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0700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体是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



背景技术:

传统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冲壳方式如图1所示,图中两凹槽两端a、b、c、d点相平,bc间距离约为1.5mm,冲壳后bc之间铝塑膜厚度减小30-40%,此种方式由于铝塑膜冲壳较深,容易破损,进而导致漏液、鼓气、外观不良等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呈弧形,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一端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一水平的过渡边连接,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的高度大于过渡边的高度,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相向转动形成具有内腔的柱状结构,作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外部罩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边的长度大于1.5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延边与过渡边的高度差为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使电芯的铝塑膜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在实现较好配合的情况下,避免凹槽因冲壳深度过大而破损,进而降低电芯内部腐蚀,鼓气、漏液等风险,保证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及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一延边、4-第二延边、5-过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塑膜,包括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均呈弧形,且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的一端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延边3和第二延边4,第一延边3和第二延边4在一条水平线上,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通过一水平的过渡边5连接,第一延边3和第二延边4的高度大于过渡边5的高度,第一延边3和第二延边4相向转动形成具有内腔的柱状结构,作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外部罩壳,可以使得铝塑膜的第一凹槽1与第二凹槽2在实现较好配合的情况下,避免第一凹槽1和第二凹槽2因冲壳深度过大而破损,出现电芯内部腐蚀、鼓气、漏液等风险,保证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及外观;所述过渡边5的长度大于1.5mm,第一延边3与过渡边5的高度差为0-2mm,这种方式使得过渡边5处的铝塑膜厚度约减小15-25%,不仅可达到良好密封效果,更是减小了铝塑膜破损的风险,此种冲壳方式对应的圆柱电池的直径为2-26mm,冲壳内深为2-20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以采用外壳厚度为113um的聚合物10450电池为例,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本技术方案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按照顺序命名为a、b、c、d四点,现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冲壳参数如图1所示,a、b、c、d点相平,bc间距离为1.5mm,成型后bc处厚度75um,a b之间距离为9.2mm,壳深4.2mm,封装后图片如图3所示,左侧配合较好,右侧有一弯折后的小凸起,共生产10000只,将电池在45℃相对湿度90%环境下存放24小时,发现其中在b或c处出现冲破、开裂的电池有12只,不良率0.12%;

本技术方案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冲壳参数如图2所示,a、d与b、c不在同一平面,高度差为0.5mm,bc之间的距离为2.5mm,成型后bc处厚度约90um,壳深3.7mm,封装后图片如图4所示,左侧配合较好,右侧即bc段铝塑膜刚好被电芯撑起,共生产10000只,将电池在45℃相对湿度90%环境下存放24小时,未发现其中在b或c处出现冲破、开裂的电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