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5213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保持配件(40)具备:沿着插口件(连接器连接体)(2)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侧板部(41);与侧板部(41)的下侧连结的底板部(42);从底板部(42)向插口件壳体(壳体)(21)的外侧突出而安装固定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片部(42a);从侧板部(41)向插口件壳体(21)内延伸设置的锚定部(45)。并且,在锚定部(45)的外壁面(壁面)(45b)上设有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卡合的卡合部(50)。
【专利说明】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持配件、以及使用了该保持配件的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利用有如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构成为通过在插口件(连接器连接体)的壳体中埋设具有安装片部的保持配件,并将该保持配件的安装片部通过钎焊等固定于电路基板,由此与将插口件的触头(端子)固定于电路基板的结构相互作用,而将插口件与电路基板牢固地结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保持配件具备沿着插口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板部、与该侧板部的下侧连结的底板部。并且,上述的安装片部形成于底板部,而另一方面,在侧板部设置锚定部,由此能够提高壳体的刚性和强度。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0099号公报发明概要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就上述现有的保持配件而言,由于仅仅是锚定部从侧板部向壳体内延伸设置,因此可能会因外力等而使保持配件从壳体轻易地脱落。
[0009]
【发明内容】

[001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不易从连接器连接体的壳体脱落的保持配件、以及使用了该保持配件的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特征在于,其埋设于连接器连接体的壳体,具备:沿着所述连接器连接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板部;与所述侧板部的下侧连结的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而安装固定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片部;从所述侧板部向所述壳体内延伸设置的锚定部,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内的树脂卡合的卡合部。
[0013]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部。
[0014]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贯通形成的贯通孔。
[0015]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突出形成的凸部。
[0016]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从所述侧板部以沿着所述连接器连接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式延伸设置。[0017]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
[0018]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涉及的连接器连接体的特征在于,使用了第一或第二方案所述的所述保持配件。
[0019]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将第七方案所述的所述连接器连接体用作至少一方的连接器连接体。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锚定部的壁面上设有与壳体内的树脂卡合的卡合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从壳体脱落的情况。
[0022]S卩,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即使输入了外力等,也更不易从连接器连接体的壳体脱落的保持配件、以及使用了该保持配件的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插口件的立体图。
[0024]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立体图。
[0025]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6]图4是将图1所示的保持配件向插口件壳体安装的安装状态透视示出的立体图。
[0027]图5是图4的侧视图。
[0028]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0029]图7是图6所示的保持配件的剖视图。
[0030]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0031]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0032]图10是图9所示的保持配件的剖视图。
[0033]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第四变形例的图。
[0034]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持配件的第五变形例的图。
[0035]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插口件的变形例的图。
[0036]图14是将图13所示的保持配件向插口件壳体安装的安装状态透视示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38]图1?图5示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I的一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I具备相互嵌合的插口件2和插头件3。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将图中X方向作为连接器I的宽度方向,将Y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且将Z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0039]如图1所示,插口件2具备通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等在俯视下整体呈矩形(长方形)状地模具成形出的插口件壳体21。在该插口件壳体21上,多个触头22沿着对置的长边在长度方向Y上以规定间距配设。
[0040]插口件壳体21具备沿着其周缘部呈大致矩形环状地连续形成的周壁部26、在中央部与周壁部26隔开规定间隔形成的大致矩形状的岛部27。并且,在上述周壁部26与岛部27之间形成有用于嵌合插头件3的嵌合槽部23。
