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545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到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或其它通信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发展,功能也趋于丰富、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能产生声音效果的语音插座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相关现有音频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收容孔及用于收容对应信号端子的收容槽。现有音频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内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干涉配合的配合结构,其可从收容空间的相对两侧夹持插入该收容空间的对接连接器。绝缘本体均为封闭型结构,所述的若干信号端子均保持于绝缘本体内部所设的槽道内,从而使现有音频连接器具有较大体积,阻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再者,对在不同环境应用下的产品,其对于音频连接器的插拔力有不同的要求,对接插头所需要需要的插拔力为各端子平均分配,插拔力如需增大或减少,则端子结构就须重新设计或选材,不利于减低成本。同时现有音频插座连接器因为单一直径,在经过多次插拔后,因音频插头杆体皆与每一端子做反复触碰,由于受绝缘本体内部空间局限性,端子弹性力臂很难实现理想化设计,端子容易因过度摩擦触碰而疲劳,产生弹性不良的现象。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通过所设计的端子结构可使信号端子紧密排列固定于绝缘本体表面以节省空间,还可使端子增强抗疲劳强度,确保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在应用时性能稳定。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及解决问题技术方案由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及复数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复数信号端子中的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二信号端子呈门形结构,均设有主体部,沿主体部延伸设有弹臂,并沿主体部两侧设有固定部及一焊接部。所述主体部弹臂端部形成接触部,该接触部沿绝缘本体对应所设的通孔深入插接孔内,与所对接的插头连接器接触进行信号转接。其中第一信号端子主体部设有与第二信号端子弹臂形状对应的缺口,为第二信号端子弹臂预留位置,该弹臂配合第一信号端子所设的缺口,并保持一定的间隙,使第一、第二信号端子紧凑的排列固定于绝缘本体表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信号端子结构,第一、第二信号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表面,便可使该连接器在应用时减少空间的占有率。该结构不但节省空间,而且使信号端子弹臂具有较长的力臂,以增强端子抗疲劳强度,确保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在应用时性能稳定。
图I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端子结构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分解示意图;图2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端子结构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I-绝缘本体10-插接孔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14-卡扣 2-第一信号端子20-主体部21-缺口22-弹臂23-接触部24-侧壁25-卡口26-焊接部3-第二信号端子30-主体部31-弹臂32-接触部33-侧壁34-卡口35-焊接部4-第三信号端子5-第四信号端子6-第五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绝缘本体I、及复数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2、3、4、5、6。所述绝缘本体I呈纵长的长方体形,于前端面设有贯通圆形插接孔10,复数信号端子中信号端子4、5、6沿不同方向通过插设固定于绝缘本体I内(该端子4、5、6结构及固定方式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过多描述)。所述绝缘本体I于上顶面设有与插接孔10贯通的第一、第二通孔11、12,所设通孔11、12沿插接孔10纵向排列。同时于绝缘本体I两侧侧壁排列设有复数卡扣13、14。复数信号端子中的第一信号端子2及第二信号端子3呈门形结构,均设有主体部20,30,并沿主体部20、30两侧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是由主体部20、30所延伸的侧壁24、33上设有卡口 25、34所形成。第一信号端子2沿主体部20延伸设有焊接部26,第二信号端子沿侧壁33延伸设有焊接部35。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3分别沿主体部20、30上延伸设有弹臂22、31,并由所述主体部弹臂端部形成接触部23、32,该接触部23、32沿绝缘本体I对应所设的通孔11、12伸入插接孔10内。同时第一信号端子主体部20设有与第二信号端子弹臂31形状对应的缺口 21。当第一信号端子2通过固定部所设的卡口 25扣持于绝缘本体对应所设的卡扣13,第一信号端子2固定于绝缘本体I表面。而第一信号端子2所设的缺口 21为第二信号端子弹臂31预留位置。第二信号端子3通过其所设的卡口 34扣持于绝缘本体I所设卡扣14进行固定时,其所设弹臂31与第一信号端子2所设的缺口 21预留位置相配合,以确保该弹臂具有合理长度的力臂,同时弹臂31与该缺口 21边缘保持一定间隙,避免信号端子之间接触。从而使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3更为紧凑合理的排列固定于绝缘本体I表面,第一、第二端子2、3接触部23、32沿绝缘本体所设的通孔11、12伸入插接孔内,与所对接的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接触,进行信号转接。如此一来,可使信号端子3弹臂31具有较长的力臂,以增强端子抗疲劳强度,确保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在应用时性能稳定。如此结构设计,不但可保持现有连接器的同等功能,而且端子保持在绝缘本体表面以减少该连接器空间占有率。不至于按照现有技术于绝缘本体内开设固定端子的槽道,而绝缘本体必须具备足够大的体积,使端子进行干涉固定于槽道中。该结构还可进行扩展,可根据需求,即第二、第三或更多信号端子均采用第一信号端子结构,如此,绝缘本体表面还可如上述结构紧密排列装设更多信号端子。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者如实了解本实用新型精神之实施创作目的与功效,所举之实施例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任何限制,所以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信号端子排列固定于绝缘本体表面,第一信号端子主体部设有与第二信号端子弹臂形状对应的缺口,为第二信号端子弹臂预留位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信号端子呈门形结构,均设有主体部,并沿主体部延伸设有弹臂,所述弹臂端部形成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前端面设有插接孔,上顶面设有与所设插接孔贯通的第一、第二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信号端子接触部沿绝缘本体对应所设的通孔深入插接孔内。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信号端子所设弹 臂与第一信号端子所设的缺口预留位置相配合,且弹臂与缺口边缘保持一定间隙。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信号端子沿主体部两侧设有固定部及一焊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复数信号端子中的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二信号端子呈门形结构,均设有主体部,沿主体部两侧设有固定部及一焊接部,并沿主体部上延伸设有弹臂,弹臂端部形成接触部,该接触部沿绝缘本体对应所设的通孔深入插接孔内。其中第一信号端子主体部设有与第二信号端子弹臂形状对应的缺口,为第二信号端子弹臂预留位置,便于第一、第二信号端子紧凑的排列固定于绝缘本体表面以节省空间。如此设计,还可使端子弹臂具有较长的力臂,以增强端子抗疲劳强度,确保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在应用时性能稳定。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423605SQ20112052811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汪银祥 申请人: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