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799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按键或键盘以较省力的方式下降,同时可节省空间并可方便收纳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首先请参阅图1A,该图表示一现有按键结构处于一可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一现有按键结构可通过一滑块S于水平方向推移而使按键下降。上述按键结构主要包括一底座B、一第一连杆L1、一第二连杆L2、一弹性元件E、一滑块S以及一键帽C。其中,第一连杆L1具有一第一端L11以及一第二端L12、第二连杆L2具有一第三端L23以及一第四端L24。又,上述第一连杆L1以及第二连杆L2是通过枢轴P枢接,其中第一端L11活动地枢接下方底座B,第四端L24活动地枢接上方键帽C;此外,第二端L12以及第三端L23则分别枢接上方键帽C以及下方底座B。
再请同时参阅图1B,当滑块S由位置A1朝方向A移动至位置A2时,滑块S推动第一连杆L1的第一端L11沿方向A移动,并迫使键帽C由高度H下降至高度H’,此时按键处于一非操作状态。前述的按键结构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上的键盘,其中当按键结构处于高度H时,使用者可正常地敲击按键;然而,当不使用键盘时则可通过移动滑块S,使键帽C下降至高度H’,此时弹性元件E受到压缩而使按键处于非操作状态,以降低键盘的整体高度。
然而,当通过滑块S推动第一连杆L1迫使上述按键结构由可操作状态(高度H)变换至非操作状态(高度H’)时,必须克服弹性元件E因受压缩所产生垂直于底座B表面的弹性回复力,因此在推动滑块S时往往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可以通过较为省力的方式调整键帽C的高度,可使按键下降以方便收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底座、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以及一可移动弹性装置。上述第一、第二连杆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键帽以及底座,该第一连杆连的一端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底座,上述可移动弹性装置具有一滑块及一弹性元件,上述弹性元件具有一弹性变形部及一连接部。当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一第一位置时,弹性变形部提供一侧向弹性预力于第一连杆,使键帽相对于底座具有一第一高度而处于一可操作状态;当操作按键时,使用者施力于键帽使第一连杆连接于底座的一端相对于底座滑动,并抵接推动可移动弹性装置上的弹性变形部,使弹性变形部产生一侧向弹性回复力,而使按键可产生回弹所需之弹力;当施力于键帽的外力消失时,前述侧向弹性回复力迫使按键恢复为第一高度而呈可操作状态;当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可移动弹性装置释放第一连杆,使键帽及第一、第二连杆无受力而呈可溃落状态,此时可移动弹性装置推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迫使键帽朝底座方向下降至第二高度而处于一非操作状态,其中前述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滑块具有一抵接部,并可相对于底座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弹性变形部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则与上述抵接部抵接,当滑块移动时,弹性变形部的一端与抵接部保持抵接。
此外,当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弹性元件的连接部大致抵接第一连杆,进而使键帽处于第一高度。其中弹性变形部提供的侧向弹性预力使键帽不致轻易晃动。当操作按键时,施力下压于键帽,使第一连杆抵接推动弹性元件的连接部,进而带动弹性变形部产生弹力变化,并而使按键产生回弹力。
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于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移动时,该弹性变形部提供一侧向弹性预力,使连接部的一端保持抵接于滑块的抵接部,而连接部另一端则随滑块移动而不再与第一连杆抵接,此时弹性元件未施力于第一连杆,故可以较轻易(较省力)的方式改变按键的高度;当可移动弹性装置由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移动时,连接部随滑块移动并再度抵接于第一连杆,同时推动第一连杆而使键帽上升;当可移动弹性装置移动回到第一位置时,连接部的一端大致抵接于第一连杆,并使键帽上升至第一高度而成可操作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还包括一突出部,当滑块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突出部推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以迫使键帽朝底座方向下降至第二高度;当滑块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前述突出部释放前述第一或第二连杆,此时可移动弹性装置上之连接部推动第一连杆而使键帽上升。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第二连杆呈剪刀状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弹性变形部为一弹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还包括一滑槽,其中连接部具有一滑动部,当可移动弹性装置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滑动部于前述滑槽内滑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滑块具有一第一抵接部,前述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抵接部,当按键结构处于非操作状态时,第一抵接部抵接于第二抵接部,并使前述弹性元件呈一预压状态,此时弹性变形部提供一侧向弹性预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按键结构处于可操作状态,且键帽受一外力按压时,前述连接部的滑动部持续抵接第一连杆。