[0041]触头22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细长的金属等弹性材料进行弯曲加工来形成。如图3所示,触头22具备端子部221、被保持部222、第一接触部223、连结部224和第二接触部225。
[0042]端子部221向插口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X外侧突出,从该端子部221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长而形成被插口件壳体21保持的被保持部222。第一接触部223 —边从被保持部222的上端部朝向插口件壳体21的内侧弯曲一边向下方延长而形成,从该第一接触部223的下端部进一步朝向插口件壳体21的内侧延长而形成连结部224。第二接触部225从连结部224的内侧端部向上方立起且以其前端部与第一接触部223对置的方式弯曲形成。
[0043]并且,在第一接触部223和第二接触部225上具备彼此对置的方向的弹力,上述第一接触部223和第二接触部225向上述的插口件壳体21的嵌合槽部23内露出配置。
[0044]另外,端子部221沿着插口件壳体21的下端向外侧突出配置,这些突出的端子部221通过钎焊与省略了图示的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端子)连接。
[0045]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插头件3具备通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等整体呈矩形(长方形)状地模具成形出的插头件壳体31。在该插头件壳体31上,多个接线柱32沿着对置的长边在长度方向Y上以与触头22的间距相等的间距配设。
[0046]插头件壳体31具备沿着其周缘部呈大致矩形环状地连续形成的周壁部33,在该周壁部33的内侧形成有大致平坦的底壁部34。
[0047]接线柱32与触头22同样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细长的金属等弹性材料进行弯曲加工来形成。也如图3所示,接线柱32具备第一接触部321、第二接触部322和端子部323。
[0048]第一接触部321向周壁部33的外侧面露出设置,从该第一接触部321的上端部(图3中下侧)呈倒U字状折弯而形成第二接触部322。端子部323从第二接触部322的下端部(图3中上侧)朝向插头件壳体31的宽度方向X外侧突出形成。
[0049]并且,第一接触部321和第二接触部322以如下状态镶嵌成形于插头件壳体31,所述状态是指:第一接触部321和第二接触部322以跨周壁部33的前端侧的方式配置,且第二接触部322的下端部贯通周壁部33的根部侧(图3中上侧)。在该状态下,接线柱32的端子部323沿着插头件壳体31的下端向外侧突出,上述的端子部323通过钎焊与省略了图示的第二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端子)连接。
[0050]如图3所示,通过将插头件壳体31的周壁部33插入并嵌合于插口件壳体21的嵌合槽部23,而使插头件3与插口件2嵌合。此时,触头22的第一接触部223与接线柱32的第一接触部321弹性接触。另外,触头22的第二接触部225与接线柱32的第二接触部322弹性接触。其结果是,触头22与接线柱32电连接,进而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与另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彼此电连接。
[005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头22和接线柱32上设有与对方侧的端子相互卡合来保持插口件2与插头件3的结合状态的锁定机构10。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10通过在触头22的第一接触部223上形成的台阶面和在接线柱32的第一接触部321上形成的台阶面来构成。
[0052]因而,在使插头件3与插口件2嵌合时,接线柱32的各接触部321、322克服弹力将触头22的各接触部223、225压开而插入,由此嵌接。并且,通过锁定机构10的台阶面彼此如图示那样地相互卡合,由此能够锁定插口件2与插头件3而保持它们的结合状态。
[0053]另一方面,在使插口件2与插头件3脱离时,将这两者向剥离方向拔开。由此,锁定机构10的台阶面彼此相对滑动,与此同时接线柱32的各接触部321、322将触头22的各接触部223、225压开而解除锁定机构10的卡合。由此,能够使插口件2与插头件3分离。
[0054]图4是将图1所示的插口件壳体21的长度方向Y —端部透视示出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如该图4及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口件(连接器连接体)2的插口件壳体(壳体)21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埋设有保持配件40。
[0055]保持配件40具备向插口件壳体21的外侧突出的安装片部42a。并且,通过将该安装片部42a利用钎焊等固定于一方的电路基板,由此与触头22的端子部221钎焊于一方的电路基板的结构相互作用,而将插口件2相对于一方的电路基板牢固地结合。
[0056]保持配件40通过对规定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来形成,具备沿着插口件2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侧板部41、及通过将该侧板部41的两端部下侧朝向插口件2的长度方向Y中央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弯而成的底板部42。并且,通过使底板部42的两端部从插口件2的宽度方向X两侧向外侧突出,由此形成安装片部42a。
[0057]另外,保持配件40具备从侧板部41向插口件壳体21的内部延伸设置的锚定部4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侧板部41的宽度方向X两端部朝向插口件2的长度方向Y中央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弯,由此形成一对锚定部45。并且,这一对锚定部45分别配置在插口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X两侧的周壁部26内,以沿着长度方向Y延伸的状态啮入插口件壳体21中。
[0058]另外,也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配件40具备卡止片部47,该卡止片部47从一对底板部42分别朝向上方折弯,并且其前端部47a朝向插口件2的长度方向Y中央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回。另一方面,在锚定部45设有卡止片部48,该卡止片部48从一对锚定部45的前端部45a分别朝向下方延伸设置,并且其前端部48a朝向插口件2的长度方向Y外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回。并且,上述的卡止片部47的前端部47a和卡止片部48的前端部48a以微小的间隙对置配置。
[0059]这样的保持配件40与插口件壳体21的周壁部26 —体地镶嵌成形而使用。此时,保持配件40以侧板部41和底板部42沿着插口件壳体21的周壁部26的外壁面露出的状态安装于插口件壳体21。
[0060]即,侧板部41的外侧面41b沿着插口件壳体21的长度方向Y的端面21b以与该端面21b成为大致同一面的状态露出,并且侧板部41的顶面41a比插口件壳体21的上端面21a低一阶地露出。另外,如图5所示,与侧板部41的下侧连结的底板部42的下表面42c在插口件壳体21的下端面21c露出。并且,与一方的电路基板钎焊的安装片部42a从插口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两端面21d向外侧突出所需量。
