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平面连接器系统的插座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63835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用于中平面连接器系统的插座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平面连接器系统的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某些电力系统,比如网络开关和具有开关功能的计算机服务器,包括插座连接器,其在交叉连接的应用中的中平面的相对两侧正交定向。开关卡可以被连接在中平面的一侧,和线路卡可以被连接在中平面的另一侧。线路卡和开关卡通过插头连接器连接,该插头连接器被安装在中平面板的相对两侧。典型地,在中平面板的侧面和/或中平面的层上提供迹线以便在插头连接器之间传送信号。有时,线路卡和开关卡通过插头连接器连接在一起,该插头连接器以相互正交的关系被安装在中平面上。连接器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图案,所述图案延伸经过中平面中的过孔图案。然而,传统的正交连接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增加连接器中信号和接地触头的密度。迄今为止,由于触头和过孔图案,正交连接器中触头的密度受到限制。传统系统在中平面组件中提供所需的90°旋转,比如使每一个插头提供信号路径的45°的旋转。在这样的系统中,同样的插座组件被使用。然而,通过插头连接器和中平面电路板的信号的传送是复杂的、成本较高并且可导致信号恶化。一些连接器系统通过在其一侧上使用相对于另一侧上的插座组件成90°定向的插座组件来避免在中平面组件中的90°的旋转。这样的连接器系统遇到触头密度和信号完整性的问题。需要一种连接器,提供高触头密度以及提高中平面连接器系统中的信号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壳体和接收在插座壳体中的触头模块。触头模块包括导电保持器和接收在导电保持器中并且由导电保持器电屏蔽的框架组件。框架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延伸到保持器之外的配合部分的插座信号触头。插座信号触头布置成用于承载差分信号的差分对中。插座组件包括接收在导电保持器中且位于框架组件和导电保持器之间的接地屏蔽件。接地屏蔽件具有沿着插座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延伸的接地梁,并且设置在插座信号触头的每一差分对的四个侧面。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中平面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中平面组件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准备用于安装到中平面电路板的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一插座组件的前剖透视图。图4是第二插座组件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图5是用于图4中所示的第二插座组件的触头模块的分解图。图6是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触头模块的框架的侧面透视图。图7示出了框架的引线框架。图8是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触头模块的另一框架的侧面透视图。图9是在图6中示出的框架和在图8中示出的框架连接在一起的框架组件的侧面透视图。图10示出了框架组件的部分。图11示出了第二插座组件的一部分,其显示了设置在堆叠构造中多个触头模块。图12是用于图5中所示的触头模块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接地屏蔽件的侧面透视图。图13是用于图5中所示的触头模块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接地屏蔽件的侧面透视图。图14是第二插座组件的一部分的侧面透视图。图15是图5所示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图16是第二插座组件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其示出了设置在堆叠构造中多个触头模块。图17是图5中所示的触头模块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8示出了图12中所示的接地屏蔽件的一部分。图19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图20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触头模块的横截面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中平面连接器系统100的透视图。中平面连接器系统100包括中平面组件102、构造成连接到中平面组件102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器组件104、以及构造成连接到中平面组件102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器组件106。中平面组件102被用于电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组件104、106,可选地,第一连接器组件104可以是子卡(daughtercard)的一部分,第二连接器组件106可以是背板的一部分,反之亦然。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组件104、106可以是线路卡或者开关卡。中平面组件102包括中平面电路板110,其具有第一侧112和第二侧114。中平面组件102包括第一插头组件116,其安装到并且从中平面电路板110的第一侧112延伸。中平面组件102包括第一插头组件118,其安装到并且从中平面电路板110的第二侧114延伸。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中每一个包括彼此通过中平面电路板110电连接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如图2所示)。中平面组件102包括多个贯穿其的信号路径,它们由插头信号触头120和延伸通过中平面电路板110的导通过孔所限定。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的插头信号触头120被接收在同一导通过孔中以便限定通过中平面组件102的信号路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路径沿着线性路径笔直穿过中平面组件102。与在不同过孔之间布置迹线以连接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的电路板相比,中平面电路板110的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复杂性和降低了成本。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可以是彼此相同的。彼此相同的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减少了中平面连接器系统100所需的不同部分的总体数量,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可以具有相同的插脚引线,其允许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利用在第一侧112和第二侧114之间笔直穿过中平面电路板110的导通过孔安装到中平面电路板110。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并没有如传统的连接器系统通常那样相对于彼此90°旋转,并且因此没有像这些连接器系统通常那样遭遇密度的损失或性能的损失。插头组件116、118可以相对彼此旋转180°以便帮助实现不同的卡位置。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包括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其在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周围提供电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信号触头120被成对设置,构造成传送差分信号。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外部包围一对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是C形状的,覆盖插头信号触头对120的三个侧面。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一侧是敞开的。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具有敞开的底部,但是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在敞开的底部之下提供穿过敞开底部的屏蔽。