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02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模块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用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车载用相机模块等中使用的需要有防水、防尘功能的模块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车载相机的用途扩大,搭载倒车监控器等用于监视车辆周边并辅助驾驶者的视野的视觉辅助用、或者在自动制动、防压线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等中采用的图像识别用、或者使用了夜视镜等红外线相机等的夜视用等的车载相机的汽车不断普及。

这种车载相机主要采用了车载相机模块的结构,该车载相机模块将具有摄像用的透镜等光学元件的摄影光学系统、用于获取利用该摄影光学系统成像的被摄体图像的摄像元件以及用于进行与基于从该摄像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的被摄体图像对应的数字图像数据的生成等的电子电路部收纳于壳体内,并设有用于将生成的数字图像数据从壳体内部的电子电路部向外部输送的连接线缆。另外,作为连接线缆,也公知有使用数字同轴线缆的技术。

在这种车载相机模块等模块的壳体与连接线之间的连接中使用的模块用连接器为了防止水、灰尘侵入模块的壳体内部而使收纳于壳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等停止发挥作用而需要有防水或防尘功能。在以往的模块用连接器中,利用使用了止水用的硅橡胶等的橡胶罩、或者以浇注封装等为代表的粘接剂、基于注射模塑成形的树脂等来进行止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4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线缆用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嵌合于设置在绝缘体上的端子用通孔内的连接用端子、前端部压接于连接用端子的基部的线缆以及将绝缘体与线缆成形为一体的套筒,其中,该线缆用连接器设置了止挡件,该止挡件配置在线缆的前端部与连接用端子之间的位置且在绝缘体的内侧,用于使一体成形用的合成树脂不从线缆前端向连接端子的前端侧流入而阻止其侵入。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注入粘接剂或基于注射模塑成形的树脂等密封材料的情况下,为了对连接器的嵌合部没有影响,需要使用止挡件那样的流入对策元件,存在有元件个数增多、制造工时增加、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而且,在使用橡胶罩等的情况下,需要有将其压缩的结构、空间,因此存在有难以使连接器变小这样的问题。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防止以防水、防尘功能为目的的密封材料的流入并谋求小型化而谋求防水、防尘结构的简化、削减元件个数和操作工时、且能够削减成本的模块用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在模块内部将具有至少一条信号线的主机侧线缆与模块侧基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用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触头端子,其分别连接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绝缘体,其具有至少一个插入口,所述至少一个触头端子分别压入于所述至少一个插入口,而将所述触头端子分别绝缘地固定;以及密封材料,其构成为从压入有所述至少一个触头端子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主机侧线缆侧注入并固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在模块内部将具有多条信号线的主机侧线缆与模块侧基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用连接器包括:多个触头端子,其具有接触部和信号线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适合于向绝缘体的插入口压入的形状,该信号线连接部与所述主机侧线缆的所述信号线相连接;绝缘体,其具有供所述多个触头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压入的插入口,用于将所述多个触头端子分别绝缘地固定;以及密封材料,其构成为从压入有所述触头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所述绝缘体的所述主机侧线缆侧注入并固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多个触头端子具有扁平型的接触部。

另外,也可以是,该模块用连接器还具有模制罩,该模制罩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的圆形开口部,并将所述模块用连接器固定于所述模块的壳体,形成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的多个锁定爪进行旋转而紧贴固定于多个止挡部,该多个止挡部形成在所述模制罩的所述圆形开口部内的与所述多个锁定爪对应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信号线的导线和所述触头端子的与所述信号线的导线相连接的所述信号线连接部以暴露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主机侧线缆侧的方式固定,所述密封材料构成为在所述模制罩被固定之后以覆盖所述导线和所述信号线连接部的方式注入并固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主机侧线缆是在所覆盖的多条信号线的周围具有屏蔽件的带屏蔽件线缆,所述模块用连接器具有GND触头端子,该GND触头端子构成为与所述屏蔽件相连接,并借助接收侧连接器GND接地连接至模块侧基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连接于包括至少一条芯线和隔着绝缘材料覆盖所述至少一条芯线的周围的屏蔽线在内的线缆,并与插孔座(日文:レセプタクル)相嵌合,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用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触头端子,其连接于所述至少一条芯线;绝缘体,其供所述至少一个触头端子插入;嵌合部侧壳体,其在所述线缆侧具有屏蔽线连接部,该屏蔽线连接部为至少一个突起片,从所述绝缘体的插孔座侧进行插入,并连接于所述屏蔽线;以及密封材料,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线缆侧,并覆盖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触头端子、所述嵌合部侧壳体、所述至少一条芯线以及所述屏蔽线在内的构件。

