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41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电容器的专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电容器,其主要特性如下: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相应宽广),而且介质损失很小。由于性能优良,薄膜电容器在电子、家电、通讯、电力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薄膜电容器的制作主要包括下述步骤:(1)制作电容器素子(电容器素子是电容器半成品),可以将金属箔(金属箔作为电极)和塑料薄膜重叠后卷绕在一起而制成电容器素子,也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蒸镀上的金属层作为电极)而得到金属化薄膜,然后将金属化薄膜卷绕而制成电容器素子;经卷绕制成的电容器素子通常为圆柱形(通常还采用热压方式对圆柱形电容器素子施以夹扁作业,制成扁状圆柱形电容器素子);(2)对电容器素子进行赋能,赋能是将电容器素子放在赋能装置的夹具中并对电容器素子的两导电端施加电压,清除电容器素子的内部导电隐患,使电容器素子的内部导电缺陷自愈;(3)焊接引脚;(4)封装,封装是在已焊接引脚的电容器素子的外部含浸环氧树脂,或者将已焊接引脚的电容器素子放入塑料壳内,并在塑料壳内灌入胶水(既环氧树脂)以固定电容器素子。电容器素子经过赋能、焊接引脚、封装等工序后,成为电容器成品。

对于小型薄膜电容器,目前大多先采用人工方式将已焊接引脚的电容器素子插入塑料壳内,再采用人工方式将胶水灌入到塑胶壳内来固定电容器素子,以完成小型薄膜电容器的封装工序。这种方式不仅人工成本较高,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此外,在灌胶过程中容易造成电容器素子位置出现偏差,灌胶量难以准确控制,容易导致封装好的产品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这种灌胶装置能够自动对已插入电容器素子的塑料壳进行灌胶以固定电容器素子,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平移座、第一升降座、注胶头、第二平移座、第二升降座和夹持机构;机架上设有前后走向的第一平移导轨,第一平移座安装在第一平移导轨上,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平移座沿第一平移导轨移动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平移座上设有第一升降滑轨,第一升降座安装在第一升降滑轨上,注胶头与第一升降座固定连接,第一平移座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升降座沿第一升降滑轨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机架上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二平移导轨,第二平移座安装在第二平移导轨上,机架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平移座沿第二平移导轨移动的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平移座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升降座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夹持机构设于第二升降座上。

已焊接引脚的电容器素子通常自前至后依次排列在一条形板上,各电容器素子的引脚粘接在条形板上;经插壳工序后,电容器素子插入到塑料壳中。

上述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工作时,夹持机构夹紧条形板,将条形板及其上面已插壳的电容器素子固定在第二升降座上,塑料壳的开口朝上,通过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调节第二升降座的位置,使电容器素子处在注胶头的下方,条形板上的电容器素子自前至后排列;随后夹持机构及其上面的条形板、电容器素子暂停在该位置;第一平移机构带动第一平移座及其上面的第一升降座、注胶头自前至后移动;注胶头移动至对准某一电容器素子上的塑料壳的位置时,第一平移座暂停移动,同时第一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座下降,使注胶头下降并向塑料壳内灌注入胶水;完成塑料壳内的胶水灌注后,第一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座及注胶头上升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第一平移机构驱动第一平移座、第一升降座及注胶头继续向后移动,当注胶头移动至对准后一电容器素子上的塑料壳的位置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控制第一升降座及注胶头下降,对后一个塑料壳进行灌胶;通过重复上述过程,便可对条形板上各个已插壳好的电容器素子逐个进行灌胶。

通常,在本实用新型的灌胶装置一侧设有收料装置,当一条形板上所有的电容器素子上的塑料壳都完成灌胶后,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座、夹持机构及其上面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一起上升,再由第二平移机构驱动第二平移座、第二升降座、夹持机构及其上面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一起移动至收料装置上方,此时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座、夹持机构及其上面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一起下降,夹持机构松开条形板,将条形板及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放置到收料装置上;随后,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座和夹持机构复位,夹持机构夹住下一个来自插壳装置的条形板,再对其上面已插壳好的电容器素子进行灌胶操作。

通常,上述第一平移座上设有第一光电眼,第一光电眼用于检测是否有已插壳的电容器素子移动至与注胶头对准的位置;当第一光电眼检测到有已插壳的电容器素子到达与注胶头对准的位置时,第一光电眼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便发送控制信号至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及注胶头,使第一平移座暂停,并使注胶头下降,对塑料壳进行灌胶。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平移座上设有塑料壳定位机构,塑料壳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夹持块、以及能够控制两个定位夹持块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的夹持块驱动机构,两个定位夹持块左右并排。当注胶头移动至对准某一电容器素子上的塑料壳的位置时,夹持块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定位夹持块相向运动,将处在两个定位夹持块之间的塑料壳夹紧,使塑料壳处在准确的位置并保持稳定,以便注胶头准确地向塑料壳内灌注入胶水;完成胶水灌注后,夹持块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定位夹持块相背运动,两个定位夹持块松开塑料壳;随后,第一平移机构可驱动第一平移座、第一升降座及注胶头继续向后移动,至注胶头对准后一电容器素子上的塑料壳,此时塑料壳处在两个定位夹持块之间。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夹持块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夹持块驱动气缸,两夹持块驱动气缸均为左右走向,两夹持块驱动气缸的缸体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平移座上,两夹持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两定位夹持块连接。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平移电机、螺母和螺杆,螺杆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平移导轨相互平行,螺杆的一端与第一平移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平移座上并且与螺杆啮合。这样,可通过第一平移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转动驱动螺杆转动,使螺母和第一平移座一起沿第一平移导轨移动。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平行于所述第一升降滑轨(第一升降滑轨为上下走向或大致为上下走向),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平移座连接,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升降座连接。这样,可通过第一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驱动第一升降座,使第一升降座沿第一升降滑轨移动,实现注胶头的升降控制。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平行于所述第二平移导轨,无杆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平移座与无杆气缸的滑块连接。这样,无杆气缸的滑块沿其缸体移动,驱动第二平移座沿第二平移导轨移动。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二平移座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座连接。

