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20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由于其低碳环保性能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电动汽车内部通常搭载多个电池箱,每个电池箱内又包括数量众多的串并联的单个电池以组成高压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装入电池箱后需要推紧固定,现有方式是在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一侧放入一推板,并在推板远离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一固定板,固定板开设有螺孔,从螺孔远离推板的一侧通过扳手拧入螺丝,由螺丝顶动推板以此推板抵压于电池模组上,使得电池模组被夹紧于推板和电池箱的侧壁之间。然面,现有方式中,一方面由于螺丝顶于推板上,通常螺丝垂直于推板上,转动扳手时,扳手容易碰到电池箱的侧壁或底壁,如此,需要不断松开扳手并调整与螺丝的角度,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另一方面,螺丝通常为细圆柱状,强度小,电池模组重量大约在几十或上百公斤,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箱将产生晃动,螺丝仅靠几颗螺牙直接顶住推板,时间一长,螺牙可能磨损或者螺丝直接断裂,造成电池模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能稳定固定电池模组且操作方便的电池模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推板及固定组件;所述箱体包括底壁及围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推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底壁分成位于所述推板两侧的电池模组放置区及固定组件放置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支撑框、一第一凸轮及至少一个螺丝;所述支撑框包括一对侧板、一个顶板及一个底板;所述侧板、顶板及底板共同围成一收容孔;所述侧板开设有一个第一凸轮轴孔,所述顶板开设有至少一个螺孔;所述支撑框固定安装于固定组件放置区内,所述第一凸轮设置于所述收容孔内且通过第一凸轮轴能够转动的安装至第一凸轮轴孔,所述至少一个螺丝与所述至少一个螺孔配合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推板相抵靠。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包括一对平行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一对平行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垂直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平行相对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还开设有一对定位销孔,所述第一凸轮开设有一个与定位销孔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从所述侧板穿过所述定位销孔及定位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螺丝;所述顶板开设有两个螺孔,每个螺丝与对应一个螺孔配合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凸轮及一对连接杆;所述侧板还开设有第二凸轮轴孔;所述第二凸轮设置于所述收容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轮通过第二凸轮轴能够转动的安装至第二凸轮轴孔;所述第一凸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凸轮设置第二连接轴;每个连接杆设置于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的一侧,并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板设置有与固定组件对应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固定组件放置区,所述第一凸轮及所述第二凸轮抵靠于所述突起部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突起部的数量对应固定组件数量也为三个。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通过底板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凸轮机构的固定模组方式可以使操作更方便快捷,同时可承受更大重量的电池模组重量,安全性更可靠;另外,由于至少一个螺丝远离所述底壁且施力于第一凸轮,可以便于螺丝套筒转动所述至少一个螺丝,不需要不断调整角度,锁附速度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的电池模组固定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固定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模组固定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固定装置100,包括箱体10、推板20及固定组件30。

所述箱体10由金属制成,其包括底壁101及围绕所述底壁101的侧壁10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10为长方体状,所述底壁101为矩形,所述侧壁102包括一对平行的第一侧壁1021、第二侧壁1022以及一对平行的第三侧壁1023、第四侧壁1024。所述第一侧壁1021、第二侧壁1022与第三侧壁1023、第四侧壁1024垂直连接。

所述推板20为矩形平板状。所述推板20开设有多个散热通孔21。所述推板2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并将所述底壁101分成位于所述推板20两侧的电池模组放置区1011及固定组件放置区1012。具体的,所述推板20与所述第一侧壁1021间隔平行相对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第三侧壁1023及第四侧壁1024。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区1011用于放置电池模组(图未示),使电池模组位于所述推板20与所述侧壁102之间,具体到本实施方式,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推板20与所述第一侧壁1011之间。

所述固定组件3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如图1所述,固定组件30的数量为三个,且间隔均匀的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放置区1012。

