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683266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直流电源的管式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叉车、搬运车、井下矿用机车等设备上,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和工矿企业等领域。目前,我国的管式铅酸蓄电池主要为富液电池,使用前需进行长时间(7 以上)初充电,初充电需专用的充电及降温设备,需较高的专业技能,一般用户很难自行完成。为解决此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由生产厂家进行初充电,而后带液运输到用户手中使用;由生产厂家对极板进行干荷电处理, 而后由用户进行补充充电。随着国家不断加强的安全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做为一种危险品,带液铅酸蓄电池的运输成本会不断增加,带液运输将会很困难;而对极板进行干荷电处理,需采用槽化成方式、极板出水后需进行特殊的处理及干燥,酸雾污染较大,能源消耗较多,设备投资较大,不能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能够使管式铅酸蓄电池无液荷电贮存,电池用户在使用前灌注电解液,简单补充充电即可使用,提高了电池的运输安全性,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的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池在低密度电解液环境下进行电池化成处理;b、在电池化成的后期,进行大电流放电处理;c、对电池进行控酸处理;d、使用密封塞对电池的注液口进行密封。所述的a步骤中电池化成所用硫酸密度为1. 060g/cm3 1. 080g/cm3,优选为 1. 07^/cm3。所述的b步骤中放电电流为^OA 320A,优选为300A。所述的c步骤中,电池含酸量达到10% 30%时停止,优选为20%。电池化成时采用低密度电解液化成,可提高化成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极群的荷电水平。化成后期采用大电流放电,使极群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层,从而保护极群,延缓贮存期间活性物质消耗的反应速度;控制极群含酸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取得满意的贮存效果。采用密封塞进行密封,控制电池的膨胀程度,防止电池极群氧化,增进荷电保持能力。
电池用户在使用前灌注电解液,简单补充充电即可使用。用本发明技术处理的管式铅酸蓄电池,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贮存3个月性能不变,贮存后,灌酸激活,经短时充电(小于12h),初期证率放电容量符合GB7403. 1-2008要求,即首次放电量>85%的额定容量,前十次内至少有一次达100%的额定容量。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在电池化成时采用低密度电解液化成,可提高化成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极群的荷电水平;化成后期采用大电流放电,使极群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层,从而保护极群,延缓贮存期间活性物质消耗的反应速度;控制极群含酸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便于贮存;采用密封塞进行密封,控制电池的膨胀程度,防止电池极群氧化,增进荷电保持能力;实现了管式铅酸蓄电池无液荷电贮存,电池用户在使用前灌注电解液,简单补充充电即可使用,提高了电池的运输安全性,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将D-400BS生极板按8正、9负组装成一组( 只)电池摆放在电路上,将电池注入密度为1. 060g/cm3(30°C )的电解液,浸泡2小时进行化成处理,化成结束前,采用^OA 大电流放电,然后将电池进行控酸,控制极群含酸量为10%,控酸后盖上密封塞密封,将电池在室温下置放3个月,贮存到期后,灌注1.320g/cm3电解液,用智能充电机充电IOh进行激活,然后对上述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1。表1
项目GB/T 7403. 1-2008 标准要求检测数据首次容量%85%88. 4第四次容量%第十次前达100%100. 5实施例2 将7DB700生极板按7正、8负组装成一组( 只)电池摆放在电路上,将电池注入密度为1. 080g/cm3(30°C )的电解液,浸泡2小时进行化成处理,化成结束前,采用320A大电流放电,然后将电池进行控酸,控制极群含酸量为30 %,控酸后盖上密封塞密封,将电池在室温下置放3个月,贮存到期后,灌注1.320g/cm3电解液,用智能充电机充电11. 进行激活,然后对上述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2。表2
项目GB/T 7403. 1-2008 标准要求检测数据首次容量%85%90第七次容量% 第十次前达100%101.3实施例3 将3DB210生极板按3正、4负组装成一组( 只)电池摆放在电路上,将电池注入密度为1. 075g/cm3(30°C )的电解液,浸泡2小时进行化成处理,化成结束前,采用300A大电流放电,然后将电池进行控酸,控制极群含酸量为20 %,控酸后盖上密封塞密封,将电池在室温下置放3个月,贮存到期后,灌注1.320g/cm3电解液,用智能充电机充电IOh进行激活,然后对上述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检测,检测数据如下表3。表权利要求
1.一种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池在低密度电解液环境下进行电池化成处理;b、在电池化成的后期,进行大电流放电处理; C、对电池进行控酸处理;d、使用密封塞对电池的注液口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步骤中电池化成所用硫酸密度为1. 060g/cm3 1. 080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步骤中放电电流为^OA 320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步骤中, 电池含酸量达到10% 30%时停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方法,属于蓄电池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池在低密度电解液环境下进行电池化成处理;在电池化成的后期,进行大电流放电处理;对电池进行控酸处理;使用密封塞对电池的注液口进行密封。本发明在电池化成时采用低密度电解液化成,可提高化成效率,提高了整个极群的荷电水平,化成后期采用大电流放电,使极群表面生成致密保护层,可保护极群,延缓贮存期间活性物质消耗的反应速度;控制极群含酸量在合适范围内,便于贮存,采用密封塞进行密封,控制电池的膨胀程度,防止电池极群氧化,增进荷电保持能力,用户在使用前灌注电解液,简单补充充电即可,提高了电池的运输安全性,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H01M10/12GK102157755SQ2011100594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2日
发明者冯作栋, 刘自堂, 吴涛, 曹建军, 邓永超, 陈默, 陈龙霞 申请人: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