因此每一对插头信号触头120利用C形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和该对插头信号触头120之下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来包围其所有的四个侧面。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的每一个包括插头壳体124,其保持插头信号触头120和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插头壳体124由介电材料制成,比如塑料材料。插头壳体124包括基底部分126,其构造成安装到中平面电路板110。插头壳体124包括从基底部分126延伸的围墙128。围墙128覆盖插头信号触头120和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部分。连接器组件104、106被联接到围墙128。围墙128可以在分别与插头组件116、118配合时引导连接器组件104、106。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可以包括加载到壳体的触头模块,与连接器组件104、106类似。可选择地,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可以被安装到电缆而不是中平面电路板110。第一连接器组件104包括第一电路板130和联接到第一电路板130的第一插座组件132。第一插座组件132被构造成联接到第一插头组件116。第一插座组件132具有插头接口134,构造成与第一插头组件116相配合。第一插座组件132具有板接口136,构造成与第一电路板130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接口136相对于插头接口134垂直定向。当第一插座组件132联接到第一插头组件116时,第一电路板130相对于中平面电路板110垂直定向。第一插座组件132包括插座壳体138,其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40。触头模块140保持为大致彼此平行的堆叠构造。触头模块140保持多个插座信号触头142(图3所示),其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30并且限定穿过第一插座组件132的信号路径。插座信号触头142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第一插头组件116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决140为插座信号触头142提供电屏蔽。可选择地,插座信号触头142可以成对设置来承载差分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40为每一对插座信号触头142在板接口136和插头接口134之间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42的全部长度提供大致360°的屏蔽。为该对插座信号触头142提供电屏蔽的触头模块140的屏蔽结构电连接到第一插头组件116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30的接地平面。第二连接器组件106包括第二电路板150和联接到第二电路板150的第二插座组件152。第二插座组件152被构造成联接到第二插头组件118。第二插座组件152具有插头接口154,构造成与第二插头组件118相配合。第二插座组件152具有板接口156,构造成与第二电路板150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接口156相对于插头接口154垂直定向。当第二插座组件152联接到第二插头组件118时,第二电路板150相对于中平面电路板110垂直定向。第二电路板150与第一电路板130垂直定向。第二插座组件152包括插座壳体158,其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60。触头模块160保持为大致彼此平行的堆叠构造。触头模块160保持多个插座信号触头162(图4所示),其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50并且限定穿过第二插座组件152的信号路径。插座信号触头162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第二插头组件118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60为插座信号触头162提供电屏蔽。可选择地,插座信号触头162可以成对设置来承载差分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60为每一对插座信号触头162在板接口156和插头接口154之间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全部长度提供大致360°的屏蔽。为该对插座信号触头162提供电屏蔽的触头模块160的屏蔽结构电连接到第二插头组件118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50的接地平面。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30大致水平定向。第一插座组件132的触头模块140大致竖直定向。第二电路板150大致竖直定向。第二插座组件152的触头模块160大致水平定向。第一连接器组件104和第二连接器组件106相对彼此正交定向。每一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包括第一插座组件132的插座信号触头142、第二插座组件152的插座信号触头162),以及插头信号触头120,都大致水平地定向。可选择地,第一和/或第二插座组件132、152可以被安装到电缆而不是电路板130、150。图2是中平面组件102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准备用于安装到中平面电路板110的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多个导通过孔170在第一和第二侧面112、114之间延伸通过中平面电路板110。过孔170笔直延伸通过中平面电路板110。不需要沿着中平面电路板110的迹线,以将中平面电路板110的一侧上的过孔交叉连接至中平面电路板110的另一侧上的过孔,象具有90°旋转的插头组件的传统中平面电路板通常那样。使过孔170笔直穿过中平面电路板110并且消除过孔之间的迹线,使得性能得到提高并且降低中平面电路板110的成本。导通过孔170接收第一和第二插头组件116、118的插头信号触头120。一些导通过孔170被构造成接收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接收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导通过孔170可以包围该对导通过孔170,其接收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对120。相同的导通过孔170接收插头组件116、118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以直接连接该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相同的导通过孔170接收插头组件116、118的插头信号触头120以直接连接该插头信号触头1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信号触头120包括顺应引脚172,其构造成加载到相应的导通过孔170上。顺应引脚172机械和电连接到导通过孔170。插头信号触头120可以是在配合端的引脚,或者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具有其他类型的配合接口,比如插孔、刀片,弹簧梁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包括顺应引脚174,其构造成接收在相应的导通过孔170中。顺应引脚174被机械地和电连接到导通过孔170。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是C形的并且在插头信号触头对120的三个侧面提供屏蔽。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具有多个壁,比如三个平面壁176、178、180。壁176、178、180可以是一体成型或可选择的,可以是独立的片。顺应引脚174从每一个壁176、178、180延伸以便将壁176、178、180电连接到中平面电路板110。壁178限定了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中心壁或者顶壁。壁176、180限定了从中心壁178延伸的侧壁。侧壁176、180可以相对于中心壁178大致垂直。每一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底部在侧壁176、180之间敞开。与另一插头信号触头对120相关联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沿着其敞开的、第四侧面提供屏蔽,以致于每一插头信号触头对120在相同的行和相同列中屏蔽每一相邻的对。例如,在第二头接地屏蔽122之下的第一头接地屏蔽122的顶壁178横过C形的第二头护罩122的敞开底部提供屏蔽。