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二抵接部由弹簧的一部分弯折而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底座还包括一导槽,其中第一连杆在导槽中滑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滑块还包括一突出部,当滑块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突出部推动第一连杆以迫使键帽朝底座方向下降至第二高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还包括一延伸部,前述突出部可推抵第一连杆的延伸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还包括一挡块,当可移动弹性装置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挡块推动第二连杆,以迫使键帽朝底座方向下降至第二高度。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一开关元件,设置于第一、二连杆下方,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位处于第一位置且键帽下降至特定高度时,第一、第二连杆及键帽其中之一者触动前述开关元件;当可移动弹性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该开关元件随的移动,使第一、第二连杆以及键帽无法触动前述开关元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一弹性臂,设置于滑块上,当可移动弹性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且键帽被下压时,弹性臂可受第一、第二连杆及键帽其中之一者按压而触动下方开关元件,当可移动弹性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该弹性臂随的移动,以使第一、第二连杆以及键帽都无法触动开关元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弹性臂也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结构体取代。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按键结构还包括一薄膜电路板,前述开关元件设置于薄膜电路板(membrane circuit board)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按键结构的可移动弹性装置还包括一作动臂,设置于前述弹性元件的连接部上,且前述开关元件设置于可移动弹性装置下方。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键帽被使用者下压时,前述作动臂可受第一、第二连杆及键帽其中之一者按压而触动下方开关元件;当可移动弹性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前述第一、第二连杆及键帽无法按压前述作动臂,因此开关元件不会被触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一者具有一枢轴,另一连杆则有一枢接孔,上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成剪刀状结构,其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于枢轴的一轴心线二侧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与一第二接触部,当第一、第二连杆产生相对转动时,前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大致相互抵接于轴心线,用以减少第一、第二接触部的动磨擦,并可承受前述侧向弹性回复力,进而可降低前述枢轴与枢接孔的转动磨擦力,同时减低转轴承受的侧向弹性回复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包括多个如前所述的按键结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模块以及一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前述底座设置在底座模块上,且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设置于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上,其中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可选择性地沿第一方向于一第三位置以及一第四位置之间切换。当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前述按键结构处于可操作状态;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四位置时,前述按键结构处于非操作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推板,沿第二方向相对底板模块移动,并可带动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沿第一方向于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其中上述推板具有一导块。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上具有一Z形导引槽,上述Z形导引槽具有一第五端及一第六端,第五端与第六端相通且在第一方向上相隔一间距。此外,上述导块设突出于推板,并可于Z形导引槽的第五端以及第六端之间移动。当导块位于第五端时,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三位置;当导块位于第六端时,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四位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推板的移动方向与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支臂、一壳体以及一上盖,其中上盖与壳体或底板模块枢接,可相对于壳体转动且可选择性地与上述壳体形成一闭合状态或一开启状态。前述支臂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上盖连接,另一端则以可转动的方式与前述推板连接。其中,当上盖与壳体处于开启状态时,前述支臂带动推板使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三位置;当上盖与壳体处于闭合状态时,前述支臂带动推板使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四位置。
