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35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背景技术:

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具有广泛用途例如应用到接触器、继电器和断路器中。静触头组件一般由接触板和静触头构成,静触头固定在接触板上,而接触板则固定在产品如接触器的绝缘躯壳上,从而使整个静触头组件固定在躯壳上而与动触头相配合,接触板用来支撑和固定接触器的静触头,因此要接触板在受到动触头压力或者外力(如用户接线)时不能发生位置移动。

传统螺钉接线方式的接触器、继电器和断路器,可通过接线板末端螺钉限位固定限制导电板的脱落,其缺陷在于多次接线后,静触头组件会松动,导致产品接触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防脱落效果好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包括躯壳1、以及安装在躯壳1上的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所述抵挡块3固定在躯壳1上与触头组件2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点20、导电件21和弹性片22,所述导电件21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导电件21一端的支撑片211上固设有静触点20,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21另一端的接线片212设置在弹性片22与抵挡块3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212的一侧上,且弹性片22的另一端与接线片212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与接线片212的另一侧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躯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槽10,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同列设置且分别被夹持限位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并且,躯壳1上盖合有上盖4,将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封装在躯壳1的安装槽10内。

优选地,所述抵挡块3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倒扣勾31,所述安装槽10的底壁上设有与倒扣勾31相配合的止动槽11。

优选地,所述抵挡块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筋32,所述安装槽10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筋32相配合的导向槽12。

优选地,所述止动槽11为方形槽,所述倒扣勾31为块状,且沿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倒扣勾31的前端高度小于其后端高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为非直线连接,并且,支撑片211呈水平安装在躯壳1上,接线片212呈倾斜设置与倾斜的抵挡壁30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抵挡壁30的倾斜角度与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之间的夹角相当,使得导电件21的接线片212贴合在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片211用于与接线片212连接的端部朝抵挡块3延伸形成延伸段23,所述接线片212用于与支撑片211连接的端部通过撕裂成型形成所述延伸段23和位于接线片212的撕裂口24;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上设有位于支撑片211下方的支撑凸台33,且抵挡壁30上还设有与延伸段23配合的避让孔34。

优选地,所述弹性片22包括位于中间的弯折段222、以及位于两端的固定端221和活动端223,所述弹性片22的固定端221固接在接线片212上,可移动的活动端223借助弹性片22的弹力实现将导线卡接在弹性片22的活动端223与接线片212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片22的活动端223上设置有通孔224,所述活动端223通过其上的通孔224套在接线片212的弯折端头213上,所述弯折端头213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224的两侧壁形成接线间隙和活动间隙,导线被卡接在活动端223与弯折端头213之间的接线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通过触头组件的静触点、导电件和弹性片之间配合设置,实现免螺钉的弹性接线方式,有效避免静触点出现松动,提高产品动静触头接触的可靠性,接线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接线,提高接线效率,同时将触头组件的接线片设置在弹性片与抵挡块之间,使得触头组件受到接线操作力与来自抵挡块的抵挡力方向相反,抵挡块限制触头组件的运动方向,实现触头组件的固定,且触头组件的可靠性不受外力影响,有效避免触头组件因动触头接触压力或接线动作而整体发生偏移,防脱落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躯壳与上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躯壳与上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躯壳和触头组件与抵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躯壳和触头组件与抵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躯壳和触头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抵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包括躯壳1、以及安装在躯壳1上的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所述抵挡块3固定在躯壳1上与触头组件2相抵接,所述触头组件2包括静触点20、导电件21和弹性片22,所述导电件21包括相连接的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导电件21一端的支撑片211上固设有静触点20,与动触头相配合,导电件21另一端的接线片212设置在弹性片22与抵挡块3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一端连接在接线片212的一侧上,且弹性片22的另一端与接线片212相配合形成用于接入导线的接线间隙,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与接线片212的另一侧面相抵接。通过触头组件的静触点、导电件和弹性片之间配合设置,实现免螺钉的弹性接线方式,有效避免静触点出现松动,提高产品动静触头接触的可靠性,接线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接线,提高接线效率,同时将触头组件的接线片设置在弹性片与抵挡块之间,使得触头组件受到接线操作力与来自抵挡块的抵挡力方向相反,抵挡块限制触头组件的运动方向,实现触头组件的固定,且触头组件的可靠性不受外力影响,有效避免触头组件因动触头接触压力或接线动作而整体发生偏移,防脱落效果好,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组件防脱落结构可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和断路器等各类电器。

