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445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尤指一种可组装线材外径尺寸不同同轴电缆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的收讯,系以有线电视为主流。有线电视的讯号利用同轴电缆线 (Coaxial cable)连接至接收电视。也不只限定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线主要用于讯号传输,而现今常具有高频讯号双向传输功能,系自户外延伸至室内,并且需在电缆线末端装置一连接器才能与接收电视或分配器等连接以达讯号传输;连接器是与设置在电视或分配器上的对接件连接。讯号传输品质的不同需求,同一种规格的同轴电缆线在其针状中心导体周围的内部绝缘层外部与绝缘外套之间,有二层编织(Standard)、三层编织(Tri-shield)及四层编织(Quad)等不同包覆形式,造成使用的电缆线会有线材外径尺寸不同。另,内部绝缘层外表具有一铝箔包覆层,以达到遮蔽功效。为了配合能组装线材外径尺寸不同的同轴电缆线,目前有多种已知的连接器结构设计。例如图1所示,电缆线B末端的连接器A,主要系由一环状螺帽A 1、一塑胶环状主体 A 2、一内部环状柱体A 3及一金属的外部圆形轴环A 4所构成。环状螺帽A 1设于前侧,内部具有内螺纹而与对接件旋合;塑胶环状主体A2则与环状螺帽A 1连接,并在其间连接位置设有一防水垫圈A 21;内部环状柱体A 3穿设于塑胶环状主体A 2内部;外部圆形轴环A 4套设于塑胶环状主体A 2接近电缆线B的一侧。在组装时,先如图1所示,电缆线B剥线后,末端针状中心导体B 1由外部圆形轴环A 4穿越,再进入内部环状柱体A 3中心。之后,透过一压接工具将外部圆形轴环A 4在塑胶环状主体A 2上滑移而向环状螺帽A 1接近,形成如图1A的组合完成结构。由于内部环状柱体A 3—侧的扣勾部外缘A 31与塑胶环状主体A 2—侧的内缘A 23之间,存在足够的空间,而能容纳同一种规格而线材外径尺寸不同电缆线B的多层编织穿入,并利用塑胶环状主体A 2的特殊形状迫紧部A 22所产生的弹性变形效果,而可适当的卡固密封线材外径尺寸不同的电缆线B。详细可参见US Pat. 6, 848, 939「具有供不同厚度电缆线使用整合抓持套筒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grip bushingfor cables of varying thickness)」前案。然而,此种习知的连接器A在组合后,由于塑胶环状主体A 2系部份裸露在外(可参见图1A),容易发生老化或氧化变质;因此,对于连接器A的使用限制相当多,并在实际运作时,尚有以下的问题及缺点1.塑胶环状主体A 2部份系裸露在环状螺帽A 1与外部圆形轴环A 4之间,若使用于户外时,经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易导致塑胶环状主体A 2形成老化或氧化变质,造成塑胶环状主体A 2的破损,而发生渗水导致连接器A所连接的电缆线B接触不良,影响讯号传输品质而不稳定。若将塑胶环状主体A 2改成金属材质,则使用压接工具进行迫紧密合时,非常费力且困难,故不受市场欢迎。2.环状螺帽A 1 一侧的内部环状柱体A 3侧边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A 32与外部圆形轴环A 4侧边的电缆线插入口 A 41之间,为存在一段长距离,此段距离大约等于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甚至更长),如图1所示。此段距离太长,则不易供电缆线B的内部绝缘层B 2及铝箔包覆层B 3对位插入,经常会造成内部绝缘层B 2和铝箔包覆层B 3破损,导致在高频讯号双向传输时反射损失变差,影响讯号传输品质和稳定性。欲改善此问题,需缩短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A 32的电缆线插入口 A 41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大约为铝箔包覆层B31宽度的2/3,才具有效果。但如此一来,则塑胶环状主体A 2—侧的内缘 A 23的内径会因为塑胶环状主体A 2的迫紧部A 22与外部圆形轴环A 4的迫紧斜面A 42 迫紧而缩小,导致电缆线B无法穿入。进者,如图2所示另一种习知连接器D,主要系由一环状螺帽D 1、一内部环状柱体 D 2、一环状主体D 3、一外部圆形轴环D 4、及一塑胶轴套D 5所构成。与图1的习知连接器A的主要不同,是塑胶轴套D 5设置在金属材质的环状主体D 3及外部圆形轴环D 4内, 而无塑胶材质裸露的问题。环状螺帽D 1—侧衔接供电缆线B的针状中心导体B 1穿入的内部环状柱体D 2, 并于内部环状柱体D 2外部套设环状主体D 3,且内部环状主体D 2 —侧设有扣钩部D 21, 扣钩部D 21末端延伸出环状主体D 3的环状迫紧部D31的端面;环状主体D 3的环状迫紧部D 31外则套设外部圆形轴环D 4;外部圆形轴环D 4内设置塑胶轴套D 5。