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53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式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由一座体与多数个连 接部所组成的组合式连接器,及该等连接部能分别装设在不同方向。
背景技术
10 由于目前全球的科技蓬勃发展,电子信息相关的产业快速进步,使得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陆续的推陈出新,因此,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增设 连接器,使电子装置可以扩充新的功能,是电路板在设计生产时所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而所谓连接器(Qmnector),泛指所有使用在传输各电子 装置间的电子讯号与电源上的连接组件,以及电子装置附属的配件,作为15各电子装置进行电子讯号与电源传输的桥梁,其质量良莠将影响该电路板 或其电子装置的可扩充性,亦会牵动电子机器整体的运作质量。一般市面电子机器上常见的组合式连接器,请参阅图l所示,该组合 式连接器1设有一座体11,该座体11设有一第一凹槽112,且该座体11 在相对该第一凹槽112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凹槽113,又,该座体ll在相20 邻该第二凹槽113的位置,设有一第一连接部111,再者,该座体11在相 邻该第一连接部111的一端凸出设有一第一卡扣部114,邻近该第一卡扣 部114底缘,设有多数个端子115弯曲延伸到该第一连接部111,又沿该
第一连接部111底缘弯曲延伸穿过该座体11,再沿该第一凹槽112的一侧面,向远离该第一卡扣部114的方向凸出于该座体11。该第一凹槽112装设有一盖体13,遮盖保护该等端子115不会损坏, 而该第二凹槽113装设有一第二连接部14,该第二连接部14内设有多数5 个连接孔141,而该座体11邻近该第一卡扣部114设有一上盖体12,该 上盖体12相对于该第一卡扣部114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卡扣部121,且该第 二卡扣部121与该第一卡扣部114相匹配,当该上盖体12与座体11相接 时,使得该第一连接部lll能连接并固定相对的一扩充组件的连接头,而 该座体11在面对该上盖体12与盖体13的两面,设有一第一壳体15,该io座体11在其两侧面与面对该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11的位置,设 有一第二壳体16,该第二壳体16在对应该等连接孔141、第一连接部lll 的位置分别设有多数个开口 151。但是,上述公知的组合式连接器1在安装、使用上有下列的缺点1) 请参阅图1所示,该组合式连接器1在该第一连接部111的部份, 15是设在该座体ll,如此,当该第一连接部lll损坏时,整个组合式连接器l需全部做更换,不符合经济效益。2) 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第一连接部111必须在该上盖体12与座体 11相接时,才能令该第一连接部111能连接并固定相对的一扩充组件的连 接头,如此,该座体11与上盖体12相接的结构不牢固,容易在连接固定20或拔出相对的该扩充组件连接头时,撑开该座体11或上盖体12造成损坏, 造成使用者极大的困扰与不便。及3) 请参阅图2所示,该等连接孔141与第一连接部ill皆面对同一 方向,但是,使用者所需连接相对的扩充组件的连接头并非都是时常需要 插拔的,甚至有些相对的扩充组件的连接头是需要持续连接的,因此,当 使用者欲继续在未连接的该等连接孔141与第一连接部111,连接相对扩 充组件的连接头,或者是从当中拔出连接相对扩充组件的连接头时,容易 5不小心误触已插接相对扩充组件连接头的邻近的连接孔141或第一连接部111,造成原本已插接的连接头松脱与掉落,进而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及困扰。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创新的组合式连接器,改进传统组合式连 接器的多种缺点,让使用者在使用上变得更加便利、稳定,即成为目前各10制造、设计组合式连接器的厂商亟欲解决的一重要课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连接器,以期由本实用新型的 问世及该组合式连接器设计巧思,改进公知组合式连接器的缺点,而能对15 社会大众提出贡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连接器,其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凹槽,且该座体的其中一侧在相邻 该第一凹槽的位置,设有与该第一凹槽相通的一第二凹槽,又,该座体在 背对该第二凹槽的另侧设有一第三凹槽; 20 —第一连接部,包括一第一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壳体被安装在该第一凹槽内,而该等第一连接器设在第一壳体内,且该等 第一连接器设有多数个第一端子,该等第一端子沿该第一凹槽底面延伸到 一第二连接部,设有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安装在该第三凹槽内, 该第二连接部在该第二壳体内尚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该等第二连接 器设有多数个第二端子,该等第二端子亦延伸凸出该座体外;及5 —盖体,该盖体设在该第二凹槽上,该盖体与座体恰将该第一连接器的各个端子彼此相互分隔开。