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在替代实施例中可具有其他的构造或形状。在替代实施例中可提供更多或更少的壁。壁可以是倾斜的或者具有角度的而不是平面。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头接地屏蔽122可以为单个的插头信号触头120或具有多于两个的插头信号触头120的触头组提供屏蔽。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一插座组件132的前剖面图。图3示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并准备组装和加载到插座壳体138的一个触头模块140。插座壳体138包括位于插座壳体138的配合端204上的多个信号触头开口200和多个接地触头开口202。配合端204限定第一插座组件132的插头接口134。触头模块140联接到插座壳体138以使得插座信号触头142被接收在相应的信号触头开口200中。可选择地,单个插座信号触头142被接收在每一信号触头开口200中。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32、116配合时信号触头开口200也可以在其中接收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如图2所示)。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32、116配合时接地触头开口202在其中容纳相应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2所示)。接地触头开口202接收接地元件,比如触头模块140的接地梁,其与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相配合以使插座和插头组件132、116电等势(electricallycommon)。插座壳体138由介电材料制成,比如塑料。并且在信号触头开口200和接地触头开口202之间提供隔离。插座壳体138将插座信号触头142和插头信号触头120与插头接地屏蔽件122隔离。插座壳体138将每一组插座和插头信号触头142、120与另一组插座和插头信号触头142、120隔离。在所述实施例中,接地触头开口202是C形,来接收C形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在替代实施例中,比如当插头接地屏蔽件122使用其他形状时,可具有其他形状。信号触头开口200在配合端204是斜削的以便在配合时引导插头信号触头120进入信号触头开口200。触头模块140包括导电保持器210,其在所示实施例中包括第一保持元件212和第二保持元件214,两者联接在一起以形成保持器210。保持元件212、214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保持元件212、214可以是金属材料印模压铸形成的。可选择地,保持元件212、214可以是冲压成型或者可以是由已经金属化或涂上一层金属层的塑料材料制成的。通过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保持元件212、214,保持元件212、214为第一插座组件132提供电屏蔽,当保持元件212、214被联接到一起时,保持元件212、214限定屏蔽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以便为插座信号触头142提供电屏蔽。导电保持器210保持框架组件220,其包括插座信号触头142,保持元件212、214在框架组件220和插座信号触头142周围提供屏蔽。保持元件212、214包括突出部222、224,其朝向彼此向内延伸以分别限定分立的通道226、228。突出部222、224限定屏蔽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其在插座信号触头142的周围提供电屏蔽。突出部222、224构造成延伸进入框架组件220以致于突出部222、224被设置在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以便在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提供屏蔽。在替代实施例中,一个保持元件212或214可以具有一个突出部,其容纳整个框架组件220并且另一保持元件212或214的功能相当于盖子。框架组件220包括一对介电框架230、232,围绕在插座信号触头142周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信号触头142最初与引线框架保持在一起(未示出),其用介电材料包覆模塑(overmold)而成以形成介电框架230、232。可以使用其他制作过程以便形成介电框架230、232而不是包覆模塑引线框架,比如加载插座信号触头142到成形的介电本体上。介电框架230、232包括开口234,其接收突出部222、224。开口234位于相邻的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以使得当突出部222、224被加载到开口234时,突出部222、224位于相邻的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以便在该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提供屏蔽。插座信号触头142具有:配合部分236,其从介电框架230、232的前壁延伸,和安装部分238,其从介电框架230、232的底座壁延伸。在替代实施例中可有其他构造。配合部分236和安装部分238是从介电框架230、232延伸的插座信号触头142的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合部分236相对于安装部分238大致垂直延伸。插座信号触头142的内部部分或外包部分在介电框架230、232中的配合部分236和安装部分238之间过渡。配合部分236被构造成与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配合以及电连接到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如图2所示)。配合部分236可以具有分叉梁类型的连接,或者可以在替代实施例中具有其他类型的配合接口,比如引脚、插孔、刀片等。安装部分238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30。例如,安装部分238可以包括顺应引脚,其延伸进入第一电路板130的导通过孔24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信号触头142被设置为差分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对插座信号触头142中的一个由介电框架230所保持,同时差分对的另一插座信号触头142由另一介电框架232所保持。每一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42沿着大致平行的路径延伸通过框架组件220,以使得在配合部分236和安装部分238之间的插座信号触头142无偏斜。每一触头模块140保持每一对的两个插座信号触头142。这些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42被保持在不同的列。每一触头模块140具有两列插座信号触头142。一列由介电框架230保持的插座信号触头142所限定,并且另一列由介电框架232保持的插座信号触头142所限定。每一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42被成行设置,相对于列大致垂直延伸。保持元件212、214在各对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和其周围提供电屏蔽。保持元件212、214提供电磁干扰(EMI)和/或射频干扰(RFI)屏蔽保护。保持元件212、214也可以提供对其他类型干扰的屏蔽。保持元件212、214阻止插座信号触头142的差分对之间的串扰。保持元件212、214利用突出部222、224提供围绕框架230、232外侧的电屏蔽,并且因此提供围绕全部的插座信号触头142外侧的电屏蔽,以及插座信号触头142之间的电屏蔽,比如插座信号触头对142之间。保持元件212、214控制电气性能,比如插座信号触头142的阻抗控制、串扰控制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40包括接地屏蔽件250,其耦接到导电保持器210的一侧。接地屏蔽件250包括主体252,其基本上是平面并且沿着第二保持元件214的侧面延伸。接地屏蔽件250包括接地梁254,其从主体252的前面256延伸。接地梁254被构造成延伸进入接地触头开口202。接地梁254被构造成当触头模块140加载到插座壳体138时以及当第一插座组件132被联接到第一插头组件116时接合以及电连接到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2所示)。接地梁254可以是可偏折的。接地梁254被构造成位于插座信号触头对142之间。例如,一个接地梁254被构造成位于每对插座信号触头142之上而另一接地梁254被构造成位于每对插座信号触头142之下。接地梁254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42的配合部分236提供屏蔽。可选择地,其他接地梁可以沿着配合部分236的侧面提供,作为在插座信号触头142之上或之下的接地梁254的附加或替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两个接地屏蔽件,每侧一个屏蔽件,并且每个屏蔽件提供接地梁。