内部环形柱体D 2侧端的扣钩部外缘D 211与塑胶轴套D 5 —侧的内缘D 51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而能容纳同一种规格而线材外径尺寸不同电缆线B的多层编织穿入, 并利用塑胶轴套D 5的弹性变形效果,而可适当的卡固密封不同厚度的电缆线B。此种电缆线B末端连接器D的结构中,由于环状主体D 3为金属材质,且其环状迫紧部D 31和外部圆形轴环D 4,在组装时,需利用压接工具进行迫紧密合,因为皆为金属材质,且压接迫紧距离D 32长度较长,必需施予相当大的压接力量才能将外部圆形轴环D 4 相对环状迫紧部D 31推移压接迫紧距离D 32完成压接,造成压接操作的费时费力。进者,环状螺帽D 1 一侧的内部环状柱体D 2侧边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D22,与外部圆形轴环D 4侧边的电缆线插入口 D 41之间,存在一段长距离,此距离比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还长,此距离太长,则将导致供电缆线B内部绝缘层B 2及铝箔包覆层B 3的对位插入不易,经常造成内部绝缘层B 2和铝箔包覆层B 3破损。尤其,在高频讯号双向传输时,这种破损将导致反射损失变差,影响讯号传输品质和稳定性。欲改善此问题,需缩短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D 22与电缆线插入口 D 41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大约为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的2/3,才具有效果。但,如此一来,则塑胶轴套D 5—侧的内缘D 51的内径会因为塑胶轴套D 5的迫紧斜面D 52与环状主体D 3的迫紧内孔斜面D 33迫紧而缩小, 导致电缆线B无法穿入。
发明内容有鉴于习知的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电缆线连接器, 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功能更加全面,能提高连接效果和讯号传递效果。[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线连接器,与一电缆线组接,该电缆线具有一针状中心导体,该针状中心导体周围设有一内部绝缘层,内部绝缘层外部具有一铝箔包覆层,铝箔包覆层与一绝缘外套之间设有一当该电缆线剥线后翻折于该绝缘外套上的编织层,并该内部绝缘层及该铝箔包覆层裸露有一使电缆线组装于该连接器内的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一环状螺帽,内部具有与一对接件的外螺纹旋合的内螺纹;一内部环状柱体,衔接于该环状螺帽一侧,且相对于该环状螺帽的另一侧形成一扣钩部,并自该另一侧形成一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一环状主体,套设于该内部环状柱体外部,右侧内部具有一迫紧内孔,左侧外表形成一环状迫紧部,且该扣钩部延伸出该环状迫紧部外侧;该环状迫紧部右端连接一止挡环;一外部圆形轴环,套设该环状迫紧部左侧外,且该环状主体具有一未组装该电缆线前的压接迫紧距离;该外部圆形轴环左侧边具有一电缆线插入口,并在该电缆线插入口内形成一内径颈缩的迫紧内孔,该迫紧内孔右侧形成一内导斜面;及一设置于该外部圆形轴环内部且在组装该电缆线并以一压接工具将该外部圆形轴环端面与该止挡环连接后能弹性变形并挤压该扣钩部从而全面性的包覆位在该扣钩部外的该电缆线的绝缘外套并将该电缆线卡固密封的塑胶轴套,且该塑胶轴套一侧的内缘与该扣钩部外缘之间存在容纳该电缆线的编织层的足够空间;该塑胶轴套左端的内缘的内径大于该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的内径,该塑胶轴套右端的较该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大的以容纳该电缆线的编织层穿入的轴套内孔和该左端的内缘之间设有一自右向左渐缩的环形壁面,且该环形壁面相对外表上设有一自右向左下倾的卡固于该外部圆形轴环的内导斜面以防止该塑胶轴套滑出该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的卡持斜面;其中,该压接迫紧距离为该电缆线的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的2/3 ;该铝箔包覆层插入口与该电缆线插入口之间距离为该电缆线的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的2/3。其中,该环状螺帽与该环状主体间连接位置设有一防水垫圈。其中,该压接迫紧距离为该外部圆形轴环端面至该止挡环之间距离。其中,该内部环状柱体的扣钩部以至少一个扣钩形成。其中,该塑胶轴套以可变形的塑性材料成型。其中,该环状主体的压接迫紧距离和该内部环状柱体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与该外部圆形轴环电缆线插入口间的距离相等。其中,该塑胶轴套的环形壁面间设有一扣钩环。其中,该环状螺帽的末端形成一缩口部。其中,该环状主体为金属材质。其中,该环状主体为塑胶材质。