另外,也可以是,该模块用连接器还具有压接侧壳体,该压接侧壳体用于固定所述屏蔽线和所述嵌合部侧壳体的与所述屏蔽线相连接的所述屏蔽线连接部。

另外,也可以是,该模块用连接器还具有外模套(日文:オーバーモールド),该外模套形成于所述密封材料和线缆的周围,且具有耐候性。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密封材料通过热熔成形而形成。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线缆侧设有供所述密封材料卡合、并用于补充防水、防尘功能的卡合部。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线缆为同轴线缆,所述模块用连接器为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能够为了防止以防水、防尘功能为目的的密封材料的流入并谋求小型化而谋求防水、防尘结构的简化,削减元件个数和操作工时,并削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六面视图中的俯视图,图2(b)是模块用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c)是模块用连接器的仰视图,图2(d)是模块用连接器的左侧侧视图,图2(e)是模块用连接器的右侧侧视图。

图3(a)是沿着图2(b)所示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图3(b)是沿着图2(a)所示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

图4(a)是从前端侧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b)是从后端侧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工序图,是表示压接触头端子与多芯线缆的工序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将触头端子向绝缘体的插入口内压入的工序的立体图,图5(c)是表示触头端子压入到绝缘体的插入口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d)是与图5(c)所示的箭头VD对应的向视图。

图6(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工序图,是表示压入有触头端子的绝缘体向模制罩的圆形开口部内插入的工序的立体图,图6(b)是与图6(a)所示的箭头VIB对应的向视图。

图7(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工序图,是表示形成于绝缘体的外周的多个锁定爪进行旋转而紧贴固定于形成在模制罩的圆形开口部上的多个止挡部的工序的立体图,图7(b)是与图7(a)所示的箭头VIIB对应的向视图,图7(c)是图7(a)所示的VIIC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工序图,是表示从固定有模制罩的绝缘体的后端侧注入密封材料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9(a)是从上侧表示嵌合于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插座的立体图,图9(b)是从下侧表示图9(a)所示的插座的立体图。

图10(a)是使用了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车载用相机模块的俯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所示的XB-XB线的剖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a)所示的XC-XC线的剖视图,图10(d)是图10(c)所示的XD部分的放大图。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b)是从后端侧表示图11(a)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a)是从上侧表示嵌合于图11(a)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的插座的立体图,图12(b)是从下侧表示图12(a)所示的插座的立体图。

图13(a)是图11(b)所示的GND触头端子的立体图,图13(b)是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插座GND端子的立体图。

图14是将同轴线缆用连接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15(a)是沿着图14所示的XVA-XVA线的剖视图,图15(b)是沿着图14所示的XVB-XVB线的剖视图。

图16(a)是表示向绝缘体内压入嵌合部侧壳体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6(b)是表示以嵌合部侧壳体的屏蔽线连接部与同轴线缆的屏蔽线进入内侧的方式安装压接侧壳体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6(c)是表示压接压接侧壳体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7(a)是表示形成热熔胶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7(b)是表示在形成热熔胶之后形成外模套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8(a)是表示触头端子的立体图,图18(b)是表示嵌合部侧壳体的立体图。

图19(a)是表示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嵌合于车载相机模块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b)是沿着图19(a)所示的XIXB-XIX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多芯线缆;11、11′信号线;12、12′导线;13′屏蔽件;20同轴线缆;21芯线;21a绝缘材料;22屏蔽线;22a覆层;100、200、1100模块用连接器;111、201、1111触头端子;111a、1111a接触部;111b、1111b信号线连接部;112、202、1112绝缘体;112c插入口;112d锁定爪;113、1113模制罩;113b止挡部;121、1121密封材料;122、206、1122外模套;123、207、1123O形密封圈;203嵌合部侧壳体;204压接侧壳体;205热熔胶;900、1200插座;901、1201插座触头端子;902固定金属配件;903、1203插座绝缘体;1000、2000车载用相机模块;1010、2010连接器侧外壳;1011连接器固定用螺钉;1012外壳固定用螺钉;1020相机侧外壳;1021安装基板;1114GND触头端子;1202插座GND端子;2020插孔座;2021插孔座触头端子;2022插孔座绝缘体;2023插孔座GN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另外,以下说明中的上下方向的概念与附图中的上下相对应,表示各个构件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而并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关系。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而将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示为“前端”,将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反方向示为“后端”,左右方向设为将与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示为“左右”,但并不表示绝对的位置关系。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六面视图中的俯视图,图2(b)是模块用连接器100的主视图,图2(c)是模块用连接器100的仰视图,图2(d)是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左侧侧视图,图2(e)是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右侧侧视图,图3(a)是沿着图2(b)所示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图3(b)是沿着图2(a)所示的IIIB-IIIB线的剖视图,图4(a)是从前端侧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主要部分110的立体图,图4(b)是从后端侧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主要部分110的立体图。

在图1~图4(b)中,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是在例如后述的车载用相机模块1000等模块中使用的模块用连接器的插头侧。另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插头侧连接器称作连接器,将插座侧连接器称作插座。

