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半自动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62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半自动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半自动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显著,人们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锂离子电芯作为新型绿色储能产品,代表着目前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最前沿。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大型动力电源、二次充电及储能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增加,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锂离子电池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是目前锂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半自动卷绕机广泛应用于电池制造领域,具有调节简便、操作简单、效率高、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传统的半自动卷绕机在导轨设计上存在缺陷,正负极导轨为一块整体的钢块,在卷绕过程中,正负极片与导轨产生摩擦,致使正负极片表面掉粉,在送极片进卷针过程中粉料随着正负极片一起被卷绕进卷芯,夹杂在极片和隔膜之间的粉料对电芯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卷绕机导轨设计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整个导轨用小滚轮代替,滚轮与滚轮之间留有一定孔隙,极片在通过导轨时,摩擦大大减小,极片表面磨损减轻,极片表面掉粉大大减少,极片表面原先粘有的粉尘在经过滚轮式导轨时,脱离极片表面并通过滚轮之间的间隙进入导轨底板。这种通过减小极片与滚轮的摩擦,减少极片掉粉,对降低锂电池自放电率、爆炸率等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半自动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包括导轨底板3、固定块4、压板1、滚轮2、挡板6。其中导轨底板3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为一个整体;固定块4垂直焊接在导轨底板3水平部分上,并与导轨底板3垂直部分平行;滚轮2垂直镶嵌在固定块4和导轨底板3的垂直部分上,滚轮2与滚轮2之间留有2mm的间隙,每个滚轮2都能够自由转动;压板1通过三个螺栓5固定在导轨底板3垂直部分上,并不与滚轮接触;挡块6焊接固定在导轨底板3上,挡板6上边缘高于导轨底板3水平部分2mm左右。

该卷绕机导轨通过压板1与固定块4固定正负极片位置,正负极片通过滚轮2时大大减少导轨的摩擦,大大减少极片表面掉粉;正负极片通过滚轮时,极片表面已经存在的粉尘能通过滚轮2之间的间隙进入导轨底板3水平部分,使卷绕完成后的卷芯中粉尘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锂离子电池半自动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板,2-滚轮,3-导轨压板,4-固定块,5-螺栓,6-挡块。

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卷绕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整个导轨用小滚轮代替,滚轮与滚轮之间留有一定孔隙,极片在通过导轨时,摩擦大大减小,极片表面磨损减轻,极片表面不再掉粉;极片表面原先粘有的粉尘在通过滚轮式导轨时,粉尘脱离极片表面并通过滚轮之间的间隙进入导轨底板。

根据所卷绕极片的宽度调节压板1和固定块4的位置,使极片在压板和固定块之间能顺利通过,再拧紧螺栓5使压板固定在导轨压板3的垂直部分上,将极片平放在压板1和固定块4之间的滚轮2上,拖动极片使极片进入卷针完成卷绕,重复同样的动作完成后续生产。生产结束后,拧松螺栓5,取下压板1,用吸尘器对准滚轮2之间的缝隙吸尘,将导轨底板3上粉尘除去。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