其中,该外部圆形轴环的内孔设有一与该环状主体外表接触以防止该环状主体从该外部圆形轴环脱离的螺纹部。其中,该内部环状柱体外表设有一抵挡于该环状主体内部颈缩断面以防止该环状主体从该内部环状柱体的迫紧处脱离的扣钩部。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0036]1.电缆线末端连接器的压接迫紧距离大约为电缆线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的 2/3,使用压接工具压接电缆线连接器时较为省力。2.内部环状柱体侧边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与外部圆形轴环侧边的电缆线插入口之间,为存在较短的距离,大约为电缆线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的2/3,容易供电缆线的内部绝缘层和铝箔包覆层插入而不会有破损的情形,可提升高频双向传输的通讯品质。3.塑胶轴套的卡持斜面具有卡固于外部圆形轴环的内导斜面的功效,防止塑胶轴套滑出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4.塑胶轴套右端的轴套内孔较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为大,以容纳同一规格不同厚度的电缆线的编织层穿入。5.利用塑胶轴套的轴套内孔的弹性变形,挤压内部环状柱体的扣钩部,能够全面性的包覆扣钩部外的电缆线的绝缘外套,将粗细不同的电缆线卡固密封,达到防水功效。6.塑胶轴套左端的内缘的内径大于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的内径,以导引电缆线进入。7.塑胶轴套右端的轴套内孔和左端的内缘之间,有一渐缩的环形壁面。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功效。

图1为一种习知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剖面视图,其中电缆线尚未组装,图IA与图1相同,但电缆线已组装,图2为另一种习知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剖面视图,图3代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图4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5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图6至图9代表本实用新型组装电缆线的动作图,图10代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图11代表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线连接器,该连接器100主要由一环状螺帽1、一内部环状柱体2、一环状主体3、一外部圆形轴环4及一塑胶轴套5所构成。连接器100与一电缆线B组接,该电缆线B在其针状中心导体B 1周围的内部绝缘层 B 2外部有一层铝箔包覆层B 3,并与一绝缘外套B 5之间有编织层B 4,以达到遮蔽功效。 编织层B 4可为二层编织(Standard)、三层编织(Tri-shield)或四层编织(Quad)等不同包覆形式。参见图5所示的剖面,连接器100的环状螺帽1内部具有内螺纹11可与一对接件 (图未示)的外螺纹旋合,环状螺帽1 一侧衔接内部环状柱体2 ;于内部环状柱体2外部套设环状主体3,且内部环状柱体2相对于该连接器100内侧形成一扣钩部21,扣钩部21延伸出环状主体3外表的环状迫紧部31外侧;扣钩部21以至少一个以上的扣钩形成(参见图5所示有三个扣钩)。环状主体3的环状迫紧部31连接一止挡环30。环状螺帽1与环状主体3间连接位置设有一防水垫圈12。于环状主体3的环状迫紧部31左侧外,套设有外部圆形轴环4,而外部圆形轴环4 内部设置塑胶轴套5,且内部环状柱体2的扣钩部21外缘211与塑胶轴套5左端52的内缘 51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而能容纳同一种规格但外径尺寸不同电缆线B的多层编织(如二层、三层或四层)构成的编织层B 4穿入,可参见第九图,并利用塑胶轴套5以可变形塑的塑性材料成型而可达到弹性变形效果,挤压内部环状柱体2的扣钩部21,而可全面性的包覆扣钩部21外的外径尺寸不同电缆线B的绝缘外套B 5,并将电缆线B卡固密封,并达防水效果。参见图5且配合图4,外部圆形轴环4左侧具有一电缆线插入口 41,并向内形成一内径颈缩的迫紧内孔42,该迫紧内孔42右侧形成一内导斜面43,而塑胶轴套5左端52的内缘51的内径大于外部圆形轴环4的迫紧内孔42的内径,右端53的轴套内孔55和左端 52内缘51之间设有一自右向左渐缩的环形壁面56,且该环形壁面56相对外表上设有一自右向左下倾的卡持斜面54。同时,环状主体3与外部圆形轴环4具有一压接迫紧距离32, 即外部圆形轴环4端面40至止挡环30之间距离。在图6至图9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电缆线B与连接器100的组装动作图。