模块用连接器100包括:多个触头端子111,其分别与多芯线缆10所含有的多条信号线11相连接;绝缘体112,其压入并固定多个触头端子111中的每个;模制罩113,其固定于绝缘体112的外周;密封材料121,其从压入有多个触头端子111的绝缘体112和模制罩113的后端侧进行注入;外模套122,其在注入了密封材料121之后固定于模制罩113的后端侧;以及O形密封圈123,其配置于模制罩113的环状的槽部113c。

另外,在此,作为主机侧线缆,使用了具有4条信号线11的多芯线缆10,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有其他条数的多芯线缆或同轴线缆等。另外,如后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所示,也可以使用在所覆盖的多条信号线11的周围具有编织形状等的屏蔽件的带屏蔽件多芯线缆。

触头端子111包括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和信号线连接部111b。另外,触头端子111在此使用了对铜制的薄板材料进行了镀金处理后的材料,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性的元件即可。

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向后述的绝缘体112的多个插入口112c内压入,在连接器嵌合时与后述的插座900的插座触头端子901相接触。通过将接触部111a设为扁平型,从而能够防止在注入密封材料121时密封材料121向绝缘体112的后端壁112b的前端侧即连接器的嵌合部流入。信号线连接部111b对多芯线缆10的多条信号线11的剥离了前端的覆层的导线12进行压接固定。另外,信号线连接部111b在此对信号线11的导线12进行压接固定,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锡焊式等其他方法来进行固定。另外,在此,将接触部111a的形状设为了扁平型,但也可以使用适合压入的形状、例如圆形、方形等形状。另外,在将接触部111a的形状设为了扁平型的情况下,能够将触头端子111设为薄形,因此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而且,能够直接对金属的板材进行加工,因此也能够达到降低制造工时这样的效果。

绝缘体112主要形成有固定部112a、后端壁112b、多个插入口112c、两处锁定爪112d。绝缘体112由于需要有绝缘性而利用例如树脂材料进行形成。

固定部112a形成为将压入了的多个触头端子111的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平行排列于绝缘体112的前端侧并绝缘固定的形状。固定部112a能够根据信号线11的条数或接触部111a的形状而变更为各种形状。后端壁112b在绝缘体112的后端侧以固定于后述的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的方式形成为圆形的壁形状。插入口112c在后端壁112b上设有多个,是供多个触头端子111的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压入的开口。如后述的图6(a)~图7(c)所示,两处锁定爪112d是设于后端壁112b的前端侧的外周的突起部,形成为进行旋转而紧贴固定于设置在后述的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的内周上的止挡部113b的形状。锁定爪112d在此设有两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有任意多处。

模制罩113形成为大致圆板形状且例如利用树脂材料进行形成。在模制罩113上主要形成有圆形开口部113a、两处止挡部113b、环状的槽部113c、一对U字形状的突起部113d、一对螺钉插入孔113e、外壳卡合部113f以及两处嵌合方向确定部113g。

圆形开口部113a是在大致圆板形状的中央部插入固定有绝缘体112的开口。如后述的图6(a)~图7(c)所示,两处止挡部113b设于圆形开口部113a的内周,形成在与绝缘体112的多个锁定爪112d对应的位置,形成为进行旋转而紧贴固定于锁定爪112d。止挡部113b在此设有两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锁定爪112d的数量相匹配地设有任意多处。环状的槽部113c形成为在圆形开口部113a的前端侧的周围供后述的O形密封圈123配置。一对U字形状的突起部113d形成为在大致圆板形状的外侧的相对的方向上在两个部位突出,一对螺钉插入孔113e设于一对突起部113d的各自的中央,并形成为利用连接器固定用螺钉1011安装于后述的连接器侧外壳1010。一对螺钉插入孔113e为了吸收模块用连接器100与后述的插座900相嵌合时的安装误差而相对于连接器固定用螺钉1011的直径具有间隙地形成为较大的直径。外壳卡合部113f为了向后述的连接器侧外壳1010的外壳开口部1010a插入而在圆形开口部113a的前端侧的外周形成为圆柱形状。嵌合方向确定部113g是在外壳卡合部113f的外周设有多个的缺口,形成为在外壳卡合部113f插入到外壳开口部1010a内时,限定模块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侧外壳1010的嵌合方向。

如后述的图8所示,密封材料121在多个触头端子111被压入到绝缘体112、且模制罩113被固定之后,为了防止水、灰尘侵入连接器嵌合部而从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的后端侧进行注入。作为密封材料121的材质,使用粘接剂、基于注射模塑成形的树脂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外模套122在注入了密封材料121之后固定于模制罩113的后端侧。外模套122在此利用聚酰胺进行成形,但是例如也可以利用除聚酰胺以外的工程塑料等树脂或者强化橡胶等橡胶材料等进行成形。在外模套122的插入方向轴线上的中心部设有供多芯线缆10贯穿的通孔122a。通过在多芯线缆10的周围设置外模套122,从而能够防止水、灰尘从多芯线缆10的外周部向模制罩113的内侧侵入。外模套122为了容许多芯线缆10的弯曲而形成为形状能够变形。