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也可通过其它动力,如电动马达或电磁装置直接推动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或间接通过推板推动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
本实用新型同时也提供一种弹性机构,可作用一弹性回复力于一按键,上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底座、一可移动弹性装置、一第一连杆以及一第二连杆。前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相对于底座运动,第二连杆则与第一连杆以可连动方式连接,且第二连杆的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底座。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可选择性地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其中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上述可移动弹性装置大致抵接第一连杆,此时可移动弹性装置提供一侧向弹性回复力于第一连杆,并使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形成一第一角度;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可移动弹性装置释放第一连杆,此时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可受一外力或重力而溃落,并使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形成一第二角度,其中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


图1A、图1B为现有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按键结构的分解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移动弹性装置的分解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处于一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按键结构受外力按压的示意图;图3C~图3E为图3A中的按键结构切换为非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一弹簧连接滑块以及第一连杆的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按键结构的分解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作动臂连接于连接部的分解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处于一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中按键结构受外力按压的示意图;图6C~图6D为图6A中的按键结构切换为非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按键结构的分解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弹性臂与滑块滑块连接的分解图;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处于一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按键结构受外力按压的示意图;图8C~图8D为图8A中的按键结构切换为非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装置的分解图;图10A~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处于一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1A~图11B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装置处于一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2A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的弹性机构处于可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2B为图12A的弹性机构受外力按压的示意图;图12C为图12A的弹性机构在非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3A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实施例的按键结构在可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3B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3A的按键结构受外力按压的示意图;以及图13C~图13D为图13A中的按键结构切换为非操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A,本实用新型主要的按键结构K主要包括一弹性机构G以及一按键60,其中弹性机构G可提供一弹性回复力于上述按键60。如图所示,前述弹性机构G主要包括一底座10、一薄膜电路板20、一可移动弹性装置M、一第一连杆40、一第二连杆50以及一键帽60,其中可移动弹性装置M则系由一滑块30以及一弹性元件R所组成。
请一并参阅图2A、图3A,前述第一连杆40通过枢轴401枢接于第二连杆50的枢接孔501内而形成一剪刀状支撑结构。其中,第一连杆40的两端41、42分别活动地连接底座上导槽101以及上方键帽60,而第二连杆50的两端53、54则分别活动地连接底座10的枢接部103以及上方键帽60。如图2A所示,组装时前述导槽101与枢接部103分别穿过薄膜电路板20上的开孔20’、20”以及滑块30上的开孔30’、30”并活动地与第一、第二连杆40、50连接。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2B以及图3A,前述弹性元件R包括一弹性变形部R1以及一连接部R2,其中弹性变形部R1连接上述滑块30与连接部R2。为了有效地提高弹性元件R在方向上的控制与效能,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拉伸式」的弹性变形部R1,例如一拉伸弹簧。在图2B中,上述滑块30具有一第一抵接部303,上述连接部R2则具有一滑动部R21以及一第二抵接部R22,其中滑动部R21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杆40,而第一抵接部R22则以可分离的方式抵接于滑块30上的第二抵接部303。
