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和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

文档序号:722743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和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领城,具体是指一种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 Inductively-Coupled-Plasma)反应器中控制珪槽(Si Recess)深度和形 成二氧化硅保护层并精确控制其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对于现代的超大 M^莫集成电路芯片来说,各种各样的工艺方法和设计方式层出不穷。而对于二氧化硅保护层 来说,在现代硅集成电路的制造和装配工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情况下,它们是 通过热氧化工艺形成的,也就是将硅晶圓放入炉子中使得硅表面暴露在高温下的氧化环境中 (比如氧气02、水H20等)。现有技术中,半导体晶圓的多晶硅栅极烛刻过程首先是经过光阻去除(Photo Resist Strip) 处理,接着通过湿法洗涤工艺将残留的光阻物质和颗粒完全清除,请参阅图1所示;然后在 后续的处理步骤中在硅表面形成牺牲层或者保护氧化层。现有工艺技术虽可以精确控制二氧化硅保护层的生长及其厚度,但无法控制硅槽的深度, 从而无法很好的满足特定的器件要求。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且能够独立有效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层保护厚度以满 足特定器件的要求、且成品率高、制造成本低、循环时间短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层厚度 的方法如下该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氣化硅层厚度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经过光阻去除处理后的多晶硅栅极晶圓放置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2) 先在没有加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活性蚀刻气体对半导体晶圓进行各向同性蚀刻,并形成珪槽;(3)然后在加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氣气等离子体,在半导体晶圓表面形成二氣 化珪保护层。该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珪层厚度的方法的活性蚀刻气体为四氟 化碳气体。该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层厚度的方法的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各 向同性蚀刻过程中的压力为5~20公吨(mT, Metric Ton),四氟化碳气体流速为20~100标准 状态毫升/分(sccm, standard-state cubic centimeter per minute),反应时间为5 30移、。 该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和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的射频偏压为50~150V。 采用了该发明的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和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由于其通过将 经过光阻去除处理后的半导体晶圓放置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通过在预设的工艺条 件下通入活性蚀刻气体对半导体晶圓进行各向同性蚀刻,形成一定深度的硅槽,接着在预设 的工艺条件下再通入氧气等离子体,从而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掩膜层, 从而实现了独立有效地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氣化硅层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较好地满足了特定 半导体器件的要求,而且成品率高,产品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同时制造成^J艮低;不仅如用范围广泛,为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半导体晶圃的多晶硅栅极性刻工艺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利用ICP等离子体反应器进行半导体晶圆的柱栅极蚀刻工艺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各种工艺条件和氧化层厚度关系的窗口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4a为未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没有形成硅槽的半导体晶圓栅极蚀刻在透射电子显 微镜TEM下的照片。图4b为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形成硅槽的半导体晶圓栅极蚀刻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下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所示,该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和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经过光阻去除处理后的多晶珪栅极晶圓放置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2) 先在没有加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活性蚀刻气体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各向同性 蚀刻,并形成硅槽;其中,该活性蚀刻气体为四氟化碳CF4气体;同时在该过程中,压力为 5~20公吨(mT, Metric Ton),四氟化碳气体流速为20~100标准状态毫升/分(sccm, standard-state cubic centimeter per minute ),反应时间为5~30秒;(3) 然后在加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氧气等离子体,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二氧 化珪保护层,其中,该射频偏压为50~150V。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使用Lam Research的TCP9400作为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 接着根据需要设计两步工艺过程的条件,从而满足蚀刻和氧化物形成的要求。其中第一步是硅槽形成工艺,即在没有加栽射频(RF)偏压电源的条件下进行的各向同 性蚀刻,由于通入的CF4气体活性非常强,从而能够迅速将残留的二氧化硅和少量硅去除, 并蚀刻硅的表面层从而形成图2中的硅槽。同时,通过调节控制反应时间、反应器中的压力 和蚀刻气体的流速,便能够很好的控制硅槽的形成深度。接下来第二步是硅再次氧化工艺,即硅在氧气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发生氧化,由于在加栽 射频偏压的条件下,氧离子能够注入硅晶格内,从而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二氧 化硅层。请参阅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工艺参数中,射频偏压的大小是控制二 氧化硅层形成厚度的关键参数。再请参阅图4所示,其显示了在没有形成硅槽和形成硅槽两种情形下的半导体晶圆栅极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的照片,其中图4a为传统的热氧化工艺处理后的没有形成硅槽 的半导体晶圆栅极照片,而图4b中所形成的硅槽深度可以根据器件的特定要求来灵活的选择 工艺参数和配方,而二氧化硅保护层的形成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侧面硅所受到的破坏,并减 少泄漏电流。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取代了传统的加热炉的工艺,硅氧化层在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形 成,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层的厚度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工艺参数而实现精确独立的控制,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特性。釆用了上述的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层厚度的方法,由于 其通过将经过光阻去除处理后的半导体晶圓放置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通过在预设 的工艺条件下通入活性蚀刻气体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各向同性蚀刻,形成一定深度的硅槽,接 着在预设的工艺条件下再通入氧气等离子体,从而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二氧化硅保护层,从而实现了独立有效地控制珪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层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较 好地满足了特定半导体器件的要求,而且成品率高,产品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同时制造成本较低;不仅如此,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0.13^m工艺水平的牺牲氧化层形成的硅栅 极蚀刻,应用范围广泛,为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迷。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 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 制性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经过光阻去除处理后的多晶硅栅极晶圆放置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2)先在没有加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活性蚀刻气体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各向同性蚀刻,并形成硅槽;(3)然后在加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氧气等离子体,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二氧化硅保护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层厚度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蚀刻气体为四氟化碳气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层厚度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各向同性蚀刻过程中的压力为4~20公吨,四氟 化碳气体流速为20~100标准状态毫升/分,反应时间为5 30秒。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迷的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 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偏压为50~150V。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ICP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控制硅槽和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将半导体晶圆上的多晶硅栅极进行光阻去除处理后放置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在没有加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活性蚀刻气体对半导体晶圆进行各向同性蚀刻形成硅槽、然后在加载射频偏压电源的条件下注入氧气等离子体在半导体晶圆表面形成二氧化硅保护层。采用该种ICP等离子体反应器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保护厚度的方法,实现了独立有效地控制硅槽深度和二氧化硅层的厚度,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电特性,成品率高,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制造成本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0.13μm工艺处理中,应用范围广泛,为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档编号H01L21/30GK101261939SQ200710037950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9日
发明者林俊毅, 蒋维楠, 马卓娜 申请人: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