如图2及3所示,每个固定组件30包括一支撑框31、一个第一凸轮32及至少一个螺丝33。所述支撑框31包括一对侧板311、一个顶板312及一个底板313。所述侧板311、顶板312及底板313共同围成一收容孔314。所述侧板开设有一个第一凸轮轴孔3111。所述顶板312开设有至少一个螺孔3121。所述支撑框31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0的固定组件放置区1012内,所述底板313与所述底壁101接触,所述顶板312远离所述底壁101。所述第一凸轮32设置于所述收容孔314内且所述第一凸轮32通过第一凸轮轴321安装至第一凸轮轴孔3111。所述第一凸轮32可以绕所述第一凸轮轴321转动。所述至少一个螺丝33与所述至少一个螺孔3121配合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32,所述第一凸轮32与所述推板20相抵靠。

使用所述电池模组固定装置100时,将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区1011内,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推板20与侧壁102之间,具体的,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021与所述推板20之间,且电池模组与推板20及第一侧壁1021之间均存在一定间隙(大约为10至20毫米),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放置区1012内的固定组件30的凸轮32抵靠于所述推板20上。所述至少一个螺丝33与所述至少一个螺孔3121配合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32,由于所述顶板312远离所述底壁101,即所述至少一个螺丝33也远离所述底壁101。然后通过螺丝套筒40转动所述至少一个螺丝33,使该至少一个螺丝33推动所述第一凸轮32挤压推板20向电池模组(亦即向第一侧壁1021)运动,以此去除电池模组与推板20及第一侧壁1021之间的间隙,使电池模组被夹持于所述推板20与所述第一侧壁1021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凸轮机构的固定模组方式可以使操作更方便快捷,同时可承受更大重量的电池模组重量,安全性更可靠;另外,由于至少一个螺丝远离所述底壁且施力于第一凸轮,可以便于螺丝套筒转动所述至少一个螺丝,不需要不断调整角度,锁附速度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了使得第一凸轮32装入支撑框31后,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凸轮32的角度为抵靠于所述推板20的预设角度,所述侧板311还开设有一对定位销孔3112。所述第一凸轮32开设有一个与定位销孔3112相对应的定位孔322。所述固定组件30还包括一个定位销34。所述定位销34从所述侧板311穿过所述定位销孔3112及定位孔322使所述第一凸轮32的角度为抵靠于所述推板20的预设角度。当要转动所述至少一个螺丝33以推动第一凸轮32转动时,将所述定位销34从所述定位销孔3112及定位孔322抽出。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凸轮32可以更稳固的抵靠于所述推板20,防止退松,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两个螺丝33。所述顶板312开设有两个螺孔3121,每个螺丝33与对应一个螺孔3121配合并抵靠于所述第一凸轮32上。

为了使固定组件30可以抵靠于推板20的不同部分,以此更稳固的推紧所述推板20,所述固定组件30还包括第二凸轮35及一对连接杆36。所述侧板311还开设有第二凸轮轴孔3113。所述第二凸轮35设置于所述收容孔314内且与所述第一凸轮32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凸轮35通过第二凸轮轴351能够转动的安装至第二凸轮轴孔3113。所述第一凸轮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323,所述第二凸轮设置第二连接轴352。每个连接杆36设置于第一凸轮32及第二凸轮35的一侧,并且连接杆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323及第二连接轴352转动连接。如此,当螺丝33推动所述第一凸轮32绕所述第一凸轮轴321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32通过所述连接杆36带动所述第二凸轮35绕所述第二凸轮轴351转动。所述第一凸轮32、第二凸轮35可以分别抵靠于所述推板20的不同部位。

为了使得推板20与所述第一凸轮32及所述第二凸轮35更好的相互抵接。所述推板20设置有数量与固定组件对应的突起部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部2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突起部22位于所述固定组件放置区1012,所述第一凸轮32及所述第二凸轮35抵靠于所述突起部22上。

所述支撑框31通过底板313与所述底壁101固定连接,为了使得支撑框31更稳固的固定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固定组件30还包括一安装杆37,所述安装杆37的一端与所述侧板3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102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