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传动装置及其调节旋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909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天线传动装置及其调节旋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其调节旋纽。



背景技术:

现有基站天线通过安装组件调节机械下倾角,通过移相器调节电子下倾角。调节移相器电子下倾角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通过传动转接口靠外置RCU实现;另一种方式为手动调节,即通过装置在传动接口上的手调旋纽实现。手调方式使用场景为:部分基站天线运营商的天线下倾调节频率较少,配置昂贵的RCU成本上不划算;而通过人工爬塔则费用较少,综合起来比较经济实用。

天线传动装置上的旋纽通常需具备有两个功效,一是保护天线传动装置接口免受外界腐蚀及损伤,而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手动调节移相器下倾的功能。

传统的旋纽为满足以上两个功能的情况下,通常设计为两个装配面,一个面为满足传动的保护功能,另一个面为满足传动的调节功能,具体可参阅图1至图4。其中,如图2所示,旋纽4’拧入安装架1上,即可起到保护传动转接口的作用;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将旋纽4’调转180度,将有啮合件41’的一端插入安装架1,该啮合件41’进一步与图4所示的传动螺杆2上啮合孔21相啮合,从而实现手动调节移相器下倾的功能。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需在通讯铁塔上完成该旋纽4’的双面切换,施工极不方便,也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其调节旋纽,可解决基站天线施工人员在手动机械调节移相器下倾是旋纽需要双面切换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旋纽,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一端由盖体密封、另一端开口,所述本体具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内壁,所述内壁仅在邻近开口处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内螺纹、而其余位置光滑,所述盖体朝向开口一侧的中央设置有啮合件,沿所述本体轴向方向啮合件顶部与内螺纹底部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中央轴向延伸形成有导向杆,所述啮合件一体形成于所述导向杆邻近盖体一端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啮合件是六角梅花柱。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与盖体采用塑胶材质注塑成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设置为三圈以下,所述内螺纹是连续螺纹或者断续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外壁沿周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道沟槽,各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与本体的轴向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呈圆筒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包括:。安装架、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架转动的传动螺杆以及调节旋纽;所述调节旋纽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一端由盖体密封、另一端开口,所述本体具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内壁,所述内壁仅在邻近开口处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内螺纹、而其余位置光滑,所述盖体朝向开口一侧的中央设置有啮合件,沿所述本体轴向方向啮合件顶部与内螺纹底部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供传动螺杆一端穿过的且外壁设有外螺纹的安装套筒,所述传动螺杆邻近安装套筒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啮合孔;其中,所述调节旋纽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套筒上、且通过啮合件与啮合孔的配合可插拔地与传动螺杆进行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啮合件是六角梅花柱,所述啮合孔是内六角梅花孔。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传动装置及其调节旋纽,在不改变原有安装架及传动螺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将调节旋纽中的内螺纹及啮合件设置于盖体同一侧,内螺纹仅设于本体内壁邻近开口处,啮合件设于盖体中央,并在本体的轴向方向上使得啮合件顶部与内螺纹底部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的方式,使得调节旋纽不仅可以活动连接于安装架以对传动转接口进行保护,还可以插拔式地与传动螺杆进行啮合实现移相器下倾的调节,解决了基站天线施工人员在手动机械调节移相器下倾是旋纽需要双面切换的问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技术的天线传动装置的组装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天线传动装置中旋纽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天线传动装置中旋纽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天线传动装置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天线传动装置中旋纽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天线传动装置中调节旋纽处于保护传动接口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天线传动装置中调节旋纽处于手动调节移相器下倾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4至图7进行参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该天线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安装架1、装设于安装架1上且可相对于安装架1转动的传动螺杆2以及调节旋纽4。

