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6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

一芯体,所述芯体具有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中柱,所述中柱位于所述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绕线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与所述中柱之间,所述中柱具有非圆形且非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垂直于所述中柱的轴向,所述截面具有两个相对的弧形侧边,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中柱由第一磁性材料一体成形,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包含金属粉末以及结合剂的混合物,所述金属粉末于所述芯体中的含量大于90wt%,所述结合剂是可耐受400℃至700℃的高温的无机结合剂;

导线,缠绕于所述中柱上且位于所述绕线空间中;以及

第二磁性材料,填充于所述绕线空间中且包覆所述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结合剂为玻璃结合剂,且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介于10微米至12微米之间。

3.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

一芯体,所述芯体具有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中柱,所述中柱位于所述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绕线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与所述中柱之间,所述中柱具有非圆形且非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垂直于所述中柱的轴向,所述截面具有两个相对的弧形侧边,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中柱由第一磁性材料一体成形,所述第一板片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二板片的底表面的比值介于95%至98%之间且所述第二板片的至少一角落在从所述第一板片朝所述第二板片的视角方向上自所述第一板片外露,所述芯体的导磁率介于25至50之间;

导线,缠绕于所述中柱上且位于所述绕线空间中;以及

第二磁性材料,填充于所述绕线空间中且包覆所述导线,所述第二磁性材料的导磁率介于6至2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的饱和电流至少为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的86%,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为1.5A。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的饱和电流至少为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的80%,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为2A。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的饱和电流至少为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的69%,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为3A。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件式芯体的导磁率介于30至35之间,所述磁性材料的导磁率介于9至12之间,所述电感器的饱和电流至少为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的87%,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为1.5A。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件式芯体的导磁率介于25至30之间,所述磁性材料的导磁率介于9至12之间,所述电感器的饱和电流至少为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的81%,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为2A。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件式芯体的导磁率介于30至35之间,所述磁性材料的导磁率介于12至21之间,所述电感器的饱和电流至少为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的70%,所述电感器的最大输入电流为3A。

10.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

一芯体,所述芯体具有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中柱,所述中柱位于所述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二板片之间,绕线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与所述中柱之间,所述中柱具有非圆形且非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垂直于所述中柱的轴向,所述截面具有两个相对的弧形侧边,所述第一板片、第二板片以及中柱由第一磁性材料一体成形,所述第一板片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二板片的底表面的比值介于95%至98%之间且所述第二板片的至少一角落在从所述第一板片朝所述第二板片的视角方向上自所述第一板片外露,所述芯体的导磁率介于25至35之间;

导线,缠绕于所述中柱上且位于所述绕线空间中;以及

第二磁性材料,填充于所述绕线空间中且包覆所述导线,所述第二磁性材料的导磁率介于9至21之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