O形密封圈123例如利用橡胶材料等进行成形,并配置于设置在模制罩113的前端侧的环状的槽部113c。O形密封圈123被夹在模制罩113与后述的连接器侧外壳1010之间,对水、灰尘向连接器嵌合部的侵入进行密封。

接着,说明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

图5(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工序图,是表示压接触头端子111与多芯线缆10的工序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将触头端子111向绝缘体112的插入口112c内压入的工序的立体图,图5(c)是表示触头端子111压入到绝缘体112的插入口112c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d)是与图5(c)所示的箭头VD对应的向视图。

首先,如图5(a)所示,剥离多芯线缆10的4条信号线11的前端的覆层,将触头端子111的信号线连接部111b压接并固定于位于覆层内部的导线12。接着,如图5(b)所示,压接有多芯线缆10的4条信号线11的触头端子111的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被压入并固定在设于绝缘体112的后端壁112b的插入口112c内。

此时,如图5(c)所示,信号线11的导线12和设于触头端子111的后端侧、并压接连接于信号线11的导线12的信号线连接部111b以暴露于后端壁112b的后端侧的方式固定,如后述的图8所示,利用粘接剂、基于注射模塑成形的树脂等密封材料121进行固定。如图5(d)所示,绝缘体112的插入口112c在左右扩展的长方体形状的固定部112a的上下沿着固定部112a的壁面左右各设有两处。通过将插入口112c形成为这种形状,并压入触头端子111的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从而在注入密封材料121时,能够防止密封材料121向连接器的嵌合部流入。

图6(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工序图,是表示压入有触头端子111的绝缘体112向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内插入的工序的立体图,图6(b)是与图6(a)所示的箭头VIB对应的向视图,图7(a)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工序图,是表示形成于绝缘体112的外周的多个锁定爪112d进行旋转而紧贴固定于形成在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上的多个止挡部113b的工序的立体图,图7(b)是与图7(a)所示的箭头VIIB对应的向视图,图7(c)是图7(a)所示的VIIC部分的放大图。

如上述图5(d)所示,在绝缘体112的后端壁112b的前端侧的外周设有作为突起部的两个锁定爪112d。两个锁定爪112d分别具有不同的宽度,由此确定了模制罩113的插入方向。如图6(a)和图6(b)所示,压入有触头端子111的绝缘体112向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内插入。此时,根据锁定爪112d与止挡部113b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6(b)所示,以模制罩113的一对U字形状的突起部113d相对于绝缘体112的固定部112a的朝向旋转了60°的状态插入模制罩113。

接着,如图7(a)~图7(c)所示,模制罩113旋转60°以使得模制罩113的一对U字形状的突起部113d与绝缘体112的固定部112a的朝向一致。由此,在绝缘体112上设有两处锁定爪112d紧贴并固定于在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的内周上设有两处止挡部113b。这样,通过设为进行旋转而紧贴固定的结构,从而在将触头端子111压入到绝缘体112内之后能够紧贴固定模制罩,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并防止水、灰尘向模制罩113的前端侧侵入。

图8是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工序图,是表示从固定有模制罩113的绝缘体112的后端侧注入密封材料121的工序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在模制罩113固定于压入有触头端子111的绝缘体112之后,以覆盖在模制罩113的圆形开口部113a的内部且绝缘体112的后端壁112b的后端侧暴露的信号线11的导线12和触头端子111的压接连接于信号线11的导线12的信号线连接部111b的方式注入密封材料121。这样,通过注入密封材料121,从而能够防止水、灰尘侵入需要电绝缘的导线12和信号线连接部111b中。

接着,外模套122固定于模制罩113的后端侧,如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完成。

接着,说明嵌合于模块用连接器100的插座900。

图9(a)是从上侧表示嵌合于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插座900的立体图,图9(b)是从下侧表示图9(a)所示的插座900的立体图。

在图9(a)和图9(b)中,插座900包括多个插座触头端子901、设于插座900的侧方的金属制的一对固定金属配件902以及插座绝缘体903。

多个插座触头端子901主要包括接触部901a和安装部901b,该接触部901a在连接器嵌合时与模块用连接器100的触头端子111接触,前端一分为二,具有从外侧利用板簧按住触头端子111的形状,该安装部901b设于后述的安装基板1021侧,具有沿横向弯折的形状,安装于后述的安装基板1021的焊盘。通过将插座触头端子901的接触部901a设为从外侧利用板簧按住触头端子111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小插座900的安装面积。另外,插座触头端子901在此使用了对铜制的薄板材料进行了镀金处理后的元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性的元件即可。另外,插座触头端子901在此设为了设有4个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设有与模块用连接器100的触头端子111的个数相匹配的个数即可。另外,接触部901a通过设为前端一分为二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接触不良,但是并不限定于该形状。

