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215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高温稳定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为背景,进行着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及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开发。作为这些的发动机驱动用电源,能够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是合适的,尤其是有望高容量、高功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备受瞩目。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在集电体表面形成的含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举出LiCoO2, LiMn2O4, LiNiO2等。)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另外,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在与所述集电体表面相区别的集电体表面形成的含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举出金属锂、焦炭、天然.人造石墨等碳质材料、Sn、Si等金属、其氧化物材料等。)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设置在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将这些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分离的含电解质的电解质层。在这样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在正极和/或负极中的电极表面,电解质层会发生化学反应、分解。其结果,有着在高温下的电池的保存特性低下、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低下、进而由分解物导致的气体的产生等问题。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在电解质层所含有的电解液中添加具有保护覆膜生成功能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已知在初始充电时有目的地促进在负极活性物质表面的添加在电解液中的化合物的分解,所述分解物形成新的具有用于防止电解质层的分解的保护功能的保护覆膜,即SEI (固态电介质界面,SolidElectrolyte Interface)。此外,据多方报告,由于该保护覆膜的形成,负极中的电极表面的电解质层的化学反应、分解被适当地抑制,其结果,具有维持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的效果。例如,公开了通过在非水电解液中含有二羰基化合物、或二羰基化合物与碳酸亚乙烯酯等,电池的循环特性、保存特性得到提高(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70546号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I记载的非水电解液存在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仍然不充分,无法满足作为电动汽车等的车辆用二次电池的性能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高温稳定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人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包含具有卤素作为构成元素且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的构成,能够达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包含支持电解质、有机溶剂、以及自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al和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a2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I种化合物a。[化学式I]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其包含支持电解质、有机溶剂、以及自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al和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a2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I种化合物a ; [化学式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其中,其还包含自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酯、氟代碳酸亚乙酯和二氟代碳酸亚乙酯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I种化合物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其中,其还包含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C, [化学式3]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其中,所述支持电解质含有自六氟化磷酸锂、四氟化硼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酰亚胺锂、双(五氟乙烷磺酰)酰亚胺锂和双(氟代磺酰)酰亚胺锂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I种锂盐。
5.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使用了权利要求f4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稳定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包含支持电解质、有机溶剂、以及自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a1和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a2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a。
文档编号H01M10/0567GK103098289SQ2011800424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萩山康介, 松尾梓, 安田博文, 宫窪博史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