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225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断续的电子元件,尤其是一种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直流接触器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敞开式的结构,另一种是 采用塑料进行密封敞开式结构的触点暴露在空气中,只能用于电压较低的场合,一般工作电压不超 过 100VDC ;塑料密封基本上实现了将接触器的触点密封在保护气氛中的目的,但是由于塑料 本身的性能影响,塑料与金属之间的密封的可靠性较低,并且不能承受高温以及冷热冲击; 其次,传统塑料密封的接触器的用户连接电缆,需要弯折以适应较高的安装螺柱。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提供了可靠的密封性和 良好的温度适应性。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金属外壳内的动接触点、静接触点、静磁极、动铁 心和线圈,密封金属外壳外设有塑料外壳,连接导通静接触点的外部接线柱固定定位在塑 料外壳上,线圈的引出线、静接触点与密封金属外壳之间通过密封陶瓷密封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的线圈引出线、静接触点与密封金属外 壳之间通过密封陶瓷密封固定的结构为所述密封陶瓷上面焊接有一圈靠近密封陶瓷外缘 的金属连接圈,该金属连接圈与密封金属外壳下部开口处固定焊接;所述密封陶瓷对应线 圈引出线和静接触点的部位开孔对应线圈引出线的孔内焊接有内空间与线圈引出线外形 配套的过渡套,线圈引出线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套中;对应静接触点的孔内焊接有过渡螺 套,静接触点呈底面开口的中空柱体且其内空间与过渡螺套外形配套,该静接触点固定套 设在所述过渡螺套上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陶瓷为平片式圆形结构;所述过渡套、过 渡螺套、线圈引出线和静接触点的截面皆为圆形,密封陶瓷采用平片式圆形结构,与之相对 应的金属零件均为圆形截面,容易加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陶瓷为耐高温陶瓷材料;所述过渡螺套 和过渡套为耐高温金属材料,采用陶瓷金属化工艺将陶瓷与金属零件在高温下以钎焊的方 法焊接在一起,故所有参与密封的材料均使用能耐高温的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接线柱固定定位在塑料外壳的外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接线柱连接导通静接触点的结构是所 述过渡螺套底面与塑料外壳底面持平,该过渡螺套自底部螺接有内部固定螺钉,该内部固 定螺钉的螺帽与过渡螺套的底面之间紧压固定有过渡导电片,该过渡导电片紧贴塑料外壳
3底面且其外缘位于塑料外壳外侧,外部接线柱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导电片位于塑料外壳外 侧的部位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接线柱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导电片位于 塑料外壳外侧的部位上的结构为该外部接线柱为一配有螺帽的螺钉,该螺钉自下而上穿 设入所述过渡导电片,螺帽于过渡导电片的上方与螺钉螺接,用户连接电缆通过螺钉与螺 帽的旋紧而紧压连接于螺帽与过渡导电片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一固连密封陶瓷的塑料底板,该塑料底板位 于过渡导电片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静接触点与外部接线柱的结构改进,使直流接触 器适用陶瓷密封结构,提供了可靠的密封性和良好的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其次,利用过渡导 电片将外部接线柱弓I至塑料外壳外侧,方便用户连接电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密封陶瓷部位的封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对比的采用塑料密封的接触器典型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户连接电缆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对比的采用塑料密封的接触器的用户连接电缆方式示意图;本实用新型部分附图标号70——密封塑料;80——安装孔;90——用户连接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金属外壳10内的动接触点1、静接触点2、 静磁极3、动铁心4和线圈5,密封金属外壳10外设有塑料外壳20,连接导通静接触点2的 外部接线柱6固定定位在塑料外壳20上,线圈5的引出线50、静接触点2与密封金属外壳 之间通过密封陶瓷7密封固定。所述线圈5的线圈引出线50、静接触点2与密封金属外壳之间通过密封陶瓷7密 封固定的结构为所述密封陶瓷7上面焊接有一圈靠近密封陶瓷7外缘的金属连接圈11, 该金属连接圈11与密封金属外壳10下部开口处固定焊接;所述密封陶瓷7对应线圈引出 线50和静接触点2的部位开孔对应线圈引出线50的孔内焊接有内空间与线圈引出线50 外形配套的过渡套,线圈引出线50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套中;对应静接触点2的孔内焊接 有过渡螺套8,静接触点2呈底面开口的中空柱体且其内空间与过渡螺套8外形配套,该静 接触点2固定套设在所述过渡螺套8上部。所述密封陶瓷7为平片式圆形结构;所述过渡套、过渡螺套8、线圈引出线50和静 接触点2的截面皆为圆形,密封陶瓷采用平片式圆形结构,与之相对应的金属零件均为圆 形截面,容易加工。所述密封陶瓷7为耐高温陶瓷材料;所述过渡螺套8和过渡套为耐高温金属材料, 采用陶瓷金属化工艺将陶瓷与金属零件在高温下以钎焊的方法焊接在一起,故所有参与密