接地屏蔽件250包括接地引脚258,其从接地屏蔽件250的底部260延伸。接地引脚258可以是顺应引脚。接地引脚258被构造成接收在第一电路板130中的相应的导通过孔262中。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引脚258都被设置在单一列中,大致与主体252对齐。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引脚258可以被设置不同的位置。例如,至少一些接地引脚258可以向内弯曲进入导电保持器210,以使得接地引脚258对齐于并且位于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42的安装部分238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接地棒,其延伸穿过所有的触头模块140。在组装期间,框架组件220被加载到导电保持器210。第一和第二保持元件212、214在框架组件220周围被联接到一起。接地屏蔽件250被联接到第二保持元件214。然后触头模块140被加载到插座壳体138的后部。一旦所有的触头模块140被加载到插座壳体138,第一插座组件132通过将安装部分238和接地引脚258分别加载到导通过孔240、262可以被安装到第一电路板130。图4是第二插座组件152的前侧透视图,其示出了准备加载到插座壳体158的一个触头模块160。插座壳体158包括在插座壳体158的配合端304的多个信号触头开口300和多个接地触头开口302。配合端304限定第二插座组件152的插头接口154。触头模块160被联接到插座壳体158,以致于插座信号触头162被接收在相应的信号触头开口300中。可选择地,单一插座信号触头162被接收在每一信号触头开口300中。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52、118相配合时,信号触头开口300也可以在其中接收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如图2所示)。当插座和插头组件152、118相配合时,接地触头开口302接收相应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2所示)。接地触头开口302接收接地元件,比如触头模块160的接地梁,其与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相配合以便电连接到插座和插头组件152、118。插座壳体158由介电材料制成,比如塑料,并且在信号触头开口300和接地触头开口302之间提供隔离。插座壳体158将插座信号触头162和插头信号触头120与插头接地屏蔽件122隔离。插座壳体158将每一组插座和插头信号触头162、120与另一组插座和插头信号触头162、120隔离。在所述实施例中,接地触头开口302是C形,来接收C形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在替代实施例中,比如当插头接地屏蔽件122使用其他形状时,可具有其他形状。接地触头开口302在配合端304是斜削的以便在配合时引导插头接地屏蔽件122进入接地触头开口302。信号触头开口300在配合端304是斜削的以便在配合时引导插头信号触头120进入信号触头开口300。图5是触头模块160的分解图。触头模块160包括导电保持器310,其在所述实施例中包括第一保持元件312和第二保持元件314,两者联接在一起以形成保持器310。导电保持器310具有端316和安装端318。保持元件312、314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保持元件312、314可以是金属材料印模压铸形成的。可选择地,保持元件312、314可以是冲压成型或者可以是由已经金属化或涂上一层金属层的塑料材料制成的。通过由导电材料制成保持元件312、314,保持元件312、314可以为第二插座组件152提供电屏蔽,当保持元件312、314被联接到一起时,保持元件312、314限定屏蔽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以便为插座信号触头162提供电屏蔽。导电保持器310保持框架组件320,其包括插座信号触头162,保持元件312、314在框架组件320和插座信号触头162周围提供屏蔽。保持元件312、314包括突出部322、324,其朝向彼此向内延伸以分别限定不连续的屏蔽通道326、328。可选择的,突出部可以仅在保持元件312或仅在保持元件314上提供而不是在两个保持元件312、314上都提供。突出部322、324限定屏蔽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其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周围提供电屏蔽。突出部322、324构造成延伸进入框架组件320以使得突出部322、324被设置在插座信号触头对162之间以便在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对162之间提供屏蔽。框架组件320包括第一框架330和第二框架332,其围绕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可选择地,第一框架330可以由介电材料在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上包覆模塑而制成。第二框架332可以由介电材料在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上包覆模塑而制成。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被联接到一起以便形成框架组件3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共同引线框架的一部分的第一框架330的插座信号触头162被包覆模塑,以便包住插座信号触头162。形成共同引线框架的一部分的第二框架332的插座信号触头162,其与第一框架330的引线框架相分离,被分开地包覆模塑,以便包住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在形成介电框架330、332时可以使用其他制作过程,而不是包覆模塑引线框架。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被组装,使得突出部322、324在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之间贯穿延伸。保持元件312、314在各对插座信号触头162之间以及围绕各对插座信号触头162提供电屏蔽。保持元件312、314提供电磁干扰(EMI)和/或射频干扰(RFI)屏蔽保护。保持元件312、314也可以提供其他类型干扰的屏蔽。保持元件312、314阻止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之间的串扰。保持元件312、314利用突出部322、324提供围绕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外侧的电屏蔽,并且因此提供围绕全部的插座信号触头162外侧的电屏蔽,以及插座信号触头162之间的电屏蔽,比如插座信号触头对162之间。保持元件312、314控制电气性能,比如插座信号触头162的阻抗控制、串扰控制等。触头模块160包括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其为插座信号触头162提供屏蔽。接地屏蔽件350、352使得接地端接至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1所示)和第二电路板150(如图1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350、352是内部接地屏蔽,位于导电保持器310中。接地屏蔽件350、352嵌入导电保持器310中。例如,第一接地屏蔽件350被嵌入到第一保持元件312中并且位于第一保持元件312和框架组件320之间。第二接地屏蔽件352被嵌入第二保持元件314中并且位于第二保持元件314和框架组件320之间。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包括侧面接地梁354和从其前面延伸的同列(in-column)的接地梁356。接地梁354、356大致彼此垂直地延伸。接地梁354、356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不同侧面延伸。例如,侧面接地梁354可以沿着两个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一侧相对于插座信号触头162延伸到列外,同时,同列的接地梁356与插座信号触头162在同一列。接地梁354、356被构造成延伸进入接地触头开口302(如图4所示)。当触头模块160被加载到插座壳体158以及当第二插座组件152被联接到第二插头组件118时,接地梁354、356被构造成接合和电连接到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1所示)。接地梁354、356可以是可偏折的。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包括从接地屏蔽件350底部延伸的接地引脚358。接地引脚358可以是顺应引脚。接地引脚358被构造成接收在第二电路板150的相应的导通过孔中。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包括侧面接地梁364和从其前面延伸的同列接地梁366。