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186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连接端子包括:基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一对延伸臂,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延伸;以及一个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延伸,所述保持部的直径是可变的,以机械固定并电连接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保持部上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槽。在保持部上安装可径向伸缩的套筒。由于保持部的直径是弹性可变的,从而可以插入不同直径的导体部分。保持部与导体部分的几乎整个外表面电接触,提高了连接端子传输大电流信号的能力。
【专利说明】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导线连接至其它接线端子上的连接端子、包括这种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为向电子设备提供电源,需要将电源导线连接至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子上。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将导线连接至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该连接端子200包括用于夹持线缆(未示出)的带保护层的部分的夹持部201、用于夹持线缆的导线部分的大致“F”形的电接触部202、以及用于连接至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204的连接部203。
[0003]对于这种连接端子200,“F”形的电接触部202通过夹持与导线电连接。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由金属片制成的电接触部202与导线的连接部分较狭窄,传输的功率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和包括这种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连接端子能够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电连接,并能够传输较大功率的电信号。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基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一对延伸臂,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延伸;以及一个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延伸,所述保持部的直径是可变的,以机械固定并电连接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
[0006]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保持部上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槽。
[0007]上述连接端子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持部上的可径向伸缩的套筒。
[0008]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基部的横截面具有大致的“ Π ”或者大致的长方形,并包括第一壁、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以及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第三壁,所述一对延伸臂在所述第一侧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延伸并相向折弯后在其间形成一个可供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插入的间隙。
[0009]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保持部由在所述第二侧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延伸并弯曲形成的两个半圆的凹陷结构组成。
[0010]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凹陷结构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
[0011]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每个所述延伸臂包括多个子延伸臂。
[0012]在上述连接端子中,在所述第三壁上设有弹片。
[0013]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一对延伸臂的自由端彼此远离地向外倾斜延伸。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以及壳体,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0015]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部分,所述基部和保持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中;以及第二安装部分,所述延伸臂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分中。
[0016]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包括多对立壁,所述一对第一延伸臂分别抵靠在相应的一对立壁上,所述一对延伸臂的自由端彼此远离地向外倾斜延伸,使得所述一对延伸臂可弹性地夹持一个接线端子。
[0017]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内部设有台阶部,所述基部的一部分抵靠在所述台阶部上,以阻止所述连接端子在插入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上移动。
[0018]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在所述第三壁上设有弹片,所述第一安装部分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部分地容纳所述弹片的凹陷部,以阻止所述连接端子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0019]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在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凹陷部连通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0020]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壳体上形成向外突出的安装部,所述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支撑架上。
[0021 ]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导向键。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由于用于连接导线的导体部分的保持部的直径是弹性可变的,从而可以插入不同直径的导体部分。由于保持部与导体部分的几乎整个外表面电接触,提高了连接端子传输大电流信号的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24]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连接端子与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了套筒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其中套筒已移除;
[0027]图4是示出筒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沿A向的剖视图;
[0030]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一利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31]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0033]如图2-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连接端子100,用于将导线20连接至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400,以通过导线20向电子设备提供例如电源信号之类的大电流信号。该连接端子100包括由例如铜之类的单个金属片制成的基部1、一对延伸臂2和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3。基部I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一对延伸臂2从基部I的第一侧延伸,用于夹持其它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400(参见图7和8)。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3从基部I的第二侧延伸,保持部3的直径是可变的,以机械固定并电连接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20 (参见图7和8)。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保持部3上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槽31,这样,通过狭槽31的伸缩和展开而改变圆筒形的保持部3的直径,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导线20。