再请参阅图3A,该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K处于一可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M可沿X轴方向移动。如图所示,当滑块30位于第一位置X1时,连接部R2末端的滑动部R21位于第一连杆40中的滑槽402内,并与滑槽402内侧的一抵接端402’大致抵接。
如图3所示,当按键结构K处于可操作状态时,前述滑动部R21位于滑槽402内侧并持续地大致抵接第一连杆40,同时弹性变形部R1由于受到一些微小拉伸而给第一连杆40提供一朝左方向的侧向弹性预力f,如此一来可支撑上方键帽60,并使得键帽60不致轻易晃动。此时键帽60相对于底座10具有一第一高度h1,且第一、第二连杆40、50之间则形成一第一角度θ1。
在图3B中显示当按键结构K处于一可操作状态时,键帽60受到外力按压下降(使用中)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键帽60受外力按压而由前述第一高度h1下降至一特定高度h3时,第一连杆40是朝一第一方向A1位移,其中弹性变形部R1由于受到进一步地拉伸进而产生一侧向弹性回复力F,其中F>f;此时滑动部R21仍持续地抵接第一连杆40,然而一旦外力释放时,通过上述侧向弹性回复力F可使得键帽60回复至前述第一高度h1,即如图3A所示的状态。
特别地是,在键帽60受外力按压而由前述第一高度h1下降至特定高度h3的过程中,侧向弹性预力f是以逐渐增大的方式转变成为侧向弹性回复力F,其中侧向弹性预力f与侧向弹性回复力F的比值一般是大于10%。若要让使用者感受到较佳的段落感,可将弹性预力f与侧向弹性回复力F的比值加大至30%以上。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拉伸弹簧,因此在操作状态时拉伸弹簧本身可始终保持在两端的直线方向上,且并可稳定地随着抵接端402’的高低变化而改变方向。如此一来,前述弹性回复力F也可稳定地随着抵接端402’的高低变化而改变方向,不会具有其它方向的分力。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薄膜电路板20是与滑块30连接并一起移动,如图3B所示,一弹性结构体201设置于薄膜电路板20上的一开关元件202上。当滑块30位处于第一位置X而键帽60被按压下降至特定高度h3时,第二连杆50即压迫前述弹性结构体201朝下变形,进而可触动下方的开关元件202,此时则通过薄膜电路板20立即传递一电子信号至外部电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可利用第二连杆50来触动开关元件202之外,也可通过第一连杆40或者键帽60压迫弹性结构体201来触动开关元件202,以达到相同的功效。虽然开关元件202在本实施例中为薄膜电路板20上的一元件,然而在设计上也可不使用薄膜电路板20,而以一独立的开关元件202取代前述薄膜电路板20。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3C~图3E,前述滑块30可沿着第一方向A1由X轴上的第一位置X1移动至第二位置X2,此时按键结构K则对应地由图3A所示的可操作状态变换成为图3E所示的非操作状态,其中薄膜电路板20与上方的滑块30连接并一起移动。如图3C所示,在滑块30沿第一方向A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抵接部R22持续抵接第一抵接部303,此时右侧的滑动部R21随滑块30在第一连杆40的滑槽402内滑动,此外由于第一连杆40不再受到弹簧力约束,故上方键帽60可通过重力自然溃落或通过外力下降至第二高度h2,其中h2<h1;此时按键结构K则处于非操作状态,且第一、第二连杆40、50之间形成一第二角度θ2,其中θ2<θ1。
更进一步地,在弹性变形部R1受到释放时,为了确保键帽60可确实下降至第二高度h2(如图3E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滑块30上方还设有挡块302,在滑块30由第一位置X1沿第一方向A1移动至一第二位置X2的过程中,挡块302抵接并推动第二连杆50(如图3D所示),由此可迫使键帽60朝底座10方向下降。此外,在滑块30下方另设有突出部301,当滑块30由第一位置X1移动至第二位置X2的过程中,突出部301可进一步地朝第一方向A1推动第一连杆40下方的延伸部411(如图3E所示),并迫使第一连杆40在导槽101内滑动,如此可利于键帽60朝底座10方向下降至第二高度h2。请参阅图3A,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411与突出部301之间相隔一特定距离,在设计上也可使延伸部411与突出部301保持大致抵接,以降低操作按键时因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当按键结构位处于图3E所示的非操作状态时,第一、第二连杆40、50以及键帽60虽然朝底座10下降,但是由于前述薄膜电路板20此时已随滑块30从第一位置X1移动至第二位置X2,因此无论第一、第二连杆40、50或者是键帽60都不会触动前述开关元件202,由此可避免在非操作状态时产生误触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第一连杆40通过将枢轴401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第二连杆50的枢接孔501内,其中枢接孔501的尺寸大于枢轴401(如图3C所示),由此可减少两者在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以方便使用者按压。接着请一并参阅图2A以及图3C,在两枢轴401之间具有一虚拟的轴心线401’,且第一连杆40具有第一接触部405,第二连杆50具有一第二接触部505(如图2A、3C所示),当第一、第二连杆40、50相互转动时,前述第一、第二接触部405、505大致相互抵接于轴心线401’,如此可有效地减少述第一、第二接触部405、505的动摩擦,并可有效减低枢轴401所承受的侧向弹力。其中,上述用以减少第一、第二接触部405、505摩擦力的设计也可运用于第二连杆50的一端53与枢接部103之间。
