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21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是一种为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和燃油混合物提供点火能量的执行部件。它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特殊脉冲升压器,它将8-16V的低电压按设定频率通断使之次级产生20-40KV的电压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点火线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内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外芯、控制电路以及壳体,所述的内芯呈柱形,所述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绕设于内芯外围,所述的壳体包括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高压连接端、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高压连接端,所述的第一高压连接端、第二高压连接端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的次级线圈的次级骨架,所述的次级线圈缠绕于所述的次级骨架上,所述的次级线圈包括与所述的第一高压端相连接的第一高压线圈、与所述的第二高压端相连接的第二高压线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次级骨架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的本体中部的凸缘,所述的凸缘将本体表面划分为位于一侧的第一缠绕区、位于另一侧的第二缠绕区,所述的第一高压线圈设置于所述的第一缠绕区内,所述的第二高压线圈设置于所述的第二缠绕区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本体中部设置有一对凸缘,一对凸缘之间形成第三缠绕区,所述的第一高压线圈和第二高压线圈在所述的第三缠绕区内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次级骨架外部套设有外芯,所述的外芯外部平行设置有导电单元,所述的外芯上设置有开孔,耦合器穿过该开孔与第三缠绕区内的线圈电连接,所述的导电单元的一端与耦合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壳体包括本体和底盖,所述的底盖上一体形成有与电源和控制信号相连接的连接器,所述的壳体的内壁上沿轴向形成有用于收容导电单元的通道。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能使温度与耐压成正比,消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点火线圈的立体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内芯1、初级线圈2、次级线圈3、外芯4、控制电路5以及壳体6,壳体6包括本体63和底盖64,底盖64上一体形成有与电源和控制信号相连接的连接器65。

内芯1呈柱形,初级线圈2和次级线圈3绕设于内芯1外围,壳体6包括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高压连接端61、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高压连接端62,第一高压连接端61、第二高压连接端62相互垂直设置。

次级线圈3安装在次级骨架7上,次级线圈3包括与第一高压端61相连接的第一高压线圈31、与第二高压端62相连接的第二高压线圈32。次级骨架7包括本体71、设置于本体71中部的凸缘72,凸缘72将本体表面划分为位于一侧的第一缠绕区73、位于另一侧的第二缠绕区74,第一高压线圈31设置于第一缠绕区73内,第二高压线圈32设置于第二缠绕区74内。

参见附图1所示,本体71中部设置有一对凸缘72,一对凸缘72之间形成第三缠绕区75,第一高压线圈31和第二高压线圈32在第三缠绕区75内连接在一起。

次级骨架7外部套设有外芯4,外芯4外部平行设置有导电单元8,外芯4上设置有开孔41,耦合器9穿过该开孔41与第三缠绕区75内的线圈电连接,导电单元8的一端与耦合器9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5相连接,壳体6的内壁上沿轴向形成有用于收容导电单元8的通道66。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