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第二凹槽从相邻该第一凹槽的一端,到 接近该座体底端的位置间,设有多数个第一凸缘,任二第一凸缘间形成一 第一定位槽,且该第二凹槽在该第一凸缘底端到该座体底端间,在每隔一10个该第一定位槽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凸缘,任二第二凸缘间形成一第二定位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盖体在面对该座体的一面设有一第一块 体,该第一块体接近该座体底端的位置,设有多数个第三定位槽,任二第 三定位槽间形成一第三凸缘,而各该第三凸缘插接在对应的第二定位槽 15间,且该第三凸缘的顶端与第二定位槽底端间,相隔一间距,又,各该第 二凸缘插接在对应的第三定位槽间,且该第二凸缘的顶端与第三定位槽底 端间,相隔一间距。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壳体在接近该座体的周缘位置设有 一縮合部,而该座体顶端在该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向该第一凹槽延 20伸的一定位块,该定位块并抵靠在縮合部上。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在该第一凹槽相邻该座体另侧的位 置,设有向该第一凹槽凸出的一第二块体,该第二块体面对该第一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而该第一壳体面对该第二块体的位置,设有一 第四凹槽,该第四凹槽相对应的两面,分别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 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恰相卡接在一起。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在该第三凹槽两相对应的位置,分 5别设有一滑槽,而该第二壳体面对该滑槽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滑轨,该滑轨 与滑槽恰可插接在一起。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在面对该第一连接部与盖体的两 面,设有一第一罩体,该第一罩体在与该等第一连接器相对应处分别设有 至少一个第一开口。10 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中该座体在两侧面与面对该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罩体,该第二罩体在相邻该第一连接部的两侧与该第一罩 体相接,且该第二罩体在相邻该盖体的两侧与该第一罩体相接,又,该第 二罩体分别在与该等第二连接器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连接器,设有一座体,该座体的一 15 侧设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装设有一第一连接部,而该座体在邻近该 第一凹槽的位置,设有与该第一凹槽相通的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装设 有一盖体,该盖体遮盖保护该等第一端子不会损坏,且分隔该等第一端子, 避免因为该等第一端子相互的接触造成短路,而该座体在背对该第二凹槽 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三凹槽,该第三凹槽装设有一第二连接部。如此,该等 20连接部面对不同的方向装设,解决公知组合式连接器在该等连接部已插接 扩充组件的相对连接器后,若欲继续在该等连接部插接相对连接器,或者, 该等连接部所插接的相对连接器要被拔出时,容易不小心误触该等连接部
已插接的相对连接器,使得被插接在该等连接部松脱或掉落的问题。

图1为公知组合式连接器的分解图; 5 图2为公知组合式连接器的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10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 步的认识与了解,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连接器,请参阅图3所示,该组合式连接器2设 有一座体21,该座体21设有二连接部22、 23,且该等连接部22、 23面is 对不同的方向装设,如此,该组合式连接器2在该等连接部22、 23已插 接扩充组件的相对连接器后,若欲继续在该等连接部22、 23插接相对连 接器,或者,当该等连接部22、 23所插接的相对连接器要被拔出时,将 不易误触该等连接部22、 23己插接的相对连接器,使得被插接在该等连 接部22、 23的相对连接器,将更不易从该等连接部22、 23松脱或掉落。