4封的材料均使用能耐高温的材料。所述外部接线柱6固定定位在塑料外壳20的外侧。所述外部接线柱6连接导通静接触点2的结构是所述过渡螺套8底面与塑料外 壳20底面持平,该过渡螺套8自底部螺接有内部固定螺钉9,该内部固定螺钉9的螺帽与过 渡螺套8的底面之间紧压固定有过渡导电片60,该过渡导电片60紧贴塑料外壳10底面且 其外缘位于塑料外壳20外侧,外部接线柱6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导电片60位于塑料外壳 20外侧的部位上。所述外部接线柱6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导电片60位于塑料外壳20外侧的部位上 的结构为该外部接线柱6为一配有螺帽的螺钉,该螺钉自下而上穿设入所述过渡导电片 60,螺帽于过渡导电片60的上方与螺钉螺接,用户连接电缆通过螺钉与螺帽的旋紧而紧压 连接于螺帽与过渡导电片之间。设有一固连密封陶瓷7的塑料底板12,该塑料底板12位于过渡导电片60底部。
权利要求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金属外壳(10)内的动接触点(1)、静接触点(2)、静磁极(3)、动铁心(4)和线圈(5),密封金属外壳(10)外设有塑料外壳(20),连接导通静接触点(2)的外部接线柱(6)固定定位在塑料外壳(20)上,其特征在于线圈(5)的引出线(50)、静接触点(2)与密封金属外壳之间通过密封陶瓷(7)密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5)的线圈引出线(50)、 静接触点(2)与密封金属外壳之间通过密封陶瓷(7)密封固定的结构为所述密封陶瓷 (7)上面焊接有一圈靠近密封陶瓷(7)外缘的金属连接圈(11),该金属连接圈(11)与密封 金属外壳(10)下部开口处固定焊接;所述密封陶瓷(7)对应线圈引出线(50)和静接触点 (2)的部位开孔对应线圈引出线(50)的孔内焊接有内空间与线圈引出线(50)外形配套 的过渡套,线圈引出线(50)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套中;对应静接触点(2)的孔内焊接有过 渡螺套(8),静接触点(2)呈底面开口的中空柱体且其内空间与过渡螺套(8)外形配套,该 静接触点(2)固定套设在所述过渡螺套(8)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陶瓷(7)为平片式圆形 结构;所述过渡套、过渡螺套(8)、线圈引出线(50)和静接触点(2)的截面皆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陶瓷(7)为耐高温陶瓷 材料;所述过渡螺套(8)和过渡套为耐高温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线柱(6)固定定位在 塑料外壳(20)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线柱(6)连接导通静 接触点(2)的结构是所述过渡螺套(8)底面与塑料外壳(20)底面持平,该过渡螺套(8) 自底部螺接有内部固定螺钉(9),该内部固定螺钉(9)的螺帽与过渡螺套(8)的底面之间紧 压固定有过渡导电片(60),该固定导电片(60)紧贴塑料外壳(10)底面且其外缘位于塑料 外壳(20)外侧,外部接线柱(6)固定穿置在所述过渡导电片(60)位于塑料外壳(20)外侧 的部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线柱(6)固定穿置在 所述固定导电片(60)位于塑料外壳(20)外侧的部位上的结构为该外部接线柱(6)为一 配有螺帽的螺钉,该螺钉自下而上穿设入所述过渡导电片(60),螺帽于过渡导电片(60)的 上方与螺钉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固连密封陶瓷(7)的塑料 底板(12),该塑料底板(12)位于过渡导电片(60)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金属外壳内的动接触点、静接触点、静磁极、动铁心和线圈,密封金属外壳外设有塑料外壳,连接导通静接触点的外部接线柱固定定位在塑料外壳上,线圈的引出线、静接触点与密封金属外壳之间通过密封陶瓷密封固定。利用静接触点与外部接线柱的结构改进,使直流接触器适用陶瓷密封结构,提供了可靠的密封性和良好的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其次,利用过渡导电片将外部接线柱引至塑料外壳外侧,方便用户连接电缆。
文档编号H01H50/04GK201754388SQ20102026883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覃奀壵 申请人: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