具体地,所述躯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槽10,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同列设置且分别被夹持限位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并且,躯壳1上盖合有上盖4,将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封装在躯壳1的安装槽10内。通过上盖4盖扣在躯壳1上,进一步限制了抵挡块3的偏移方向,达到触头组件防脱落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且布局紧凑,通过躯壳与上盖以及躯壳与抵挡块的配合,牢牢将触头组件限制住,装配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所述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相同,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沿安装方向一前一后限位固定在安装槽10的两侧侧壁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躯壳1上设有位于躯壳1两端的八个安装槽10,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数量均与安装槽10相等,为八个,每个安装槽10内均安装有一个触头组件2和一个抵挡块3。所述安装槽10、触头组件2和抵挡块3的数量和位置分别可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躯壳与抵挡块的配合结构,所述抵挡块3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倒扣勾31,所述安装槽10的底壁上设有与倒扣勾31相配合的止动槽11。所述止动槽11为方形槽,所述倒扣勾31为块状,且沿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倒扣勾31的前端高度小于其后端高度。倒扣勾31被止动槽11所限制,使得倒扣勾31无法从止动槽11中逆向脱出。倒扣勾的设置,对抵挡块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提高抵挡块的安装牢固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加强抵挡块对触头组件的防脱落效果。所述抵挡块3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筋32,所述安装槽10的侧壁上设有与导向筋32相配合的导向槽12。导向筋和导向槽的设置,起到对抵挡块安装的导向作用,提高装配效率,也有效限定抵挡块的偏移方向,进一步加固抵挡块的安装。导向筋32为长条形凸筋,其沿抵挡块3的安装方向前端尺寸小于其后端的尺寸。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件与抵挡块的配合结构,所述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为非直线连接,并且,支撑片211呈水平安装在躯壳1上,接线片212呈倾斜设置与倾斜的抵挡壁30相抵接。倾斜设置是指不处于竖直或水平状态。倾斜的配合设置,使得两者更利于贴合,配合和相互作用更加稳定可靠。具体地,所述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抵挡壁30的倾斜角度与支撑片211和接线片212之间的夹角相当,使得导电件21的接线片212贴合在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上。所述倾斜角与夹角相当是指它们的角度相等或者相近似,使得接线片212和抵挡壁30更利于贴合。角度范围的设置,使得触头组件压在抵挡块上,利于触头组件受到接线操作力时不发生偏移,更加稳定。此外,所述支撑片211用于与接线片212连接的端部朝抵挡块3延伸形成延伸段23,所述接线片212用于与支撑片211连接的端部通过撕裂成型形成所述延伸段23和位于接线片212的撕裂口24;所述抵挡块3的抵挡壁30上设有位于支撑片211下方的支撑凸台33,且抵挡壁30上还设有与延伸段23配合的避让孔34。抵挡块3的顶端设有两个凹槽35,以形成三个隔板36,所述三个隔板36与触头组件2相对的一端被两个凹槽35相间隔开,三个隔板36的另一端相连接。

安装时,如图4、5所示,触头组件2固定安装在躯壳1的安装槽10内,但触头组件2接线片212的倾斜侧无固定支撑;抵挡块3通过导向筋32沿着指定方向配合插入到躯壳1的导向槽12内,至接线片212的倾斜侧面与抵挡块3的抵挡壁30处于基本贴合位置,同时倒扣勾31被止动槽11所限制,无法逆向脱出,如图3、4所示;如图2所示,通过上盖4的扣在躯壳1上,进一步限制了抵挡块3的运动方向,达到触头组件2的防脱落。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片的结构,所述弹性片22为一体成型的笼形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弯折段222、以及位于两端的固定端221和活动端223,所述弹性片22的固定端221固接在接线片212上,可移动的活动端223借助弹性片22的弹力实现将导线卡接在弹性片22与接线片212之间。所述弹性片22的活动端223上设置有通孔224,所述活动端223通过其上的通孔224套在接线片212的弯折端头213上,所述弯折端头213的两侧壁分别与通孔224的两侧壁形成接线间隙和活动间隙,导线被卡接在活动端223与弯折端头213之间的接线间隙内。

当弹性片22的固定端221与活动端223之间的弯折段222受接线操作力驱动时,接线间隙在弹性片22与接线片212之间形成;当没有接线操作力驱动时,活动间隙由于弹性片22自身的张力在弹性片22与接线片212之间形成。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接线时,在施加接线操作力时,弹性片22产生弹性变形,活动端223向接线间隙侧移动时,使得接线间隙的宽度增大,以便导线能顺利插入到活动端223与接线片212之间;在撤去接线操作力后,弹性片22的弹力驱使其活动端223向活动间隙和接线间隙侧移动,以使接线间隙的宽度减小,从而将导线夹紧卡接在接线间隙内的活动端223与导电片121之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