此外,在图2B中的弹性元件R也可为如图4所示的单一弹簧R1’,其中通过将弹簧R1’的一部分弯折可形成前述第一抵接部R22以及滑动部R21结构,如此一来可省去设置前述的连接部R2以使机构更为简化,且同样地可达成上述功效。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通过设置可移动弹性装置M,如此一来可在非使用状态时使键帽60下降,进而有效地节省空间。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M也可设置于按键结构外侧(未图标),此时弹性变形部R1则可采用「压缩式」弹性装置取代前述的「拉伸式」弹簧。
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5A以及图5B,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K中还包括一作动臂R3,其中作动臂R3设置于前述弹性元件R中的连接部R2(如5B图所示)。并请同时参阅图6A以及图6B,其中图6B显示当按键结构K处于一可操作状态时,键帽60受到外力按压下降(使用中)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当按键结构K位处于可操作状态下,且键帽60受外力按压而由前述第一高度h1下降至特定高度h3时,此时第一连杆40沿第一方向A1位移,且弹性变形部R1因受到拉伸而产生一侧向弹性回复力F,在此状态下一旦外力释放时,可通过上述侧向弹性回复力F使得键帽60回复前述第一高度h1。
特别是,当按键结构K受外力按压而形成图6B所示的状态时,位于连接部R2左侧的作动臂R3是受到下降中的第一连杆40压迫,进而向下抵接并触动薄膜电路板20中的开关元件202,然而前述开关元件202也可通过第二连杆50或者键帽60触动以达到相同的功效。
接着请参阅图6C~图6D,当前述滑块30沿着第一方向A1移动时,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K可由图6A所示的可操作状态变换成如图6E所示的非操作状态,其中薄膜电路板20固定于底座10而并不会随滑块30移动。如图6C所示,在滑块30沿第一方向A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抵接部R22持续抵接第一抵接部303。右侧的滑动部R2随滑块30在第一连杆40的滑槽402内移动,且由于第一连杆40不再受到弹簧力约束,因此上方键帽60可通过重力自然溃落或通过外力下降至第二高度h2,进而使得按键结构K处于非操作状态(如图6E所示)。
特别是,当按键结构位处于如图6D所示的非操作状态时,第一、第二连杆40、50以及键帽60虽然朝底座10下降,但是由于前述作动臂R3已随着滑块30朝右方移动,因此在非操作状态时无论第一、第二连杆40、50或者键帽60都不会压迫到作动臂R3,也无法触动下方的开关元件202,如此可避免发生误触的情形。
第三实施例接着请一并参阅图7A以及图7B,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K通过一弹性臂R4取代前述的作动臂R3,其中弹性臂R4设置在前述滑块30上(如图7B所示)。再请一并参阅图8A以及图8B,其中图8B显示当按键结构K处于一可操作状态时,键帽60受到外力按压下降(使用中)的示意图。
如图8B所示,当按键结构K位处于可操作状态时,键帽60受一外力按压而由前述第一高度h1下降至一特定高度h3时,此时第一连杆40沿第一方向A1位移,且弹性变形部R1因受到拉伸而产生一侧向弹性回复力F,在此状态下一旦外力释放时,可通过上述侧向弹性回复力F使得键帽60自然地回复前述第一高度h1。
特别是,当按键结构K位处于图8B所示的状态时,下降中的键帽60通过突出于键帽60下方的一凸柱601压迫弹性臂R4,进而触动下方薄膜电路板20中的开关元件202,然而前述开关元件202也可通过第二连杆50或者键帽60触动以达到相同的功效。其中,凸柱601可以与键帽60一体成型制作,也可为具弹性的材质并固定于键帽60下方。
接着请参阅图8C~图8D,当前述滑块30沿着第一方向A1移动时,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K可由图8A所示的可操作状态变换成如图8D所示的非操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薄膜电路板20固定于底座10而仅滑块30单独移动。如图8C所示,在滑块30沿第一方向A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抵接部R22持续抵接第一抵接部303,右侧的滑动部R2随滑块30在第一连杆40的滑槽401内滑动,此时由于第一连杆40不再受到弹簧力约束,故上方键帽60可通过重力自然溃落或通过外力下降至第二高度h2,进而使得按键结构K处于非操作状态(如图8D所示)。
特别是,当按键结构位处于如图8D所示的非操作状态时,第一、第二连杆40、50以及键帽60虽然朝底座10方向下降,但是由于前述弹性臂R4已随着滑块80朝右方移动,因此无论第一、第二连杆40、50或者键帽60皆不会压迫到弹性臂R4,也不会触动下方的开关元件202,如此可避免在非操作状态时产生误触的情形。
此外,弹性臂R4也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体201取代,其中弹性结构体201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橡胶。又,前述弹性结构体201也可设置一导体部(未图示),并利用此导体部构成前述开关元件202的一部分。
前述按键结构K可适用于一具备有按键结构的输入装置,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装置,其包括一底座模块70、一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一推板90以及多个前述的按键结构K,其中推板90位于底座模块70与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之间,而按键结构K的结构已在前面揭露,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第9图,多个前述的底座10设置在底座模块70上,而多个前述的可移动弹性装置M则设置在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上,其中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可在X轴上的一第三位置X3以及一第四位置X4之间移动,当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位于第三位置X3时,前述多个按键结构K呈一可操作状态,当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位于第四位置X4时,前述多个按键结构K的键帽(未图示)即下降而呈一非操作状态。
