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797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用于将线束连接的回路集 成在中央配电盒中。
技术背景在汽车的应用中,必须通过线束将部件进行连接,由于使用的线束较多,较为杂 乱,容易形成线束的回路,在线束损坏后,进行检测时,较为繁琐,从而使得维修时间增长, 降低了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线束回路,采用插接器 将线束进行连接,使线束回路优化的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 盒,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上端横向设有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的 下部设有多排上下放置的第一继电器接插处,在每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的一侧均设有二极 管接插处,在多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的下部设有一排横向放置的保险接插处,在保险接插 处的下部横向设有一排第二继电器接插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上端横向设有九组线束插接件对接 处,在从左向右数的第二组和第三组所述线束插接件对接处之间设有地线接柱,在从右向 左数的第二组和第三组所述线束插接件对接处之间设有电源线接柱。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减少线束的回路,将原有线束连接的 回路由汇流片集成在中央配电盒中,与线束的对接采用插接器连接,使线束回路优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_壳体、2-线束插线件对接处、3-第一继电器接插处、4- 二极管接插 处、5_保险接插处、6-第二继电器接插处、7-地接柱、8-电源线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的实施方式,包括 壳体1,在壳体1内部上端横向设有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的 下部设有多排上下放置的第一继电器接插处3,在每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3的一侧设有二 极管接插处4,在多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3的下部设有一排横向放置的保险接插处5,在所 述保险接插处5的下部横向设有一排第二继电器接插处6,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壳体1内部上
3端横向设有九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在从左向右数的第二组和第三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 2之间设有地线接柱7,在从右向左数的第二组和第三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之间设有电源 线接柱8,这样不仅减少了线束的回路,将原有线束连接的回路由汇流片集成在中央配电盒 中,与线束的对接采用插接器连接,且使线束回路优化。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上端横向设有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所述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的下部设有多排上下放置的第一继电器接插处(3),在所述每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3)的一侧均设有二极管接插处(4),在所述多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3)的下部设有一排横向放置的保险接插处(5),在所述保险接插处(5)的下部横向设有一排第二继电器接插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 内部上端横向设有九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2),在从左向右数的第二组和第三组所述线束 插接件对接处(2)之间设有地线接柱(7),在从右向左数的第二组和第三组所述线束插接 件对接处(2)之间设有电源线接柱(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束连接的新型中央配电盒,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上端横向设有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多组线束插接件对接处的下部设有多排上下放置的第一继电器接插处,在每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的一侧均设有二极管接插处,在多排第一继电器接插处的下部设有一排横向放置的保险接插处,在保险接插处的下部横向设有一排第二继电器接插处。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线束回路,采用插接器将线束进行连接,使线束回路优化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R31/08GK201656378SQ20102019676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吴勇林, 徐培军, 李玉蕾 申请人:北京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