接地梁364、366大致彼此垂直地定向。接地梁364、366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不同侧面延伸。例如,侧面接地梁364可以沿着两个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一例相对于插座信号触头162延伸到列外,同时,同列接地梁366与插座信号触头162在同一列,大致与接地梁356相反。当组装时,接地梁354、356、364、366被放置在插座信号触头对162的配合部分的四个侧面。接地梁364、366被构造成延伸进入接地触头开口302。当触头模块160被加载到插座壳体158以及当第二插座组件152被联接到第二插头组件118时,接地梁364、366被构造成接合和电连接到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图1所示)。接地梁364、366可以是可偏折的。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包括从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底部延伸的接地引脚368。接地引脚368可以是顺应引脚。接地引脚368被构造成接收在第二电路板150的相应的导通过孔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组件116、118(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与插座组件132、152相同的方式制作,比如包括接收在壳体内的触头。插头组件的触头模块可以包括嵌入式接地屏蔽件,其限定C形接地屏蔽件或在信号触头的三侧或更多侧具有接地梁。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一框架330的侧面透视图。第一框架330包括多个框架元件400,其中的每一个支撑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不同的差分对。框架元件400被空隙402所分离。可以提供任意数量的框架元件400。在所述实施例中,使用三个框架元件400对应于第一框架330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三个差分对。框架元件400在第一框架330的配合端404和第一框架330的安装端406之间延伸。在所述的实施例中,配合端404相对于安装端406大致垂直,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是其他定向。插座信号触头162具有:配合部分420,其从框架元件400向外延伸超过配合端404,和安装部分422,其从框架元件400向外延伸超过安装端406,用于电端接到其他元件,比如第二插头组件118和第二电路板150(均如图1所示)。框架元件400被横跨空隙402的桥408所连接。桥408使框架元件400相对于彼此定位。桥408是与框架元件400共同模制的。图7示出了框架组件320的引线框架410。插座信号触头162被形成为引线框架410的一部分。引线框架410是冲压形成的结构并且最初通过承载体412与限定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每一导体之间的连接部分保持在一起。承载体412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由框架元件400保持之后而被移除。如图7所述,引线框架410大致是平面的并且限定引线框架平面。配合和安装部分420、422与引线框架410的导体一体形成。导体沿着每一配合部分420和相应的安装部分422之间的预定路径延伸。配合部分420被构造成与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如图2所示)相配合并且电连接到相应的插头信号触头120。安装部分422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50。例如,安装部分420可以包括顺应引脚,其延伸进入第二电路板150中的导通过孔。返回参考图6,引线框架410的部分被包围在框架元件400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引线框架410的部分在某些区域通过框架元件400暴露。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元件400使用包覆模塑处理而被制成。在包覆模塑处理期间,大部分的引线框架410被包围在形成框架元件400的介电材料中。配合部分420从配合端404沿着框架元件400的边缘(例如前边缘)延伸,并且,安装部分422从安装端406沿着框架元件400的另一边缘(例如侧边缘)延伸。插座信号触头162被成对设置。每一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62中的一个限定了径向内侧插座信号触头(从触头模块160的配合和安装端之间的交叉部分测量),同时,每一对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另一个限定了径向外侧插座信号触头。该内侧和外侧插座信号触头162在配合部分420和安装部分422之间具有不同的长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径向外侧插座信号触头162通过框架元件400而被暴露在空气中,用于电气补偿,比如为了减少电偏斜(electricalskew)。框架元件400包括从其延伸的定位柱430。定位柱430被构造成接收在导电保持器310(如图5所示)的相应开口中来定位和/或固定导电保持器310中的第一框架33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端406附近的桥408包括穿过其形成的定位通道432。定位通道432接收突出部或者导电保持器310的其他特征,以相对于导电保持器310定位和或固定第一框架33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框架元件400包括槽434。槽434是凹进区域,其构造成接收第二框332的部分(图5所示)。可选地,槽434可以与桥408大致对齐。可选择地,至少一个框架联接元件(未示出)位于每一个槽434中。框架联接元件被构造成延伸进入第二框架332以便相对于第二框架332定位第一框架33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桥408包括联接元件438,其与第二框架332的相应联接元件交叉以便相对于第二框架332固定第一框架330。在所述实施例中,联接元件438构成延伸通过桥408的开口。该开口在其中接收柱或其他类型联接元件。其他类型联接元件438可在桥408上被提供,比如柱、槽口、闩锁或其他类型的紧固件。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二框架332的侧面透视图。第二框架332包括多个框架元件450,其中的每一个支撑不同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框架元件450通过空隙452隔离。可以提供任意数量的框架元件450的数目。在所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三个框架元件450对应于第二框架332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三个差分对。框架元件450在第二框架332的配合端454和第二框架332的安装端456延伸。在所述实施例中,配合端454相对于安装端456大致垂直,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是其他定向。插座信号触头162从框架元件450延伸到配合端454之外和安装端456之外用于与其他元件电端接,比如第二插头组件118和第二电路板150(均如图1所示)。框架元件450由横跨空隙452的桥458连接。桥458使框架元件450相对于彼此定位。桥458与框架元件450共同模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框架332包括引线框架,与引线框架410(如图7所示)类似,其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标识。框架元件450包覆模塑在由引线框架限定的插座信号触头162之上。插座信号触头162被成对设置。配合部分420从配合端454沿着框架元件450的一边缘(例如前边缘)延伸,并且安装部分422从安装端456沿着框架元件450的另一边缘(例如侧边缘)延伸。框架元件450包括从其延伸的定位柱480。定位柱480被构造成接收在导电保持器310(如图5所示)的相应开口中,以定位和/或固定导电保持器310中的第二框架33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端456附近的桥458包括穿过其形成的定位通道482。定位通道482接收突出部或者导电保持器310的其他特征,以相对于导电保持器310定位和/或固定第二框架33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框架元件450包括槽484。槽484是凹进区域,其构造成接收第一框330的部分(如图6所示)。可选地,槽484通常可以与桥458对齐。可选择地,至少一个框架联接元件486位于每一槽484中。框架联接元件486被构造成延伸进入第一框架330来相对于第二框架332定位第一框架330。