如图所示,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形导引槽800,导引槽800具有一第五端801以及一第六端802,其中第五端801与第六端802相通并且在前述第一方向A1上相隔一间距D。前述推板90可于垂直X轴的水平方向移动,其中推板90上设有突出的导块901,穿过Z形导引槽800,通过推板90可带动导块901于第五、第六端801、802之间移动,当导块位于第五端801时,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三位置X3;当导块位于第六端802时,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第四位置X4。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10A、图10B以及图11A、图11B,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还包括一上盖U、一壳体T以及一支臂J,其中上盖U可作为一笔记型计算机屏幕(monitor)的框体结构。前述支臂J的一端是与上盖U枢接,另一端则枢接于前述推板90。此外,前述底座模块70固定在壳体T上,而上盖U则与底座模块70或壳体T枢接,并可选择性地相对于底座模块70或壳体T处于一闭合状态或一开启状态。当输入装置由闭合状态(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变换为开启状态时(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上盖U通过支臂J带动推板90沿一第二方向A2移动,使导块901位于Z形导引槽800的第五端801,此时可移动弹性装置80则沿第一方向A1的反向A1’移动至前述第三位置X3,并使得多个按键结构K位处于一可操作状态。其中,第二方向A2与前述第一方向A1垂直。
反之,当输入装置由开启状态变换成为闭合状态时(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上盖U是朝底座模块70或壳体T闭合,此时支臂J则会带动推板90沿第二方向A2的反向A2’移动,并使导块901由Z形导引槽800的第五端801移动到第六端802,此时可移动弹性装置80则沿第一方向A1移动至于第四位置X4,并使得多个按键结构K位处于一非操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可利用电动马达或电磁装置间接通过推板90驱动以产生位移,然而也可通过电动马达或电磁装置直接推动上述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80以产生位移。
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12A及图12B,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省略了键帽60,其作动原理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如图所示,弹性机构G通过枢接或抵接等可活动的方式连接一按压面Q或者一键帽(未图示),以提供一弹性回复力于上述键帽或按压面Q。其中,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M可选择性地位于一第一位置X1或一第二位置X2,当可移动弹性装置M位于第一位置X1时呈可操作状态,此时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M大致抵接第一连杆40,并使第一连杆40及第二连杆50形成一第一角度θ1,如图12B所示,当弹性机构G受压迫时可提供一弹性回复力F于按压面Q或前述键帽。
此外,当可移动弹性装置M位于第二位置X2时,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M释放第一连杆40,此时第一连杆40及第二连杆50可受一外力或重力而溃落(如图12C所示)。此时弹性机构G处于非操作状态而不提供弹性回复力于该按键或按压面Q,其中第一连杆40及第二连杆50形成一第二角度θ2,且第一角度θ1大于第二角度θ2。
第五实施例接着请参阅图13A~图13D,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K中,滑槽402可设计为如图13A~图13D所示的特定形状,其中靠近抵接端402’的部分较狭隘,远离抵接端402’的部分则较宽敞,此外滑动部R21也可对应于滑槽402而设计为如图13A~图13D所示的特定形状,当按键结构K处于可操作状态时(如图13A所示),滑动部R21抵接于滑槽402内侧的抵接端402’。
如图13B所示,当使用者按压按键结构K时,作动臂R3可随着第一连杆40在下降过程中摆动,进而触动开关元件202。其中,当可移动弹性装置M朝第一方向A1移动时,滑动部R21由滑槽402的较狭隘部分移动至较宽敞的部分,由此可改变作动臂R3的摆动范围,并可避免作动臂R3在切换至非操作状态的过程中(如图13C到图13D所示)误触开关元件202。此外,抵接端402’与滑动部R21之间也可形成一特定形状的接触面,以达成改变作动臂R3摆动范围的效果。
第六实施例请参阅图2A,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可移动弹性装置M也可简化为一固定式弹性装置(未图标),此时按键结构K仅能处于可操作状态,而无法切换为非操作状态。上述固定式弹性装置可仅由前述的弹性变形部R1所构成,其中弹性变形部R1的一端抵接或连接第一连杆40(未图示),而另一端则连接或固定于底座10(未图示),由此于键帽可提供一侧向弹性回复力。其中,前述弹性变形部R1可为一拉伸弹簧,或者基于空间上的考虑,前述拉伸弹簧也可设计成各种形状,如平面式或非卷绕式的拉伸弹簧。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都以一层底座10为例,实施上也可将底座1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20上方,并将另一底座(未图示)设置于薄膜电路板20下方,即形成「两层式底座」的结构。有关于「两层式底座」的剪刀式按键结构,可参阅台湾专利申请号088208239的图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及其按键结构可在非使用状态时使键帽下降,进而可有效地节省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元件提供一侧向弹性回复力,可以较轻易(省力)的方式让按键下降至第二高度h2(非操作状态)。