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04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发光二极管,特别涉及一种表贴式(SurfaceMounted) PLCC (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进行表面贴装及增大将多个LED发光二极管进行表面贴装后的发光面 积,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碗杯出光口通常设计为矩形(包括圆角矩形)。目 前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大多如

图1所示,包括碗杯、LED晶片15,碗杯包括 底面13、光反射面12,所述光反射12面由四个梯形平面组成,一端形成矩形的出光口 11,一 端同底面13相连,LED晶片15设置于碗杯底面13。置于碗杯底部13的LED晶片15发射 出的光线,依靠碗杯四周的光反射面12的光滑平面向出光口 11方向反射光线,但此种平面 光学设计存在着明显的漫反射的缺陷,使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出光强度受到 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出 光强度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碗 杯、LED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包括两个相同的抛物面、两个相同的平面、一个底面,所 述两个抛物面和两个平面一端形成矩形的出光口,一端同所述底面相连,所述两个相同的 抛物面对称分布于Y轴两侧,所述两个相同的抛物面垂至于Y轴的横截面形成的曲线分别 为同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两侧部分,所述LED晶片设置于碗杯底面,LED晶片的中心位于所述 一抛物线的焦点。所述LED晶片的中心到所述两个平面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反射面为抛物面设计,发光LED 晶片中心置于抛物面的焦点位置,能引导光线的发射方向或发射角度向有效出光的角度聚 集,同时大大减少光线在反射面的漫反射,增强出光强度,从而使LED晶片的光线输出效果 增强,亮度提高;并且碗杯出光口上沿为矩形(包括圆角矩形),进行表面贴装后的发光面 积较大。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常见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沿X轴方向的横截面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碗杯、LED 晶片15,所述碗杯包括两个相同的抛物面121、两个相同的平面122、一个底面13,所述两个 抛物面121和两个平面122 —端形成矩形的出光口 11,一端同所述底面13相连,所述两个 相同的抛物面121对称分布于Y轴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两个相同的抛物面121垂至于Y 轴的横截面形成的曲线分别为同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两侧部分,所述LED晶片15设置于碗杯 底面,LED晶片15的中心位于所述一抛物线的焦点,并且到所述两个平面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的标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反射面为抛物面设计,发光LED 晶片中心置于抛物面的焦点位置,能引导光线的发射方向或发射角度向有效出光的角度聚 集,同时大大减少光线在反射面的漫反射,增强出光强度,从而使LED晶片的光线输出效果 增强,亮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碗杯出光口上沿为矩形(包 括圆角矩形),最窄处大约为1mm,进行表面贴装后的发光面积较大。
权利要求一种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碗杯、LED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包括两个相同的抛物面、两个相同的平面、一个底面,所述两个抛物面和两个平面一端形成矩形的出光口,一端同所述底面相连,所述两个相同的抛物面对称分布于Y轴两侧,所述两个相同的抛物面垂至于Y轴的横截面形成的曲线分别为同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两侧部分,所述LED晶片设置于碗杯底面,LED晶片的中心位于所述一抛物线的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 晶片的中心到所述两个平面的距离相等。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包括碗杯、LED晶片,所述碗杯包括两个相同的抛物面、两个相同的平面、一个底面,所述两个抛物面和两个平面一端形成矩形的出光口,一端同所述底面相连,所述两个相同的抛物面对称分布于Y轴两侧,所述两个相同的抛物面垂至于Y轴的横截面形成的曲线分别为同一抛物线的对称轴两侧部分,所述LED晶片设置于碗杯底面,LED晶片的中心位于所述一抛物线的焦点。本实用新型的表贴式PLCC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出光强度高。
文档编号H01L33/48GK201689914SQ2010202157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傅希全, 张木荣, 李逊平, 白波 申请人:北京吉乐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