可选择地,框架联接元件486也可以用作定位柱,比如当框架联接元件486更长并且构造成除了延伸穿过第一框架330的联接元件438,还延伸进入导电保持器310(如图6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桥458包括联接元件488,其与第一框架330的相应联接元件相互作用来相对于第二框架332固定第一框架330。在所示实施例中,联接元件488组成延伸通过桥458的开口。该开口在其中接收柱或其他类型联接元件。其他类型联接元件488可设置在桥458上,比如柱、槽口、闩锁或其他类型的紧固件。图9是框架组件320的侧面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框架330和第二框架332联接在一起。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相互嵌套以使得第一框架330的框架元件400被接收在第二框架332的框架元件450之间的第二框架332的相应的空隙452中。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相互嵌套以使得第二框架332的框架元件450被接收在第一框架330的框架元件400之间的第一框架330的相应的空隙402中。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相互嵌套以使得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的框架元件400、450大致是共面的。框架元件400、450被设置成交替的序列(例如框架元件400、框架元件450、框架元件400、框架元件450)。相互嵌套的框架元件400、450定位第一框架330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使其散布在第二框架332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应的差分对之间,反之亦然。当第一和第二框架330、332被联接到一起时,桥408跨越并且接合第二框架332的相应框架元件450。例如,桥408被接收在相应的槽484中。类似地,第二框架332的桥458(也如图8所示)跨越并且接合第一框架330的相应的框架元件400。例如,桥458被接收在框架元件400中的相应的槽434中。联接元件438接合相应的框架联接元件486来相对于第二框架332保护第一框架33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空隙402、452足够宽以便容纳相应的框架元件450、400。例如空隙402的宽度宽于框架元件450的宽度490。类似地,空隙452的宽度宽于框架元件400的宽度49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宽度490、492被标出尺寸以使得窗口494被限定在框架元件400、450之间。窗口494的宽度496可以根据空隙402、452的宽度和框架元件450、400的宽度490、492变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窗口494的大小和形状以接收导电保持器310(如图5所示)的突出部322、324(如图5所示)。在窗口494中设置突出部322、324,这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每一差分对之间提供电屏蔽。使第一框架330与第二框架332分开制作,这允许在插座信号触头162之间具有足够间距,用于冲压形成插座信号触头162的配合部分420。例如,形成配合部分420需要的材料的尺寸可以大于所需的间距。为了在插座信号触头162之间具有紧密间距,两个框架330、332分开制作并联接到一起。图10示出了框架组件320的部分,其示出了插座信号触头162的配合部分420从相应的框架元件400延伸出。在所示实施例中,配合部分420限定了具有构造成在其间接收插头信号触头120(如图2所示)的双生梁(twinbeam)的叉形触头。配合部分420每一个具有主梁424和次梁426,次梁大致平行于主梁424并且与主梁424隔开空隙428。梁424、426在与插头信号触头120配合期间是可偏折的。次梁426被折叠成与主梁424相对。折叠部分具有大致U形构造。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差分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次梁426在各自相反的方向上是折叠的。例如,每一差分对的次梁426的一个在顺时针方向(当从前面看时)上是折叠的,同时差分对的另一次梁426在逆时针方向上(当从前面看时)是折叠的。图11示出了第二插座组件152的一部分,显示了设置在堆叠构造中的多个触头模块160。位于近端的触头模块160被示出,其中为了清晰地显示框架组件320,保持元件314(如图5所示)被移除。框架组件320被加载到导电保持器310以致于突出部322延伸进入框架元件400、450之间的窗口494并且因此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之间。定位柱430、480用于在导电保持器310内定位框架组件320。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二接地屏蔽件352的侧面透视图。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包括主体600,其构造成接收在导电保持器310(如图5所示)中。主体600包括多个由空隙604分隔的臂602。主体600在配合端606和安装端608之间延伸。接地梁364、366从配合端606上的主体600延伸出。接地引脚368设置在安装端60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和安装端606、608大致彼此垂直地定向,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定向也是可以的。臂602在接地梁364、366和接地引脚368之间延伸。臂602通常是容纳在导电保持器310中的第二接地屏蔽件352的部分,同时接地梁364、366和接地引脚368是延伸到导电保持器310外部的第二接地屏蔽件352的部分。臂602被构造成沿着在导电保持器310中过渡的框架元件400、450(如图9所示)延伸。设置每一臂602的大小和形状来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如图5所示)的相应的差分对过渡。臂602对于覆盖相应的差分对的两个插座信号触头162来说是足够宽的。臂602被延伸穿越空隙604的横梁610所连接。横梁610使臂602相对于彼此保持位置。空隙604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以接收导电保持器310的相应的突出部322和/或324(如图5所示)。臂602包括穿过其延伸的开口612。开口612被构造成接收定位柱430、480(如图9所示),其从框架330、332(如图9所示)延伸以便相对于框架组件320(如图9所示)定位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开口612可以接收从导电保持器310而不是从框架330、332延伸的柱。可选择地,每一臂602可以包括邻近接地梁364、366的开口612和邻近接地引脚368的另一开口612。这样,臂602在第二接地屏蔽件352的配合和安装端306、308附近被支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接地屏蔽件352被印模冲压形成。臂602通过冲压处理来限定,其中材料被移除以便在臂602之间形成空隙604。接地梁364和/或366是弯曲的并且形成为限定出弹簧梁,弹簧梁构造成接合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1所示)。接地引脚368被冲压并且可以被弯曲到特定的位置用于与第二电路板150(如图1所示)联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352包括位于安装端608的啮合部分614。啮合部分614在安装边缘616和主体600之间过渡。啮合部分614相对于由主体600限定的接地屏蔽件平面过渡到平面之外。例如,接地屏蔽件352在接地屏蔽件平面之外的弯曲线618弯曲以限定出啮合部分614。啮合部分614在弯曲线618处可以具有曲线过渡或者角过渡。啮合部分614使安装边缘616,从而使从安装边缘616延伸出的接地引脚368,过渡到接地屏蔽件平面之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啮合部分614过渡,使得接地引脚368平行于接地屏蔽件平面但与接地屏蔽件平面不共面。该过渡用于定位用于安装到电路板150的接地引脚368(如图1所示)。例如,接地引脚368可需要与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安装部分422(如图7所示)隔开特定距离。使接地引脚368偏离主体600可在安装到电路板150期间使得接地引脚368损坏。例如,施加在接地引脚368的力可使得接地引脚368由于偏离主体600而变弯曲和/或剪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特征来减小接地引脚368上的弯曲力。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352包括接近接地引脚368的支承面620。支承面620设置在安装端608。支承面620用于在安装到第二电路板150期间从第二接地屏蔽件352施加在接地引脚368上的力传递到导电保持器310和/或框架组件320。使支承面620接近接地引脚368可以缓解接地引脚368的弯曲。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的侧面透视图。