故也容易发生。因此,本实施方式例,如图19及图20所示,采用如下的组装方法,即在组装时将销状的组装夹具30贯穿筐体10的夹具贯穿插孔10c,以将环状盘簧14卷绕在该组装夹具30上临时保持的状态,依次将操作体13、下壳12等组入上壳11中。这样,能够不被环状盘簧14所阻碍地将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收容在第1空洞部21内,然后,如果从夹具贯穿插孔10c拔出组装夹具30,则环状盘簧14会利用自身的弹性卷绕在大径部13a上。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环状盘簧14及操作体13的组入作业,可得到组装性良好的多向输入装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在筐体10上以大致等间隔的配置包围突堤部10f、10g地设置4个夹具贯穿插孔10c,因此,即使各夹具贯穿插孔10c距突堤部10f、10g比较近,通过在插入这些夹具贯穿插孔10c的组装夹具30上卷绕环状盘簧14,如图19所示,能够事先将环状盘簧14临时保持在不与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相干扰的位置。因而,通过提高组装性而不用担心妨碍多向输入装置的小型化。
下面,主要基于图13~图18对本实施方式例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该多向输入装置经由未图示的操作钮向任意方向平面地滑动操作操作体13,但在不赋予操作力的不操作时呈圆环状保持环状盘簧14,因此,如图2、图13及图14所示,操作体13的突起部13b与驱动部13c分别位于外部开口10b的中心部与连通开口10e的中心部。这时,由于驱动部13c与配合孔15a、16a的各中央部相配合,所以第1及第2滑块15、16均被保持在中立位置。
在图13与图14的状态下,在经由上述操作钮沿配合孔15a的长边方向滑动操作操作体13时,在第1滑块15上不作用操作力,但第2滑块16因被驱动部13c驱动而向操作方向滑移,例如移到图15、图16所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1滑动元件17相对于上述第1导电图形25的接触位置不变化,但第2滑动元件18相对于上述第2导电图形26的接触位置变化。另外,由于与突起部13b及驱动部13c一体的大径部13a滑移,所以如图15所示,在大径部13a移动的一侧环状盘簧14伸长。
同样,在图13与图14的状态下,沿着配合孔16a的长边方向滑动操作操作体13时,在第2滑块16上不作用操作力,因而,第2滑动元件18相对于上述第2导电图形26的接触位置不变化,但第1滑块15因被驱动部13c驱动而向操作方向滑移,第1滑动元件17相对于上述第1导电图形25的接触位置变化。另外,虽未图示,但在这种情况下,环状盘簧14向图13的左右方向伸长。
另外,在图13与图14所示的状态下,在经由上述操作钮向筐体10的对角线方向滑动操作操作体13时,第1及第2滑块15、16分别与其操作方向与滑动量相对应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规定量,例如移动到图17与图18所示的状态,在大径部13a移动的一侧环状盘簧14伸长。从而,借助端子24向外部电路输出与第1滑动元件17相对于第1导电图形25的接触位置对应的检测信号、和与第2滑动元件18相对于第2导电图形26的接触位置对应的检测信号再利用未图示的控制部进行运算,而能够检测出操作体13的滑动方向及滑动量。
而且,在这样滑动操作操作体13后,除去其操作力,则由于被大径部13a推入伸长的环状盘簧14能够利用自身的弹性返回到原来的形状,所以利用该环盘簧14的复原力将大径部13a推回,操作体13可自动复位到图13与图14所示的初期位置。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例的多向输入装置,在滑动操作操作体13时,由于在全周上与圆板状大径部13a的外周面弹性接触的环状的盘簧14被该大径部13a推入向滑动方向伸长,因此即使使操作体滑移较大也不会使环状盘簧14过度地伸长。另外,由于利用突出形成在第1空洞部21的内壁上的圆环状的突堤部10f、10g限制环状盘簧14的内周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全周上以同等的条件限制环状盘簧14的位置。因此,可采用较宽的操作体13的可滑动操作的区域(操作区域)的同时,即使滑动方向不同、操作力的偏差也几乎没有。此外,在除去操作力时利用伸长的环状盘簧14的复原力推回大径部13a,因此,能够使操作体13自动复位到初期位置。从而,该多向输入装置的操作性极其良好。
另外,在该多向输入装置中所使用的环状盘簧14只需卡扣规定长度的盘簧23的两端部23a、23b即可简单地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成本。并且,环状盘簧14仅仅暂时地增减其内径地弹性变形,即可即使反复滑动操作也难产生塑性变形,因此,能够长期维持良好的操作性。
并且,在该多向输入装置中,由圆板状的大径部13a至少在操作体13的初期位置封闭筐体10的外部开口10b、连通开口10e,因此,在运送多向输入装置等时异物经由这些开口10b、10e进入第1空洞部21或第2空洞部22的危险性少。因而,难以发生因异物的进入带来的环状盘簧14与滑块15、16的动作不良,并且,异物附着在滑动元件17、18或导电图形25、26上导致检测不良的危险性减少,提高可靠性。
