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08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直流电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设计完成后,在进行批量生产时,需要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以保证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直流电磁接触器的抗干扰能力的检验是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的直流电磁接触器,其信号线是直接从接触器的外壳内部引出的,由于信号线的长度比较长,因此,在信号线上容易产生静电干扰,造成接触器的误触发,接触器在使用时可靠性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线圈组件、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所述静触点组件通过静触点塑料支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静触点塑料支架上端封设有树脂层,还包括控制线路板、排针连接块和控制板盖板,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外壳内外的开孔,所述排针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开孔内,且所述排针连接块上的排针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焊接连接,所述线圈组件的信号线与所述排针连接块上的排针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且所述控制板盖板罩设在所述控制线路板上。采用排针直接将内部的信号引出,避免了采用信号线过长引入过多的静电干扰,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由于接触器输入电压在9V-36V范围,电压比较高,通过在接触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增加控制线路板,使输入电压先经过控制线路板的调节,然后再输入到直流接触器内部的线圈组件上,实现节能,同时通过控制线路板的调节也可以滤除掉来自电源端的干扰,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进一步,为了使排针连接块能够稳定牢固的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开孔外侧的外壳上设有U形的承托台,且所述承托台与所述外壳一体连接,所述排针连接块伸出外壳的一端承托在所述承托台上。

进一步,为了实现控制板盖板的固定,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两个立柱,所述立柱内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控制板盖板通过螺钉和立柱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采用排针直接将内部的信号引出,避免了采用信号线过长引入过多的干扰,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通过在接触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增加控制线路板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静触点塑料支架,3、控制线路板,4、排针连接块,5、控制板盖板,6、承托台,7、立柱,8、安装座,9、安装孔,10、静触点通孔,11、静触点隔离板,12、排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电磁接触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线圈组件、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所述静触点组件通过静触点塑料支架2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且所述静触点塑料支架2上端封设有树脂层,还包括控制线路板3、排针连接块4和控制板盖板5,所述外壳1上设有连通外壳1内外的开孔,所述排针连接块4固定在所述开孔内,且所述排针连接块4上的排针12一端伸入所述外壳1内部,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线路板3焊接连接,所述线圈组件的信号线与所述排针连接块4上的排针12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3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且所述控制板盖板5罩设在所述控制线路板3上。静触点塑料支架2上设有两个静触点通孔10,两个静触点通孔10之间设有静触点隔离板11。

所述开孔外侧的外壳1上设有U形的承托台6,且所述承托台6与所述外壳1一体连接,所述排针连接块4伸出外壳1的一端承托在所述承托台6上。

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两个立柱7,所述立柱7内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控制板盖板5通过螺钉和立柱7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

所述外壳1的底部还设有沿轴线对称的安装座8,所述安装坐上设有安装孔9。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