[0061]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锚定部45的壁面上设有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卡合的卡合部50。具体而言,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50以贯通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和内壁面45c的贯通孔50a的形式形成。
[0062]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50a形成为由沿着锚定部45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带板状的长孔和从该长孔的长度方向Y外侧的一端朝向下侧延伸设置的带板状的短孔构成的大致L字状的贯通孔50a。
[0063]由此,通过将设有这样的贯通孔50a的锚定部45镶嵌成形于插口件壳体21内,从而使成形插口件壳体21的树脂夹在贯通孔50a内而与贯通孔50a卡合。
[0064]因而,在因外力等而在使保持配件40脱落的方向上作用有力时,锚定部45通过与贯通孔50a内的树脂卡挂而被卡止,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40从插口件壳体21脱落的情况。
[0065]即,在现有的没有设置卡合部50的结构中,当对插口件2施加有强冲击时,可能出现保持配件40以成为其转动轴的弯曲部43为支点而使侧板部41从插口件壳体21向长度方向Y外侧转动的情况。尤其就使保持配件40的一部分在插口件壳体21的上端面21a露出的结构而言,作业者可能会用手指等抓持这一部分。由此,在插口件2与插头件3嵌合时等施加力、而导致在压倒侧板部41的方向上作用有突然的力等情况下,可能会使保持配件40转动而脱落。
[0066]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锚定部45的壁面(外壁面45b、内壁面45c)上形成有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卡合的贯通孔50a。因此,在使侧板部41向外侧倾倒的方向作用有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贯通孔50a使锚定部45卡止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侧板部41以弯曲部43为支点进行转动,能够使保持配件40更不易从插口件壳体21脱落。
[0067]以上,如详尽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锚定部45的壁面(外壁面45b、内壁面45c)上设有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卡合的卡合部5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40从插口件壳体21的脱落,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因保持配件40的脱落而使插口件壳体21的周壁部26发生破损。
[0068]S卩,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即使输入有外力等,也更不易从插口件壳体21脱落的保持配件40、以及使用了该保持配件40的插口件2 (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I。
[00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50以贯通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和内壁面45c的贯通孔50a的形式形成。因此,能够将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在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侧和内壁面45c侧连通。由此,能够提高卡合部50与树脂的卡合强度,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40的脱落。
[00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锚定部45从侧板部41沿着插口件2的长度方向Y延伸设置。因此,能够将贯通孔50a(卡合部50)形成在与使侧板部41倾倒(脱落)的方向即长度方向Y正交的宽度方向X上,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40以弯曲部43为支点进行转动。
[0071]另外,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保持配件40镶嵌成形于插口件壳体21时,侧板部41的顶面41a没有沿着插口件壳体21的上端面21a露出。因此,能够抑制作业者用手指等抓持侧板部41的顶面41a,从而随之减少作业者将侧板部41压倒而使保持配件40转动的风险。
[0072]此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配件40具备前端部47a、48a彼此以微小的间隙对置配置的卡止片部47和卡止片部48。因此,即使在万一保持配件40以弯曲部43为支点进行了转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上述卡止片部47、48的前端部47a、48a彼此卡止。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抑制保持配件40的进一步的转动,从而阻止插口件壳体21的周壁部26的破损这样的优点。
[007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卡止片部47的前端部47a与卡止片部48的前端部48a以微小的间隙对置配置,但也可以将卡止片部47的前端部47a和卡止片部48的前端部48a以不设置间隙而卡止的状态镶嵌成形在插口件壳体21内。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持配件40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强度,从而使保持配件40更不易从插口件壳体21脱落。
[0074]接着,参照图6?图12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保持配件4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075]图6及图7是表示保持配件40的第一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卡合部50以设在锚定部45的壁面上的凹部50b的形式形成。
[0076]具体而言,本变形例的凹部50b分别设置于一对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上,且形成为配置在一对锚定部45的前端部45a侧的圆环状的凹部50b。
[0077]以上结构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即,在使侧板部41向外侧倾倒(脱落)的方向上作用有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凹部50b使锚定部45卡止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40的脱落。
[0078]需要说明的是,在像本变形例那样将卡合部50形成为小尺寸的情况下,优选卡合部50设置在锚定部45的前端部45a侧。这样,在使侧板部41倾倒的方向作用有力时,卡合部50在远离侧板部41的位置处被卡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保持配件40的转动。