固定金属配件902主要包括卡合开口部902a和安装于安装基板1021的基板固定部902b。卡合开口部902a卡合于设置在后述的插座绝缘体903的侧壁上的卡合突起部903c,将固定金属配件902固定于插座绝缘体903。基板固定部902b具有为了安装于安装基板1021而沿横向向插座绝缘体903的内侧弯折的形状。另外,基板固定部902b通过设为向插座绝缘体903的内侧弯折的形状,从而能够减小安装面积,但是并不限定于该形状。

在插座绝缘体903上主要形成有:开口部903a,其供固定有多个触头端子111的接触部111a的绝缘体112的固定部112a插入;手柄用突起部903b,其设于插座900的模块用连接器100侧的一端、且供操作者把持;以及卡合突起部903c,其作为用于与固定金属配件902的卡合开口部902a相卡合的突起部。插座绝缘体903由于需要电绝缘而利用例如树脂材料进行形成。另外,插座绝缘体903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能够与模块用连接器100的触头端子111和外模套122等的形状相匹配地变更为各种形状。

图10(a)是使用了图1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的车载用相机模块车载用相机模块1000的俯视图,图10(b)是沿着图10(a)所示的XB-XB线的剖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a)所示的XC-XC线的剖视图,图10(d)是图10(c)所示的XD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10(a)~图10(d)中,车载用相机模块1000主要包括模块用连接器100、连接器侧外壳1010、相机侧外壳1020、两个连接器固定用螺钉1011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器侧外壳1010和相机侧外壳1020的4个外壳固定用螺钉1012。连接器侧外壳1010和相机侧外壳1020例如利用铝压铸件(日文:アルミダイキャスト)等金属或树脂的成形品进行形成。

在连接器侧外壳1010上主要形成有:外壳开口部1010a,其作为设于多芯线缆10侧的中央部的圆形的开口部,供模块用连接器100插入;连接器拧合固定孔1010b,其为两个,且供连接器固定用螺钉1011经由模制罩113的螺钉插入孔113e插入并拧合固定;以及外壳螺钉插入孔1010c,其为4个,且供用于固定连接器侧外壳1010与相机侧外壳1020的外壳固定用螺钉1012插入。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外壳开口部1010a上设有用于嵌合于设置在上述模制罩113上的嵌合方向确定部113g的突起部。另外,连接器拧合固定孔1010b和外壳螺钉插入孔1010c的数量能够与模块用连接器100的形状、车载用相机模块1000的形状等相匹配地进行变更。

在相机侧外壳1020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外壳拧合固定孔,外壳固定用螺钉1012经由外壳螺钉插入孔1010c插入到该外壳拧合固定孔,将连接器侧外壳1010与相机侧外壳1020拧合固定。在相机侧外壳1020的内部搭载有未图示的相机模块,而且,固定有与相机模块相连接、并供插座900安装的安装基板1021。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通过将触头端子111的扁平型的接触部111a向绝缘体112的插入口112c内压入,并从绝缘体112的后端侧注入密封材料121并固定,从而不用使用止挡件等流入对策用的中间构件、橡胶罩等,就能够获得借助于密封材料121的防水、防尘功能,因此能够减少元件个数,能够谋求小型化。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100的立体图,图11(b)是从后端侧表示图11(a)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100的主要部分1110的立体图。图13(a)是图11(b)所示的GND触头端子1114的立体图,图13(b)是表示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插座GND端子1202的立体图。

在图11(a)、图11(b)以及图13(a)中,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相同地是在图10所示的车载用相机模块1000等模块中使用的模块用连接器。模块用连接器1100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为了与在所覆盖的多条信号线11′的周围具有编织形状等的屏蔽件13′的带屏蔽件多芯线缆10′的屏蔽件13′相连接而具有GND触头端子1114。

另外,模块用连接器1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相同地包括多个触头端子1111、绝缘体1112、模制罩1113、密封材料1121、外模套1122以及O形密封圈1123,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3(a)所示,GND触头端子1114是金属的板材经冲切加工后的材料被冲压加工、并形成为大致门形状的构件。在GND触头端子1114的前端侧形成有固定于绝缘体1112的前端侧的固定部1112a的左右侧壁的、细长的平板形状的GND接触部1114a。GND接触部1114a在连接器嵌合时与后述的插座1200的插座GND端子1202的插座GND接触部1202a电接触。

在GND触头端子1114的GND接触部1114a的后端侧,以与GND接触部1114a相连接的方式形成有大致门形状的屏蔽部1114b。屏蔽部1114b抑制触头端子1111和信号线11′的噪声的放射与侵入。

