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8855发布日期:2018-12-25 20:3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卡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电子卡对接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SIM 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Card,用户识别卡)、SD 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存储记忆卡)等电子卡已经得到普遍的使用。电子卡(例如SIM 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是通过电子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电子卡上的导电片接触,以实现读取或储存信息。

电子卡一般是通过放置在卡托上并插入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空的卡托(即卡托内无电子卡)插入到具有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如新出厂的手机设备)。由于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向上突出,如果卡托倾斜插入收容空间,将倾斜插入的卡托取出时,卡托内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区边缘会勾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抑或在快拔出时,卡托留在收容空间内的剩余部分在收容空间内的活动空间变大,卡托内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区边缘也有可能勾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以上情况都较容易造成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部导电端子对接部的变形,严重的造成电子卡连接器失效。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对接部以及与所述对接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对接部包括主体部以及形成于所述主体部顶点处的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具有用以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入端,其中,至少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分别设置有导引臂;每条所述导引臂与相应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在第一位置相连,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对接部上远离所述插入端的一侧边并靠近所述接触部,每条所述导引臂由相应所述第一位置朝向远离所述插入端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每条所述导引臂远离所述插入端的延伸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所述导引臂低于所述接触部。

进一步,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的导引臂延伸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导引臂具有与所述对接部相连的根部以及远离所述根部的头部,所述导引臂的头部在不高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导引臂在所述头部向上弯折翘起。

进一步,所述头部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有平滑部。

进一步,所述根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头部的宽度尺寸。

进一步,所述导引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侧边高于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侧边,所述导引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侧边在所述头部位置处设置有倒角结构。

进一步,所述导引臂头部向上弯折翘起形成折痕线,由所述导引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沿所述折痕线引向所述导引臂内部的方向与所述导引臂延伸的逆方向所成夹角小于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子卡连接器靠近插入端的两个导电端子分别设置有导引臂,卡托倾斜从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取出时,卡托用于放置电子卡的容纳区边缘会顺着导引臂移动,然后脱离导电端子对接部,从而防止卡托勾到导电端子对接部,避免取出卡托时拉跨导电端子对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及导电端子一种立体视图;

图2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

图3为卡托倾斜插入电子卡连接器中的立体视图;

图4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一的右视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8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立体视图;

图11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中e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5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三的立体视图。

图16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端子另一种立体视图;

图中,

1为导电端子;

10为导引臂,11为对接部的主体部,12为固定部,13为焊接部;

100为折痕线,101为导引边,102为倒角结构,103为平滑部,104为导引臂延伸的方向所在直线,105为根部,106为头部,107为第一位置,108为导引辅边,110为接触部,111为翻边,1110为切口结构,112为弹性臂,1120为镂空区域;

2为绝缘本体,20为绝缘本体上表面;

3为其它端子;

4为卡托;

5为插入端;

a、b、c、d、e均为待放大区域;

X为卡托插入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方式。

参考图2、图10、图15,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2,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用以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入端5。其中,在本发明公开的多个具体实施例中,靠近插入端5的两个导电端子1分别设置有导引臂10,在其它一些未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有不止两个导电端子设置有导引臂10。

如图1及图16所示,其为本发明具有导引臂10的导电端子1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对接部、与对接部连接的固定部12以及由固定部12引出的焊接部13。

参考图1、图2及图16所示,导电端子1的对接部包括主体部11以及形成于主体部11顶点处的接触部110。导电端子1还包括导引臂10,导引臂10与对接部在第一位置107处相连,第一位置107位于对接部上远离插入端5的一侧边并靠近接触部110,导引臂10由第一位置107朝向远离插入端5的方向延伸。参考图5、图14,导引臂10远离插入端5的延伸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所述导引臂低于所述接触部。

如图所示,靠近插入端5的两个导电端子1的导引臂10延伸方向相反,即两条导引臂10分别朝远离绝缘本体的方向延伸,基于此,无论空的卡托相对电子卡连接器如何倾斜,导引臂10都能对卡托内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区边缘形成有效的支撑。

本发明中较为容易理解,固定部12用作导电端子固定的区域,参考图2,本发明中导电端子1通过固定部12固定在绝缘本体2上;焊接部13用作与其它机构连接的区域,在本发明中将焊接部13焊接在电路板上,以实现电性导通。固定部12与焊接部13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其可以采用领域内较为常见的基本结构,亦可以在常规结构上作一定合理的变形设计,在此不作过多陈述。

参考图5,导引臂10具有与对接部相连的根部105以及远离根部105的头部10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引臂10的头部106在不高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0。由于导引臂10远离插入端5的延伸方向向下倾斜,导引臂10具有合适的长度即可实现头部106的水平高度不高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0的水平高度。

本实施例中,导引臂10具有两相对的侧边,如图5及图14所示,两相对侧边分别为导引边101及导引辅边108,其中导引边101即为导引臂10远离固定部12的一侧边。由于导电端子1的对接部向上翘起,在水平高度上,导引臂10上远离绝缘本体2的侧边101整体高于靠近绝缘本体2的侧边108,故将远离绝缘本体2的侧边101作为导引边,在取出倾斜插入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的卡托4时,具有较高位置的导引边101对卡托4形成直接支撑。