当然,为实现手动机械调节移相器下倾功能,传动螺杆2上套设有可沿传动螺杆2往复移动的传动螺母3,移相器(图未示)可通过拉杆(图未示)进一步与传动螺母3固定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调节旋纽4包括中空的本体41。本体41一端由盖体42密封、另一端开口,并且,本体41具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内壁420,内壁420仅在邻近开口处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内螺纹411、而其余位置光滑。相应地,装架上设有供传动螺杆2一端穿过的安装套筒11,安装套筒11的外壁设有与调节旋纽4的内螺纹411相配合的外螺纹111。

调节旋纽4通过内螺纹411与外螺纹111的配合可以活动连接于安装套筒11上,尤其是调节旋纽4的内壁420上其它位置设为光滑面,能够使得调节旋纽4可以顺畅地在安装套筒11的外壁上沿轴向往复滑动,同时,也能够顺畅地在安装套筒11的外壁上沿周向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调节旋纽4中盖体42朝向开口一侧的中央设置有啮合件421,沿本体41轴向方向该啮合件421顶部与内螺纹411底部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相应地,传动螺杆2邻近安装套筒11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啮合孔21。能够使得调节旋纽4可以通过啮合件421与啮合孔21的配合与传动螺杆2进行啮合。其中,因为调节旋纽4可以在安装套筒11上轴向和轴向滑动,进而可以实现调节旋纽4能够可插拔地与传动螺杆2进行啮合。

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调节旋纽4拧入安装架1的安装套筒11上,由于天线竖直放置,调节旋纽4可以在自身重力条件下下垂,进而可起到保护传动转接口的作用。如图7所示,而需要手动调节移相器下倾时,将调节旋纽4上推,调节旋纽4上的啮合件421与传动螺杆2上的啮合孔21啮合,从而实现手动调节移相器下倾的功能。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调节旋纽4的盖体42中央轴向延伸形成导向杆422,该啮合件421一体形成于导向杆422邻近盖体42一端的外壁。导向杆422的设置不仅方便形成啮合件421,而且可以在将调节旋纽4的啮合件421推入传动螺杆2的啮合孔21时起到导向作用。当然,为配合导向杆422的插入,传动螺杆2相应位置处设有导向槽22。

上述实施方式中,至少本体41与盖体42可采用塑胶材质注塑成一体化结构。当然,本体41、盖体42、导向杆422及形成于导向杆422上的啮合件421也可以采用塑胶材质注塑成一体化结构。

另外,调节旋纽4内壁420的内螺纹411通常可以设置为三圈以下如一圈或两圈,这样可以在不影响调节旋纽4稳固连接在安装架1的前提下,为调节旋纽4提供更大的轴向移动空间。该调节旋纽4内壁420上的内螺纹411可以是连续螺纹或者断续螺纹。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盖体42上还可以设置漏水孔44,以方便排出可能渗入调节旋钮4内部的水分。

进一步地,本体41外壁沿周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道沟槽43,各沟槽43的延伸方向与本体41的轴向方向一致。沟槽43的设置可以增大用户拧转调节旋纽4时与调节旋纽4之间的摩擦力,更容易拧动调节旋纽4,进而方便对移相器下倾的调节。

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节旋纽4的本体41外观可以呈圆筒状,或者也可以呈方形状,只要本体41中内壁420呈环状能够与安装套筒11进行转动配合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中,啮合件421是六角梅花柱,啮合孔21是内六角梅花孔。当然,啮合件421及啮合孔21还可以是其它可相互啮合的结构,比如,啮合件421还可以是方形柱体,啮合孔21相应是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旋纽4,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传动装置及其调节旋纽4,在不改变原有安装架1及传动螺杆2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将调节旋纽4中的内螺纹411及啮合件421设置于盖体42同一侧,内螺纹411仅设于本体41中内壁420邻近开口处,啮合件421设于盖体42中央,并在本体41的轴向方向上使得啮合件421顶部与内螺纹411底部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的方式,使得调节旋纽4不仅可以活动连接于安装架1以对传动转接口进行保护,还可以插拔式地与传动螺杆2进行啮合实现移相器下倾的调节,解决了基站天线施工人员在手动机械调节移相器下倾是旋纽需要双面切换的问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费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