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组层间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467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的配套件,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组层间垫块。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安全角度考虑,本行业在成组安装的铅酸蓄电池之间通常使用定型的安装架作层间间隔,所形成间隙便于相邻铅酸蓄电池的热量散发。铅酸蓄电池组应用安装架作层间相间结构简单、实用,既能够达到定位安装的目的,又能定额保持层间间距。但是,对一些体积受限的装置,给配套的铅酸蓄电池预留的安装位置相对狭小。针对这种情况,蓄电池制造商在确保容量不变、不影响散热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铅酸蓄电池层间不必要的厚度尺寸,因此现有技术的安装架不适宜此类铅酸蓄电池组配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定型安装架厚度尺寸大,不适合作结构紧凑的铅酸蓄电池组层间垫块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厚度尺寸合适和利于散热的铅酸蓄电池组层间垫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铅酸蓄电池组层间垫块,它由主垫块、垫片和粘垫共同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主垫块设有按个位数等分排列的角形等厚实体板块,朝外伸出的角均是圆角,相邻圆角之间通过内凹圆弧连接,每只圆角顺主垫块的厚度方向从背面伸出一段等长的圆柱体为底脚。所述垫片为圆形薄片,软质的垫片平放在主垫块正端面居中位置。所述粘垫同样为圆片状塑料构件,双面涂有不干胶,粘垫分别粘贴在主垫块正端面每只圆角处,余下的外端面待与相邻铅酸蓄电池粘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主垫块设有4~8只等分排列的圆角,主垫块的材质为PPO塑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垫片为软体构件,所用材质为XPE塑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垫片和粘垫的厚度相等,该厚度值等于主垫块背面底脚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两端面均设有外凸结构的垫块,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厚度尺寸;

2、主垫块通过外展开的圆角尽量扩大支撑面积,而外凸结构又使主垫块与两侧铅酸蓄电池的实际结合面积减小,此结构既能做到最小间距相隔,又不影响散热;

3、主垫块上附设垫片,软质垫片富有弹性,置于两只相邻铅酸蓄电池之中除起到减振或缓冲作用,还起到定位胀紧作用;

4、粘贴在主垫块正端面每只圆角处的粘垫,利用其自身的粘合力加强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铅酸蓄电池组层间垫块,它由主垫块1、垫片2和粘垫3共同组成。所述主垫块1是层间垫块的主体构件,这种厚度实体构件用PPO塑料压注成形。本实施例用于4Ah~1000Ah容量的铅酸蓄电池组中,因配套规格相对较小,所以主垫块1外形尺寸不大,它设有4只按等分排列的圆角,朝外伸出的角均是圆角,相邻圆角之间通过内凹圆弧连接,每只圆角顺主垫块1的厚度方向从背面伸出一段等长的圆柱体为底脚。所述垫片2是一种塑料质的圆形薄件,垫片2平放在主垫块1正端面居中位置。垫片2在结构中主要起到减振或缓冲作用,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垫片2用XPE塑料制成,这种软质的塑料制品富有足够的弹性,当置于两只相邻铅酸蓄电池之中除起到减振或缓冲作用,还起到定位胀紧作用。所述粘垫3同样为圆片状塑料构件,双面涂有不干胶,在主垫块1正端面每只圆角处粘贴一片粘垫3,余下的外端面待与相邻铅酸蓄电池粘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垫块1的背面设有底脚,正端面分别设有垫片2和粘垫3,形成两端面均设有外凸结构。此种双面外凸结构既能做到最小间距相隔,又不影响散热。为了确保相邻铅酸蓄电池散热效果相同,要求垫片2和粘垫3的厚度相等,该厚度值等于主垫块1背面底脚的高度。由于本实用新型充分压缩了层间垫块的厚度尺寸,使得铅酸蓄电池组的安装尺寸缩小,特别适合给铅酸蓄电池组预留安装位置相对狭窄的设备配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