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 4所示,该座体21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凹槽211,且该座体21顶端在该第一凹槽211的两侧,分 别设有向该第一凹槽211延伸的一定位块214,又,该座体21在邻近该第 一凹槽211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凹槽212与该第一凹槽211相通,并该座 体21在背对该第二凹槽212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三凹槽213,其中,该第一 凹槽211在相邻该座体21另侧的位置,设有向该第一凹槽211凸出的一 第二块体210,该第二块体210面对该第一凹槽211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5卡接部2100,又,该第一凹槽211内装设有一第一连接部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3、 4所示,该第一连 接部22设有一第一壳体220,该第一壳体220在接近该座体21的周缘位 置设有一縮合部2200,该縮合部2200被该定位块214所抵靠,且该第一 壳体220面对该第二块体210的位置,设有一第四凹槽2201,该第四凹槽io 2201相对应的两面,分别设有一第二卡接部2202,该第二卡接部2202与 该第一卡接部2100恰相卡接在一起,该第一壳体220内设有至少一个第 一连接器221,该等连接器221内设有多数个第一端子2211,该等第一端 子2211由该等连接器221内的一侧向该座体21弯曲延伸,再沿该第一凹 槽211底面延伸到该第二凹槽212,向远离该第一连接部22的方向延伸凸15出该座体21。如此,当该第一连接部22损坏时,只要将该第一连接部22 从第一凹槽211内拆出,再将新的该第一连接部22装设在该第一凹槽211 即可,不需要整个组合式连接器2—起做更换,又,该第一连接部22设 有独立的一第一壳体220,比相接成型的更牢固。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3、 4所示,该第二凹槽212从相邻该第20 —凹槽211的一端,到接近该座体21底端的位置间,设有多数个第一定 位槽2U1,且该第二凹槽212在该等第一定位槽2121底端到该座体21 底端间,在每隔一个该第一定位槽2121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凸缘2122,任二第二凸缘间2122形成一第二定位槽2123,而该第二凹槽212内装设 有一盖体24,该盖体24在面对该座体21的一面设有一第一块体240,该 第一块体240接近该座体21底端的位置,设有多数个第三定位槽2401 , 任二第三定位槽2401间形成一第三凸缘2400,而各该第三凸缘2400插接5在对应的第二定位槽2123间,且该第三凸缘2400的顶端与第二定位槽 2123底端间,相隔一间距容置该等第一端子2211,又,各该第二凸缘2122 插接在对应的第三定位槽2401间,且该第二凸缘2122的顶端与第三定位 槽2401底端间,相隔一间距容置该等第一端子2211,当该盖体24将该等 第一端子2211遮盖在该第二凹槽212内时,能保护该等第一端子2211不io 会损坏,且该等定位凸缘2122、 2400及该等定位槽2121、 2123、 2401将 该等第一端子2211彼此分隔开,避免因为该等第一端子2211相互的接触 而造成短路。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3、 4所示,该座体21在该第三凹槽213 两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滑槽2130,而该第三凹槽213内装设有一第15二连接部23,该第二连接部23设有一第二壳体230,该第二壳体230面 对该滑槽2130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滑轨2300,该滑轨2300与滑槽2130恰 可插接在一起,又,该第二壳体230内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231, 该等第二连接器231设有多数个第二端子2310,该等第二端子2310延伸 凸出该第二壳体230外,而该等第二连接器231能依照使用需求,更换不20同规格的该等第二连接器231,并且,当该第二连接部23损坏时,只要将 该第二连接部23从第三凹槽213内拆出,再将新的该第二连接部23装设 在该第三凹槽213即可,不需要整个组合式连接器2 —起做更换
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3、 4所示,该座体21在面对该第一连接 部22与盖体24的两面,设有一第一罩体25,该第一罩体25在与该等第 一连接器221相对应处设有一第一开口 251,又,该座体21在两侧面与面 对该第二连接部23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罩体26,该第二罩体26在相邻该5第一连接部22的两侧与该第一罩体25相接,且该第二罩体26在相邻该 盖体24的两侧与该第一罩体25相接,又,该第二罩体26分别在与该等 第二连接器231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 261。在该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 5所示,该组合式连接器2上的该开口 251、 261面对不同方向,当该组合式连接器2安装于一电子装置3时,只io有其中一面会向外露出,如此,能将需要时常插拔、不需持续连接的一面 露出方便使用,而将需要持续使用的扩充组件的相对连接器连接在该电子 装置3内,用以避免不小心误触该持续使用的相对连接器,造成其松脱或 掉落。