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包括主体630,其构造成被接收在导电保持器310(如图5所示)中。主体630包括由空隙634间隔的多个臂632。主体630在配合端636和安装端638之间延伸。接地梁354、356从主体630的配合端636延伸。接地引脚358在安装端638上提供。在所示实施例中,配合和安装端636、638大致相互垂直地定向,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具有其他定向。臂632在接地梁354、356以及接地引脚358之间延伸。臂632大致是容纳在导电保持器310中的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的一部分,而接地梁354、356和接地引脚358是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延伸到导电保持器310之外的部分。臂632被构造成沿着在导电保持器310中过渡的框架元件400、450(如图9所示)延伸。设置每一臂632的大小和形状来沿着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如图5所示)过渡。臂632对于覆盖相应的差分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62来说是足够宽的。臂632通过延伸横跨空隙634的横梁640而被连接。横梁640相对彼此将臂632保持在适当位置上。设置空隙634的大小和形状来容纳导电保持器310的相应的突出部322和/或324(如图5所示)。可选择地,当组装触头模块160时,比如为了提高串扰,横梁640可以相对于横梁610(如图12所示)偏移。臂632包括贯穿其延伸的开口642。开口642构造成容纳定位柱430、480(如图9所示),其从框架330、332(如图9所示)延伸来相对于框架组件320(如图9所示)定位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开口642可以接受从导电保持器310而不是框架330、332延伸的柱。可选择地,每一臂632可包括接近接地梁354、356的开口642以及接近接地引脚358的另一开口642。这样,臂632被支撑在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的配合和安装端636、638附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350被冲压形成。臂632通过冲压处理来限定,其中材料被移除以便在臂632之间形成空隙634。接地梁354和/或356是弯曲的并且形成为限定出弹簧梁,所述弹簧梁构造成接合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1所示)。接地引脚358被冲压并且可以被弯曲到用于联接第二电路板150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包括接近接地引脚358的支承面644。支承面644设置在安装端638。支承面644用于在安装到电路板150的期间将从第一接地屏蔽件350施加在接地引脚358上的力传递到导电保持器310和/或框架组件320。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承面644由开口642所限定。图14是第二插座组件152的一部分的侧面透视图,其中近端的触头模块160的第二保持元件314(如图5所示)被移除以示出所述框架组件32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当组装时,第一接地屏蔽件350被加载到第一保持元件312并且抵靠第一保持元件312的内壁表面650。框架组件320被定位在导电保持器310中倚靠着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第二接地屏蔽件352被联接到框架组件320。定位柱430、480被接收在开口612中以将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固定到框架组件320。由开口612限定的支承面620支承定位柱430、480以在第二接地屏蔽件352和框架组件320之间传递力。第二保持元件314(未示出)可以在框架组件32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352之上被联接到第一保持元件312。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安装方法。在安装端提供有组织器652。该组织器652包括接收接地引脚358、368的开口654。组织器652保持接地引脚358、368的正确位置来安装到第二电路板150(如图1所示)。组织器652可以在第二插座组件152安装到第二电路板150期间被压到接地引脚358上。图15是触头模块160之一的一部分的前侧透视图。插座信号触头162的配合部分420从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向前延伸。接地梁354、356、364、366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的配合部分420从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向前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梁354、356、364、366被布置成梁组824。每一梁组824围绕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不同的差分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梁组824在四个侧面上围绕插座信号触头的差分对。每一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62被布置成与触头模块160的另一差分对的其他插座信号触头162在单个列中。例如,触头模块160的所有插座信号触头162沿着列轴826对齐。同列接地梁356、366也被设置在沿着列轴826与插座信号触头162在同一列。同列接地梁356、366在相邻的被保持在相同的触头模块160中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之间提供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每一差分对包括位于所有四个侧面上的梁,(不同梁组824的)两个接地梁356、366被提供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每一差分对之间。例如,一个梁组824的同列接地梁366和另一梁组824的同列接地梁356都被定位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邻的差分对之间。因此,在不同梁组824的同列的接地梁356、366被构造成接合不同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1所示)。侧面接地梁354、364相对于插座信号触头162和列轴826偏移。侧面接地梁354、364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应差分对的相反侧上侧夹(flank)所述差分对。行轴828延伸通过每一个插座信号触头162,与列轴826垂直。对于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每一差分对,相应梁组824的每一侧面接地梁354、364至少沿着该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一部分长度与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应的一个的行轴828对齐。侧面接地梁354、364对于沿着相应的差分对的两个插座信号触头162提供电屏蔽来说是足够宽的。侧面接地梁354包括临近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的基底部分830。侧面接地梁354包括远离导电保持器310前端822的尾部832。基底部分830具有在基底部分830的第一侧边缘836和第二侧边缘838之间延伸基底宽度834。尾部832比基底部分830窄。可选择地,尾部832可以渐缩成末梢839。末梢839大致限定出用于侧面接地梁354的配合接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尾部832偏向第二侧边缘838而不是处于第一和第二侧边缘836、838之间的中心。使尾部832偏移允许尾部832与相应的差分对的插座信号触头162之一对齐并且与差分对的另一插座信号触头162不对齐。尾部832与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行轴828对齐。侧面接地梁364包括临近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的基底部分840。侧面接地梁364包括远离导电保持器310前端822的尾部842。基底部分840具有在基底部分840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之间延伸的基底宽度,与侧面接地梁354类似。尾部842比基底部分840窄。可选择地,尾部842可以渐缩成末梢849。末梢849大致限定出用于侧面接地梁364的配合接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尾部842偏向第一侧边缘而不是处于第一和第二侧边缘之间的中心。