参见图6所示,先将电缆线B剥线后,使编织层B 4翻折于绝缘外套B 5上,并使内部绝缘层B 2与铝箔包覆层B 3裸露一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在标准规范中规定该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为1/4英寸(6. 4mm)。环状主体3与外部圆形轴环4具的压接迫紧距离32被保持,而压接迫紧距离32大约为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的2/3。进者,参见图7所示,系将电缆线B插入连接器100后,压接工具尚未压接前的状态。其中,电缆线B的针状中心导体B 1通过外部圆形轴环4及塑胶轴套5进入内部环状柱体2,并自环状螺帽1穿出,使内部绝缘层B 2及铝箔包覆层B 3伸入内部环状柱体2内, 同时,内部环状柱体2插入电缆线B的铝箔包覆层B 3及编织层B 4之间。之后,参见图8所示,电缆线B插入连接器100后,以压接工具压到压接迫紧距离 32剩1/2距离33时,塑胶轴套5左端52的内缘51会先向内迫紧电缆线B,且引导外部圆形轴环4向环状螺帽1推移(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而导致塑胶轴套5左侧的变形套管左端52藉由外部圆形轴环4左侧内的内导斜面43迫入迫紧内孔42,且塑胶轴套5变形套管左端52的卡持斜面54会卡持于外部圆形轴环4的内导斜面43。当压接工具压到底使压接迫紧距离32消失时,如图9所示,外部圆形轴环4端面 40与止挡环30连接,变形套管右端53则会迫入环状主体3的迫紧内孔34形成密封迫紧。 图9中所示,电缆线B插入连接器100后,压接工具压接完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线B末端的连接器100,其中环状主体3为金属材质(亦可为塑胶材质),且环状主体3的环状迫紧部31和外部圆形轴环4内径,在利用压接工具进行迫紧密合时,因为皆是金属材质,压接迫紧的距离长则需更大的压接力量,故压接迫紧距离32较短,此距离大约为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的2/3,所以使用压接工具压接时较为省力。又,本实用新型的环状螺帽1 一侧的内部环状柱体2的另一侧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22,与外部圆形轴环4左侧边的电缆线插入口 41之间,为存在较短的一段距离L (参见图 5),此距离L大约为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31的2/3,此一段较短距离L,容易供电缆线B的内部绝缘层B 2和铝箔包覆层B3插入,不会造成内部绝缘层B 2和铝箔包覆层 B 3破损,在高频讯号双向传输时,能有较好的反射损失,提升传输的品质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主要改良如下各点所记1.电缆线B末端连接器100的压接迫紧距离32大约为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的2/3,使用压接工具压接电缆线连接器时较为省力。2.内部环状柱体2侧边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22与外部圆形轴环4侧边的电缆线插入口 41之间,为存在较短的距离,大约为电缆线B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B 31的2/3,容易供电缆线B的内部绝缘层B 2和铝箔包覆层B 3插入而不会有破损的情形,可提升高频双向传输的通讯品质。3.塑胶轴套5的卡持斜面M具有卡固于外部圆形轴环4的内导斜面43的功效, 防止塑胶轴套5滑出外部圆形轴环4的迫紧内孔42。4.塑胶轴套5右端的轴套内孔55较外部圆形轴环4的迫紧内孔42为大,以容纳同一规格不同厚度的电缆线B的编织层B 4穿入。5.利用塑胶轴套5的轴套内孔55的弹性变形,挤压内部环状柱体2的扣钩部21, 能够全面性的包覆扣钩部21外的电缆线B,将粗细不同的电缆线B卡固密封,达到防水功效。6.塑胶轴套5左端52的内缘的内径51大于外部圆形轴环4的迫紧内孔42的内径,以导引电缆线B进入。7.塑胶轴套5右端53的轴套内孔55和左端52的内缘51之间,有一渐缩的环形壁面56。进者,参见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其系与前一实施例相类似,系由一环状螺帽1、一内部环状柱体2、一环状主体3、一外部圆形轴环4及一塑胶轴套5所构成,而所不同的,系在塑胶轴套5的环形壁面56间增加了一扣钩环57,可将穿入的电线线B卡固的更紧。另外,在环状螺帽1的末端形成一缩口部13,此设计可增加连接器的屏蔽效果。请参见图11,系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其系与图10所示实施例相类似,系由一环状螺帽1、一内部环状柱体2、一环状主体3、一外部圆形轴环4及一塑胶轴套5所构成。但此实施例中的环状主体3可为塑胶材质,则外部圆形轴环4的内孔设有一螺纹部44, 与环状主体3外表接触,以防止环状主体3轻易的从外部圆形轴环4脱离,迫紧密合时更加的紧固。