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25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弹片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其包括卡紧段、弹性段、压紧段和下压段,卡紧段、弹性段、压紧段和下压段依次连接成一体。卡紧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连接段和第二接触段。卡紧段上设有弹片机构。本实用能够保证夹紧不同厚度的铝盖板;卡紧段的宽度较小,比长条的导电泡棉安装更灵活,能有效避开铝盖板边缘的绝缘护套;压紧弹片通过弹力与铝盖板表面紧密接触;压紧段的背部与外壳接触面积大,保证充分的接地及接地的有效性。
【专利说明】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弹片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用于室外的有线电视外壳和其它通信类外壳的各类铝合金压铸产品简称野外型外壳。野外型外壳包含放大器外壳、光接收机外壳、光站外壳、分支分配器外壳等。此类外壳采用双道防水设计,铝合金压铸成型,不锈钢网装置、屏蔽良好,内部壳体能装配相应PCB线路板、钣金支架及盖板等器件。
[0003]PCB线路板多数为模拟电路,对接地及屏蔽要求较高,为保证良好的接地,PCB线路板与壳体紧固的孔位较多;屏蔽性能的要求则是在PCB线路板上安装一块铝盖板进行屏蔽(铝盖板上丝印接线原理图,提供热插拨器件安装指示。铝盖板不仅起了安装及说明指示的美化作用,还起到了保护线路板安全接触及屏蔽作用)。
[0004]铝盖板屏蔽作用主要体现在铝本身良好的导电性、高反射性和耐氧化性上。为使铝盖板充分发挥屏蔽性能需要较高要求的接地,现安装结构要求如下:1、铝盖板与野外型外壳紧固点越多越好;2、铝盖板边缘使用导电泡棉与野外型外壳压紧,增加接地面积;3、铝盖板表面导电性良好,不做过多的不导电处理(为节省成本,表面丝印油墨与处理工艺均为非导电工艺)。
[0005]野外型外壳用于安装铝盖板的螺丝柱由压铸件厂家预先设计好,紧固时只能使用现有紧固孔位,无法新增紧固孔位。为保证铝盖板更多的接地,一般采用导电泡棉与外壳压紧接触。虽然导电泡棉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铝盖板接地面积解决了铝盖板的接地问题,但同时由于导电泡棉的安装结构与铝盖板丝印一侧不导电的现状(1、表面丝印油墨不导电;
2、避免热插拨器件在操作时不跟铝盖板发生短路,铝盖板表面涂了一层绝缘漆,同时对盖板丝印起保护与美化作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隐患。其缺陷与隐患为:1、导电泡棉一侧使用胶带粘附于铝盖板边缘,其胶带为不导电材料;2、铝盖板通过导电泡棉与外壳压紧接触时,导电泡棉受压变形,最终形变为U形,通过U形上下两侧导电泡棉与铝盖板表面接触,导电泡棉另一侧与外壳接触,以此形成良好的接地效果,在此过程中,若铝盖板与外壳间的缝隙过小,导电泡棉受压变形后其尺寸超过缝隙间隙,则盖板无法安装到紧固孔位水平面,铝盖板安装不到位,若缝隙过大时,则导电泡棉变形过小,无法形成U形接触到盖板表面及紧贴外壳;3、铝盖板正表面不导电,导电泡棉变形为U形后,也只是与铝盖板背面接触导电接地,为保证物料统一及安装方便,导电泡棉长度一致,在铝盖板边缘有绝缘护套器件时,导电泡棉变形易被绝缘护套器件阻挡,变形后的接触面无法与铝盖板表面充分接触。上述四点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接地效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提高铝盖板的接地效果,适应范围广,
安全可靠。
[0007]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包括卡紧段、弹性段、压紧段和下压段,其特征是:卡紧段、弹性段、压紧段和下压段依次连接成一体;所述卡紧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连接段和第二接触段,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为互相平行的矩形平面状,第一接触段、第二接触段与连接段连接处为弧形过渡连接,连接段的高度大于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之间的间距;卡紧段上设有弹片机构。
[0008]进一步的,卡紧段、弹性段、压紧段和下压段采用铍铜片材料制作。
[0009]进一步的,弹片机构包括在第一接触段上并排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脱卸槽,第二接触段上并排设有与第一脱卸槽数量相同的第一弹片槽,每个第一弹片槽内设有一个第一压紧弹片;第一压紧弹片的一端与第一弹片槽连接,另一端向第一脱卸槽翘起;第一脱卸槽宽度大于第一压紧弹片的宽度。
[0010]进一步的,弹片机构包括在第二接触段上并排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脱卸槽,第一接触段上并排设有与第二脱卸槽数量相同的第二弹片槽,每个第二弹片槽内设有一个第二压紧弹片;第二压紧弹片的一端与第二弹片槽连接,另一端向第二脱卸槽翘起;第二脱卸槽宽度大于第二压紧弹片的宽度。
