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电池极片收集和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4560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片电池极片收集和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电池极片收集和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是由正负极片交替叠置而成的,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对叠片电池制备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裁切后的极片多采用机械手收集到储料盒内,例如中国专利CN102306744A所公开的极片自动成型机,通过机械手抓取切割好的极片放入收料盒中。但此种结构收集极片的效率较低,且无法保证极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电池极片收集和转移装置,该装置可以连续收集并归整切割好的极片,同时将归整好的极片自动转移到下一工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输送机构、与输送机构相连的收集盒以及用于将收集盒整体转运至下一制备工序的转移导轨,所述的收集盒由底板及围设在底板四周的侧板组成,所述的侧板由调整机构调整其位置,使位于收集盒内的极片摆放整齐,所述的底板由升降机构控制其升降。

所述的收集盒整体为方形敞口状的盒体,包括底板及围设在底板四周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所述的前侧板及右侧板为固定板面,所述的左侧板及后侧板为移动板面,所述的左侧板及后侧板分别由侧边调整机构及尾部调整机构调整其位置。

所述的侧边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左侧板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左侧板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左侧板实现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或旋转运动。

所述的尾部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后侧板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后侧板相连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后侧板实现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或旋转运动。

所述的底板上设有用于测量收集盒底部到顶部间距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的升降机构驱动底板实现竖直方向的直线位移。

所述收集盒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的外板面上均设有用于定位收集盒位置的定位机构。

所述的转移导轨包括横向输送导辊和纵向输送导辊,所述的横向输送导辊与纵向输送导辊均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输送机构与防跑偏机构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的极片在进入收集盒前由防跑偏机构将极片调整到设计姿态,再由输送机构输送到收集盒中,收集盒根据盒内极片的位置来调整侧壁及底板的位置,使收集盒内的集片能够整齐地收集叠放,转移导轨可以将收集盒整体自动移至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收集盒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的一种叠片电池极片收集和转移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与输送机构1相连的收集盒2以及用于将收集盒2整体转运至下一制备工序的转移导轨3,收集盒2由底板21及围设在底板21四周的侧板组成,侧板由调整机构调整其位置,使位于收集盒2内的极片10摆放整齐,底板21由升降机构4控制其升降。也就是收集盒2用于归整极片10,收集盒2的侧板可以根据极片10在收集盒2内的位置进行微调移动,使极片10能够被连续整齐的收集在收料盒2中,升降机构4可以控制底板21上下移动,转移导轨3可以根据工艺步骤将收集盒2整体转称到相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收集盒2整体为方形敞口状的盒体,包括底板21及围设在底板四周的前侧板22、后侧板23、左侧板24及右侧板25,前侧板22及右侧板25为固定板面,左侧板24及后侧板23为移动板面,左侧板24及后侧板23分别由侧边调整机构5及尾部调整机构6调整其位置。即侧边调整机构5与尾部调整机构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调整极片的位置,使极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

进一步的,侧边调整机构5包括设置在左侧板24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51以及与左侧板24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52,第一压力传感器51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52相连,第一驱动电机52驱动左侧板24实现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或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尾部调整机构6包括设置在后侧板23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61以及与后侧板23相连的第二驱动电机62,第二压力传感器61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62相连,第二驱动电机62驱动后侧板23实现水平方向的直线位移或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底板21上设有用于测量收集盒2底部到顶部间距的距离传感器41,距离传感器41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升降机构4相连,升降机构4驱动底板21实现竖直方向的直线位移。升降机构4根据安装在底板上的位移传感器来调整收集盒底部与收集盒顶部的距离,防止极片在进入收集盒后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收集盒2的前侧板22、后侧板23、左侧板24及右侧板25的外板面上均设有用于定位收集盒2位置的定位机构9。

进一步的,转移导轨3包括横向输送导辊31和纵向输送导辊32,横向输送导辊31与纵向输送导辊32均与控制器7相连。

进一步的,输送机构1与防跑偏机构8相连。也就是极片10先由防跑偏机构8调整好位置后,再经过输送机构1输送至收集盒2内。输送机构1由上下方向设置的一对导辊组成,导辊之间的压力可以消除极片切割遗留下的毛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在收集时,极片10先经过防跑偏机构8纠正其位置,再通过输送机构1进入收集盒2,进入收集盒2内的极片10先由第一压力传感器5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1判断其规格,如若进入收集盒2内的极片10不是所要求收集的极片规格,则升降机构4将收集盒2的底板抬升直至极片10位置平面高于收集盒2顶部位置,再利用侧边调整机构5将不符合的极片10剔除;如若进入收集盒2内的极片10是所要求收集的极片规格,则第一压力传感器5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61再根据极片10的位置来调整左侧板24和后侧板23的位置,以使极片10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本发明中的侧边调整机构5和尾部调整机构6 的移动位移和移动频率均受极片输送速率的控制,即每进入一片极片10,侧边调整机构5和尾部调整机构6调整一次,以此保证每一片极片10都能整齐地叠放在上一极片上。收集完成后,收集盒再通过横向输送导辊31和纵向输送导辊32输送到设定位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