[0035]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还包括安装在保持部3上的可径向伸缩的套筒4。套筒4例如由橡胶材料制成。在将导线20连接至保持部3时,首先将导线的外部保护层剥离,露出导线20中的导体部分;将套筒4套在导线20上;将导线20的导体部分插入保持部3 ;之后,将可伸缩的套筒4套在保持部3上,从而压紧保持部3,使导线20的导体部分被紧固在保持部3中,并且导体部分与保持部3电连接。保持部3由在基座I的第二侧12从第一壁和第二壁延伸并弯曲形成的两个半圆的凹陷结构组成。两个半圆的凹陷结构的对接部位形成狭槽31。进一步地,凹陷结构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32,以增加保持部3的内壁与导体部分之间的摩擦力。
[00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由金属片弯曲形成的基部I的横截面具有大致的“Π”或者大致的长方形,并包括第一壁13、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以及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第三壁14,所述一对延伸臂2在基部I的第一侧11从第一壁和第二壁延伸并相向折弯后在其间形成一个可供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插入的间隙21。每个延伸臂2包括多个子延伸臂22,以增加延伸臂2的柔性。如图3所示,在第三壁14的前端设有台阶部142。
[0037]另外,在第三壁14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弹片141。一对延伸臂2的自由端23彼此远离地向外倾斜延伸。
[0038]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将导线20连接至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400的电连接器300,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100 ;以及由例如塑胶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5,连接端子100安装在壳体5中。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300中,如图5所示,壳体5包括:第一安装部分和第二安装部分,基部I和保持部3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分中,每对延伸臂2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分中。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部分包括多对立壁51,每对立壁之间彼此隔离,一对第一延伸臂2分别抵靠在相应的一对立壁51上,一对延伸臂2的自由端23彼此远离地向外倾斜延伸,使得一对延伸臂2可弹性地夹持一个接线端子400。可以理解,每对立壁51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弹性地偏置每个延伸臂2的自由端23,使得具有平面结构的接线端子400可以插入到一对延伸臂2之间的间隙21中,并且对接线端子400进行弹性压缩,以保持延伸臂2与接线端子400的可靠电连接。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部分内部设有台阶部52,当连接端子100安装在壳体5中时,基部I的一部分(即第三壁14的前端的台阶部142)抵靠在台阶部52上,以阻止连接端子100在插入壳体5的插入方向(图6中从右至左的方向)上移动。另外,在第三壁14上设有弹片141,第一安装部分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部分地容纳弹片141的凹陷部56,以阻止连接端子100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这样,通过连接端子100的台阶部142与壳体5的台阶部52的配合、以及弹片141与凹陷部56的配合,可以将连接端子100保持在壳体5中。
[0040]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53,每个通孔53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图6中的上下方向)上从凹陷部53连通到壳体5的外部。如果需要将连接端子100移出壳体5,可以利用例如细螺丝刀之类的工具插入到通孔53中,并按压弹片141,使得弹片141脱离凹陷部56,从而可以将连接端子100从图6所示的右侧拔出壳体5。
[00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和8所示,壳体5上形成向外突出的安装部54,电连接器300通过安装部54安装到支撑架500上。例如,在安装部54上形成螺纹孔541,可以通过将螺钉501从例如支撑板之类的支撑架500的一侧旋入位于支撑架500的另一侧的安装部54的螺纹孔541中,从而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安装在支撑架500 上。
[0042]另外,在壳体5上形成导向键55,相应地,在支撑架500上设有导向槽,在安装电连接器300时,需要将导向键55对齐导向槽,否则,电连接器将不能插入到支撑架,从而起到防止误插入的作用。
[0043]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可以传输大电流的电信号,比如用于传输较大功率的电流信号、或者其它类型的驱动信号。在电连接器上可以设有两对延伸臂,分别作为电信号的正极连接端子和负极连接端子,以向电子设备提供电源信号。在电连接器上可以设有一对延伸臂,以传输一种电流信号。进一步地,电连接器上也可以安装多对延伸臂,以传输多个不同的电信号。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由于用于连接导线的导体部分的保持部的直径是弹性可变的,从而可以插入不同直径的导体部分。由于保持部与导体部分的几乎整个外表面电接触,提高了连接端子传输大电流信号的能力。另外,利用可弹性伸缩的筒体,可以将导体部分牢固地保持在保持部中,确保保持部与导体部分的可靠电连接。
[004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连接端子和电连接豁。
[0046]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一对延伸臂,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延伸;以及 一个大致圆筒形的保持部,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延伸,所述保持部的直径是可变的,以机械固定并电连接具有不同直径的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上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狭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持部上的可径向伸缩的套筒。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横截面具有大致的“π”或者大致的长方形,并包括第一壁、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以及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第三壁,所述一对延伸臂在所述第一侧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延伸并相向折弯后在其间形成一个可供电子设备的接线端子插入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由在所述第二侧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延伸并弯曲形成的两个半圆的凹陷结构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延伸臂包括多个子延伸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壁上设有弹片。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延伸臂的自由端彼此远离地向外倾斜延伸。
1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以及 壳体,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安装部分,所述基部和保持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中;以及 第二安装部分,所述延伸臂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分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包括多对立壁,所述一对第一延伸臂分别抵靠在相应的一对立壁上,所述一对延伸臂的自由端彼此远离地向外倾斜延伸,使得所述一对延伸臂可弹性地夹持一个接线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内部设有台阶部,所述基部的一部分抵靠在所述台阶部上,以阻止所述连接端子在插入所述壳体的插入方向上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壁上设有弹片,所述第一安装部分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部分地容纳所述弹片的凹陷部,以阻止所述连接端子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在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凹陷部连通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向外突出的安装部,所述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支撑架上。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导向键。
【文档编号】H01R4/48GK203942061SQ201420355846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赵玉强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