另外,该多向输入装置由于收容环状盘簧14的第1空洞部21与收容滑动元件17、18及导电图形25、26等检测机构的第2空洞部22被隔壁10d所分隔,所以不用担心环状弹性部件(环状盘簧)14给该检测机构的检测动作带来不良影响。
此外,在组装该多向输入装置时,通过事先将环状盘簧14卷绕在贯穿筐体10的夹具贯穿插孔10c中的组装夹具30上,而能够将环状盘簧14临时保持在不与组入的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相干扰的位置,因此,也不用担心由环状盘簧14损害组装性。
所需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设置使第1空洞部21面向外部开口10b的筐体10,但也可以第1及第2空洞部的配置关系相反,使收容检测机构的第2空洞部22面向外部开口10b。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只一体设置从被收容在第1空洞部内的操作体13的大径部13a通过连通开口延到外部开口侧的突起部13b,位于第2空洞部内的该突起部13b的部分作为驱动一对滑块15、16的驱动部发挥作用。
另外,也可以只使用突堤部10f、10g中任一个进行环状盘簧14的内周部的位置限制。并且,除了使滑动元件17、18在导电图形25、26上滑动的检测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利用了接受发出光元件的光检测方式、或磁检测方式、静电电容检测方式等。
另外,作为复位机构可以取代环状盘簧使用环状的橡胶部件或弹性体等,也可以使用不是环状的丝簧等,但,在如上述实施方式例那样作为复位机构使用环状盘簧时,长期不容易劣化、即使反复滑动操作也不易塑性变形,因此,能够期待高可靠性,故优选。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筐体,其具有被形成有连通开口的隔壁分隔开的第1空洞部及第2空洞部,使这些第1空洞部及第2空洞部中任一个面向外部开口,操作体,其以能够向多方向滑动操作的方式被保持,设有被配置在上述第1空洞部的大径部和在上述外部开口露出的操作力赋予部,检测机构,其包括随着上述操作体的滑动操作而被驱动在上述第2空洞部内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移的第1滑块及第2滑块,经由该两滑块检测出上述操作体的滑动方向及滑动量,弹性复位部件,其在上述第1空洞部内被组入上述大径部的周围,使该大径部向初期位置自动复位,定位机构,其与该弹性复位部件相配合,规定其复位位置,其中,在滑动操作上述操作体时上述大径部推入上述弹性复位部件使该弹性复位部件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复位部件是被组入包围大径部的位置的环状弹性部件,该环状弹性部件的内周部与上述定位机构相抵接来限制位置,在滑动操作上述操作体时上述大径部推入位于该操作体的滑动方向的上述环状弹性部件使该环状弹性部件伸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径部的外形俯视呈圆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状弹性部件由环状盘簧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滑块和该第1滑块的对向面中任一方上设有第1滑动元件的同时,在另一方上设置供该滑动元件滑动接触的第1导电图形,并且,在上述第2滑块和该第2滑块的对向面中任一方上设有第2滑动元件的同时,在另一方上设置供该滑动元件滑动接触的第2导电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径部被形成板状,上述外部开口及上述连通开口中至少一方在上述初期位置被该大径部所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机构由突出设置在上述第1空洞部的内壁上的突堤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堤部被形成圆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空洞部的内壁上突出设有引导上述第1及第2滑块的滑移的引导壁。
全文摘要
一种能够使滑动操作了的操作体自动复位且操作性良好的高可靠性的多向输入装置,其在筐体(10)内设有隔壁(10d)而被分隔成第1空洞部(21)与第2空洞部(22),在将用于使操作体(13)自动复位的环状盘簧(14)组入第1空洞部(21)中的同时,将包括可向相互正交的方向滑动的一对滑块(15、16)的检测机构组入第2空洞部(22)中。操作体(13)设有被配置在第1空洞部(21)中的大径部(13a)、从外部开口(10b)突出赋予操作力的突起部(13b)、延出到第2空洞部(22)中驱动滑块(15、16)的驱动部(13c),滑动操作时大径部(13a)推入滑动方向的环状盘簧(14)使之伸长(弹性变形)。
文档编号H01H25/00GK1691236SQ20051006597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3日
发明者八代淳, 高田正博, 萩原康嗣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