在GND触头端子1114的后端侧形成有在屏蔽部1114b的图13(a)所示的下部连接的、大致门形状的线缆保持部1114c。如图11(b)所示,线缆保持部1114c通过压接而将屏蔽件13′自带屏蔽件多芯线缆10′暴露的部分固定。

对于GND触头端子1114来说,在压接有带屏蔽件多芯线缆10′的多条信号线11′的触头端子1111的接触部111a向绝缘体1112压入并固定之后,GND接触部1114a向绝缘体1112压入,线缆保持部1114c压接并固定于带屏蔽件多芯线缆10′。

图12(a)是从上侧表示嵌合于图11(a)所示的模块用连接器1100的插座1200的立体图,图12(b)是从下侧表示图12(a)所示的插座1200的立体图。

如图12(a)、图12(b)以及图13(b)所示,插座1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900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取代一对固定金属配件902而具有一对插座GND端子1202。另外,插座1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900相同地包括多个插座触头端子1201和插座绝缘体1203,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3(b)所示,插座GND端子1202是金属的板材经冲切加工后的材料被冲压加工、在图13(b)所示的上部形成有插座GND接触部1202a、在图13(b)所示的下部形成有基板固定部1202b的构件。插座GND接触部1202a形成为从插座GND端子1202的上部向内侧弯曲的形状,在连接器嵌合时,与模块用连接器1100的GND触头端子1114的GND接触部1114a相接触。基板固定部1202b形成为从插座GND端子1202的下部沿横向向外侧弯折的形状,并安装于安装基板1021。

插座GND端子1202通过压入而固定于插座绝缘体1203的侧面的两个部位。插座GND端子1202在连接器嵌合时通过与GND触头端子1114电连接而GND接地连接于安装基板1021,该安装基板1021从带屏蔽件多芯线缆10′的屏蔽件13′经由GND触头端子1114和插座GND端子1202与车载用相机模块1000内部的相机模块相连接。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100,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100相同的效果,并且从带屏蔽件多芯线缆10′到车载相机模块1000内部的安装基板1021,能够可靠地进行GND接地连接,而且,能够抑制模块用连接器100内部的触头端子1111和信号线11′的噪声的放射与侵入,因此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信号输送。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

图14是将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来表示的立体图。

在图14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与安装在设于后述的图19(a)所示的车载相机模块2000的内部的安装基板(省略图示)上的插孔座2020相嵌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插头侧连接器称作连接器,将插孔座侧连接器称作插孔座。另外,在此,说明将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应用于车载相机模块2000的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需要防水、防尘功能的产品,就能够进行应用。车载相机模块2000包括:连接器侧外壳2010,其具有与同轴线缆20相连接的结构;以及模块侧外壳(省略图示),其在内部收纳相机模块(省略图示),并供安装有插孔座2020的安装基板(省略图示)配置。连接器侧外壳2010与模块侧外壳例如通过拧合固定等而固定,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方法。

图15(a)是沿着图14所示的XVA-XVA线的剖视图,图15(b)是沿着图14所示的XVB-XVB线的剖视图。

在图14、图15(a)以及图15(b)中,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连接于数字传输用的同轴线缆20,该数字传输用的同轴线缆20包括芯线21、隔着绝缘材料21a覆盖芯线21的周围的屏蔽线22以及覆盖屏蔽线22的覆层22a。另外,在此,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以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为例,说明连接于数字传输用的同轴线缆20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需要防水、防尘功能的模拟传输用的同轴线缆或者收纳多条高速信号线、并具有隔着绝缘材料覆盖信号线的周围的屏蔽线的高速传输用多芯线缆等。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包括:触头端子201,其压接于同轴线缆20的芯线21;绝缘体202,其压入并保持有触头端子201;嵌合部侧壳体203,其从绝缘体202的前端侧压入,且具有连接于屏蔽线22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压接侧壳体204,其对屏蔽线22和嵌合部侧壳体203的连接于屏蔽线22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进行压接固定;热熔胶205,其配置于绝缘体202的后端侧,并覆盖包括触头端子201、嵌合部侧壳体203、压接侧壳体204、芯线21及屏蔽线22在内的导电性的构件;外模套206,其在形成热熔胶205之后模制成形;以及O形密封圈207,其配置于绝缘体202的前端侧。

触头端子201利用对铜进行了镀金处理后的材料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进行形成,且如后述的图18(a)所示,该触头端子20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触头端子201中,在后端形成有供同轴线缆20的芯线21插入、压接的圆筒部分201a,在圆柱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供触头端子201在从后端侧压入到绝缘体202的后述的通孔202d内时进行卡定的凸缘部201b。