[0079]图8是表示保持配件40的第二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卡合部50以贯通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和内壁面45c的圆孔50c的形式形成。
[0080]以上结构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0081]图9及图10是表示保持配件40的第三变形例的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卡合部50以设在锚定部45的壁面上的凸部50d的形式形成。
[0082]具体而言,本变形例的凸部50d分别突出形成在一对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上,且形成为配置在一对锚定部45的前端部45a侧的圆环状的凸部50d。
[0083]以上结构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及第一、第二变形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0084]图11及图12是表示保持配件40的第四、第五变形例的图,第四、第五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卡合部50在锚定部45的壁面上形成多个。
[0085]具体而言,第四变形例的卡合部50使用与上述第二变形例中的圆孔50c同样的圆孔50e,该圆孔50e贯通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和内壁面45c且在一对锚定部45上沿着长度方向Y各并列设置有三个。
[0086]另外,第五变形例的卡合部50使用沿着长度方向Y延伸的长孔50f,该长孔50f贯通锚定部45的外壁面45b和内壁面45c且在一对锚定部45上沿着上下方向Z各并列设置有两个。
[0087]以上结构的第四、第五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及第一?第三变形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0088]另外,在第四、第五变形例中,卡合部50在锚定部45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卡合部50与插口件壳体21内的树脂的卡合强度这样的优点。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保持配件40的脱落以及插口件壳体21的周壁部26的破坏。
[0089]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0090]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卡合部沿着锚定部的宽度方向贯通(凹陷设置、凸出设置)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在锚定部的顶壁面设置朝向下方凹陷设置的切口部等方式,使卡合部沿锚定部的上下方向形成。
[009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侧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朝向长度方向中央侧折回而形成锚定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像底板部那样通过将侧板部的两端部上侧朝向长度方向中央侧折回而形成锚定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沿着锚定部的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来作为卡合部。
[0092]另外,在上述第一变形例及第三变形例中,将作为卡合部的凹部、凸部分别设置在锚定部的外壁面上,但也可以设置在内壁面上,还可以设置在上述外壁面和内壁面这两方上。
[0093]另外,在上述第四变形例及第五变形例中,使用了多个贯通孔(圆孔、长孔)作为卡合部,但也可以使用多个凹部作为卡合部,或者使用多个凸部作为卡合部。
[009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仅将贯通孔、凹部和凸部中的任一种作为卡合部来设置,但也可以将其中的任两种作为卡合部来设置,还可以将这三种全部作为卡合部来设置。
[0095]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使保持配件的锚定部在插口件壳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各自的周壁部露出,但也可以如图13及图14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不露出。
[009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例示了将保持配件配设于作为连接器连接体的插口件上的例子,但也可以将保持配件配设于作为连接器连接体的插头件上。
[0097]另外,连接器连接体的壳体、触头和接线柱等的形状、大小、材质等规格也可以适当变更。
[0098]符号说明
[0099]I 连接器
[0100]2 插口件(连接器连接体)
[0101]3 插头件(连接器连接体)
[0102]21 插口件壳体(壳体)
[0103]40 保持配件
[0104]41 侧板部
[0105]42 底板部
[0106]42a安装片部
[0107]45 锚定部
[0108]45b外壁面(壁面)
[0109]45c内壁面(壁面)
[0110]50 卡合部
[0111]X 宽度方向
[0112]Y 长度方向
[0113]Z 上下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持配件,其埋设于连接器连接体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沿着所述连接器连接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侧板部;与所述侧板部的下侧连结的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而安装固定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片部;从所述侧板部向所述壳体内延伸设置的锚定部,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内的树脂卡合的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形成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贯通形成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突出形成的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从所述侧板部以沿着所述连接器连接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式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在所述锚定部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
7.一种连接器连接体,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保持配件。
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连接器连接体用作至少一方的连接器连接体。
【文档编号】H01R12/71GK103765685SQ20128004314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国仲刚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