[0011]进一步的,弹性段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成一体,第一弹性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卡紧段,第二弹性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压紧段。
[0012]进一步的,压紧段为矩形平面状。
[0013]进一步的,下压段为弯曲的弧形板。
[0014]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卡紧段能够保证夹紧不同厚度的铝盖板;卡紧段的宽度较小,比长条的导电泡棉安装更灵活,能有效避开铝盖板边缘的绝缘护套;在铝盖板边缘预留有矩形卡槽时,压紧弹片插入后其弹片卡在矩形卡槽内,通过矩形卡槽起限位作用,防止压紧弹片上下移动,同时也能防止弹片脱落,在铝盖板边缘未预留矩形卡槽时,压紧弹片插入后也能起到部分限位作用,压紧弹片通过弹力与铝盖板表面紧密接触;弹性段采用铍铜片材料制作,具有很高的弹性与强度,通过弹性段能保证铝盖板固定好后,压紧段与外壳的充分接触;能手动下压或上拉调节弹片位置,对铝盖板与外壳间隙大小比导电泡棉使用时的要求要小;压紧段的背部与外壳接触面积大,保证充分的接地及接地的有效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立体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侧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俯视图。[0022]附图标记说明:1-卡紧段、1.1-第一接触段、1.2-连接段、1.3-第二接触段、1.4-第一脱卸槽、1.5-第一压紧弹片、1.6-第一弹片槽、1.7-第二脱卸槽、1.8-第二压紧弹片、1.9-第二弹片槽、2-弹性段、2.1-第一弹性片、2.2-第二弹性片、3-压紧段、4-下压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4]如图1飞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用于卡紧连接铝盖板的卡紧段1、产生弹性夹紧力的弹性段2、背部压紧外壳的压紧段3和能够调节压紧力的下压段4,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铍铜片材料制作的卡紧段1、弹性段2、压紧段3和下压段4依次连接成一体,用于铝盖板和外壳良好的接地连接。
[0025]所述卡紧段I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1.1、连接段1.2和第二接触段1.3,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为互相平行的矩形平面状,第一接触段1.1、第二接触段1.3与连接段1.2连接处为弧形过渡连接。在使用中,铝盖板厚度存在误差,铝盖板在卡入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之间时,由于连接段1.2的高度大于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之间的间距,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能够保证夹紧不同厚度的铝盖板。卡紧段I的宽度较小,比长条的导电泡棉安装更灵活,能有效避开铝盖板边缘的绝缘护套。
[0026]卡紧段I上设有弹片机构,通过弹片机构能够进一步夹紧铝盖板。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弹片机构包括在第一接触段1.1上并排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脱卸槽1.4,第二接触段1.3上并排设有与第一脱卸槽1.4数量相同的第一弹片槽1.6,每个第一弹片槽1.6内设有一个第一压紧弹片1.5。所述第一压紧弹片1.5的一端与第一弹片槽1.6连接,另一端向第一脱卸槽1.4翘起。所述第一脱卸槽1.4宽度大于第一压紧弹片1.5的宽度。如图4所述的实施例二中,弹片机构包括在第二接触段1.3上并排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脱卸槽1.7,第一接触段1.1上并排设有与第二脱卸槽1.7数量相同的第二弹片槽1.9,每个第二弹片槽
1.9内设有一个第二压紧弹片1.8。所述第二压紧弹片1.8的一端与第二弹片槽1.9连接,另一端向第二脱卸槽1.7翘起。所述第二脱卸槽1.7宽度大于第二压紧弹片1.8的宽度。在铝盖板边缘预留有矩形卡槽时,压紧弹片插入后其弹片卡在矩形卡槽内,通过矩形卡槽起限位作用,防止压紧弹片上下移动,同时也能防止弹片脱落。在铝盖板边缘未预留矩形卡槽时,压紧弹片插入后也能起到部分限位作用,压紧弹片通过弹力与铝盖板表面紧密接触。
[0027]所述弹性段2包括第一弹性片2.1和第二弹性片2.2,第一弹性片2.1和第二弹性片2.2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成一体,第一弹性片2.1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卡紧段I,第二弹性片