绝缘体202例如利用树脂等绝缘材料进行形成,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后端侧设有凸缘部202c,该凸缘部202c具有两处突起部202b,该两处突起部202b分别设有拧合固定孔202a。在绝缘体202中形成有:通孔202d,其位于圆柱的中心并供触头端子201压入;嵌合凹部202e,其为圆筒形状且位于前端侧,并用于与后述的插孔座2020相嵌合;插入口202f,其为两处且设于嵌合凹部202e的通孔202d的周围,并供嵌合部侧壳体203的两个屏蔽线连接部203a压入;圆板形状卡合部202h,其位于凸缘部202c的后端侧且卡合于热熔胶205和外模套206,并具有用于补充防水、防尘功能的两个卡合孔202g;以及圆环槽202i,其位于凸缘部202c的前端侧的圆筒部分的周围,并配置有O形密封圈207。

另外,绝缘体20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例如,当不在两个部位进行拧合固定而在多个部位进行拧合固定的情况下,只要设置多处拧合固定孔202a和突起部202b即可,当不需要进行拧合固定时,也可以不设置拧合固定孔202a和突起部202b。另外,当在嵌合部侧壳体203上设置了比两处多的多个屏蔽线连接部203a的情况下,只要与屏蔽线连接部203a的数量相匹配地设置多处插入口202f即可。另外,具有两个卡合孔202g的圆板形状卡合部202h的形状也只要是卡合于热熔胶205、并补充防水、防尘功能的形状即可。

嵌合部侧壳体203利用对铜制的薄板材料进行了镀金处理后的材料等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进行形成,如后述的图18(b)所示,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在圆筒形状的后端侧设有作为两个突起片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该屏蔽线连接部203a从绝缘体202的插入口202f的前端侧压入、并连接于屏蔽线22。另外,在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前端侧设有在连接器嵌合时用于引导插孔座2020的、倾斜地扩展并弯曲的作为多个突起部的引导部203b。

压接侧壳体204利用铜等金属材料进行形成,如后述的图16(b)和图16(c)所示,在前端侧设有对屏蔽线22和嵌合部侧壳体203的连接于屏蔽线22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进行压接固定的作为两个突起片的屏蔽线固定部204a,在后端侧设有对同轴线缆20的最外层的覆层22a进行压接固定的作为两个突起片的同轴线缆固定部204b。另外,这样,通过屏蔽线固定部204a对屏蔽线22和屏蔽线连接部203a进行压接固定,同轴线缆固定部204b对覆层22a进行压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同轴线缆20与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之间的抗拉强度。另外,包括屏蔽线固定部204a和同轴线缆固定部204b在内的压接侧壳体20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

热熔胶205在此使用例如尼龙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等,并通过热熔成形进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粘接剂、树脂成形等的其他材料。热熔胶205是为了在压接固定了压接侧壳体204之后发挥防水、防尘功能并且对出现在绝缘体202的凸缘部202c的后端侧的作为导电性构件的触头端子201、嵌合部侧壳体203、压接侧壳体204以及同轴线缆20的芯线21、屏蔽线22进行固定而设置的。此时,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和触头端子201通过压入而固定于绝缘体202,因此作为密封材料的热熔胶205未从后端侧向前端侧的嵌合凹部202e流入,未使元件个数和操作工时增加,就能够实现防水、防尘功能。另外,热熔胶205由于卡合于设置在绝缘体202的凸缘部202c的后端侧的具有两个卡合孔202g的圆板形状卡合部202h,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防尘功能。

外模套206例如利用树脂等具有耐候性的材料进行形成,在形成热熔胶205之后,通过包覆成形(日文:オーバーモールド成型)进行形成。外模套206形成为保护同轴线缆20和热熔胶205的周围。另外,外模套206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卡合于上述绝缘体202的圆板形状卡合部202h,提高了抗拉强度等。另外,在作为热熔胶205使用了具有耐候性的材料的情况下,不必设置外模套206,在该情况下,热熔胶205成为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的最外层。

O形密封圈207例如利用硅等材料进行形成,形成为圆环形状。O形密封圈207配置于设置在绝缘体202的凸缘部202c的前端侧的圆环槽202i,发挥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与车载相机模块2000的连接器侧外壳2010之间的防水、防尘功能。

接着,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的制造工序。

首先,从后端侧向绝缘体202的通孔202d内压入触头端子201。此时,触头端子201的凸缘部201b在绝缘体202的通孔202d的内部卡合,防止了在将热熔胶205形成于后端侧时热熔胶205等密封材料向前端侧的嵌合凹部202e流入。接着,向设于触头端子201的后端的圆筒部分201a内插入位于同轴线缆20的去除了绝缘材料21a后的中央位置的芯线21,之后以压扁圆筒部分201a的方式进行压接。

图16(a)是表示向绝缘体202压入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6(b)是表示以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与同轴线缆20的屏蔽线22进入内侧的方式安装压接侧壳体204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6(c)是表示压接压接侧壳体204的工序的立体图。