又,内部环状柱体2外表设有一扣钩部23,抵挡于环状主体3内部颈缩断面,以防止环状主体3从内部环状柱体2的迫紧处脱离。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电缆线连接器,与一电缆线组接,该电缆线具有一针状中心导体,该针状中心导体周围设有一内部绝缘层,内部绝缘层外部具有一铝箔包覆层,铝箔包覆层与一绝缘外套之间设有一当该电缆线剥线后翻折于该绝缘外套上的编织层,并该内部绝缘层及该铝箔包覆层裸露有一使电缆线组装于该连接器内的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一环状螺帽,内部具有与一对接件的外螺纹旋合的内螺纹;一内部环状柱体,衔接于该环状螺帽一侧,且相对于该环状螺帽的另一侧形成一扣钩部,并自该另一侧形成一铝箔包覆层插入口 ;一环状主体,套设于该内部环状柱体外部,右侧内部具有一迫紧内孔,左侧外表形成一环状迫紧部,且该扣钩部延伸出该环状迫紧部外侧;该环状迫紧部右端连接一止挡环;一外部圆形轴环,套设该环状迫紧部左侧外,且该环状主体具有一未组装该电缆线前的压接迫紧距离;该外部圆形轴环左侧边具有一电缆线插入口,并在该电缆线插入口内形成一内径颈缩的迫紧内孔,该迫紧内孔右侧形成一内导斜面;及一设置于该外部圆形轴环内部且在组装该电缆线并以一压接工具将该外部圆形轴环端面与该止挡环连接后能弹性变形并挤压该扣钩部从而全面性的包覆位在该扣钩部外的该电缆线的绝缘外套并将该电缆线卡固密封的塑胶轴套,且该塑胶轴套一侧的内缘与该扣钩部外缘之间存在容纳该电缆线的编织层的足够空间;该塑胶轴套左端的内缘的内径大于该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的内径,该塑胶轴套右端的较该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大的以容纳该电缆线的编织层穿入的轴套内孔和该左端的内缘之间设有一自右向左渐缩的环形壁面,且该环形壁面相对外表上设有一自右向左下倾的卡固于该外部圆形轴环的内导斜面以防止该塑胶轴套滑出该外部圆形轴环的迫紧内孔的卡持斜面;其中,该压接迫紧距离为该电缆线的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的2/3 ;该铝箔包覆层插入口与该电缆线插入口之间距离为该电缆线的剥线后铝箔包覆层宽度的2/3。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螺帽与该环状主体间连接位置设有一防水垫圈。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压接迫紧距离为该外部圆形轴环端面至该止挡环之间距离。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部环状柱体的扣钩部以至少一个扣钩形成。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轴套以可变形的塑性材料成型。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主体的压接迫紧距离和该内部环状柱体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与该外部圆形轴环电缆线插入口间的距离相等。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轴套的环形壁面间设有一扣钩环。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螺帽的末端形成一缩口部。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主体为金属材质。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环状主体为塑胶材质。
11.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部圆形轴环的内孔设有一与该环状主体外表接触以防止该环状主体从该外部圆形轴环脱离的螺纹部。
12.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部环状柱体外表设有一抵挡于该环状主体内部颈缩断面以防止该环状主体从该内部环状柱体的迫紧处脱离的扣钩部。
专利摘要一种同轴电缆线连接器,能组接同一种规格但线材外径尺寸不同的电缆线,其利用一塑胶轴套供一外部圆形轴环挤压且全面性的包覆电缆线,并利用该塑胶轴套变形挤压一内部环状柱体中穿设的预设电缆线;该塑胶轴套受到该外部圆形轴环的包覆而不受日晒、雨淋,可防止老化、氧化变质,以延伸连接器的使用期限。藉由该外部圆形轴环电缆线插入口与该内部环状柱体的铝箔包覆层插入口为存在一段较短的距离,供预设电缆线便于组装嵌设且压接省力,达到不破坏电缆线铝箔包覆层和内部绝缘层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956489SQ2010206739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吕月琼 申请人:吕月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