在其它的一些设计中,若导引臂10靠近绝缘本体2的侧边整体高于远离绝缘本体2的侧边,亦可选择将靠近绝缘本体2的侧边作为导引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引臂10靠近绝缘本体2的侧边与远离绝缘本体2的侧边水平高度相同,此时导引臂10的上表面能够对卡托4形成直接支撑,此时不存在导引边。

考虑到导电端子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顶点的接触部110在水平高度上应当具有最高位置(参考图中方位),所以在具有导引边101的设计中,导引边101远离接触部110的一端在水平高度上不应高于接触部110的水平高度。结合设计的可靠性要求,本实施例中在导引臂10的设计过程中具体要求:导引边101远离接触部110的一端在水平高度上不高于绝缘本体2上表面20的高度。

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一般固定在电路板上,在实施例一中,为了防止导引臂10的头部划伤电路板,导电端子1的导引臂10在头部105位置向上弯折翘起,参考图6、图7所示,弯折翘起后的头部具有折痕线100。

虽然头部弯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导引臂10对电路板的刮蹭,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还在导引臂10的头部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有平滑部103,参考图7所示,最低位置即为导引臂10上导引边101的相对边(即导引辅边108)与折痕线100相交的位置。此时,即使导引臂10与电路板之间有直接接触,亦不会对电路板造成损伤。

在本发明中,平滑部103可以是弧形倒角或弧面结构,也可以是连续折线弯折形成的倒角。

为了较好的分散导引臂10上的应力,根部105的宽度尺寸大于头部106的宽度尺寸。参考图5,即根部105的宽度尺寸为w1,头部106的宽度尺寸为w2,在本实施例中w1>w2。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导引臂10从根部105到头部106的宽度逐渐变窄,如此设计可以较好的分散导引臂10头部106抵触到电路板时产生的应力。

为了保证导电端子1的头部不高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避免与卡托4刮蹭,导引边101在头部106位置处设置有倒角结构102,倒角结构102设置在头部的最高位置。在一些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引臂10的头部106两侧边均设置为倒角结构或直接将导引臂10的头部整体设置为弧形结构。

考虑到导电端子与电路板的位置关系(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文献),本发明中由导引边101(即导引臂10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边)沿折痕线100引向导引臂10内部的方向与导引臂10延伸方向的逆方向所成夹角为锐角,参考图9,即折痕线100与导引臂延伸方向所在直线104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

作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优选方案,夹角α小于45°,具体可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即参考图11、图12所示,其夹角α相对图9中的夹角α具有更小的值。理论上,夹角α存在一特定值,此时,装配在电路板上导电端子1的折痕线100平行于电路板上表面,此时夹角α为最优值。

以上α角度小于45°的设计,可以保证折痕线更加平稳,在导引臂10具有足够宽度的情况下,保证导引边101一端始终低于绝缘本体2上表面20;此外,能够保证导引臂10在电路板上滑动平稳,减少导引臂10被下压抵触至电路板后的扭转变形量。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参考图13、图14,其中,图13为电子卡连接器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14为图13中e部分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导引边101远离接触部110的一端在水平高度上低于绝缘本体20上表面的水平高度,两者之间具有高度差h。

本发明中导电端子1的对接部上设置有应力分散结构,应力分散结构可以较好的分散导电端子对接部所受应力,本发明中具体公开了应力分散结构的两种方式。

参考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结合图1、图7及图10所示,本发明的导电端子1的对接部的主体部11两侧具有翻遍111,翻遍111上设置有切口结构1110,切口结构1110即构成应力分散结构。如图所示,主体部11上的每条翻边111在切口结构1110的位置处错开形成一定让位空间。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允许每条翻边111在切口结构1110的位置处为连续的外形(不存在让位空间)。在具有翻边111的导电端子1上,导引臂10与翻边111相连。

参考实施例三,即如图15、图16所示,其展示的为本发明中导电端子1的另一种结构,导电端子1的主体部11由相交于接触部110的两个弹性臂112形成,两弹性臂112之间形成有镂空区域1120,弹性臂112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及回复能力,其直接构成本发明的应力分散结构。

在具有弹性臂112的导电端子1中,导引臂10直接与构成对接部的弹性臂112相连。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应力分散结构亦可以采用其它一些方式,具体以能够实现导电端子1的应力分散为原则。

参考图3,其为卡托4倾斜插入电子卡连接器中的立体视图,本实施例中,电子卡连接器靠近插入端5位置处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1,导电端子1的导引臂10与对接部远离插入端的一侧边相连。其中,X方向为卡托4的插入方向,本发明中电子卡插入与卡托4的插入方向一致,电子卡插入的插入端5即为卡托4插入的插入端。如图所示,卡托4错误的倾斜插入到电子卡连接器中,其电子卡容纳区的边缘抵接导电端子1对接部11,拔出卡托时,由于导引臂10的作用,卡托4可顺利的从导引臂10上导出而不会勾住对接部11,从有效的避免取出卡托时对导电端子造成损伤。

此外,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电子卡连接器还可以具有其它结构的端子,参考以上实施例的附图,在绝缘本体2上还设置有其它端子3,其它端子3不具备导引臂10,其它端子3与本发明中具有导引臂10的导电端子1共同构成电子卡连接器的电性连接部件。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