如图16(a)所示,从绝缘体202的两处插入口202f的前端侧压入嵌合部侧壳体203的两个屏蔽线连接部203a。此时,由于在设于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前端侧的多个引导部203b之间有平坦的部分,因此能够将工具等抵接于该平坦的部分,能够容易地压入嵌合部侧壳体203。另外,由于屏蔽线连接部203a向绝缘体202的插入口202f压入,因此未产生间隙,在将后述的热熔胶205形成于后端侧时,能够防止热熔胶205等密封材料向前端侧的嵌合凹部202e流入。

接着,如图16(b)所示,以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与同轴线缆20的屏蔽线22进入内侧的方式安装压接侧壳体204。之后,如图16(c)所示,对压接侧壳体204进行压接。此时,屏蔽线固定部204a对屏蔽线22和屏蔽线连接部203a进行压接,同轴线缆固定部204b对同轴线缆20的覆层22a进行压接。屏蔽线固定部204a和同轴线缆固定部204b通过压接而如图16(c)所示,在前端侧与后端侧具有两个圆柱形状。

图17(a)是表示形成热熔胶205的工序的立体图,图17(b)是表示在形成热熔胶205之后形成外模套206的工序的立体图。

如图17(a)所示,热熔胶205通过热熔成形进行形成。另外,在此,作为用于实现防水、防尘功能的密封材料,热熔胶205通过热熔成形进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粘接剂等其他密封材料。另外,热熔胶20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能够应用各种形状。接着,如图17(b)所示,在形成热熔胶205之后,在热熔胶205和同轴线缆20的周围通过包覆成形形成外模套206。另外,外模套206的形状也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能够应用各种形状。另外,在作为热熔胶205使用了具有耐候性的材料的情况下,不必设置外模套206。

像以上那样,利用大致上述工序,制造出图14所示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另外,在此,以连接于同轴线缆20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于与具有多条芯线的多芯线缆相连接的多芯线缆用连接器,在该情况下,与多条芯线相连接的触头端子201为多个。接着,说明主要的构成元件的单体的形状。

图18(a)是表示触头端子201的立体图,图18(b)是表示嵌合部侧壳体203的立体图。

在图18(a)中,触头端子20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在后端形成有供同轴线缆20的芯线21插入、压接的圆筒部分201a,在圆柱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供触头端子201在从后端侧向绝缘体202的通孔202d压入时进行卡定的凸缘部201b。另外,触头端子20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与芯线21相连接、向绝缘体202压入、且热熔胶205等密封材料不会从绝缘体202的后端侧向前端侧流入的形状即可。

在图18(b)中,嵌合部侧壳体203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在圆筒形状的后端侧设有作为两个突起片的屏蔽线连接部203a,该屏蔽线连接部203a从绝缘体202的插入口202f的前端侧压入、并连接于屏蔽线22。另外,在嵌合部侧壳体203的前端侧设有在与插孔座2020相嵌合时用于引导插孔座2020的、倾斜地扩展并弯曲的作为多个突起部的引导部203b。另外,引导部203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另外,引导部203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的筒形状,在应用于多芯线缆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细长的长方形、椭圆形的筒形状等。另外,在此,将嵌合部侧壳体203设置在了两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除两处以外的多处进行设置,虽然平衡变差,但是也可以在一处进行设置。

图19(a)是表示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嵌合于车载相机模块200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b)是沿着图19(a)所示的XIXB-XIXB线的剖视图。

在图19(b)中,插孔座2020包括:插孔座触头端子2021,其在连接器嵌合时与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的触头端子201电接触;插孔座绝缘体2022,其将插孔座触头端子2021的周围绝缘并进行保持;以及插孔座GND2023,其配置于插孔座绝缘体2022的周围,并在连接器嵌合时与嵌合部侧壳体203电接触。另外,插孔座202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

在图19(a)和图19(b)中,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通过拧合固定等而固定于车载相机模块2000的连接器侧外壳201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假定为直接嵌合于车载相机模块2000,该车载相机模块2000由安装有安装了插孔座2020的安装基板(省略图示)的模块侧外壳(省略图示)与连接器侧外壳2010相组合而成。此时,左右方向上的安装误差能够通过增大绝缘体202的拧合固定孔202a的直径来进行吸收。另外,上下方向上的安装误差能够利用同轴线缆用连接器200的触头端子201及嵌合部侧壳体203与插孔座2020的插孔座触头端子2021及插孔座GND2023之间的嵌合行程来进行吸收。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模块用连接器200,能够防止以防水、防尘功能为目的的密封材料的流入,并且能够削减元件个数和操作工时,能够削减成本。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以车载用相机模块为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也能够应用于需要有防水、防尘功能的其他模块。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用连接器,为了防止以防水、防尘功能为目的的密封材料的流入,并且谋求小型化,能够谋求防水、防尘结构的简化,能够削减元件个数和操作工时,且能够削减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