尾部842相对于侧面接地梁364的尾部832偏移,以致于尾部842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之一延伸,而侧面接地梁354的尾部382沿着差分对的另一插座信号触头162延伸。端部842与相应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行轴828对齐。同列接地梁356包括临近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的基底部分850。同列接地梁356包括远离导电保持器310前端822的尾部852。基底部分850具有在基底部分850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之间延伸的基底宽度。尾部852比基底部分850窄。可选择地,尾部852可以渐缩到末梢859。末梢859大致限定出用于同列接地梁356的配合接口。尾部852与同列的插座信号触头162对齐。同列接地梁366包括临近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的基底部分860。同列接地梁366包括远离导电保持器310前端822的尾部862。基底部分860具有在基底部分860的第一侧边缘866和第二侧边缘868之间延伸的基底宽度864,与同列接地梁356类似。尾部862比基底部分860窄。可选择地,尾部862可以渐缩到末梢869。末梢869大致限定出用于同列接地梁366的配合接口。尾部862与插座信号触头162同列对齐。较宽的基底部分830、840、850、860在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附近围绕插座信号触头的差分对的所有侧面提供电屏蔽。当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没有完全配合并且因此从前端822分隔开,基底部分830、840、850、860在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所有四个侧面提供完全的屏蔽。较窄的尾部832、842、852、862为接地梁354、356、364、366提供机械弹簧特性。接地梁354、356、364、366的大小和形状被设计用于平衡机械弹簧特性和电屏蔽特性。图16是第二插座组件152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布置成堆叠构造的多个触头模块160。梁组824被示出为围绕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应差分对的所有四个侧面。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在图16中以虚线示出以说明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相对于梁组824和插座信号触头162的位置。插头接地屏蔽件122是C形的并且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差分对的三个侧面延伸。同列接地梁356接合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侧壁180的内侧面。同列接地梁366接合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例壁176的内侧面。侧面接地梁364接合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中心壁178的内侧面870。相邻梁组824的侧面接地梁354接合插头接地屏蔽件122的中心壁178的外侧面872。这样,三个接地梁356、364、366接合同一插头接地屏蔽件122,而另一接地梁354接合不同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这样,每一梁组824构造成接合两个不同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具有侧面接地梁354、364允许一个触头模块160的第一接地屏蔽件350与相邻的触头模块160的第二接地屏蔽件352电等势。这也允许插头接地屏蔽件122与不同触头模块160的接地屏蔽件350、352电等势。为两个触头模块160设定了接地电势(groundenergy)的基准。由此梁组824提供了具有良好基准的返回路径。第二插座组件152的电气性能通过将梁组824电连接到多于一个的插头接地屏蔽件122而得到加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侧面接地梁354、364(在不同的梁组824中)的尾部832、842的偏移允许接地梁354、364相互嵌套,例如当接地梁354、364处于非偏折状态时。接地梁354、364交错以配合到触头模块160之间的有限空间中。图16还示出了不同梁组824的侧面接地梁354沿着同一行轴828对齐,而不同梁组824的侧面接地梁364与不同的行轴828对齐。插座信号触头162具有在横向方向上测量的横向宽度874,所述横向方向平行于行轴828。横向宽度874从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外侧边缘876向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反外侧边缘878测量。基底部分850、860各自的基底宽度854、864近似等于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横向宽度874。基底宽度854、864可以稍稍大于横向宽度874或稍稍窄于横向宽度874。基底宽度854、864对于覆盖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横向宽度874的大部分来说是足够宽的。图17是触头模块160之一的一部分的侧视图。一对插座信号触头162被示出,其中相应的梁组824围绕插座信号触头对162的四个侧面。插座信号触头162具有在侧向方向上测量的侧向宽度880,所述侧向方向与列轴826平行。侧向宽度880是从插座信号触头162之一的外侧边缘882到该对的另一插座信号触头162的相反边缘884测量的。基底部分830的基底宽度834近似等于侧向宽度880。基底宽度834可以稍微大于侧向宽度880或者稍微窄于侧向宽度880。基底宽度834对于覆盖两个插座信号触头162的大部分来说是足够宽的。插座信号触头162的配合部分420(如图6和7所示)具有纵向长度886,纵向长度是从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到插座信号触头162的末端测量的。纵向长度886是沿着插座信号触头162纵向测量得到的。侧面接地梁354具有梁长度888,梁长度是从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向末梢839测量得到的。基底部分830具有基底部分长度890,尾部832具有尾部长度892。可选择地,基底部分长度890可以是梁长度888的至少一半。侧面接地梁364具有与侧面接地梁354类似的尺寸。同列接地梁356、366具有从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到末梢859、869测量的梁长度894。基底部分850、860具有基底部分长度896,尾部852、862具有尾部长度898。可选择地,基底部分长度896可以是梁长度894的至少一半。图18示出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的一部分。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包括定位突出部900。在所示实施例中,定位突出部900从位于接地梁356内部的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的一部分延伸。定位突出部900被构造成定位在导电保持器310(如图5所示)内部。定位突出部900被用于将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定位在导电保持器310中。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包括分支突出部902,分支突出部902被构造成相对于导电插座310被弹性偏压(springbias)来保证第一接地屏蔽件350和导电保持器310之间形成电连接。分支突出部902可以是可偏折的。图19示出触头模块160的一部分,其中第一保持元件312(如图5所示)被移除,以示出所述框架组件320和接地屏蔽件350、352。第二接地屏蔽件352,与第一接地屏蔽件350类似,包括定位突出部900和分支突出部902。导电保持器310包括凹部,其接收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350、352的定位突出部900和分支突出部902。分支突出部902偏压在导电保持器310的表面上,以保证接地屏蔽件350、352和导电保持器310之间的电连接。分支突出部902被定位在导电保持器310的前端822附近以将接地屏蔽件350、352电连接到接近前端822的导电保持器310。这样,来自插头接地屏蔽件122(如图1所示)的接地电势被传递给接近接地梁356、366的导电保持器310。图20是触头模块160的横截面视图。第一和第二接地屏蔽件350、352的定位突出部900被显示为接收在导电保持器310中相应的定位槽904中。定位突出部900用于相对于导电保持器310,从而相对于框架组件320,定位接地屏蔽件350、35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