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 15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 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该座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凹槽,且该座体的其中一侧在相邻 5 该第一凹槽的位置,设有与该第一凹槽相通的一第二凹槽,又,该座体在背对该第二凹槽的另侧设有一第三凹槽;一第一连接部,包括一第一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其中该第一 壳体被安装在该第一凹槽内,而该等第一连接器设在第一壳体内,且该等 第一连接器设有多数个第一端子,该等第一端子沿该第一凹槽底面延伸到 10该第二凹槽,并凸出该座体外;一第二连接部,设有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安装在该第三凹槽内, 该第二连接部在该第二壳体内尚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该等第二连接 器设有多数个第二端子,该等第二端子亦延伸凸出该座体外;及一盖体,该盖体设在该第二凹槽上,该盖体与座体恰将该第一连接器 15的各个端子彼此相互分隔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凹 槽从相邻该第一凹槽的一端,到接近该座体底端的位置间,设有多数个第 一凸缘,任二第一凸缘间形成一第一定位槽,且该第二凹槽在该第一凸缘 底端到该座体底端间,在每隔一个该第一定位槽的位置设有一第二凸缘, 任二第二凸缘间形成一第二定位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在 面对该座体的一面设有一第一块体,该第一块体接近该座体底端的位置,设有多数个第三定位槽,任二第三定位槽间形成一第三凸缘,而各该第三 凸缘插接在对应的第二定位槽间,且该第三凸缘的顶端与第二定位槽底端 间,相隔一间距,又,各该第二凸缘插接在对应的第三定位槽间,且该第 二凸缘的顶端与第三定位槽底端间,相隔一间距。 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在接近该座体的周缘位置设有一縮合部,而该座体顶端在该第一凹槽的 两侧,分别设有向该第一凹槽延伸的一定位块,该定位块并抵靠在縮合部 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在 io该第一凹槽相邻该座体另侧的位置,设有向该第一凹槽凸出的一第二块体,该第二块体面对该第一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而该第一壳 体面对该第二块体的位置,设有一第四凹槽,该第四凹槽相对应的两面, 分别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恰相卡接在一起。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在 15该第三凹槽两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滑槽,而该第二壳体面对该滑槽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滑轨,该滑轨与滑槽恰可插接在一起。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在 面对该第一连接部与盖体的两面,设有一第一罩体,该第一罩体在与该等 第一连接器相对应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在两侧面与面对该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罩体,该第二罩体在相邻 该第一连接部的两侧与该第一罩体相接,且该第二罩体在相邻该盖体的两侧与该第一罩体相接,又,该第二罩体分别在与该等第二连接器相对应处 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幵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连接器,设有一座体,该座体的一侧装设有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且该座体在邻近该第一连接部的位置装设有一盖体,又,该座体在背对该盖体的另一侧装设有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内装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如此,该等连接部面对不同方向装设,当该等连接部已插接相对扩充组件的连接器后,若欲继续在该等连接部插接相对连接器,或者,当该等连接部所插接的相对连接器要被拔出时,即可避免不小心误触邻近已插接的相对连接器,使得被插接在该等连接部的相对连接器不易松脱与掉落,或是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038427SQ20072000591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吕庆同 申请人:芬莹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