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扁平电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53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挠性扁平电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挠性扁平电缆结构,尤指一种可以应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挠性扁平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挠性扁平线缆结构(Flexible Flat Cable),简称为挠性扁平电缆或FFC,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多条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数据线缆结构。挠性扁平电缆为一种信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挠曲、高信号传输能力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

一般传统挠性扁平电缆细分为三层结构,由上而下依序为上绝缘层、导线层及下绝缘层的层迭方式热压而成,此上下绝缘层皆由PET材料所制成,导线层内包含相互平行排列分离设置的多条扁平铜线,且其末端外露于挠性扁平电缆两端以形成导电接点,此挠性扁平电缆的导电接点可直接搭接于扁平电缆连接器,或者是将挠性扁平电缆的导电接点贴设于绝缘本体上,然后再组装上下铁壳于绝缘本体上,如此即可形成以挠性扁平电缆的导电接点作为端子的连接器结构。

由于人们对于电子通讯的需求愈来愈大,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速度要求也愈来愈高,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向于高频信号与高电流传输。因此传输线的电气特性的要求标准也跟着提高,现今虽有同轴电缆开发应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电子产品中,但由于其制作成本与价格较高,不能符合消费者低成本的要求。因此就有业者尝试以挠性扁平线缆来取代同轴电缆,但是现今挠性扁平线缆的电气特性却无法达到高频使用时的要求。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成本较低廉并且可以达到高频使用时信号传输要求的传输线,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挠性扁平电缆虽然具有可任意挠曲与高信号传输能力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然而在现今电子技术发展趋向于高频信号传输的使用环境,现有挠性扁平电缆 的信号传输无法达到高频使用时的特性要求,因此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挠性扁平电缆结构,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一胶层、一导线层、一第二胶层以及一第二绝缘层。第一胶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导线层设置于第一胶层上,该导线层包括相互平行排列分离设置的多条扁平金属导线,其中至少一条扁平金属导线外围包覆一绝缘膜,第二胶层设置于导线层上以及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二胶层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挠性扁平电缆结构,其利用一绝缘膜包覆于扁平金属导线外围,由于绝缘膜可以减小挠性扁平电缆的介电常数,使得挠性扁平电缆符合高频使用时的电气特性要求,如此即可解决现有挠性扁平电缆无法达到高频使用时的要求以及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扁平电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挠性扁平电缆结构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 挠性扁平电缆结构

11 第一绝缘层

12 第一胶层

13 导线层

131 扁平金属导线

132 信号线

133 接地线

134 绝缘膜

135 接点

14 第二胶层

15 第二绝缘层

16 压克力胶层

17 金属遮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扁平电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此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层11、一第一胶层12、一导线层13、一第二胶层14以及一第二绝缘层15、一压克力胶层16及一金属遮蔽层17。

第一胶层12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层12为绝缘胶所构成,第一绝缘层1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层,导线层13设置于第一胶层12上,此导线层13包括相互平行排列分离设置的多条扁平金属导线131,其中此些扁平金属导线131包括多条用以传输信号的信号线132与多条用以接地的接地线133,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线132是用来传输高频信号,因此在信号线132外围包覆绝缘膜134来保护高频信号,第二胶层14设置于导线层13上,第二绝缘层15设置于第二胶层14上,第二胶层14为绝缘胶所构成,第二绝缘层15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层。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膜134为一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材料所构成,例如是发泡绝缘材料,其介电常数通常是要介于1~3.5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将此绝缘膜134包覆于扁平金属导线131中的信号线132的外围,藉以减小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的介电常数,使得符合高频使用时 的电气特性要求,如此即可解决现有挠性扁平电缆无法达到高频使用时的要求以及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每条扁平金属导线131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宽度大致介于0.25mm(毫米)~0.7mm之间,而其高度是介于0.022mm~0.1mm之间,再搭配上此绝缘膜134的厚度是介于50μm(微米)~100μm之间,如此以得到较佳的低介电特性要求。可以理解的是,此绝缘膜134包覆于信号线132外围的制程方法可以是押出成型法、涂布法或浸泡披覆法等各种不同的包膜披覆手段来达成,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定绝缘膜134包覆于信号线132外围的制程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此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的导线层13的多条扁平金属导线131的末端要外露于第二绝缘层15与第二胶层14以形成多个接点135,此些接点135具有扁平状的接触面,如此以利于后续与连接器(未绘示)的搭接使用。亦即在本实施例中,包覆于扁平金属导线131中的信号线132外围的绝缘膜134并未外露于第二绝缘层15与第二胶层14,如此才可形成具有导电效果的接点135,换言之,绝缘膜134并未完全包覆到扁平金属导线131的末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扁平金属导线131中用以传输信号的信号线132与用以接地的接地线133两者的宽度大小是大致相等,然不限于此,另一种选择是,接地线133的宽度也可以不等于信号线132的宽度,如此可应用于不同电气特性的使用要求。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用以传输信号的每条信号线132外围皆包覆绝缘膜134,然不限于此,另一种选择是,只有用以传输高频信号的信号线132外围才需要包覆绝缘膜134,用以传输一般信号的信号线132外围则不需要包覆绝缘膜134,如此设计则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的高频信号传输不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另外在第二绝缘层15上侧利用压克力胶层16贴设一金属遮蔽层17,如此以达到保护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的信号传输效果,然不限于此,另一种选择是,亦可在第一绝缘层11下侧贴设另一金属遮蔽层17,如此使得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的上下两侧都可以受到金属遮蔽层17的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膜134的厚度很薄且共形地覆盖于呈扁平形的信号线132上,因此绝缘膜134的外形大致呈现中空扁平形,如此以利于与第一绝缘层11及第二绝缘层15的热压贴合而不会产生孔隙,对于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的阻抗 等电气特性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膜134的厚度必定是小于信号线132的宽度。此外,其外观尺寸与现有挠性扁平电缆几乎无差异,但是其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电气特性却远优于现有挠性扁平电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挠性扁平电缆结构1可以达到不会增加使用空间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挠性扁平电缆结构包覆一绝缘膜于扁平金属导线外围,利用此绝缘膜可以减小挠性扁平电缆介电常数的特性,使得挠性扁平电缆符合高频使用时的电气特性要求,如此即可解决现有挠性扁平电缆无法达到高频使用时的要求以及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