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键帽;一底座;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相对于该底座呈运动状态;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一连杆以可连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二连杆的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另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底座;以及一可移动弹性装置,可选择性地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其中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抵接该第一连杆,而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底座具有一第一高度,且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于该第一连杆提供一侧向弹性预力,使该按键结构处于一可操作状态;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可移动弹性装置释放该第一连杆,而使该键帽可受一外力或重力而溃落,使该按键结构处于一非操作状态,且该键帽相对于该底座具有一第二高度,其中,该第一高度大于该第二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的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沿该第一方向抵接该第一连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杆呈剪刀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弹性装置还包括一滑块,该滑块可相对于该底座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弹性元件,包括一弹性变形部与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该第一连杆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该弹性变形部连接该滑块与该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变形部为一弹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还包括一滑槽,且该连接部具有一滑动部,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的该滑动部在该滑槽内呈滑动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具有一第一抵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一第二抵接部,当该按键结构处于非操作状态时的该第一抵接部抵接于该第二抵接部,并使该弹性元件呈一预压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按键结构处于该可操作状态且该键帽受一外力按压时,该连接部的滑动部持续抵接该第一连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弹性装置还包括一滑块,可相对于该底座于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间移动;以及一弹性元件,连接该滑块,并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该第一连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具有一第一抵接部,且该弹性元件具有一第二抵接部,当该按键结构处于该操作状态时,该第一抵接部抵接于该第二抵接部,并使该弹性元件呈一预压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弹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抵接部是由该弹簧的一部分弯折而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还包括一导槽,该第一连杆在该导槽中滑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块还包括一突出部,当该滑块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突出部呈推动该第一连杆状态,以迫使该键帽朝该底座方向下降至该第二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还包括一延伸部,该突出部可推抵该第一连杆的延伸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弹性装置还包括一挡块,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的该挡块呈推动该第二连杆状态,以迫使该键帽朝该底座方向下降至该第二高度。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与该移动弹性装置一起移动的开关元件,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处于该第一位置且该键帽降至该第二高度时,该第一、第二连杆及该键帽其中之一者呈触动该开关元件状态;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第二连杆以及该键帽都呈无法触动该开关元件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结构体,设置于该开关元件上,该弹性结构体可受一外力按压而触动该开关元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薄膜电路板,该开关元件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上。
2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元件,设置于该底座上;以及一作动臂,设置于该连接部上;其中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的该作动臂可呈触动该开关元件状态;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处于该第二位置时的该作动臂呈无法触动该开关元件状态。