2.2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压紧段3。弹性段2采用铍铜片材料制作,具有很高的弹性与强度,通过弹性段2能保证铝盖板固定好后,压紧段3与外壳的充分接触,能通过铝盖板安装时的下压力,自动调节压紧段3与外壳的接触面,也能手动下压或上拉调节弹片位置,对铝盖板与外壳间隙大小比导电泡棉使用时的要求要小。
[0028]所述压紧段3为矩形平面状,压紧段3的背部与外壳压紧连接,其接触面积大,保证充分接地及接地的有效性。
[0029]所述下压段4为弯曲的弧形板,在安装完成后,通过手动下压下压段4,能够对压紧段3于外壳接触面进行调整,增加下压段4与外壳接触面积,保证充分接地及接地的有效性。在使用过程中,卡紧段I的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之间会变形而不平行,通过下压段4能够纠正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之间的变形,从而使得第一接触段
1.1和第二接触段1.3之间平行,以便夹紧铝盖板。
[003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卡紧段能够保证夹紧不同厚度的铝盖板;卡紧段的宽度较小,比长条的导电泡棉安装更灵活,能有效避开铝盖板边缘的绝缘护套;在铝盖板边缘预留有矩形卡槽时,压紧弹片插入后其弹片卡在矩形卡槽内,通过矩形卡槽起限位作用,防止压紧弹片上下移动,同时也能防止弹片脱落,在铝盖板边缘未预留矩形卡槽时,压紧弹片插入后也能起到部分限位作用,压紧弹片通过弹力与铝盖板表面紧密接触;弹性段采用铍铜片材料制作,具有很高的弹性与强度,通过弹性段能保证铝盖板固定好后,压紧段与外壳的充分接触;能手动下压或上拉调节弹片位置,对铝盖板与外壳间隙大小比导电泡棉使用时的要求要小;压紧段的背部与外壳接触面积大,保证充分的接地及接地的有效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包括卡紧段(I)、弹性段(2)、压紧段(3)和下压段(4),其特征是:卡紧段(I)、弹性段(2)、压紧段(3)和下压段(4)依次连接成一体;所述卡紧段(I)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1.1)、连接段(1.2)和第二接触段(1.3),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为互相平行的矩形平面状,第一接触段(1.1 )、第二接触段(1.3)与连接段(1.2)连接处为弧形过渡连接,连接段(1.2)的高度大于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1.3)之间的间距;卡紧段(I)上设有弹片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卡紧段(I)、弹性段(2)、压紧段(3)和下压段(4)采用铍铜片材料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片机构包括在第一接触段(1.1)上并排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脱卸槽(1.4),第二接触段(1.3)上并排设有与第一脱卸槽(1.4)数量相同的第一弹片槽(1.6),每个第一弹片槽(1.6)内设有一个第一压紧弹片(1.5);第一压紧弹片(1.5)的一端与第一弹片槽(1.6)连接,另一端向第一脱卸槽(1.4)翘起;第一脱卸槽(1.4)宽度大于第一压紧弹片(1.5)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片机构包括在第二接触段(1.3)上并排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脱卸槽(1.7),第一接触段(1.1)上并排设有与第二脱卸槽(1.7)数量相同的第二弹片槽(1.9),每个第二弹片槽(1.9)内设有一个第二压紧弹片(1.8);第二压紧弹片(1.8)的一端与第二弹片槽(1.9)连接,另一端向第二脱卸槽(1.7)翘起;第二脱卸槽(1.7)宽度大于第二压紧弹片(1.8)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段(2)包括第一弹性片(2.1)和第二弹性片(2.2),第一弹性片(2.1)和第二弹性片(2.2)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成一体,第一弹性片(2.1)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卡紧段(1),第二弹性片(2.2)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压紧段(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紧段(3)为矩形平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压段(4)为弯曲的弧形板。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3707416SQ20142005185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杨国兴, 马金满, 刘擎君, 华云峰, 陈国新, 曹锦云, 万年飞, 缪爱华 申请人: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