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602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它包括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左圆盘和右圆盘分别设置在笼体的两端,前主轴设置在左圆盘外侧,后主轴设置在右圆盘外侧,笼体内间隔设置多个支撑圈,衬套设置在后主轴的外侧,在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上设置多条平行于轴线的同步孔,多条同步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发明结构简单,不需另外增加零件,只在现有零件上打同步孔即可实现同步绞合功能;穿线操作方便,穿线距离短,线裸露在外,便于操作工人穿线。
【专利说明】 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框绞机,尤其涉及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框绞机需要用于同步绞合时,一般在中心的空心轴内加装同步管,有若干个无缝管均布在一无缝钢管外圆,然后钢管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于框绞机的空心轴内,需要同步的线通过很长的无缝管引出进入下一段绞笼。这种同步方法结构比较复杂,穿线困难、费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另外增加零件,只在现有零件上打同步孔即可实现同步绞合功能;穿线操作方便,穿线距离短,线裸露在外,便于操作工人穿线。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它包括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左圆盘和右圆盘分别设置在笼体的两端,前主轴设置在左圆盘外侧,后主轴设置在右圆盘外侧,笼体内间隔设置多个支撑圈,衬套设置在后主轴的外侧,在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上设置多条平行于轴线的同步孔,多条同步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5]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不需另外增加零件,只在现有零件上打同步孔即可实现同步绞合功能;穿线操作方便,穿线距离短,线裸露在外,便于操作工人穿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见图1-2,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它包括前主轴1、左圆盘2、支撑圈3、右圆盘4、后主轴5和衬套6,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左圆盘和右圆盘分别设置在笼体的两端,前主轴设置在左圆盘外侧,后主轴设置在右圆盘外侧,笼体内间隔设置多个支撑圈,衬套设置在后主轴的外侧,在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上设置多条平行于轴线的同步孔7,多条同步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9]从上段绞笼引出的需要同步的线,穿过主轴1,左圆盘2,支撑圈3,以及右圆盘4、后主轴5和衬套6上相应位置的同步孔7进入下段绞笼继续再次同步或进入预扭装置和分线板实现同步绞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框绞机同步孔装置,它包括前主轴(I)、左圆盘(2)、支撑圈(3)、右圆盘(4)、后主轴(5)和衬套(6),其特征在于: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在轴线方向上依次设置,左圆盘和右圆盘分别设置在笼体的两端,前主轴设置在左圆盘外侧,后主轴设置在右圆盘外侧,笼体内间隔设置多个支撑圈,衬套设置在后主轴的外侧,在前主轴、左圆盘、支撑圈、右圆盘、后主轴和衬套上设置多条平行于轴线的同步孔(7),多条同步孔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文档编号】H01B13/02GK104282396SQ20131027664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周尤刚, 刘森, 李汉森, 徐保均 申请人:宜昌市森德电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