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89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都安装有天线以实现与外界通信,天线的工作频率是固定的,且天线的工作频率决定了天线的电长度,具有金属边框的移动终端必须将金属边框充当天线,以增加天线的电长度来满足工作频率。

现有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中,天线结构的设计使得手机的金属边框必须做断点处理,以使断点两端的金属边框绝缘。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金属边框做断点处理,增加了多道工序,较为麻烦且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天线结构低频带宽偏窄,高频带宽无法覆盖1710~2690MHz全部频段,部分频段(如TDSCDMA)手握降幅较大(降幅大于8dB),使得天线效率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利用现有的无断点金属边框作为天线结构,在满足天线设计需求的情况下,不破坏金属边框的完整性,提升了移动终端的外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与至少一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由移动终端的无断点金属边框的一部分形成的天线臂;所述电路板上具有接地层与至少一天线馈电脚;所述天线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接地层;所述天线臂具有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且连接至所述天线馈电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天线结构包括无断点金属边框的一部分形成的天线臂,天线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电路板的接地层;即,利用现有的无断点金属边框作为天线结构,在满足天线设计需求的情况下,不破坏金属边框的完整性,提升了移动终端的外观。

另外,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一天线调节臂、第二天线调节臂以及天线支架;所述第一天线调节臂与所述第二天线调节臂均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上;所述第一天线调节臂连接于所述天线臂,且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天线调节臂连接于所述天线臂,且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之间。即,在无断点金属边框的长度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增设第一天线调节臂与第二天线调节臂,可有效调节天线的中、高频谐振,以拓展高频带宽满足实际需要,从而提高天线效率。

另外,第一天线调节臂包括柔性电路板或者金属贴片,所述第二天线调节臂包括柔性电路板或者金属贴片。提供了第一、二调节臂的两种结构形式,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弹性导件与第二弹性导件;所述第一天线调节臂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导件连接于所述天线臂;所述第二天线调节臂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导件连接于所述天线臂;提供了一种连接第一、二调节臂与天线臂的结构形式,以供设计者选择。

另外,第一弹性导件包括弹片或弹性顶针,所述第二弹性导件包括弹片或弹性顶针;提供了第一、二弹性导件的具体结构形式。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切换开关与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天线调节臂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所述天线臂;所述第二天线调节臂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于所述天线臂;提供了一种连接第一、二调节臂与天线臂的结构形式,第一、二调节臂通过切换开关连接于天线臂,可以有选择性的调节频偏,以使得共振频率落在所需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天线效率。

另外,信号输入端至所述第一端的路径长度小于所述信号输入端至所述第二端的路径长度;以形成不同谐振点。

另外,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提供了移动终端的一种类型。

另外,天线结构的数目为三个,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器;其中一个天线结构的天线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手机的一条短边;另外两个天线结构的天线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手机的另一条短边,且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另外两个天线结构之间。

另外,连接器为耳机连接器;提供了连接器的一种具体类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为手机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例如为手机。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1与天线结构。

其中,电路板1上具有接地层11与至少一天线馈电脚12。天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由移动终端的无断点金属边框的一部分形成的天线臂2。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臂2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分别连接至接地层11;天线臂2具有信号输入端23,信号输入端23位于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之间且连接至天线馈电脚12。

较佳的,本实施例中,信号输入端23至第一端21的路径长度小于信号输入端23至第二端22的路径长度;以形成不同谐振点。信号输入端23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的高频带宽、低频带宽的宽度以及谐振频率具体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类型,然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天线结构包括无断点金属边框的一部分形成的天线臂,天线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电路板的接地层;即,利用现有的无断点金属边框作为天线结构,在满足天线设计需求的情况下,不破坏金属边框的完整性,提升了移动终端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天线结构的数目为三个。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当移动终端为手机时,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器3,且天线结构的数目为三个。其中一个天线结构的天线臂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手机的一条短边(下短边);另外两个天线结构的天线臂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手机的另一条短边(上短边),且连接器3位于另外两个天线结构之间。然而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

于实际中中,天线结构的具体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频段带宽具体设置,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可3以为耳机连接器,然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类型;当移动终端为手机时,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器3;此时,天线结构的数目为三个,即,三个天线臂2共同作为移动终端的天线,以满足天线设计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一天线调节臂213、第二天线调节臂223以及天线支架4。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与第二天线调节臂223均设置在天线支架4上;第一天线调节臂213连接于天线臂2,且位于第一端21与信号输入端23之间;第二天线调节臂223连接于天线臂2,且位于第二端22与信号输入端23之间。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与第二天线调节臂223的具体尺寸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频率带宽以及谐振所需落入的具体设置。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还包括两个金属螺丝5。天线臂2延伸出两个第一延伸部,且第一延伸部具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与第二天线调节臂223的一端分别具有对应于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金属螺丝5穿设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将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与第二天线调节臂223分别与天线臂2固定于一起。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天线调节臂213、第二天线调节臂223可以分别通过导电胶层连接于天线臂2,然实际中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形式实现连接,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与第二天线调节臂223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任何限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的频率带宽设置;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位于第一端21与信号输入端23的中间位置,第二天线调节臂223位于第二端22与信号输入端23的中间位置。

其中,第一天线调节臂213包括柔性电路板(FPC)或者金属贴片,然而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天线调节臂213的结构形式不错任何限制,还可以激光直接成型(LDS)。

其中,第二天线调节臂223包括柔性电路板(FPC)或者金属贴片;然而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方式对第二天线调节臂223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任何限制,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第一天线调节臂213、第二天线调节臂223是在无断点金属边框的长度未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设置的。增加第一天线调节臂213与第二天线调节臂223,可有效调节天线的中、高频谐振(例如调节天线的GPS谐振、WIFI的谐振,然不限于此),以拓展高频带宽满足实际需要,从而提高天线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弹性导件与第二弹性导件。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调节臂通过第一弹性导件连接于天线臂;第二天线调节臂通过第二弹性导件连接于天线臂。

其中。第一弹性导件包括弹片或弹性顶针。当第一弹性导件为弹片时,弹片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天线调节臂,另一端抵持于天线臂。另外,第二弹性导件包括弹片或弹性顶针。然而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方式对第一弹性导件与第二弹性导件的结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第一、二天线调节臂分别通过第一、二弹性导件连接于天线臂,提供了一种连接第一、二调节臂与天线臂的结构形式,以供设计者选择。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切换开关与第二切换开关。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调节臂通过第一切换开关连接于天线臂;第二天线调节臂通过第二切换开关连接于天线臂。

具体的,第一切换开关的一端、第二切换开关的一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天线调节臂、第二天线调节臂,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端、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端设分别置于天线臂。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金属螺丝实现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天线臂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然实际中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一种连接第一、二调节臂与天线臂的结构形式,第一、二调节臂通过切换开关连接于天线臂,有效调节频偏,进一步提高天线效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