优选方案中,上述夹持机构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气动手指。两个气动手指同时动作,夹住或放开条形板。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已插入电容器素子的塑料壳进行灌胶以固定电容器素子,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使封装好的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这种小型薄膜电容器自动插壳灌胶一体机的灌胶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平移座2、第一升降座3、注胶头4、第二平移座5、第二升降座6和夹持机构7;机架1上设有前后走向的第一平移导轨8,第一平移座2安装在第一平移导轨8上,机架1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平移座2沿第一平移导轨8移动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一平移电机91、螺母92和螺杆93,螺杆93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与第一平移导轨8相互平行,螺杆93的一端与第一平移电机9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螺母92固定安装在第一平移座2上并且与螺杆93啮合;第一平移座2上设有第一升降滑轨10,第一升降座3安装在第一升降滑轨10上,注胶头4与第一升降座3固定连接,第一平移座2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一升降座3沿第一升降滑轨10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11,第一升降气缸11平行于第一升降滑轨10(第一升降滑轨10为上下走向),第一升降气缸11的缸体与第一平移座2连接,第一升降气缸11的活塞杆与第一升降座3连接;机架1上设有左右走向的第二平移导轨12,第二平移座5安装在第二平移导轨12上,机架1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平移座5沿第二平移导轨12移动的第二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包括无杆气缸13,无杆气缸13平行于第二平移导轨12,无杆气缸13的缸体13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平移座5与无杆气缸13的滑块132连接;第二平移座5上设有能够驱动第二升降座6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14,第二升降气缸14的缸体与第二平移座5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气缸14的活塞杆朝下并与第二升降座6连接;夹持机构7设于第二升降座6上,夹持机构7包括前后并排的两个气动手指71。参考图2,第一平移座2上设有塑料壳定位机构15,塑料壳定位机构15包括两个定位夹持块151和152、以及能够控制两个定位夹持块151和152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的夹持块驱动机构,定位夹持块151和定位夹持块152左右并排;夹持块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夹持块驱动气缸153和154,两夹持块驱动气缸153和154均为左右走向,两夹持块驱动气缸153和154的缸体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平移座2上,夹持块驱动气缸153的活塞杆与定位夹持块151连接,夹持块驱动气缸154的活塞杆与定位夹持块152连接。

已焊接引脚的电容器素子17自前至后依次排列在一条形板18上,各电容器素子17的引脚粘接在条形板18上;在上述灌胶装置一侧设有收料装置;第一平移座2上设有第一光电眼,第一光电眼用于检测是否有已插壳的电容器素子17移动至与注胶头4对准的位置。

下面简述一下本灌胶装置的工作原理:

首先,夹持机构7夹紧条形板18,将条形板18及其上面已插壳的电容器素子17固定在第二升降座6上,塑料壳的开口朝上,通过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调节第二升降座6的位置,使电容器素子17处在注胶头4下方,条形板18上的电容器素子17自前至后排列;夹持机构7及其上面的条形板18、电容器素子17暂停在该位置。

接着,第一平移电机91的动力输出轴的转动驱动螺杆93转动,使螺母92、第一平移座2、第一升降座3、注胶头4一起沿第一平移导轨8自前至后移动;当注胶头4移动至对准某一电容器素子17上的塑料壳的位置时,第一光电眼检测到有已插壳的电容器素子17到达与注胶头4对准的位置,第一光电眼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便发送控制信号至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及注胶头4,使第一平移座2暂停移动;同时,夹持块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定位夹持块151和152相向运动,将处在定位夹持块151和定位夹持块152之间的塑料壳夹紧,第一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座3下降,使注胶头4下降并向塑料壳内灌注入胶水;完成塑料壳内的胶水灌注后,第一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座3及注胶头4上升并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夹持块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定位夹持块151和152相背运动,使两个定位夹持块151和152松开塑料壳。

然后,第一平移电机91的动力输出轴的转动驱动螺杆93转动,使螺母92、第一平移座2、第一升降座3及注胶头4继续向后移动,当注胶头4移动至对准后一电容器素子17上的塑料壳的位置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控制第一升降座3及注胶头4下降,对后一个塑料壳进行灌胶;通过重复上述过程,便可对条形板18上各个已插壳好的电容器素子17逐个进行灌胶。

最后,当一条形板18上所有的电容器素子17上的塑料壳都完成灌胶后,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座6、夹持机构7及其上面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17一起上升,再由第二平移机构驱动第二平移座5、第二升降座6、夹持机构7及其上面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17一起移动至收料装置上方,此时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座6、夹持机构7及其上面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17一起下降,夹持机构7松开条形板18,将条形板18及已完成灌胶的电容器素子17放置到收料装置上;随后,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驱动第二升降座6和夹持机构7复位,夹持机构7夹住下一个来自插壳装置的条形板18,再对其上面已插壳好的电容器素子17进行灌胶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