22.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键帽;一底座;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相对于该底座呈运动状态;一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另一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该底座,其中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以可连动的方式连接;以及一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的一端连接或抵接该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该底座;其中,该弹性变形部通过该第一连杆于该键帽提供一侧向弹性回复力。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变形部为一拉伸弹簧。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具有一枢轴,该第二连杆具有一枢接孔,该第一连杆通过该枢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该枢接孔内,并使该第一、第二连杆呈一剪刀状结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杆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且该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该枢轴的一轴心线两侧,当该第一、第二连杆产生相对运动时的该第一、第二接触部呈相互抵接于该轴心线状态。
26.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具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座模块,该各底座设置在该底座模块上;以及一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该各可移动弹性装置设置在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上,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可选择性地在一第三位置以及一第四位置之间呈切换状态;其中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该第三位置时的该各按键结构处于该可操作状态;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四位置时的该各按键结构处于该非操作状态。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带动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在该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的推板,其中该推板与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分别具有一导块以及一Z形导引槽,该导引槽具有一第五端及一第六端,该第五端与该第六端相通且在该第一方向上相隔一间距,该导块可在该导引槽的该第五端以及该第六端之间移动;其中,当该导块位于该第五端时的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该第三位置;当该导块位于该第六端时的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该第四位置。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板的移动方向与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一上盖,可相对于该壳体或底座模块转动地与该壳体或底座模块枢接,且可选择性地与该壳体或底座模块形成一闭合状态或一开启状态;以及一支臂,该支臂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该上盖连接,另一端则以可转动的方式与该推板连接;其中,当上盖与壳体处于该开启状态时的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该第三位置;当上盖与壳体处于该闭合状态时的该可移动弹性装置模块位于该第四位置。
31.一种弹性机构,在一按键或一按压面提供一弹性回复力,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相对于该底座运动;一第二连杆,与该第一连杆以可连动方式连接,该第二连杆的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底座;以及一可移动弹性装置,可选择性地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其中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可移动弹性装置大致呈抵接该第一连杆状态,且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于该第一连杆提供一侧向弹性回复力,该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形成一第一角度;当该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的该可移动弹性装置呈释放该第一连杆状态,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可受一外力或重力而溃落,该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形成一第二角度,其中该第一角度大于该第二角度。
专利摘要一种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底座、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以及一可移动弹性装置。上述第一、第二连杆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键帽以及底座。当前述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提供一侧向弹性预力于第一连杆,使键帽相对于该底座具有一第一高度处于一可操作状态;当可移动弹性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第一连杆,使得键帽相对于底座具有一第二高度而处于一非操作状态,其中前述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
文档编号H01H13/14GK2793899SQ20052000302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日
发明者许建士 申请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